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依德與與心理分析 王榮昌 2017/3/15
生平 弗氏十七歲入維也納大學,主修生物學,後來從事腦神經學方面研究,在1881年成為一合格醫生。 專長是精神失常方面的治療。他以德國科學家Helmholt為其偶像,其「醫學學派」是建立在實驗法的基礎上。 該學派對於生物學中任何形式的活力論都抱持開放探索的態度。 2017/3/15
2017/3/15
2017/3/15
生平(二) 弗氏主要目的是運用與當時自然科學中相同的因果原則,建立科學的心理學(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以科學實證方式研究無意識精神過程的學科)。 弗氏喜好用十九世紀物理學的機械論的詞彙,不過,他思想本質上是生物學而非機械論 2017/3/15
生平(三) 受到法國Charcot影響,由腦生理研究轉為精神分析。 弗氏對精神官能症的研究;其主要的理論是在解釋精神官能症的起源和發展,其焦點因而轉離有機主義(Organism)和十九世紀一般認為心理疾病源於生理的觀念。 通過自由聯想,能夠使具有特殊病症的病人回想起過去的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可能是引起這種症狀的原因。 弗氏基本認為精神官能症是有意義的。 2017/3/15
基本概念 人是兩種驅力所推動: 為自保和適應外界的「本能」(instinct)「本體的原則」, 生命力(libido)或性驅力-被視為一種心理、性能量「快樂的原則」。 人的「衝動」僅能被稱為性的「衝動」(impluses),…在造成神經和精神失調方面,尤其重要。甚至,….這些性衝動對於人類心智在文化、藝術和社會至高的成就方面,有無法估計的貢獻。 2017/3/15
基本概念 ★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指與維持生存、延續種族有關的性慾衝動。 ☆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指破壞、攻擊、殺人、自殺等消極性的情緒衝動。 ●兩種本能所產生的原始性衝動,是構成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行為顯現於外時,則又多以不為個人自知的潛意(unconscious)所支配。
人格結構 ●本我、自我、超我 Freud認為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為「本我」(id),儲藏著生物性本能的衝動與慾望,考慮自我滿足與慾求。 是那種想要就要、想鬧就鬧,毫不受「自我」控制與「超我」約束的原始力量。支配本我的行動準則為「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人格結構 「超我」(superego)代表社會與來自父母的價值與標準,或稱良心。 個體環境裡的道德、宗教、文化經驗,轉換而存在每個人裡面的自我管制力量,這是兒童時期父母管教與社會化歷程的結果,從早期的懼怕懲罰,到後來內化為自己的道德良知。 超我的運作根據「理想原則」(ideal principle)。
人格結構 「自我」(ego)是人格結構裡的執行者,主要為整合不同的人格部分與外界打交道。必須滿足個體基本需求以維持個體的生存,調節本我的行動,以符合現實環境的需求,以避免原始性衝動不為超我所接受。 自我功能發達,才能內外兼顧,平衡本能的衝動與道德規範的衝突,同時也滿足外在環境的要求。自我的行動依據為「現實規則」(reality principle)。
人格結構與意識 本我、自我、超我與意識三層次間的關係 意識 治療目的 為使潛意識動機浮現到意識層面 前意識 自我 超我 潛意識 本我
意識 consciousness 前意識 preconsciousness 潛意識 unconsciousness---並非所有的潛意識歷程都是童年事件經驗的壓抑,也有些潛意識歷程是源自種族系統天賦的遺傳經驗。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間維持著相當的平衡狀態。 ego能有效合理調控id和superego(亦即:個體的需求能以合理的方式獲得滿足)。 id的衝動能得到合理的表達,而不至於有羞 愧和罪惡感。 superego能超越父母的認同和控制,而無對立或亂倫的遺跡。 自我的理想是實際的、與ego一致的,事實上,ego和superego之間的界線幾乎是沒有感覺的。
心理動力論強調:以動機、驅力、需求及衝突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解釋行為。 行為是這些力量之間掙扎與妥協的結果。 科學活動、藝術努力、以及所有文化的產物都是性和攻擊能量的表現(昇華)。 因為如果直接表現的話,會遭受阻礙,衝突的結果便是痛苦和精神官能症。
基本概念 弗氏生命力理論中心是嬰兒性活動的觀念 他指出,約在四歲,尤期男孩,通過伊底帕斯的階段。這概念取材希臘伊底帕斯的傳說;他在不知情下,殺死自己的父親,娶了自己的母親,而為底比斯(Thebes)帶來災難。 他用此傳說來說明兒童心理活動特徵。 2017/3/15
進行程序 第一期是「口慾期」,嬰兒口腔性感帶的需要的滿足,這一滿足主要是為得營養、自我保存。 第二期「肛慾期」,第一期的衝動會隨之增長,嬰兒會在攻擊和排泄功能中尋求滿足。 第三期「陽具慾期」,這是性生活所採取的最終形式的前兆。不過這個階段起作用的不是兩性的生殖器,而僅僅是男性的生殖器。 2017/3/15
說明 兒童開始總以為男女的性器官都一樣,而當男孩偶然發現女孩的性器官不一樣時,他首先否認自己這種感覺的真實性,同時,又往往因此感到得天獨厚而驕傲炫耀,喜歡暴露與表現。 這是「暴露狂」的幼兒心理根源--稱「陰莖的驕傲」。 而女孩子由於偶然發現自己平白無故的少了一個突出看得見的陰莖,因此常羨慕與嫉妒男孩有這種東西--稱為「陰莖嫉妒」 2017/3/15
說明 從此種下自卑或想與男孩競爭的過渡心理變化。 這個階段,嬰兒的性滿足完全是從自己的身體器官方面獲得。 這是一種原始自戀,隨著陽具期的來到及發展,童年早期的性慾達到頂點並進入第二階段,即伊底帕斯階段 2017/3/15
說明 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論,傳達精神官能症是「本能需求和制度需求是互相矛盾」。 雖許多人認為弗氏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的基本概念是有比喻的涵意在,但是他是以生物社會為研究方式。 本我或人格的本能面,主要是用性方面的詞彙表達其慨念,而生命力則是一種能量。 2017/3/15
說明 性方面觀念是非常廣泛,不只著重在生殖器和嬰兒的性活動,性能量的作用是為快樂的目的,而非生殖。 性本能是無結構,隨同人的攻擊本能是人的一種生物構造,在意識中尋求抒發和表現。 不過由於這些無意識的驅力,人必須區分經驗本能滿足的自我的忠誠和期許,而在外界的要求及壓力下找到生存的方式。 2017/3/15
說明 未發洩的性能量會轉化為焦慮;因此,精神官能症與憂鬱症本質上是抑制或壓抑性生活的結果。 佛式認為人類文明主要也是建立在克制本能的滿足上。 意識是受到控制,壓抑的產物。 壓抑部分會隨睡覺時意識減退,以夢的形式出現,社會失序行為是另一相同情形。 2017/3/15
關於強迫性神經疾病的宗教特徵與隱密特徵,是引起弗氏興趣的最早假說之一。 他認為,在受精神並痛苦折磨的患者身上出現的強迫性行為,與信仰者表達自身虔誠的那些儀式之間,有一種很有意義的相似性。 「很容易在神經病患者的刻板行為與宗教儀式的神秘行為之間找到相似處,例如從由於疏忽引起的良心不安之中,從與其他一切行為的隔絕(這在禁止打擾中表現出來)中,從他們每一個細節中常表現出的那種認真狀態中。 2017/3/15
然而二者的差異也同樣清楚,它們中的細小差異是如此明顯,以致於使得對它們進行這樣的比較有不敬之嫌:與儀式(如祈禱、朝向東方等)的既定特徵相對照,神經病患者的刻板行為更容易因人而異,它們的隱密特點是與宗教儀式的公開性和團體特徵相反的,然而,最重要的是,事實上,宗教儀式充滿了意義,而且具有象徵性的意思,神經病患者看來卻就像傻子似的,麻木不仁」(弗洛依德,1959:第九卷,119) 2017/3/15
由此可見,象徵性的領域是宗教實踐的基礎。 弗氏對儀式與宗教性之間的關聯試圖做出解釋: 「宗教的形式似乎也是奠基於對某種本能衝動的抑制與放棄之上的。然而,就像在神經病患中一樣,這些衝動不是性本能的唯一成分;它們是尋求自我的,在社交中具有傷害性的本能,雖然如此,它們通常都具有性的成分。隨著一連串誘惑而來的罪的意識以及因為害怕神的懲罰而表現出的焦慮不安, 2017/3/15
總之,我們對宗教領域中這一切的熟悉,先於對神經經病患中這一切的熟悉。也許因為性成分的混合性,也許因為本能的某些一般性特徵,對本能的壓抑證明也是宗教生活中一種不滿足、無止境的過程。事實上,完全倒退進入罪的狀態,在虔誠的人中比在神經病患者中更為普遍,這種行為在強迫性神經病患中有其對應物。」(弗洛依德,1959:第9卷,125) 2017/3/15
然而在神經病症與宗教活動之間所做的這種比較,存在著疑問。 宗教層面存在著: (1):象徵領域 (2):通過懺悔行為來為個人進行的贖罪。 這意味著,強迫性行為與宗教活動只有部分的重疊。不過這兩者之間存在著關聯是有趣的,某種程度上也是真的。 弗氏:強迫性神經病症也許是一種個體性的宗教,而宗教也可能具有普遍的強迫性神經病的特徵。 2017/3/15
宗教為一種幻覺:我們渴望童年時的安全感,儘管我們實際上不能在擁有它,但是宗教的聲音使我們覺得我們真的可以。 與童年時的模式相同,宗教信仰在外部世界中投射一個上帝,通過他的力量驅除自然的恐懼,給我們以面臨死亡時的安慰,並為我們忍受文明強加給我們的道德約束而給我們獎賞回報。 宗教教義不是上帝揭示的真理,以不是基於科學證明的事實邏輯結論。相反的,做為觀念,它們的主要特徵在於,我們特別希望它們是事實。它們是「人類最古老、最強烈和最迫切的願望的滿足,其威力的奧秘就存在於這些願望的力量之中。」 2017/3/15
然而如果不能克服早期生活的創傷和壓抑,神經症持續到成年階段,那麼根據精神分析,人格就會處於錯亂狀態。 宗教教義應該用同一種眼光來看待,它是適合人類童年的信仰和規則。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因知識不足,宗教是不可避免,正如個體在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神經症時期一樣。 然而如果不能克服早期生活的創傷和壓抑,神經症持續到成年階段,那麼根據精神分析,人格就會處於錯亂狀態。 文明成長也是如此,宗教持續到人類歷史的現階段,只能是一種病態的標記,拋棄它是健康的第一指標。 2017/3/15
自我防衛機轉 ●人類的心理活動受一種稱為原慾的力量所驅動;內在的心靈衝突會使人產生緊張,而人類行為的目的即在消除緊張的狀態。當自我能夠控制本我的衝動,並能滿足超我的要求,人格即處在健康的狀態; ★當無法控制時,自我會使用自我防衛機轉來應對。
自我防衛機轉(1) 壓(潛)抑 (repression) 最直接處理焦慮的方式,將威脅或痛苦的感受排除於意識之外,人們常把這樣的衝動放入潛意識裡。潛意識裡的東西常藉著做夢、語誤或以象徵的方式出現。 否認 (denial) 否認引起痛苦或焦慮之事實的存在。例如,太太在車禍中已被撞成植物人,但先生一直認為太太可以回復正常。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表現與之相反的行動,如以極端優雅來掩蓋內心的反感,以扺抗威脅性衝動的防衛方式。
自我防衛機轉(2) 投射作用 (projection) 把自己不為社會所讚許的慾念或特質,認為別人也有這樣的特質,以減輕內心的焦慮或罪惡感。 置換(替代)作用 (displacement) 把一個不喜歡的情緒表達,從一個有威脅性的權威者為對象,轉向不具威脅性的弱勢者。 合理化作用 (rationalization) 以一個好理由掩飾真正的原因,藉以維護自我的尊嚴。例如,吃不到葡萄 說葡萄是酸的。
自我防衛機轉(3) 昇華作用 (sublimation) 把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念頭或慾求轉化為社會所讚許的行為,以減輕內心的焦慮。如:把攻擊衝動以體育活動的管道來表現。 退化作用 (regression) 遇到挫折時,表現幼稚的方式或行為舉止,來應付困境 。 內射作用 (Introjection) 接受與吞入他的價值觀與行為標準的過程。
自我防衛機轉(4) 認同作用 (Identification) 為孩童習得性別角色的發展歷程中一部分,也是一種防衛反應。如:藉由認同成功的原因、成功的組識或人物,來讓自己將會被他人賞識的希望。 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對於個人所知覺到的弱點善加偽裝或發展出某些正向特質以彌補自身缺陷的過程。
Freud的基本假設:所有的夢都是願望 的實現 (wish fulfillments)。 大部分的願望的實現都是以隱藏的夢形式出 現,只有經由夢的解釋才能解開願望的謎 底。 基本假設的例外:曾遭受心理創傷的精神官 能症病患的夢。這些病患的夢境內容通常是 重複的創傷經驗,而不是願望的實現。 --- 強迫性重複原則
弗洛依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 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 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自我防衛機制把人的本我願望壓抑下去,在潛意識的活動中的主要內容被壓抑的願望並非是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
Freud相信夢都是以潛意識形式出現,為了要使 得這些潛意識的願望變成意識的,這些願望必 須逃過兩檢查哨 加以偽裝。有兩種基本 形式: a. 將夢的內容以壓縮 (condensation)或取代 (displacement) 的方式加以扭曲,以致無 法辨識 ---顯性的夢境不像隱藏的夢境那般廣泛。 ---兩者都透過象徵(symbols)的使用。 b.藉由情感的抑制或反向以達欺騙作夢者。
b.顯性的夢(manifest content): 夢的表面意義或作夢者的意識的描述。 與最近發生的經驗有關。 a.隱藏的夢 (latent content): 反映潛 意識裡的材料,都可追溯到童年的經 驗。 b.顯性的夢(manifest content): 夢的表面意義或作夢者的意識的描述。 與最近發生的經驗有關。 顯性的夢境幾乎與前幾天的意識或前意 識經驗有關,而只有隱藏式的夢境才具 有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佛洛依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借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釋夢理論 佛洛伊德是一個心理決定論者,他認為人類的心理活動有著嚴格的因果關係,夢也不例外,絕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慾望的滿足,在睡眠時,超我的檢查鬆懈,潛意識中的慾望繞過抵抗,並以偽裝的方式,乘機闖入意識而形成夢,可見夢是對清醒時被壓抑到潛意識中的慾望的一種委婉表達。 通過對夢的分析可以窺見人的內部心理,探究其潛意識中的慾望和衝突。通過釋夢可以治療神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