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布、消毒与灭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节 各种标本采集技术 一、痰标本采集技术 二、咽拭子标本采集技术 三、呕吐物标本采集技术 四、血标本采集技术 五、尿标本采集技术 六、粪便标本采集技术.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护理基本技术 第十二单元 冷热疗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 主讲:黄志秋.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第一章 尿液检查.
第一节 排尿护理.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胸部 主要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 胸骨柄 胸骨角 肋骨 肋间隙 剑突 肩胛骨 肋脊角.
不同pH下豆腐中钙和菠菜中草酸的拮抗作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体 体 育 育 保 保 健 健 学 学 实 实 验 验 主讲人:王会凤 黄淮学院体育系.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医美容保健.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母猪不孕及配种问题 中国养猪网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1 产力异常.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第十二章 制 剂 分 析.
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肠道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一 培养基的制备及常用培养基 细菌的培养法 EMB培养基的制备 肠道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一) 血清学检测-肥达氏反应.
消毒在预防和控制肠道 传染病中的应用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 俊 2003年7月25日.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十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与要求 熟悉尿石症的病因 理解尿石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掌握尿石症病人的护理,预防结石复发的措施。
第四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一、物理控制方法 二、化学控制方法 根据控制作用的效果分类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松针黄酮提取工艺的 优化及组成、结构 的初步测定”探究报告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第五节 洗胃术.
第四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4-4 维生素C的分析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为什 么可以重新 长出新的 尾巴?.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第十八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导尿术.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 inhalation.
3.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静脉输液、输血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促胃肠动力药物筛选 —离体组织、器官水平药物筛选
2-1認識電解質 2-2 溶液與離子 2-3 常見的酸與鹼 2-4 酸鹼的濃度 2-5 酸與鹼的反應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第四章 卤族元素 氟F 氯Cl 溴Br 碘I 砹At 临河三中化学教研组 主讲人:兰明.
大头婴儿 大头婴儿的头比较大,面部肌肉松驰,表情比较呆滞,对外界事物的刺激反应较低。为什么婴儿长期吃劣质奶粉会出现这种症状?
第四节 复方制剂分析 复方制剂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制剂 主要分析途径: 各成分互不干扰 不经分离,直接测定
葡萄糖结构探究 海口实验中学 黄芳.
床上洗头.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布、消毒与灭菌

本 章 要 求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内的分布 掌握灭菌、消毒、防腐、无菌、大肠菌群、正常菌群的概念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操作、用途、注意事项;熟悉其他物理灭菌法(UV、干热法、过滤法等) 掌握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了解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一、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水中的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等 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的方法以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为指标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一、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水中的微生物 细菌、真菌、病毒等 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的方法以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为指标 大肠菌群: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G-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1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1L水中大肠菌群数少于3个 水有自净作用。判断自净效果用细菌为指标

(二)土壤中的微生物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条件:营养,pH,T,水 分布:地面下10~30cm,细菌多于放线菌、真菌 条件:缺乏营养、水,有辐射 分布:近地面空气污染严重,随高度上升数量下降。微生物的量随季节变化(夏季多些);室内微生物的量与空气的流通有关

二、微生物在人体的分布 皮肤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均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1、正常菌群:正常存在于人体外表和同外界相通的肠道、呼吸道等腔道中,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无害,有些还有利的微生物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 部位 主要菌类 皮肽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丙酸杆菌、 白色念珠菌 口腔 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 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瑟菌、乳杆菌 眼结膜 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外耳道 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胃 一般无菌 肠道 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类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白色念珠菌 尿道 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阴道 乳杆菌、大肠杆菌、类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作用: 对外原致病菌的侵入有拮抗和防御作用,保护宿主 2、刺激免疫应答: 具有免疫原性,有促分裂和佐剂的作用,是机体抗感染免 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合成维生素: 如生物素、叶酸、B12、K 4、促进代谢: 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促进消化吸收

⑵ 位置改变:E.coli从肠道到腹腔或泌尿生殖道 2、菌群失调症: 由于正常菌群中各菌比例失调而产生的临床症状 引起菌群失调的原因: ⑴ 机体免疫力下降:慢性病人 ⑵ 位置改变:E.coli从肠道到腹腔或泌尿生殖道 ⑶ 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广谱抗生素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对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消毒和灭菌 基本概念: 消毒: Disinfection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对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方法:消毒和灭菌 基本概念: 消毒: Disinfection 杀死物体表面上的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微生物传染 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无菌: Asepsis 不存在活菌的意思。 防腐: Antisepsis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物理、化学、生物法 热力灭菌法 热力、辐射、过滤等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核酸变性、破坏,杀灭細菌   热力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焚烧----最彻底的灭菌方法 eg:衣物、动植物尸体 灼烧----直接用火焰灭菌方法 eg:接种环、针 干烤----加热160-180℃ 2小时 eg:玻璃器皿、金属制品、药品

干烤法注意事项: 1、洗净后再干烤,防止污物碳化 2、玻璃器皿洗净、干燥后再灭菌,T<40℃时开烤箱,防止炸裂11 3、物品包装不宜太大,所放物品不宜太多(<2/3), 以利于空气对流 4、中途不能打开添加物品 5、t计算从T达到时开始

湿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煮沸消毒法 流通蒸汽消毒法 间歇蒸汽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 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121 ℃ 20-30 min 适用对象:耐高温的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法 原理:饱和蒸气压与T成正比 注意事项:加水适量;物品摆放疏松;排尽冷空气;计时时间;压力降至0后,方可开盖 煮沸消毒法 用于清洗玻璃器皿 水煮100 ℃ 5 min(繁殖体)~2 h(芽胞) 流通蒸汽消毒法 食品、食具、不耐高温的物品 水蒸汽100 ℃ 15~30 min(繁殖体) 间歇蒸汽灭菌法 不耐热的含糖、血清、牛奶等的培养基 反复多次流动蒸汽间歇加热灭菌 巴氏消毒法 较低的温度(61~63 ℃ 30min or72 ℃ 15~30s)杀灭致病菌

原 因 湿热灭菌与干热灭菌的比较 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1、有水的环境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变性 2、湿热的水蒸汽穿透力比干热空气强 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

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UV) 波长200~300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原理:利用电磁波杀死微生物 包括:微波、UV、X射线、γ射线 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形成TT二聚体) 杀菌机理: 特 点: 紫外线穿透力较弱 应用范围: 空气消毒 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 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影响因素:光源的强度;与被照物的距离;照射t,湿度等 一般无菌室内用30W,30min,可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 注意:UV的光复活作用 T=T T+T 可见光 光复活酶

过滤除菌 原 理:用致密的过滤材料滤去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生物, 但不能杀死微生物 原 理:用致密的过滤材料滤去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生物, 但不能杀死微生物 常用介质:孔径0.22~0.45um的硝酸纤维素滤膜、醋酸纤维 素滤膜、玻璃纤维、棉花等 适用对象:不耐热,不能用化学方法除菌的液体、气体 eg:抗生素、血清、酶、生产中的无菌空气 缺 点:无法滤去病毒、支原体等比细菌小的微生物

滤菌过程

低温:主要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常用于菌种保藏eg:4℃、-70 ℃ 、-20 ℃ 其他物理方法 1、超声波 频率高于2万赫兹的超声波,可使细胞壁破裂, 是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2、干燥 使细胞脱水和胞内盐浓度升高而死亡 用于食品、药品保存,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二、化学方法 消毒剂:表面 化学药品 防腐剂:抑制 灭菌剂:无活菌 针对的对象不同、使用的浓度不同

(一)常用的消毒剂 1、醇类 1)乙醇 用于皮肤、器具的消毒(对芽孢效果不好) 机制:含水,极性与细胞膜接近,溶解脂质,可迅速透过细胞膜,使蛋白质变性(70% (w/w)效果好) 2)苯氧乙醇 无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2、醛类 原理:破坏蛋白质的氢键或氨基 1)甲醛:对芽孢、菌体、病毒、真菌均有杀灭作用 浓 度:10%的甲醛加热熏蒸 浓 度:10%的甲醛加热熏蒸 适用对象:对密闭容器或房间内的物品、空气进行消毒,不适于食品、药品存放地空气的消毒 2)戊二醛 对芽孢、菌体、病毒、真菌均有杀灭作用 浓 度:2%(pH8.0左右)有强杀菌作用 适用对象:精密仪器、医疗器械、实验室消毒

3、卤素类 原理:有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酶失活,膜破坏 1)Cl2 适用对象:自来水消毒 2)漂白粉(Ca(ClO)2+NaClO) 5%~10%用于手、家具消毒。芽孢无效 3)I2及含I2消毒剂(2%) 用于皮肤粘膜、创面的消毒 Cl2+H2O HClO

4、酚类 原理:蛋白质变性,损伤细胞膜 1)苯酚(石炭酸) 浓 度:3~5% 浓 度:3~5% 适用对象:地面、家具、器皿的消毒,因其毒性,现用于评价其他消毒剂的杀菌强度 2)煤酚皂溶液(来苏儿):甲醛和肥皂水的混合液1~5%用于家具、地板、墙面消毒

5、烷化剂气体消毒剂 环氧乙烷(第二代消毒剂) 原 理:与蛋白质、核酸中的-NH2、-OH、-COOH、-SH反应,使蛋白质和核酸结构改变杀菌 适用对象:纸张、木材、皮草、生物制品、医药制剂等

6、氧化剂类 原理:氧化蛋白质的活性基团,使蛋白质变性 1)H2O2:3%的用于伤口及口腔粘膜消毒,1~1.5%用于漱口,可治疗和预防口腔炎、咽炎 2)过氧乙酸 0.2~0.5%用于皮肤、玻璃、纤维等消毒 3)臭氧O3—强氧化剂 用于水、空气、设备消毒 4)KMnO4—强氧化剂 0.1%的KMnO4用于皮肤,水果、蔬菜的消毒

7、季铵盐类 原理: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正电),改变细胞膜的渗透而引起菌体破裂,同时使蛋白质变性。0.05~0.1%的新洁尔灭用于皮肤、、粘膜、手术器械的消毒

8、其他消毒剂 甲基紫—碱性染料,带正电,干扰细胞代谢 重金属汞—与蛋白质的-SH结合,使之变性AgNO3—使蛋白质变性,用于皮肤、新生儿滴眼睛

(二)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 1、蛋白质变性 2、破坏细胞的表面结构 3、干扰和破坏酶的活性,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种类 菌龄 消毒剂 细菌 浓度 种类 作用时间 环境 酸碱度 有机物 温度

常用消毒剂种类 类 别 作用机制 代表 酚 类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醇 类 蛋白变性 乙醇 重金属盐 氧化、蛋白酶变性 类 别 作用机制 代表 酚 类 蛋白变性,细胞膜损伤 石炭酸 醇 类 蛋白变性 乙醇 重金属盐 氧化、蛋白酶变性 红汞、硫柳汞 氧 化 剂 氧化、蛋白沉淀 过氧乙酸、碘酒 表面活性剂 新洁而灭 染 料 干扰氧化、抑制繁殖 龙胆紫

各种消毒剂的应用 种类 使用浓度 用途 石炭酸 3%~5% 地面、器具表面、皮肤消毒 乙醇 70% 皮肤、体温计消毒 高锰酸钾 0.1% 皮肤、尿道、蔬菜、水果消毒 红汞 2% 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硫柳汞 0.01%~0.1% 皮肤消毒、手术部位消毒 过氧乙酸 0.2%~0.5% 塑料、玻璃器材消毒 碘酒 2.5% 皮肤消毒 新洁而灭 0.05%~0.1% 手术洗手、浸泡手术器械 龙胆紫 2%~4% 浅表创伤消毒

选择适当的消毒剂 有效 低破坏 低毒 方便 价廉 易贮藏

三、保持无菌状态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