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作品介绍
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睢远交近攻先易后难,中间突破,后扫两翼,最后灭齐的战略,把进攻矛头对准了邻国的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交换人质以示真诚,BC230 灭韩国,秦王20年,王剑在易水打败了燕国,向辽东方向逃串,后来,燕国只得杀死太子丹,献其头,以求和。最后灭齐,在秦国攻打别国时,秦国不但袖手旁边,而且与秦国结盟,统一中国,秦始皇39岁。德高三皇,功盖五帝。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共33篇,分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文思开阔,语言风格绚丽恣肆,铺张扬厉。主要艺术特色是: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文笔多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说理论辩,言辞犀利、精辟;善用比喻、夸张、寓言,以增强表达效果。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补充介绍: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 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想派刺客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补充介绍:
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史记刺客列传》 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史记刺客列传》
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史记刺客列传》 於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剌秦王(汉代画像石)
荆轲刺秦王 结构分析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图穷匕见 倚柱笑骂 大军压境 开端(1、2):行刺缘起 临危受命 准备信物 准备利刃 配备助手 怒叱太子 易水送别 荆轲刺秦王 发展(3~9):行刺准备 厚遗蒙嘉 顾笑武阳 图穷匕见 倚柱笑骂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荆轲被斩
人物分析 1,荆轲 2,太子丹 3,樊於期 4,秦舞阳 5,秦王
思考 1,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荆轲刺秦的结局是失败,导致这一结局的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分别是什么? 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站在战国之际和当今世界,我们分别应该如何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
写作特点 1、善于描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3、善于描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 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如“易水送别” 和“廷刺秦王”。
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今日往而不反者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说,通“悦”,高兴。 陵,通“凌”,凌辱。 反,通“返”。 振,通“震”,震慑。 见,通“现”。 还,通“环”,绕。
2、一词多义 奉 兵 顾 双手捧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轲既取图奉之。 献上 兵器 诸郎中执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 士兵 军队 回头看 不过,但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轲既取图奉之。 诸郎中执兵。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秦兵旦暮渡易水。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奉 兵 顾
3、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前为谢曰 (4)樊於期乃前曰 (5)又前而为歌曰 (6)其人居远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前为谢曰 (4)樊於期乃前曰 (5)又前而为歌曰 (6)其人居远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使以闻大王 (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9)发尽上指冠 (10)群臣怪之 (11)箕踞以骂曰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箕,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4、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持千金之货币物 币:(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 (今义)贫穷。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 (7)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5、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将奈何 (4)荆轲有所待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表疑问,怎么……。下文“为之奈 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 意为:有……的人 或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 (6)荆卿岂无意哉 (7)仆所以留者 (8)事所以不成者…… (表揣度,是否……呢。) (表反问,难道……吗。)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6、特殊句型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1)判断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被动句
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群臣侍殿上者 ( 定语后置 )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邑万家 ( 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 见燕使者咸阳宫(状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 (3)倒装句
8、成语典故 切齿拊心 一去不复返 发上指冠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唐崔颢《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一去不复返 发上指冠
图穷匕见 无可奈何 悲歌击筑 变徵之声 语出本文。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 无可奈何 悲歌击筑 变徵之声
历来对荆轲的评价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荆轲的行为“始速祸焉”,朱熹认为荆轲是“匹夫之勇”,也有很多人对他表示称赞,比如,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不管怎样,荆轲刺秦王不是为一己之私,是为“国家大事”,所以他的故事才会流传千百年,历久而不衰。
“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注:靡即为),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
“世尝言荆轲行刺反促燕亡,而不知此日之燕已具必亡之势,故史公预先序明燕、秦不两立之势,于鞠武言之,鞠武再言之,太子自言之,荆轲未行之前又提明之,盖万万计无复之,而后出行刺一着耳,岂得已哉!” ——吴见思《史记论文》
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秦。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日落登车去不顾。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哪敢呼。手持匕首掷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吁嗟哉! 燕丹寡谋当灭身,光也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题荆轲山 颜元 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秦。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易水行 何景明
咏荆轲 柳宗元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匹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促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咏荆轲 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