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本章要点: 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感觉的一般规律 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精品课程 普通心理学 第四章 知觉 Perception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第四章 知 觉 教学目标 掌握知觉的概念与特性; 理解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知觉理解性的作用;
第四章、人的知觉、感觉与环 境设计.
项目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任务一 感觉和知觉的变化     规律 任务二 培养良好的观察力.
第三章 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理论概述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第二章 感知觉和观察力.
俄罗斯方块:注意观察游戏中用到的 数学的知识
《普通心理学》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吴继霞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三章 感觉.
C++中的声音处理 在传统Turbo C环境中,如果想用C语言控制电脑发声,可以用Sound函数。在VC6.6环境中如果想控制电脑发声则采用Beep函数。原型为: Beep(频率,持续时间) , 单位毫秒 暂停程序执行使用Sleep函数 Sleep(持续时间), 单位毫秒 引用这两个函数时,必须包含头文件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色彩 · 对比.
物体识别 3D建图 semantic mapping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多人体运动检测跟踪 利用全方位摄像机获取360˚ 的环境信息,在室内对多个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运动检测。
第四章 知 觉.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十章 方差分析.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看一看,想一想.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总复习.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基因信息的传递.
找 因 数.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第8章 创建与使用图块 将一个或多个单一的实体对象整合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图块。图块中的各实体可以具有各自的图层、线性、颜色等特征。在应用时,图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对象进行操作,可以根据需要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图块插入到需要的位置。 2019/6/30.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智能仪表与传感器技术》 第一章 传感器与仪表概述 电涡流传感器及应用 任课教师:孙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香港城市大学 导师: 布礼文教授( Dr. L M Po ) 学生: 徐叙远 ( Xu Xuyuan )
质量控制(QC)模式 BrookFIELD.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章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二、感觉的种类 三、知觉的种类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sensation)的概念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感觉的作用(意义): (1).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2).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如: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等在加拿大的麦克吉尔大学进行了首例感觉剥夺试验研究。他们在付给大学生每天20美元的报酬后,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具体的说,就是在没有图形试图视觉(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睛)、限制触觉(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子)和听觉(实验在隔音室里进行,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

实验结果显示:感到无聊和焦躁不安是最起码的反应。在实验过后的几天里,被试者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的思考,智力测验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的被试者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的现象。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是不同的。 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2)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 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感觉能力越差。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视 觉 听 觉 味 觉 嗅 觉 触 觉 温冷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视 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 觉 一茶匙糖溶于2加仑水中可以辨别出甜味 嗅 觉 一滴香水扩散到三个房间的套房 触 觉 一只蜜蜂翅膀从1厘米高处落在你的面颊 温冷觉 皮肤表面温度有摄氏1度之差既可觉察

(二).知觉的概念 1、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2、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区别: 1.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他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联系: 感、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综合。

二、感觉的种类 感觉可以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一)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二)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1.视觉(vision)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1)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米的光波(电磁波)。 可见的光谱 紫 蓝 绿 黄橙 红 400 500 600 700 波长(毫微米)

(2)颜色视觉 ①颜色的基本特性: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这些特性是由光波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色调(hue) 色调是颜色的最重要的属性。不同的光波引起的不同感觉称为色调。它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brightness)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主要取决于光的物理强度。 光的强度越大,颜色越亮,最后接近白色;光的强度越小,颜色越暗,最后接近于黑色。 例如 ,黑纸上反射出投射于它的全部光的一小部分,而打印却反射了投射光的80%。

饱和度(saturation)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洁度。它取决于光波成分的复杂程度。一般是看主波长占的比例。光波成分越单纯,颜色越鲜艳,即饱和度高。反之,则饱和度低。

(2)颜色视觉 ②色觉异常 色觉异常主要包括色弱和色盲两类。

2.听觉(hearing) 听觉是个体对声音刺激的觉察。 (1)听觉是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HZ的声波,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4000HZ。 (2)听觉的基本特性: 人类的听觉具有音调、音响、音高三种特性。

音调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感觉,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高。

音响 音响是指听到声音的强弱,主要决定于声波振幅,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振幅越小,声音越轻。 响度的单位是分贝,一般超过120分贝的声音就会使人耳产生痛感。

音色 音色,也叫音品,主要由声波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3.嗅觉(sense of smell) 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

4.味觉(sense of taste)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

5.皮肤觉(skin sense)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皮肤觉(肤觉)。 皮肤感觉可以分为触觉、冷觉、温觉、痛觉等。

6.动觉 动觉也叫运动感觉,它反应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是内部感觉的一种重要形态。

7.平衡觉 平衡觉也叫静觉,它是由人体作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时所引起的。 平衡觉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

8.机体觉 机体觉也叫内脏感觉,是由内脏的活动作用于脏器壁上的感受器产生的。 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感觉。

三、知觉的种类 (二)、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一)、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二)、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 (三)、知觉印象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情况称作错觉。

1.物体知觉 以物质或物质现象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即物体知觉。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认识。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以及方位知觉等。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运动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通过运动知觉,我们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 一般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成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两大类。 返回

2.社会知觉 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人为知觉对象的知觉,叫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和角色知觉。

(1)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知觉主要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如:言谈、举止、仪表、相貌等,此外,对他人知觉也受到知觉者的主观态度影响。 影响他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2)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际知觉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

(3)自我知觉 以自己为知觉对象,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状况的知觉,称为自我知觉。

(4)角色知觉 根据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对其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知觉,称为角色知觉。

哪条线段更长? (A) (A) (B) (B) 图1 图2

3.错觉 (1)定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 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3.错觉 (2)错觉与幻觉 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幻觉却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错觉 (3)错觉的种类 几何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方位错觉 时间错觉

3.错觉 (4)错觉产生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四、感觉的基本规律 (一)感觉后象 (二)感觉适应 (三)感觉对比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一).感觉后象 1、定义: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

(一).感觉后象 2、感觉后象的示例: 视觉后象表现得最明显。 图1:盯着灯泡看三十秒种以上,尽力不要移动你的目光。 然后把你的目光移到灯泡右边的区域,或者任何白色的区域。

(一).感觉后象 3、感觉后象的应用: 感觉后象可以使我们对断续出现的刺激产生连续的感觉。当然,这种断续刺激的出现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 电影正是运用了感觉后象的心理学原理。

(二).感觉适应 1、定义: 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二).感觉适应 2、感觉适应的表现: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二).感觉适应 3、感觉适应的意义 利:有利于减少身心负担;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弊:使人丧失警觉性。

(二).感觉适应 4、适应的一般规律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三).感觉对比 1、定义: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感觉对比 2、感觉对比的种类: 同时对比 继时对比(先后对比) 图1: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更加明亮一些。 图2: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放在红色的背景上则显得带绿色。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定义: 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的感受性会由于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四).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3、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的现象称为联觉。

3、联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五、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三)知觉的选择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 过去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 在知觉过程中,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达尔马提亚狗

(二).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尽管这些点没有用线段连接起来,但仍能看到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知觉接近律 知觉相似律 封闭性原则 返回

(三).知觉的选择性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时,常常有限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

对象和背景转换双关图 两歧图形

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选择(差别较大、活动的、新颖的等); 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者的知觉目的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到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形状恒常性示意图 返回

典型的几何图形错觉

线条弯曲错觉 是弯曲还是平行?

左氏错觉 Back

A B Fraser螺旋 看 A图,黑色的一圈圈的弧看起来是一个螺旋,其实它们是由一组同心圆构成。看B图,这种错觉逐渐不明显了。如果你用手遮住A图的上半部分,这种错觉不复存在。

在这幅图像中,一个大个子正在追赶一个小个子,对不对? 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因为,在水平面上,随着物体往后退, 不仅视角变小了,而且它们在视野中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置也升高了。

请注意: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 返回

返回

一、名词解释: 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二、填空: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选择性;(4)知觉的恒常性

三、选择题: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反应了哪种感觉的规律? (1)感觉后象;(2)感觉适应;(3)感觉对比;(4)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四、问答题: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