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制作人:王俊洁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句子的常规格式: 主谓宾 (定)主 [ 状 ] 谓(定)宾〈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谓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构成(主)—(宾)—(谓)式 如: “夫晋,何厌之有?” “苟能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沛公安在?” “卿欲何言?”
宾语前置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提到介词前面,构成(主)—(宾—介)—(谓)式。 如:“何以战?”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宾语前置 注意:有一种介词“以”的宾语前置,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 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再如成语:“一以当十” “夜以继日”
宾语前置 三:有“不”、“毋”、“未”、“莫”等否定词的否定句中,若宾语是代词,则提到谓语动词前,构成(否定词)—(宾)—(谓)式。 如:“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 四:用“之”或“是”作提宾标志,构成(宾)—之—(谓);(宾)—是—(谓)式。 如: “句读之不知”, “唯利是图” “唯你是问” “唯利是图” “唯你是问” “无乃尔是过与?”
定语后置 一:数量词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数量词或数词作定语,可以前置,与现代汉语相同;也可以后置,与现代汉语相反。 如:①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 用四张熟牛皮作先行礼物,再用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和“十二”是数词)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定语后置 二:楚辞句式的定语后置。 “楚辞”代表着南方方言,其定语往往后置。 ①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佩带着闪光的长剑,戴着高耸的切云冠。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定语后置 三:用“者”字结构将定语后置。 这种定语后置,有个特殊标志,总是用助词“者”来煞尾。有时,在中心词与定语之间插上“之”(或“而”,或“有”)字。 如 ①人马冻死者相望。(《李愬雪夜入蔡州》) 冻死的人马随处可见。
定语后置 ②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并且用它对读这本书的国人(进行)勉励。 ③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这四种人是天下没处伸诉的穷苦百姓。 ④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有个渡江的楚国人。
定语后置 注意,有一种句子定语被中心词切割为两部分,一部分前置,一部分后置。 韩信前往自己的封国(楚国)……召来曾侮辱过自己让自己从他胯下爬过去的那个青年人,叫他担任楚国中尉。 ① 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史记•淮阴侯列传》)
定语后置 四.“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 如: ①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洪水冲出山沟一样……“ 怨愤”是中心词,“所积”——“所”字结构作定语,后置,翻译时前置。
定语后置 注意与“所”字结构作定语前置的区别 如:②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所得到的刘表的军队最多不过七八万人。(“所得”的对象是“表众”,作“表众”的定语前置,与例①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同。)
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也有定语后置的句式。 如:“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标准,经多次教育帮助仍无转变的,劝其退党,不予登记。”(《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 这种定语后置的句式,有突出中心词的作用。
练习 下列句子按宾语前置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惟命是从。 ②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③何由知吾也?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①惟命是从。 ②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③何由知吾也?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梁客辛垣衍安在? ⑥狂者伤人,莫 之怨也。 A. ① ④/ ② ⑥ / ③ ⑤ B. ① ② ⑥ / ④ / ③ ⑤ C. ① ③ ④/ ② ⑥ / ⑤ D. ①/ ② ④ ⑥ / ③ ⑤
练习 从下列句子中找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B.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 1.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有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乎? 4.子何侍而往? 5.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6.甚矣,汝之不惠。 7.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感谢各位老师的光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