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Advertisements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新生儿黄疸. 教 学目 标  熟悉 : 败血症感染的常见途径 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鉴别 蓝光箱使用目的、方法  掌握 : 胆红素脑病的定义及临床观察要点 败血症的护理诊断、措施.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六章 前列腺液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 二节 一般性状检验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返 回 第一节 概 述 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浆两部分组成 精子是男性的生殖细胞,约占精液的 5% 精浆是运送精子的载体,约占精液的 95% 返 回.
新生儿黄疸. 概 念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又 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时期 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 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 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病理性黄疸可 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而引起死亡或严 重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氧气、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血液循环系统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器官 心脏 血管 组织 血液 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途径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的新进展 郑 玲 芳.
黄 疸.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黄苏蓉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人體的奧妙 姓名:林佩儀 班級:六年4班 指導老師:趙美華老師.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成人健康护理学》的 教学组织与实施 何平先.
第十七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平湖一院儿科 缪海中.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华医院儿内科 钱继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 吴明昌 教授 主任医师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第五章).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东海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胡彩英.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胎 黄 儿科教研室.
新生儿黄疸概论 成都市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杨萍萍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
新生儿黄疸.
上课了 请安静.
肺结核.
苏科版八上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姜堰市张甸初中 单春网.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運用安寧療護照顧一位肝癌末期無望感患者之護理經驗 吳敏菁、陳怡燐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 護理部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黄疸的诊断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复 习 纲 要.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二十三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第一节 I型超敏反应 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二、常见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新生儿肺炎 Neonatal Pneumonia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十四章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第十章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两课时).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六章第十一节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12/1/2018.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生儿黄疸 neonatal jaundice

本课目的 鉴别生理性、病理性黄疸 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常见病因及特点 治疗目的,有哪些方法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 physiological jaundice 指单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的无临床症状的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增加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结合力不足 肝细胞对胆红素排泄障碍 肠肝循环的特殊性

临床特点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血胆红素<12.9mg/dl),7~10天消退。

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胆红素>6mg/dl 足月儿胆红素>12.9mg/dl,早产儿>15mg/dl. 黄疸持续时间长,>2~4周,或进行性加重,或退而复现。

分类(一) 按发病机理分为: 胆红素产生增多 代谢障碍(摄取、结合) 排泄障碍

分类(二) 按总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增高程度分为: 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胆)

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 病理性 高结合 高未结合 胆红素 胆红素 血症 血症

高胆诊断标准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μmol/L (12.9mg/dl)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5μmol/L (15mg/dl)

鉴别病因 依据: 病史 黄疸出现时间、伴随表现 体检 辅助检查

黄疸出现时间、伴随表现 24h内:Rh、ABO溶血病,宫内感染 2~3d:生理性;重而持续不退病理性 4~5d出现或加深:感染、胎粪排泄延迟 消退延迟或持续加深:母乳性、感染性 尿黄、便白:胆道梗阻、肝炎

体 检 结合胆红素↑,呈暗绿色或阴黄 未结合胆红素↑,呈桔黄色或 金黄色 有无贫血、肝脾大、水肿

胆红素脑病 bilirubin-encephalopathy (核黄疸 kernicterus)

概 述 未结合胆红素重度升高时,游离胆红素浸润脑组织引起损害。 易侵犯基底核。

高危因素 胆红素浓度 血脑屏障成熟度 缺氧、酸中毒 低血糖、低体温、感染

临床分期 警告期 痉挛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后遗症:四联症 手足徐动症 眼球运动障碍 听觉障碍 牙釉质发育不全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常见的病因

新生儿溶血病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发生机理 母婴血型不合→胎儿RBC经胎盘入母体→母血型抗体再入胎儿循环→ RBC破坏。 Rh、RBC系统最常见。

Rh血型不合组合 母Rh (-)、子Rh (+) 母Rh(+),由抗E、抗C引起 第一胎少发

ABO血型不合 母O型、子A、B型 A-B、B-A组合 可发生于第一胎

临床表现 胎儿水肿 黄疸 贫血,可致晚期贫血 肝脾大 核黄疸

Rh与ABO溶血病的比较 Rh 不常见 显著 较常见 重度 很少 阳性 ABO 常见 轻 轻—中度 较轻 约半数 改良法阳性 频率 苍白 水肿 黄疸 肝脾大 第1胎受累 贫血 直接coombs’

母乳性黄疸 breast milk jaundice

母乳性黄疸分型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3~4天 生后6~8天 黄疸高峰时间 生后5~7天 生后2~3周 早发型 迟发型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3~4天 生后6~8天 黄疸高峰时间 生后5~7天 生后2~3周 黄疸消退时间 2~3周 6~12周

病 因 尚未明确,可能与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

诊 断 目前尚无实验室检测手段赖以确诊,可先排除其他引起黄疸的原因。

预 后 以往认为良好,但有报道可引起神经系统损害。

围产因素 病理分娩 围产期缺氧 催产素 妊高症 高危儿

临床表现 黄疸2~3天出现,5~6天高峰,中等程度。 诊 断 注意询问病史

感染因素 依病因不同黄疸出现时间不同,宫内感染黄疸出现早,生后感染略晚,伴随感染的各种表现。

高胆的治疗 目的:防止发生核黄疸

治疗方法 光疗 换血 药物

光疗 phototherapy 原理:光分异构作用 方法:单、双面蓝光灯, 持续或间歇光疗

光疗指征: 任何原因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达指标 有核黄疸高危因素放宽指征 换血前后

光疗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眼、生殖器的保护 温度、湿度、水分 可出现发热、腹泻、皮疹,可逆

换血疗法--指征 确诊溶血病,出生时脐血Hb<120/L, 伴水肿、肝脾大、心衰 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 有早期核黄疸症状者,不论胆红素高低 早产儿前一胎病情严重者,放宽指征

药物疗法 (一)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二)减少游离胆红素 (三)抑制溶血 白蛋白:1g/kg, 或血浆,25ml/次,可给1~2次。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阻断Fc受体来抑制溶血,1g/kg,6~8小时内持续静滴。

母乳性黄疸处理 早发型: 频繁喂乳,监测胆红素,达指征光疗 迟发型: 胆红素>15mg/dl停母乳; >20mg/dl光疗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septicemia

定 义 细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存在地区差异。

病原菌 病原菌变迁,因地区和年代而异。 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等G-杆菌。近几年条件致病菌感染日渐增多。

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羊水穿刺、宫内输血等 产时感染:胎膜早破、消毒不严、 产后感染:最常见,尤其金葡菌

产后感染: 途径:脐、口腔、乳腺、皮肤、 粘膜、呼吸道、消化道。 医源性:雾化、吸痰、暖箱、呼 吸器、各种导管、插管。

发病机制 皮肤粘膜屏障 血脑屏障 淋巴结、补体、中性粒细胞功能 sIgA↓,呼吸道、消化道易感染

临床表现 早发型:< 7d,常为围产因素引起。以大肠杆菌多见。 晚发型:> 7d,多为生后感染因素,以金葡菌及绿脓杆菌多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一般感染中毒症状 不吃、不哭、不动; 面色欠佳,精神萎靡,嗜睡 体温异常(发热多见于足月儿,早产、体弱儿常体温不升)

特殊表现 黄疸,突然加重、消退延迟、退而复现 肝脾大 出血倾向 休克征象 中毒性肠麻痹,脑膜炎

实验室检查 血培养: 双份血,要在用药前取血。若有胃肠穿孔、羊水发臭、感染性头颅血肿者,宜作厌氧菌培养。

实验室检查 血直接涂片找菌:取血离心取WBC层, 涂片革兰染色后找菌 检测细菌抗原:检测血、尿、CSF 其他部位的培养和涂片

其他检查 外周血WBC: WBC<5000/ mm3 100个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20个 中性粒细胞内见中毒颗粒

其他检查 CRP:≥15μg/ml,或++~+++。 ESR:>15mm/hr

诊断标准 确诊:具一定临床表现 + 双份血培养为同一菌,或一次培养(+),但非暴露病灶分离或涂片为同一菌。 白细胞层涂片找到细菌。 血培养一次(+),病原菌为非条件致病菌。如为表葡等条件致病菌,有血管插管史。

诊断标准 具备临床表现,WBC总数<5000/mm3或3d后>20000/mm3,或杆状核WBC ≥20%中性粒细胞总数 临床诊断: 具备临床表现,WBC总数<5000/mm3或3d后>20000/mm3,或杆状核WBC ≥20%中性粒细胞总数 具备阳性病史及临床表现,CRP↑↑,而无其他感染性疾患

治 疗 抗菌疗法 病原不明:选2种,青霉素族+氨基糖甙类 葡萄球菌:耐酶青霉素、万古霉素 G-杆菌:氨基糖甙类,或三代头孢 治 疗 抗菌疗法 病原不明:选2种,青霉素族+氨基糖甙类 葡萄球菌:耐酶青霉素、万古霉素 G-杆菌:氨基糖甙类,或三代头孢 明确病原后停1种,或依临床疗效。 疗程7~14天,iv

治 疗 支持疗法--非常重要 补液、纠酸及电解质紊乱 纠正休克 其他疗法 静脉免疫球蛋白:尤早产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