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临床心理科 郭田友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精神 障碍的总称 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感染 内脏器官疾病 根据躯体疾病 营养不良 代谢疾病 可分以下几类: 内分泌 染色体异常 物理因素 其它:饥饿 疲劳 术后 定义定义.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抗精神失常药 © 抗精神病药 © ( antipsychotic drugs ) © 抗躁狂抑郁症药 © ( antimanic and antidepressive drugs ) © 抗焦虑药 © ( antianxiety drugs )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 antipsychotic drugs 精神病病因 精神病类型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 1. 与脑内多巴胺功能 (D 2 ) 增强有关 2. 与脑内 5- 羟色胺( 5-HT )的 5-HT 2 功能增强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 D 2 受体阻断药 吩噻嗪类 5-HT 2.
抗精神失常药 ( Antipsychotic Drugs) 汕头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张艳美. Objective  掌握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 良反应;掌握氯氮平的主要作用特点;熟悉其它抗 精神病药的主要作用特点;了解经典及非经典抗精 神病药的主要区别;  熟悉各类抗抑郁药的药理机制,掌握丙咪嗪、氟西.
戒菸方法與拒菸技巧 嘉義基督教醫院 家庭醫學科 馬克吐溫曾說 戒煙是件多麼容易的事情啊 我就至少戒過一百次以上.
兒童青少年憂鬱症兒童青少年憂鬱症 成大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林璇音醫師. 憂鬱?有什麼不同? 1. 憂鬱情緒 2. 哀慟反應 3. 環境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 4. 經前憂鬱症候群 5. 低落性情感疾患 6. 重度憂鬱症 7. 躁鬱症之鬱期.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讲授内容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病机制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病程和预后 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 2001年10月~2002年12月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主持编写)
精神发育迟滞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第十章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情感(心境)障碍 Affective(mood)disorder
第九章 心 境 障 碍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医学教研室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 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心理学系 李晓茹 抑郁障碍—抑郁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3/8.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Mood Disorder and Suicide)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上海交大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系.
儿童癫痫的药物治疗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 陈春红.
焦虑症的识别与处理 郑先振.
肺结核.
癔症(hysteria) 要求: 1 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熟悉癔症的病因和治疗策略 3 了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发病机理.
精神分裂症的防治 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 郑步升.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情感障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临床医学概论 主编 於 平.
心境障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分裂症 李倦国 平江县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分裂症 兰州大学 第二医院 精神医学教研室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中山三院 程敏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16章 主要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行为异常 《急诊医学》.
第四章 心身疾病.
神经症.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精神科护理学 护 理 学 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菊英.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 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9/9.
第九章 神经症及癔症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病的社区诊治 曹玉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神经症及癔症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第十章 抗精神失常药 主讲人:刘丹花.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学生精神病的识别.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 识别和处理 何乾超.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第十六章 躯体治疗 Bbs.k158bar.cn.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抗 精 神 失 常 药.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双相及相关障碍 —躁狂症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9/5/2.
心境障碍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精神病学教研室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二章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概 述 一、定义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 临床上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 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概 述 一、定义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 临床上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 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完全缓解

概 述 二、分类和流行病学 (一)分类 1.抑郁症(单次、反复发作) 2.躁狂症(单次、反复发作) 概 述 二、分类和流行病学 (一)分类 1.抑郁症(单次、反复发作) 2.躁狂症(单次、反复发作) 3.双相障碍(躁狂、抑郁、混合、快速循环) 4.环性心境障碍 5.恶劣心境 6.其它

概 述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概 述 (二)流行病学 患病率:1992 终生患病率0.083%,时点患病率0.052% 江西 抑郁症终生患病率1.15%,时点患病率0.95% 国外 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3~25%,双相0.5~1% 性 别:男:女为1:2 ,年龄20~40岁(女早于男) 起 病: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冬) 病 程: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预 后:15~20%慢性

病因和发病机理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双生子、寄养子、分子遗传学研究,心境障碍与2、3、4、7、9、10、11、22及X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的连锁研究 2.神经生化改变 5-HT、NE、DA、GABA 3.功能异常 HPA轴和HPT轴

病因和发病机理 4.脑电生理改变 睡眠特点、脑电图改变 5.神经影像变化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 6.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 - 情感高涨或低落 -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 具有复发倾向,大多可缓解 - 预后较好

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 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躯体症状、其他症状

情感高涨 主观体验良好 有一定感染力 情绪不稳 愤怒、易激惹、敌意 自我评价过高、夸大妄想

思维奔逸 思维非常敏捷 思维内容丰富 感到舌头在和思维赛跑 意念飘浮

活动增多 动作快速敏捷 活动明显增多 但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社交活动多,随便请客

躯体症状 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 食欲增加 性欲亢进 睡眠需求减少

其他症状 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 但不能持久,易被周围事物所吸收 可有片断幻觉、妄想 谵妄性躁狂:意识障碍、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 轻躁狂:症状类似,但无精神病性症状,对社会功能影响轻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 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躯体症状、其他症状

情感低落 终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 悲观绝望 自我评价低、感觉差 自责、内疚感、罪恶妄想

思维迟缓 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感到脑子不能用了 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意志活动减退 意志活动显著持续抑制 行为缓慢 生活被动 不想做事 不愿与周围人接触交往 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和业余爱好 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躯体症状 常见 睡眠障碍表现为早醒、醒后不能入睡 食欲下降 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其他症状 人格解体 现实解体 强迫症状 老年抑郁症

临床表现——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交替出现躁狂和抑郁发作 分型: Ⅰ型:有躁狂、抑郁发作,躁狂发作严重 Ⅱ型:抑郁发作严重,躁狂发作轻 混合发作: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 同时出现,通常在M和D的快速转相时 发生,较少见 快速循环发作:过去12月中,至少有4次心境障 碍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 心境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持续性心境不稳定,这种心境波动与应激无关,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关

恶劣心境障碍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轻度抑郁 从不出现躁狂 伴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精神运动性抑制、无精神病性症状,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持续2年以上,期间缓解期不超过2个月

病程和预后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总体预后较好,但有些较差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平均病程3个月 最终50%完全恢复,每次发作缓解率为70%-80% 抑郁发作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平均病程6-8个月 一次发作者50%会复发、二次发作者70%、三次发作者100%会复发 总体预后较好,但有些较差

诊断、鉴别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正确掌握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病程标准及排除标准) 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甚至紧张症状等并非为精神分裂症所特有 欣快不是躁狂症必备症状 情感低落并非情感淡漠 首先重视纵向病程,其次是横断面症状 勿将器质性精神障碍误诊为心境障碍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特征:躁狂或抑郁发作表现 病程特点:发作-缓解病程,抑郁与躁狂交替 发作则更有利于诊断 家族史:阳性家族史

鉴别诊断 继发性心境障碍与原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要点: 前者有器质性疾病或服药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有阳性发现 前者可有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及智能障碍 前者心境障碍的症状与原发躯体疾病呈平行消长关系 前者既往无心境障碍发作史

诊断——躁狂发作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症状至少持续1周, 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言语显著增多; (2)联想加快; (3)注意力不易集中 或不持久; (4)自我评价过高; (5)睡眠需要减少; (6)活动增多; (7)行为轻率; (8)性欲亢进

诊断——抑郁发作 以心境低落为主且至少持续2周,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或愉快感 缺乏; (2)精力不足; (3)自我评价过低; (2)精力不足; (3)自我评价过低; (4)活动减少; (5)联想困难; (6)自杀言行; (7)睡眠障碍; (8)食欲不振; (9)性欲减退

鉴别诊断 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并非原发症状、精神运动不协调、病程、病前性格

鉴别诊断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要点 有生活事件、精神运动性迟缓不明显、有创伤体验

鉴别诊断 抑郁症与恶劣心境障碍鉴别要点 前者以内因为主,家族史明显,DST、T3和T4有改变 前者临床上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明显,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 前者有精神病性症状 前者为自限性病程

治疗与预防 双向障碍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 预防复发

双相障碍的治疗 需长期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也可合用抗精神病药物 电抽搐治疗

双相障碍的治疗 常用的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急性躁狂发作时用量为600~2000mg/日,血锂浓度为0.8~1.2mmol/L ;维持治疗剂量为500~1500mg/日,浓度0.4~0.8mmol/L ;血锂浓度不宜超过1.4mmol/L 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 丙戊酸盐,剂量为400~1200mg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及奥氮平等均能有效地控制躁狂发作,且疗效较好

躁狂发作的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主,个别病例可用ECT 碳酸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 碳酸锂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监测。急性期治疗的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之间

抑郁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选药原则:SSRI类、三环、四环类可作为一线药物;MAOI可作为二线药物;难治性抑郁症可用博万拉法新 ,咪他扎平 治疗准则:足量,至少观察4周,治疗有效的抗抑郁药至少应维持6~8月。 药物治疗失败时: 合并使用锂盐、甲状腺素(T3或T4) 换用另一种药物

抑郁症的治疗 常用抗抑郁药 SSRIs SNRIs NaSSAs TCA及四环类 MAOI 其他

常用抗抑郁药物 按作用机制分类: 去甲肾上腺素回收抑制剂:麦普替林 5-HT回收抑制剂: 5-HT-NE回收抑制剂: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万拉法新 突触前及突触后活性药:奈法唑酮、米氮平 多巴胺回收抑制剂:Bupropion 复合作用药物:Amoxepine、氯米帕明、曲唑酮 心境稳定剂: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盐

常用抗抑郁药物 传统分类: 三环类:阿米替林、多塞平、丙咪嗪 四环类:麦普替林 MAOI:苯乙肼、吗氯贝胺 SSRI:氟西汀等 SNRI:万拉法新 NaSSA:米氮平 其他:曲唑酮、噻奈普汀(达体朗)

抑郁症的其他治疗 电抽搐治疗 心理治疗 严重自杀企图者、使用抗抑郁药无效者 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可提高疗效、促进康复、预防复发

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的作用靶

抗躁狂治疗 药物治疗 碳酸锂 抗精神病药 (新型抗精神病药可作为心境稳定剂?)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 丙戊酸盐 托吡酯(妥泰),啦莫三嗪,Gabapentin

其他治疗 心理治疗 电休克治疗: 急性重症躁狂发作 对锂盐治疗无效 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

预防复发 躁狂发作 抑郁发作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 锂盐预防性治疗 第一次发作 维持治疗时间6-12月。 第一次发作 维持治疗时间6-12月。 第二次发作 维持治疗时间 3-5 年。 第三次发作 维持治疗时间应是长期,甚至终 生服药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