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主讲教师 刘晓丹 教授. 吉林大学护理学院儿科护理教研室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分类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新生儿的特点与护理 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 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新生儿各种疾病护理 第四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新生儿黄疸. 教 学目 标  熟悉 : 败血症感染的常见途径 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鉴别 蓝光箱使用目的、方法  掌握 : 胆红素脑病的定义及临床观察要点 败血症的护理诊断、措施.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新生儿黄疸. 概 念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又 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 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 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 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可 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 重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的新进展 郑 玲 芳.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黄 疸.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人體的奧妙 姓名:林佩儀 班級:六年4班 指導老師:趙美華老師.
第十二章 黄 疸.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成人健康护理学》的 教学组织与实施 何平先.
第十七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平湖一院儿科 缪海中.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华医院儿内科 钱继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 吴明昌 教授 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第五章).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东海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胡彩英.
The Medication on The Neonatal Infant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胎 黄 儿科教研室.
新生儿黄疸概论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杨萍萍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上课了 请安静.
肺结核.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運用安寧療護照顧一位肝癌末期無望感患者之護理經驗 吳敏菁、陳怡燐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護理部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复 习 纲 要.
病原: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该亚科现有8个属,各属成员对动物的致病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构造差异不大。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寻找生命的螺旋 深圳市育才中学 黄俊芳.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常见症状评估和 护理诊断 * 黄疸6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章 雅 青.
第十四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糖尿病流行病学.
物 资 供 应 简 报 第三期 2014年3月 中铁二局物资重庆分公司项目物资简报.
甲状腺激素.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十二章 黄 疸.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六章第十一节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12/1/2018.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董文斌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熟悉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3、掌握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4、掌握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措施

课型:大课 学时:3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 1.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2.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胆红素代谢 血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 胆红素 80-85% 相应比例血清蛋白结合 未结合胆红素 + 骨髓和肝组织 胆红素15-20% 肝脏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分解破坏 血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 胆红素 80-85% 相应比例血清蛋白结合 未结合胆红素 + 骨髓和肝组织 胆红素15-20% 与Y Z载体蛋白结合 肝脏 线粒体内经酶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结合胆红素 胆汁 大部分经肠道排出 门静脉 小部分10-20%在肠道吸收 肝脏 结合胆红素 胆汁 肠道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等部位黄染的现象。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Y、Z蛋白少、酶少、排出少)  1.胆红素生成过多 (胎儿红细胞多、寿命短)  2.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Y、Z蛋白少、酶少、排出少) 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特点 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能力较低(为成人的1%—2%),所以极易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 黄疸 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主要介绍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 生后2-3d 生后<1d 早 消退时间 生后< 2-4w 生后>2-4w长 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 生后2-3d 生后<1d 早 消退时间 生后< 2-4w 生后>2-4w长 退而复现 无 有 血清胆红素 重 (μmol/L) <171 >205 (mg/dl) <10 >12 (上升/天) — >85(5) 一般状态 良好 差

病因 原 因 感染因素 新生儿肝炎—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 新生儿尿路感染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 破坏红细胞 损坏肝细胞 非感染因素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胆道闭锁 母乳性黄疸 胎粪延迟排出 遗传性疾病(vit k3、樟脑丸 ) 低血糖 缺氧 酸中毒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患儿母亲的健康情况,是否有肝炎病史;询问患儿是否有引起黄疸的病因,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先天性胆管阻塞、缺氧、酸中毒及低血糖等;了解黄疸出现时间、大便颜色、病情进展情况等。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1.黄疸表现特点 ①黄疸出现早 ②黄疸程度重 ③黄疸进展快 ④不退或退而复现 ⑤血清胆红素过高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2.严重表现 胆红素脑病  当患儿血清胆红素>342µmol/L时,游离的间接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造成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损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护理评估】 (二)身体状况 (二)身体状况 3.不同病因所致黄疸特点 新生儿溶血病: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新生儿肝炎:生后2‾3周出现黄疸,并且逐渐加重 新生儿败血症: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 先天性胆管阻塞:生后1‾3周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皮肤呈黄绿色,大便呈灰白色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因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黄疸的有关知识缺乏,会产生恐惧或忽视病情。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血清胆红素浓度 总胆红素 足月儿>205.2µmol/L 早产儿>257µmol/L 血常规 血型测定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2.知识缺乏

【护理评估】 (五)治疗要点 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光照疗法 输入血浆和清蛋白 肝酶诱导剂:鲁米那钠5mg/kg/d,分2~3次po 换血等疗法

【护理措施】 (一)预防胆红素脑病 1.加强保暖 2.喂养调整 3.蓝光照射 4.按医嘱用药 5.配合换血治疗 6.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措施】 (二)健康指导 向患儿家长讲解本病的常见原因、如何观察黄疸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介绍黄疸的预防知识。并发胆红素脑病留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时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的同族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 新生儿溶血(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的同族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ABO血型不合 Rh 血型不合 特点 最常见(85%) 最严重 血型 母O型 母Rh阴性 配对 子A、B型 子Rh阳性 多发生 第一胎 第二胎

治疗 (一)产前治疗: 1.提前分娩 2.血浆置换 3.宫内输血 4.苯巴比妥 (二)新生儿的治疗:重点是降低胆红素、防治胆红素脑病。 抓住3关: 1关:生后1天是胎儿水肿(水肿关) 2关:生后2-7天是核黄疸关 3关:2周-2月:晚期贫血关

1. 光照疗法(光疗,phototherapy):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原理 :未结合胆红素在光(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光效果较好)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胆汁和尿液排出 。

(2)设备:主要有光疗箱、光疗灯和光疗毯等 (3)副作用:发热、腹泻和皮疹;核黄素减少;青铜症;DNA损伤;免疫功能受影响. (4)指征: ①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05umol/L(12mg/d1);LBW>170umol/L(10mg/d1);VLBW>102um01/L(7mg/d1);ELBW>85umol/L(5mg/d1) (小早产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②产前已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症者,出现黄疸即血清胆红素>85umol/L, (5mg/d1)。此外,有学者对VLBW生后进行预防性光疗3天取得良好疗效。

2.药物治疗: ①供给白蛋白: ②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③肝酶诱导剂:鲁米那钠5mg/kg/d,分2~3次po 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可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致敏红细胞,用法为lg/kg,于6~8小时内静脉滴入,早期应用临床效果较。

3、换血疗法(血疗,exchangetransfusion) (1)作用:换出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纠正贫血。 (2)指征: ①产前已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umol/L(4mg/d1),血红蛋白低于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②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每小时上升> 12umol/L(0.7mg/d1)者; ③总胆红素已达到342umol/L(20mg/ d1 )者。

③换血量:一般为患儿血量的2倍(150~180ml/kg),总量不超过500ml。大约可以换出85%的致敏红细胞和60%的胆红素及抗体。 ④途径:脐静脉或其他大静脉;现主张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4、其他治疗: 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纠正缺氧、贫血、水肿和心力衰竭等。

新生儿溶血病预防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 300ug,以避免被致敏; 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微克,效果更好。 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

小 结 新生儿黄疸的概念、分类及胆红素代谢特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预防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措施

下次课预习要点 新生儿窒息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