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学习 厦门市教育局 任 勇 E-mail:ren.yong @163.com
引言 1、从“学习学”开会谈起; 2、重教轻学→教学并重;(学校,教校) 3、《学习的革命》等书; 4、《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学习—内在的财富》!
5、名言 《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善于学习的人”; 爱因斯坦:A(成功)=(艰苦劳动)X+Y(正确方法)+Z(少说废话)
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陶行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澳大利亚未来学会主席:彼得·埃利雅德) 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发展人类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在信息时代的挑战面前,变革学习比变革技术更重要! 发展人类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改造外部世界的人类生产能力共同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动力和源泉。 公民的学习生活质量应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
6、论文选题:用“学习”替换“教育”; 7、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六个学会; 8、《中国教育报》: 张迪梅:今天,我们怎样学习? 张迪梅:学习学习再学习。 9、学习决定人成为人: 个人——终身学习者, 团体——学习型组织, 国家——学习化社会。
10、顾明远: 你是个领导,就得学习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 你是个工人,就得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学习新的技能; 你是个学生,就得学会学习,高效率地接受新的知识,培养创新的习惯; 你是个领导,就得学习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 你是个工人,就得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学习新的技能; 你是个商人,就得学习新的经营理念; 即使失业了,还得学习新的知识,以便竞争新的岗位。
在未来,你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第五项修炼》
一、中国古代学习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量记载了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充分体现出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和才能。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思想。祖国历史上的任何一项卓越成就,无一不是先人劳动创造的结晶,无一不是哲人、学者通过勤奋刻苦、严谨治学、积极进取获得的学习成果。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学习思想,是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为今之始,今鉴古以用。今天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学法进行改革。要提高千百万人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除了踏踏实实地进行学习科学研究实验,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学习科学研究成果之外,还应认真研究民族悠久的学习思想,挖掘整理民族学习思想中有价值的要素,从中摭取养料,并与现代化需要的外来学习思想结合,形成新的整体效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理论,推动学法改革的深入进行。
( 一)中华民族学习思想简述 中华民族的学习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以学习科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线索,择其主要内容简述于下。 1、关于学习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1)人贵论 王充:“倮虫三百,人为之长。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 周敦颐:“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 邵雍:“惟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他类则不能也。人之生,真可得之贵矣。”(《观物外篇》)
(2)形神论 荀子:“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 范缜:“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神灭论》)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神灭论》)
(3)性习论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张载:“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理窟•义理》) 王夫之:“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尚书引义》)
(4)学知论 孔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王充:“为学不成,不问不知。”(《论衡•实知》) 王充:“庶物之理,非学不知,非博不辨。”(《俟解》)
(5)差异论 孔子:“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孔子:“德行:颜渊、侍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先进》) 孔子:“知者之所短,不若愚者之所修;贤者之所不足,不若众人之有余。”(《修务篇》)
(6)思维观 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孟子:“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为思则不得也。”(《告子》) 王守仁:“思曰睿,睿作圣”(《答欧阳崇》)
(7)发展观 孔子:“学则不固。”(《阳货》) 《白虎通》:“学以治性,虑以变情。” 王夫之:“人之有心,昼夜用而不息……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周易外传》卷四)
(8)知行观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知,学至于行而止矣。……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儒效》) 朱熹:“学之以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语类辑略》) 王夫之:“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尚书引义•兑命中二》)
2、关于学习的意义 (1)学以致知 孔子:“欲能则学,欲知则问。”(《孔子家语》)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劝学》)
(2)学以增智 《中庸》:“好学近乎知(智)。” 陆九渊:“学者也,是所以致明致知之道也。”(《陆九渊》卷十一) 诸葛亮:“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诫子书》)
(3)学成性情 刘邵:“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 习。”(《九征第一》) 王符:“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 故夏后之璜,楚和之壁,虽有玉璞卡和之资, 不琢不错,不离砾石。”(《潜夫论•赞 学》) 张载:“学者当须立人之性。……学者 学所以为人。”(《张载语录》)
(4)学以长德 孔子:“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刘向:“善材之初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说苑•建本》) 李贽:“德性本至尊无对也,然必由学问之功以道也。”(《道古录》)
3、关于学习的心理因素 (1)智力因素 ① 观察力 墨子:“知:闻、说、亲。”(《墨子•经上》) 王充:“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实知》) 张载:“见物多,穷理多,如此可尽物之性。”(《语录•上》)
② 记忆力 荀子:“心未尝不藏(储存、记忆)也,……知而有志(记忆)。志也者臧也。”(《解蔽》) 章学成:“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人有所适也,必资乎舟车。”(《文史通义•内篇三》) 张载:“书多阅而好忘者,只是理未精耳,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也。”(《理窟•学大原上》)
③ 想象力 刘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 陆机:“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文赋》) 孔子:“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④ 思维力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述而》) 荀子:“思索以通之。”(《劝学》)。 朱熹:“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性理精义》)
(2)非智力因素 ① 志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帘》) 张载:“学者不宜志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理窟•学大原下》) 苏轼:“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
② 趣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论语•雍也》) 王夫之:“于身,于言,于行,皆专一以向于学。如此,则其为学也,诚中心好之,而无往不致其孜孜者也,可谓好学也已。”(《四书训义》)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
③ 情 王守仁:“……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朱熹:“说(悦)在心,乐主发散在外;说(悦)是中心自喜悦,乐便是说(悦)之发于外者。”(《朱子语类》) 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④ 专 荀子:“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 蒲松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聊斋志异•阿宝》) 左丘明:“好学而不贰心。”(《左传》)
⑤ 恒 孔子:“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则不舍,金石可镂。”(《功学》) 《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⑥ 虚 孔子:“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孔子家语》卷四) 老子:“不自见,故明;不自足,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尚书》:“满招损,谦受益,此乃天道。”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老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 班固:“实事求是。”(《汉书》) ⑦ 笃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老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老子》) 班固:“实事求是。”(《汉书》)
⑧ 勤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朱熹:“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的工作始得。”(《学规类编》) 李贽:“学问须时时拈缀,乃时时受用。”(《焚书•答庄纯夫书》)
4、关于学习过程 ⑴立志阶段; ⑵博学阶段; ⑶审问阶段; ⑷慎思阶段; ⑸明辨阶段; ⑹时习阶段; ⑺笃行阶段。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荀子:“闻、见、知、行。”(《儒效》)
朱熹:“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任人自立志。”(《性理精义》) 王夫之:“学之弗明仍须问,行之弗笃则当更以学问思辨养其力,而方学问思辨之时遇着当行,便一力急于行去,不可曰吾学问思辨之不至而俟之异日。若论五者第一不容缓则莫行。”(《读四书大全说》卷三)
5、关于学习规律 (1)德业相辅规律 戴震:“德行资于学问,进而圣智。”(《孟子字义疏证》) 叶适:“学明而后德显也。”(《答吴明辅书》) 刘邵:“智者,德之帅也。”(《人物志•八观》)
(2)知能相因规律 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公灵》) 王充:“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认衡·效力》) 古语:“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3)循序渐进规律 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朱熹:“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于此,则不敢志乎彼。”(《朱子学类·穷理篇》) 陆九渊:“学者读书,先于易晓处沉涵熟后,切已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陆象山集·语录》)
(4)博约结合规律 孟子:“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 王夫之:“约者博之约,而博者约之博,故将以反说夫约,于是乎博学而详说之,凡其为博而详者,皆为约致其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六) 章学诚:“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也……然亦未有约而博者也。”(《文史通义·博约》
(5)学思相资规律 程颐:“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遗书》卷二十五) 陆世仪:“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辨录辑要》卷三) 王夫之:“学非有碍于思,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 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卷六)
(6)温故知新规律 孔子:“温故而知新。”(《为政》) 朱熹:“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论语集注》) 朱熹:“学者不可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朱子类语》卷十一)
(7)教学相长规律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王夫之:“学以学夫所教,而学必非所教;教以教人之学,而必非学。”(《读四书全说》卷三)
(8)知行结合规律 《礼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曹雪芹:“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程:“立志。志立则有本。”(《粹言》卷三) 6、关于学习原则 (1)确立目标 老子:“知止可以不殆。”(《老子》) 古语:“书富如东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二程:“立志。志立则有本。”(《粹言》卷三)
(2)循序渐进 孟子:“其进锐者,其退速。”(《尽心上》) 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子读书法》) 朱熹:“学问如登塔,逐一层登将去,上面一层,虽不问人,亦自见得。”(《朱子语类》)
(3)学必量力 王通:“好成者败之本也,愿广者狭之道也。”(《中说·周公》) 周永年:“学必量力,量力故能久。”(《先正读书法》) 朱熹:“读书不可贪多,使自家力量有余。……今学者不忖自己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朱子语类》卷十)
(4)博约兼顾 《学记》:“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苏轼:“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稼说送张琥》) 王廷相:“君子学以聚之,博极其实也;问以辨之,求约于中也。”(《雅述上》)
(5)学思结合 班固:“夙兴以求,夜寐以思。”(《汉书》) 陈献章:“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论学书》) 黄宗羲:“无深湛之思,学之不成。”(《南雪文约·明文案序》)
(6)师友资益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李惺:“师友者,学问之资也。”(《西沤外集》)
(7)藏息相辅 《学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礼记·杂记》:“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8)善于创新 张载:“学贵心悟,守旧无功。”(《义理》) 袁枚:“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著我?”(《续诗品·著我》)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瓯北集·论诗》)
(9)学以致用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是之知始》) 朱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朱子类语》卷九) 黄晞:“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生学编》)
(10)时间运筹 古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青园中葵》) 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关,空悲切。”(《满江红》) 刘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说苑》)
7、关于学习方法 (1)计划方法 朱熹:“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学规类编》) 《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读书方法 陆九渊:“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细细玩味,不可草草。”(《语录下》) 韩愈:“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钧其玄。”(《进学解》)
(3)思考方法 王充:“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经学理窟·义理》) 李贽:“我愿学者千思万思。”(《焚书》) (4)复习方法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朱熹:“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5)笔记方法 张载:“学者潜心略有所得,即且志之纸笔。”(《经学理窟·义理》) 梁启超:“读书莫要于笔记。……无笔记则必不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饮冰室》全集·专集之六十九) (6)自学方法 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 二程:“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宋元学案·伊川学案》
二、现代“学习科学”概述 (一)学生学习指导的五个问题 1、意义 (1)开展学习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2)开展学习指导是教法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3)开展学习指导是学生毕业后进行自学的需要; (4)开展学习指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5)开展学习指导是迎接世界科技挑战的需要。
2、原则 (1)学习指导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原则 (3)学习指导与教法改革同步进行的原则 (4)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的原则 (5)学习指导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讲授式 课程类 专题讲座式 介绍式 交流类 宣传式 渗透式 诊疗式 个别指导式 咨询式 3、模式 辅导类 规程式 榜样式 自学式 熏陶式 领悟类 影响式 科学活动式 活动类 综合活动式
4、教材 (1)关于学习指导的内容 1) 在总体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2) 在方法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3) 在技巧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4) 在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5) 在课外学习上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2)关于学习指导教材的编写要求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3)方法、技巧与能力相统一 4)分出层次,选好例题 5)智力因素与非智力相结合
(3)内容 环节: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小结 智力: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 非智力: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 管理:时间-环境-时机 能力:自学-阅读-创新
昨天•今天•明天。 ——《昨日诗》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惜今朝。
——《今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5、层次 ——让优等生深化学习吃得饱; ——让中等生全面学习吃得好; ——让学困生侧重学习吃得了。
——按个性进行学习指导 ⑴ “活而有序型”的学习指导 ⑵ “活而无序型”的学习指导 ⑶ “仔细严谨型”的学习指导 ⑷ “不求甚解型”的学习指导 ⑸ “凌乱无章型”的学习指导 ⑹ “故步自封型”的学习指导 ⑺ “傲慢自大型”的学习指导 ⑻ “好大喜功型”的学习指导 ⑼ “懒惰怕苦型”的学习指导 ⑽ “逆反厌学型”的学习指导
(二)作为现代人的学习 1、人是一种学习的动物,学习决定人成为人; (生物人→ 经济人→文化人 →学习人 ) 2、学习力作为一种潜能,它蕴藏于人脑中; 3、学习化社会; 4、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 ——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 ——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 ——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 ——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 ——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 ——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
5、学习型家庭 ——家庭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 ——家庭具有自主的学习目标 ; ——家庭具有恰当的学习内容 ; ——家庭具有明确的学习计划 ; ——家庭具有科学的学习策略 ; ——家庭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 ——家庭具有合理的休闲配置 ; ——家庭具有一定的教育投入 ; ——家庭具有适度的多向期望 ; ——家庭具有融洽的亲子关系 。
6、终身学习的个人 ——向老师学习 ——向学生学习 ——向报刊书籍学习 ——休闲学习 ——进修学习 ——网上学习 ——学术学习 ——传播学习 ——追踪学习 ——课题学习 ——阶段学习 ——参观学习 ——实践学习 ——研究性学习 ——偶然学习
不会家务,先输一分。 ——1996年五年级家务调查: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0.2小时。
——上海中学生家政训练: 菜系列:买、择、洗、切、炒; 饭系列:热饭、煮饭、炒饭; 衣系列:洗、凉、叠、熨; 电器系列:电饭锅、微波炉、洗衣机; 卫生系列: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劳动系列:挖地、挑水、种菜。
——劳动培养勤劳品德,劳动学会生活技能,劳动体验父母艰辛,劳动启迪孩子智慧……劳动教会孩子太多。 ——让孩子懂得,不会劳动,先输一分;学会家务,先得一分。千万不要丢掉这一分。
三、面向未来的学习 1、跟进性学习; 2、自主性学习; 3、研究性学习; 4、选择性学习; 5、合作性学习;
6、高效性学习; 7、创造性学习; 8、超越性学习; 9、多源性学习; 10、转移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12、开放性学习。
四、为师十学 1.为师“我要学” 2.为师“用心学” 3.为师“合作学” 4.为师“虚心学” 5.为师“探究学” 6.为师“拓展学” 7.为师“致用学” 8.为师“灵活学” 9.为师“思辨学” 10.为师“网络学
1.为师“我要学”。 一个教师,若对学习处于“要我学”的状态中,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苦役、一种负担;若对学习是一种“我要学”的境界,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为师“我要学”,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进去精神。 “我要学”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我要学”也是教师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
2.为师“用心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张思明在其《用心做教育》(“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之一)中,有这么一段话:“用心做教育,我是快乐的。在用心中,我和我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都找到了彼此的价值。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好老师,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个不断成长的老师。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用心做教育,那么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就是每天可以看见的现实,素质教育的春天就会常在我们身边。” 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教师的学习也不例外。用心学习,快乐学习吧。
3.为师“合作学”。 以往教师的学习,多为“自主”。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的学习“合作、自主、探究”,我以为教师的学习也应“合作”。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学习,共同构建教师合作文化。 教师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学校中构建起学习型组织,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头脑风暴法、分享式讨论和反思对话。愿我们的广大教师都养成积极合作的态度、彼此信任的诚意和开放的学习心态,从而在共同学习中共同成长。
4.为师“虚心学”。 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师当“虚心学”。 向名师学,向老教师学,相对容易些,相对大家能接受,有学习的积极性。 为师还要向同行学习,向同行学习实际上就是团队合作学习,这种充分发掘和利用团队中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资源的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师还要注意向年轻教师学习,年轻教师相对经验少些,但年轻教师条条框框少,有激情有创意,在利用媒体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如果教师还能向学生学习,就更好了。学生的许多想法,是我们老师往往没有想到的。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来自学生的巧解妙证》。
5.为师“探究学”。 教师即研究者,不仅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改革所倡导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模式。从教师角度而言,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就是要着力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包括研究指导能力)、个性风格和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 教师惟有以研究者和体验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学习中的问题,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以此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6.为师“拓展学”。 一个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掌握数学专业知识。仅仅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数学教师,是不能成为数学人师、数学大师的。理科教师,要精通专业,知晓自然科学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文科教师,也是要精通专业,知晓社会科学知识,也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数学教师的学习,学习知识是一个层次,学习数学教学是高一个层次,学习数学教育又高一个层次,学习数学文化就又高了一个层次,如果上升到学习教育文化,就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拓展学”是一种从专业到泛专业的学习过程,围绕专业的拓展学习是提升教师精神境界和教育视界的有效方式。
7.为师“致用学”。 我们说,教师要“拓展学”,并不是说要泛泛而学。人生有涯而学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师的学习,一是要带着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去学习,即有的放矢地学习;二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即学以致用。把有的放矢和学以致用结合起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习的效益和教育教学水平。 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再继续实践,逼近最优的教育。
8.为师“灵活学”。 学习的途径通常有阅读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写作性学习等。这几种学习途径各有所长。其中写作性学习最为艰苦,但由于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和理论,是神思妙想的锤炼和升华,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抒发,虽艰苦却有愉悦。 教师应能了解其各自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情况,侧重其中一种或几种,也可以因时因事综合运用灵活学习以求最佳的学习效果。
9.为师“思辨学”。 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审问之”也好,“慎思之”也好,“明辨之”也好,都要求我们“思辨学”。 对于全新的理论、知识、观念、技能,我们必须认真地、刻苦地学习,并尽快掌握。同时,我们更要注重活学活用,对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新技能既大胆地吸收、借鉴,又灵活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有选择、有批判、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决不能照搬照抄,生搬硬套。
10.为师“网络学”。 网络学习已从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蕴含着巨大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是现代人面向未来的明智选择,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对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要更新学习观念,成为网络学习的支持者和实践者,具备使用和驾驭网络的实际能力,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网络是学习的工具,网络是学习对象,网络是学习的资源,网络是学习环境,网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会利用网络学习,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教师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也是校本学习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
结束语: 学习的魅力在于能改变人的命运。 成功者的奥秘在于有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学习的最高智慧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 愿大家“学习学习再学习”,愿大家都成为“学习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