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眼与眼眶 第二节 中耳乳突 第三节 鼻与鼻窦 第四节 鼻咽部 第五节 颈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Advertisements

1 嗜酸性腺瘤( Oxyphilic adenoma ). 2 基底细胞腺瘤( basal cell adenoma ) 多见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腮腺.
中耳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梁象逢. 中耳炎 包括: 中耳炎 包括: 1. 分泌性中耳炎 (SOM) :急、慢( 3~6m ) 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AOM) 、乳突炎 3.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COM) : 6~8 周 并发症 并发症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流行病学 中耳炎的病原学及发病机理.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6 .颅前面观 (1) 额区:额鳞、额结节、 眉弓、眉间 (2) 眶:四棱锥体形深腔,底 朝向前外,尖向后内, 有上、下、内、外四 壁,容纳眼球及附属 结构。 第一章 骨学 — 颅骨.
解剖学实验 实验四 颅骨及其连接.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颅底内、外面观和颅的前面、侧面 和上面观的结构 3 、掌握骨性鼻腔的位置、形态和重要结构;骨性 眶腔的位置、毗邻;骨性鼻旁窦的位置 二、实验器材 : 1 、全身真骨骨架 2 、头颅骨真骨散骨 3 、头颅骨骨模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前正侧 后鼻孔、鼻中隔以 及翼突 向前上方 筛窦、眼 眶及球后 向上方 蝶骨底、蝶窦、 蝶鞍、海绵窦 向外侧 茎突前间隙、翼内外肌、 上颌窦、咬肌、颞颌窝 等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窝 肿块 肿瘤在鼻咽部发生后侵犯: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正常人体结构及应用精品课程 第五节 颅 骨 FUJIAN COLLEGE OF MEDDICAL OCCUPATION AND TECHNOLOGY.
喉良性肿瘤 喉乳头状瘤 最常见的喉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病因是 HPV 病毒 乳头状瘤可能在青春期退行.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甲状腺微小癌的CT鉴别诊断 良性 恶性 1.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INTRACRANIAL TUMORS
纵隔解剖和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2007级医学影像 黄楠.
五官影像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科 刘兆玉.
感觉器官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解剖教研室.
颈部肿块 颈部应用解剖学及症状学 颈部肿块 2017/3/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影像学表现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第三章 头颈部.
常见甲状腺疾病的 影像学表现 神经组 孟珊.
肝脏少见病变和征象 — CT读片.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刘玉花.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刘宗祥.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颈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了解颈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眼球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邢振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病例随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王虎.
耳部CT解剖及疾病诊断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王丽君.
鼻窦炎影像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
纵隔肿瘤和囊肿 的影像诊断.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浅表淋巴结检查.
男 36岁 超声示双侧甲状腺多发实性结节.
肺结核.
第六节 喉 部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
甲状腺结节的CT诊断 随访CT 李玉萍
甲状腺结节的CT鉴别诊断.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影像中心读片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软组织肿瘤的影像诊断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放射科 朱莉莉 杨世埙 李明华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甲 状 腺 癌 Thyroid Carcinoma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如何阅读胸部CT片 一、胸部CT技术参数应用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院超声诊断科 刘 红 梅.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院超声诊断科 刘 红 梅.
纵隔疾病.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方 法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室
进修生随访 周智锋.
颞骨CT影像解剖 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王冰.
生 殖 系 统.
髓母细胞瘤 2015级影像规培生 严文杰.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窦口-鼻道复合体影像解剖及临床意义 邢 振.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读 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眼与眼眶 第二节 中耳乳突 第三节 鼻与鼻窦 第四节 鼻咽部 第五节 颈部 五官CT诊断 第一节 眼与眼眶 第二节 中耳乳突 第三节 鼻与鼻窦 第四节 鼻咽部 第五节 颈部

眼与眼眶 检查方法 横断(轴位)扫描 冠状扫描 增强检查。 基线OM ,层厚、层间距3~5mm。 扫描时患者向前凝视。 眼与眼眶 检查方法 横断(轴位)扫描 冠状扫描 增强检查。 基线OM ,层厚、层间距3~5mm。 扫描时患者向前凝视。 平扫发现病变一般应做增强检查。

眼与眼眶 正常CT表现 眼球:两侧对称,近似圆形,位于眶前部, 1/3 ~1/2 突出于眶外缘前方。 眼环:由巩膜、脉 络膜和视网膜组成,厚约2mm, 呈高密度的环影。 晶体:呈高密度(CT值约85HU),前低密度间隙 为前房,后为玻璃体。眶内球后结构:眼外肌、 视神经、脂肪间隙(肌锥内、外)。 眼眶:眶内壁 菲薄;眶外壁较厚;眶下壁为上颌窦顶壁;眶上 壁为前颅窝底;眶尖部:视神经管、 眶上裂。

眼与眼眶 异常CT表现 1、眼球突出,常见于眶内肿瘤、炎性假瘤 和眼格氏病等; 2、眼环增厚,局限性增厚见于眼球肿瘤或 视网膜剥离,弥漫性增厚通常为炎性病变所致; 3、眼外肌增厚,常为炎性假瘤和眼格氏病 引起,二者区别在于眼格氏病仅表 现肌腹增粗, 且为双侧多条受累; 4、球后脂肪密度增高或肿块,常见于炎性 假瘤和肿瘤;

眼与眼眶 异常CT表现 5、视神经增粗,见于视神经肿瘤、炎症、 眼格氏病和视神经挫伤等; 6、眶内钙化和异物,CT探测敏感,定位准 确; 7、眶壁骨质改变,良性肿瘤引起眼眶受压 扩大;恶性肿瘤引起不规则骨质破坏。

眼球突出(视神经脑膜瘤致) 视神经增粗

眼球钙化、软组织肿块 眼环增厚

眼外肌增厚

球后肿块                                      

右眼眶骨质压迫性缺损

眼与眼眶 疾病CT诊断 一、炎性假瘤 为一种非感染性炎症。经皮质激素治疗可好 转,分为弥漫型、肿块型、泪腺型和肌炎型。 CT表现 弥漫型:显示眼外肌和视神经增粗,眼环增 厚,球后脂肪密度增高。 肿块型:可见大小不一的肿块; 泪腺型:可见泪腺肿大; 肌炎型:眼外肌肥大增粗。

炎性假瘤 肿块型

炎性假瘤 肌炎型                                      

眼与眼眶 疾病CT诊断 二、眼型格氏病Graves, disease) 格氏病又称甲状腺性突眼,是成人单侧或双 侧眼球突出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眼球突 出,活动受限,甲状腺肿大,可有或无甲亢症状 或病史,女性多见。 CT表现可见两侧眼外肌肥大和视神经增粗。 眼外肌肥大主要发生于肌腹,呈梭形;肌腱及眼 环一般不受累。增强后肥大的眼外肌可出现强化。

眼与眼眶 疾病CT诊断 三、眼眶肿瘤 良性肿瘤有血管瘤、脑膜瘤、神经鞘瘤、泪 腺混合瘤、皮样囊肿等。 CT共性表现:肿瘤部位出现高或低密度肿 块,边界清楚,轮廓规整,密度均匀,邻近眶壁 骨质受压凹陷,边缘硬化。 特征性CT表现:血管瘤在肿块内见到静脉石; 脑膜瘤在肿块内见到不定形的钙化;泪腺混合瘤 肿块位于泪腺窝;皮样囊肿肿块为低密度病变, CT值低于10HU。

眼与眼眶 疾病CT诊断 恶性肿瘤有恶性混合瘤,脑膜肉瘤、 恶性神经鞘瘤、转移瘤等。 CT共性表现: 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 不清楚,常引起眶壁骨质破坏,并向颅内、 鼻窦及颞窝延伸。

眼与眼眶 疾病CT诊断 四、眼眶外伤与眶内异物 CT表现 1、眶骨骨折; 2 、 眶内积气; 3 、眼球损伤: 眼球破裂表现为变形、 眼 球出血; 4、晶体脱位;视神经挫伤、断裂; 5 、眶内血肿;6 、 眶内异物 : CT能显示金属异物和普痛X线片不能显示的 非金属异物,可评估异物的位置和数量。

中耳乳突 一 检查方法: 通常用高分辨力CT,行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二 正常CT表现 可显示耳部各种细微结构。1、骨性结构:岩 一 检查方法: 通常用高分辨力CT,行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 二 正常CT表现 可显示耳部各种细微结构。1、骨性结构:岩 骨、听小骨、内听道壁等(呈高密度影)。2、 含气体结构:外耳道、乳突小房、鼓室、鼓窦区 等(呈低密度影)。鼓室后方较窄的气道为鼓窦 入口,与乳突窦相连。迷路居鼓室内侧,自前向 后依次为耳前庭和三个半规管。内听道位于耳蜗 内侧,呈管状低密度影。

中耳乳突 疾病的CT表现 外耳道软组织肿块常见于肿瘤,合并骨质破 坏及相邻软组织侵犯提示恶性。 外耳道闭锁为常见的先天畸形。 中、内耳先天性畸形表现为听骨链呈团状或 消失,迷路部分或完全消失而呈骨性结构。 中耳乳突炎的表现是中耳鼓室、乳突窦、乳 突小房密度增高;这些也可为外伤后改变;若同 时有听小骨和邻近骨迷路破坏宜考虑胆脂瘤或中 耳癌,后者骨质破坏广泛且边缘不整。

中耳乳突 疾病的CT表现 中耳乳突炎 有急、慢性之分, 多为化 脓性感染,慢性 者多为急性中耳乳突炎治疗不彻底迁延所致,常 合并胆脂瘤。 窦区积液模糊,密度增高,气影减少或消失。乳 突积液并骨质破坏时,则出现大小不等的透光区。 慢性表现为乳突气房发育不良,密度增高,呈板 障型或硬化型。可直观胆脂瘤的部位、大小和范 围,及听小骨、面神经管和半规管破坏情况。

                                       中耳胆脂瘤

鼻与鼻窦 检查方法 行横断和冠状位扫描,层厚5mm;若 观察窦口等细微结构,可行高分辨力CT。 正常CT表现 鼻腔及鼻窦(上颌窦、筛窦、额窦及 蝶窦)窦腔内正常均含气体,窦腔内可有 骨性分隔,鼻甲及鼻窦壁为骨性结构。

鼻与鼻窦 疾病的CT表现 可显示各种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其细节,区 别囊、实性肿瘤。窦壁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 常提示恶性肿瘤。 常见病变 一、 鼻炎和鼻窦炎 CT表现 1 鼻炎 单侧或双侧鼻甲粘膜肥厚 增大,鼻道变窄;大多数伴有鼻窦炎症。 2 、鼻窦炎 (1)窦腔积液;(2)鼻窦粘膜增厚;少数可 见乳头状息肉形成。(3)慢性炎症可见窦壁骨 质改变(增生、增厚),窦腔缩小。

双鼻甲肥厚(鼻炎)

鼻与鼻窦 疾病的CT表现 二 、鼻窦囊肿 粘液囊肿为 副鼻窦口因炎症或肿瘤阻塞, 导致窦腔内大量粘液潴留,形成粘液囊肿,多见 于额窦或筛窦。 二 、鼻窦囊肿 粘液囊肿为 副鼻窦口因炎症或肿瘤阻塞, 导致窦腔内大量粘液潴留,形成粘液囊肿,多见 于额窦或筛窦。 CT表现为窦腔内密度均匀增高,窦腔扩大, 窦壁变薄。 三、 鼻窦肿瘤 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血管瘤、骨瘤等,以 骨瘤较多见,好发于额窦和筛窦。

鼻与鼻窦 疾病的CT表现 恶性肿瘤 CT表现为窦腔内密度均匀、边缘清晰锐利 的肿块,窦壁正常或变薄向外膨隆,但无虫蚀样 破坏。骨瘤表现为骨性肿块,有特征性。 恶性肿瘤 以癌多见,其中以上颌窦癌最多见;肉瘤少 见,好发于青少年。 CT表现为窦腔内软组织肿块,轮廓不整,分 界不清;窦壁骨质破坏及邻近结构受侵。增强后 可不均匀强化。

右筛窦黏液囊肿

右鼻甲鼻窦肿瘤

鼻咽部 一 检查方法 二 正常表现 鼻咽腔侧壁各有两个凹陷,前方为咽鼓管开 口,呈三角形指向后外,后方为咽隐窝。鼻咽腔 一 检查方法 二 正常表现 鼻咽腔侧壁各有两个凹陷,前方为咽鼓管开 口,呈三角形指向后外,后方为咽隐窝。鼻咽腔 结构两侧对称,但咽隐窝偶尔可不对称。 咽部形态依层面不同而有差异: 在硬腭层面呈方形; 软腭层面呈长方形; 咽隐窝层面呈梯形,咽鼓管开口、咽隐窝均 显示时呈双梯形。

鼻咽部 鼻咽癌 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多为 鳞癌和未分化癌,好发于咽隐窝、顶后壁,可向 邻近结构侵犯和发展,易发生淋巴转移。 鼻咽部 鼻咽癌 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多为 鳞癌和未分化癌,好发于咽隐窝、顶后壁,可向 邻近结构侵犯和发展,易发生淋巴转移。 CT表现 1 鼻咽部咽侧壁肿块,咽隐窝和咽鼓管口变 浅、消失,两侧不对称。 2 咽旁间隙向外移位变形消失。 3 肿块向四周侵犯,引起邻近结构的破坏, 尤其颅底的破坏。 4 颈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

颈 部 一 检查方法 二 正常表现 颈部为了叙述方便,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脏器区,位于颈部最前面,主要结构是下咽 颈 部 一 检查方法 二 正常表现 颈部为了叙述方便,大致分为四个区域。 脏器区,位于颈部最前面,主要结构是下咽 部、喉部和气管、食管、甲状腺、甲状旁腺等。 两个外侧区,包括胸锁乳突肌和颈鞘血管。 后区主要是颈椎和肌肉。

颈部常见疾病 一、颈淋巴结恶性肿瘤 :主要指淋巴瘤和 增强后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或边 转移瘤。表现为颈淋巴结肿大。 CT 表现 :肿大淋巴结呈球形、椭圆形;少 数为不规则形;主要位于颈动脉、静脉外后区。 一般淋巴结大于10mm应考虑为转移性肿大,大 于15mm肯定为转移性肿大,小于10mm但中心 低密度或多个10mm以下淋巴结也应考虑为转移。 增强后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环状强化或边 缘不规则厚壁强化。可侵犯或推移邻近组织。

颈部常见疾病 二、喉癌:多为鳞癌,好发于声门区,其次 为声门上区和梨状窝,根据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 声门型、声门下型、混合型。 CT表现 (1) 喉部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 楚,形态不规则;相应喉腔变形,缩小或闭塞。 2) 侵及声带致声带变形,左右不对称,声 门裂狭窄或消失。 (3) 会厌前间隙、喉旁间隙及喉软骨受侵 破坏并软组织肿块,可见淋巴结转移。 (4) 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

颈 部常见疾病 三、甲状腺腺瘤 一般为单发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包 膜完整,表面光滑,多为实质性,部分可 囊变。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CT表现为甲状腺内圆形、椭圆形低密 度影,边界清楚,可有钙化和囊变,增强 后肿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多不及甲状腺 实质强化明显。

甲状腺腺瘤

颈部常见疾病 四、甲状腺癌:可分为滤泡性腺癌、乳头状 腺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等,以乳头状腺癌最多 见,肿瘤质坚韧而硬或呈囊性,多无包膜或包膜 不完整,边界不清。 CT表现 (1) 甲状腺内不规则低密度灶, 边缘不规则,分界不清楚,也可有钙化。(2) 肿瘤囊变时,边缘可见单个或多个瘤结节。(3) 癌灶可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致肿块与周边组织 之间界线不清。(4) 颈部淋巴结肿大。(5)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不均匀强化。  

甲状腺癌(境界模糊)

甲状腺癌 强化不均匀

甲状腺癌并双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