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练习与思考 一、周王朝的建立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三、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Advertisements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 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第三节 夏 、 商 、 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朝 (形成) 前 2070 年 商朝 (发展) 前 1600 年 西周 (强盛) 前 1064 年 春秋 (瓦解) 前 770 年 我国的奴隶社会经历了怎 样一个过程 ?
礼乐文明的确立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礼仪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其中哪些具有中华文明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历 讲学 孔子以诗书礼乐数,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 养士 制度 孟尝君……其食客三千人。 平原君赵胜者……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魏公子无忌者……致食客三千人。 春申君客三千余人。 吕不韦……至食客三千人。 稷下 学宫 齐田桓公在临淄稷下设学宫,容纳士人,“高门大屋以尊宠.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主讲人:王双怀. 居住区 采集狩 猎区 农业区 粮窖 仓房 粮窖.
Chapter 3: SQL.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哲学、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三、社会生活 练习与思考.
第六讲 西周.
四、西周的宗法制度 周公在推行封建制度的同时,亦制定了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规定了权力传承关系的两大原则: (据王国维《殷周制度考》)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转折,“大同之世”进入“小康之世”。 商朝:建立了新的国家体制——内外服制;进入了金属工具时代——青铜时代;出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 西周:西周确立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倡导的德治与礼制,是西周的两大制度创设。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一、关于课程的参考书目 二、关于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 三、关于课程的考试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1讲 第2讲 单元整合. 第1讲 第2讲 单元整合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吕准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夏商周政治制度研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主讲人:陈婷婷.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南雄市第一中学历史组 刘慧敏.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尧二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战不休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古代史第三讲 夏商周更替 曲阜师范大学.
第4节 武王伐纣.
历 史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代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农之根本在于土地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第二章 三代的興衰與文化 第一節 三代興衰與封建制度 學習目標: 夏商周三代的興衰與大事 封建制度的本質、內容及重要性 宗法制度的特徵及與封建制度的關係 禮樂制度的實施範疇與內涵 封建制度下的社會階級制度.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西周(前1046—前771年)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单元是夏朝建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了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走向瓦解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大变革时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过程。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政治文明历程.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六讲 西周.
图表的创建.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夏辉辉.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思考:从古至今中国的政体(包括失败的尝试)是怎样演变的? 本专题中心: 政治制度的总和: 核心问题:
                                                                                                                                                                
Geophysical Laboratory
一、丛书和手册: 1.高小霞,分析化学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开始出版,全书六卷29册) 。 2. 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3. Cooper D, et.al.Analytical Chemistry by Oper Learning.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分布式程序设计 姚斌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丹凤中学:陈敏.
河北大学申请博士生导师 人员基本情况 彩色照片 小二寸 免冠 一、近五年科研项目情况 姓名:张 芳 出生日期: 职称: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JSP实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2章 JSP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2019年5月7日.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看谁最快 建立者 建立 时间 都城 最后 一位王 灭亡 夏 商 西周 桀 禹 阳城 汤 纣 武王 幽王 镐京 亳 (殷) 公元前 2070年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位似.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练习与思考 一、周王朝的建立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三、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四、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练习与思考

一、周王朝的建立 1. 周族的兴起 周部族是位于陕西甘肃交界的渭水中游以北的黄土高原的古老部落,姬姓,它的始祖之母为姜嫄(有邰氏女)。   周部族是位于陕西甘肃交界的渭水中游以北的黄土高原的古老部落,姬姓,它的始祖之母为姜嫄(有邰氏女)。   《史记·周本纪》:姜嫄见巨人足,好奇而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后生下周部族始祖弃。弃之隘巷,马牛过之而不践。徙之山林,适会山林人多,迁之而弃渠中冰上,百鸟以其翼覆盖之,嫄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善植百谷,在尧舜时期曾担任农官,因此弃又称“后稷”,后稷就是谷物之君。   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又率领族众迁移到周原地区。此后周人的社会起了重大变化,开始营建城郭,建筑房屋,设立官府。

岐山县凤雏村周原一号宫殿遗址 周原凤雏村西周宫殿复原图

2. 文王治岐与迁丰   古公死,其子季历即位,周人已基本上打退了西方的戎狄部落的进攻,在渭水中游有巩固的统治。周人的强大引起了商朝的不安,商王文丁杀季历。季历子昌即位,是为周文王,在位50年,基本上为周人完成了灭商的前期准备。开创“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势。迁都丰,以利于对渭水流域诸部落的控制。   他勤谨政事、广罗人才,推行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政策,并颁布“有亡荒阅”之法令。 周人迁徙示意图

3. 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   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晨,武王兵至于商郊牧野,前来参战的除了各路诸侯以外,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少数部族。武王的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奋勇冲锋,商纣的部队“前徒倒戈”,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利簋是记录这一历史事实的珍贵文物。周立国,史称西周。 周武王

利簋 武王伐纣路线图 (采自亿库教学素材网)

周公的贡献:率师亲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的政权;营建了东都洛邑,是为成周。派八师军队防驻;分封诸侯,以巩固周的统治;制礼作乐等。   周公东征史称第二次东征。洛水北岸修建陪都,称作雒邑(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统治者控制东方的政治、经济的中心(成周)。以镐京为宗周。周公共摄政七年,还政于成王。   周公的贡献:率师亲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的政权;营建了东都洛邑,是为成周。派八师军队防驻;分封诸侯,以巩固周的统治;制礼作乐等。 周公辅成王图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从武王灭商到成王、康王,这是周的前期,经历了武王灭商、周公东征、营建洛邑、封邦建国等事件,出现了“成康之治”的局面,是繁荣昌盛的时期。 岐山周公庙周公雕像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 1. 周初大分封   所谓分封,就是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授民授疆土”,由他们在各地建立隶属于中央王朝的地方政权,协助周王统治整个国家。分封对象: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古帝王之后、亡国之后。   正如王国维所云:周天子从“诸侯之长”变为了“诸侯之君”。真正能政临四方,君临天下。王畿扩大,宗周到成周地方千里,分封制大大加强了西周对土地和人民的统治,具有进步意义。

王曰:而,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赐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亟毕迁自厥土。 《大盂鼎》铭文:   王曰:而,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赐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亟毕迁自厥土。 大盂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采自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课件

2. 宗法制的完备   定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疏定差别,确保嫡长子继承(权利、宗祧)之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宗族内部区分大宗和小宗。大宗是整个大家族的族长,小宗则是各个分支家族的族长。大宗被看作祖先的化身,同时也是本族的最高统治者,其在宗族内部享有的族权与国君享有的君权相似。   其作用是将小宗紧紧束缚在大宗周围,形成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把政治关系和血缘关系结合起来,把政治隶属与族长统治结合起来,形成统治堡垒。正如《诗·大雅· 板》曰:宗子维城。

3. 井田制的发展   井田制是夏商西周实施的土地国有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通过分封授予各级贵族。由于土地的形状被田间小道和水道划定得比较整齐,连成片的土地呈“井”字形,故称“井田”。   井田制下的土地分为“公田”、“私田”两种。“私田”由私人耕种(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产出归耕种此块土地的劳动者所有,并定期分配。“公田”由农民集体耕作,产出归占有这一土地的贵族所有。农民以公田上的劳动作为地租(劳役地租)。其特点是“田里不鬻”。

采自《农政全书》 采自北大中国古代史课件

三、西周国家机器的强化 1. 周王朝的官僚机构   周天子之下,有执政卿士太宰辅助周王处理军政大事,太宰与太师、太保合称“三公”。西周初年,周公(太宰)、吕尚(太师)、召公(太保)就曾担任当时的三公。三公之下还有六卿,三公六卿下属的办公官署称为“寮”。官僚机构名称还有“三有司”,三有司指司徒、司马、司空而言,司徒管土地赋役,司马管军政,司空管筑城开沟、修路等工程。    在地方上通过分封,建立诸侯国。西周的官吏,官职世袭,由大小诸侯和卿大夫充任,实行世卿世禄制。特点:掌管民事和政事的卿寮规模扩大,属官增加;官吏为世卿世禄制;神职官与民事官划分开来。

2. 军队 3. 刑罚 4. 内服与外服 国人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仍以车兵为主,有西六师,驻守宗周镐京,东八师,驻守成周。   国人执干戈以卫社稷,军队仍以车兵为主,有西六师,驻守宗周镐京,东八师,驻守成周。 3. 刑罚   礼制和刑罚的结合是西周重要的特点,礼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刑主要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周有乱政而作刑,“司寇”,专管刑法监狱事务。西周的刑法主要是五刑:黥、劓、剕、宫、辟。 4. 内服与外服   国、野:周代城乡两个地区。国为城区,住着称为国人的统治族人;野是农村,住着名为野人的被统治族人。国中称为乡,野中称为隧(遂)或鄙。

四、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从周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到夷王,是西周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周厉王专制到周幽王的昏庸,是西周的衰亡时期。平王被迫东迁,东周开始。

【课后作业】 1.“武王伐纣”是怎么回事? 2.西周时期有哪些重要制度? 3.商周时期王权是怎样发展的? 4.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是怎样一种制度? 5.什么是分封制度?西周前期分封过哪些重要的诸侯? 6.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有什么作用? 7.什么是“共和行政”?为什么说共和元年 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8.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目标】   了解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历史事件;弄清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和礼乐制度;认识西周时期发达的礼乐文明,以及西周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西周确立的重要制度;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西周灭亡的原因。难点是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为什么说宗法制具有加强王权的作用;共和行政是怎么回事。

1.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 1.[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 2.[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新知识出版社,1956。 4.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中华书局,1962。 5.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 6.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 7.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 8.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二、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0.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 11.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 15.曹玮:《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 16.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