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御机制与神经症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新興一代, 青出於藍 ( 四 ) 三王合攻、挖溝見水 ( 如何尋求神的智慧 ) 經文 : 列王紀下 3:1-20 講員 : 吳克定牧師.
Advertisements

第四篇第四章耳鼻喉科疾病 第一节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见教材 382 一 383 面.
與家長面談及溝通技巧 洪傑美 註冊心理學家. 衝突個案 一位憤怒的家長李先生約見老師,投訴 老師批改英文作文的準則有問題。他的 兒子就讀中二,平日的功課由他指導。 他認為以他的碩士學歷,教導兒子理應 綽綽有餘。誰知兒子最近一次的英文作 文成績並不理想。兒子不斷埋怨父親, 更質疑他的能力。李先生曾經請教親友,
授課教師: 第 7 章 消費者態度. 2/38 大綱 前言: 態度的意義與特性 態度的功能 態度的 ABC 要素與效果層級 態度形成:多屬性態度模式 態度變遷的相關理論.
小学生问题行为与辅导 (金山区小学教师高级培训班课程之一) 沈勇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
*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成茵茵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典寶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高雄市明山慈安居老人養護中心 執行長 典寶居家服務支援中心 主任 博正醫院 高專
校 園 霸 凌.
南山中學 102學年度 性別平等教育週性別教育 性騷擾防治.
報告者: 黃春惠、劉姮戀、劉瓊珊、林玉平、穆磊 、許恩婷、潘宣露 參考PPT: 101學期報告同學 授課教師: 蔡順良 教師
記憶與遺忘.
教室管理技巧 以情緒/行為輔導為核心 士林高商 翁素珍.
第六課 社會團體與結社 餘ppt如隨身碟.
客體關係和依附:理論、研究與應用 指導老師:蔡順良 老師 資料參考:吳玫瑩、楊麗英、雒怡寧的投影片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 M C A I 机械原理CAI 多媒体课件 张明勤 陈正文 由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教研室
F-5型戰機延壽計畫 執行期程:83-89 執行項目:
壓力形成與抒壓方法 林正修 醫師.
一百零一年溪口國小 學校日 班級: 三年三班 教師: 張慈麟.
第三十七章 视图与投影 复习.
醫病關係與溝通技術之建立 吳佳璇 醫師 台東榮民醫院身心科.
會資三乙498A0904周依霖 會資三乙498A0080葉姿吟 應日三甲498E0053包家榕 應日三甲498E0062 王怡雯
諮商輔導 老師:郭思妤.
醫治被拒絕的傷害.
第五节 隔离技术. 第五节 隔离技术 学习目标 熟悉:隔离区域的设置和隔离消毒的原则。 掌握:隔离的概念,隔离的种类及措施,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處變求存.
关注热点 2014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 571亿 点亮217个国家地区
弗洛依德與與心理分析 王榮昌 2017/3/15.
消費者行為期末報告-第九組 大學生的畢業旅行
心理異常及其成因 情緒異常 1.焦慮症:泛焦慮症、恐慌症、恐懼症、強迫症 2.體表症:體化症、慮病症、轉化症
社區危機個案或疑似精神病患緊急處置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衛中心:梁翠珍.
喚醒大腦無限潛能 最强大脑”--ESP超感知力潜能开发.
2001年香港與內地青少年 偶像崇拜調查主要發現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城大青年研究室
高等职业学校建筑设计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骨干教师实践能力国家级培训
第六章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成人教學方法與技巧 胡夢鯨 國立中正大學 成人及繼續教育系教授.
如何培养风趣幽默感 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纪检组长:李文武.
自閉症 Autism.
没有请柬该如何办 记者如何选取有利位置 着装 准备工作 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做一个智慧快乐的班主任.
第二章 西格蒙.佛洛伊德.
反應速率 reaction rates.
CH2性格理論 李志鴻.
3.1能源资源的开发 ——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人際溝通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 童天湘
生物与非生物 第二课时.
高中生 心理辅导专题讲座 杨 玲 广西师范学院.
第九章 正当行为 正当行为,是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既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也不具备刑事违法性的行为。
藝術治療研習 台中榮總緩和醫療中心及兒童病房 藝術治療師 林曉蘋.
第三章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职业形象的塑造 与商务沟通礼仪.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时间和位移.
ASD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s)
流行心理學.
Psychodynamics in Art Therapy
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 Otto f. kernberg 的客體關係理論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與處遇 顏永杰 義大醫院精神科 義守大學醫學院.
新約聖經中的「聖靈充滿」和「滿有聖靈」 陳愛光 2012年9月15日.
危險的親密關係型態: 邊緣性格/自戀性格夫妻的親密關係衝突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佛山广播电视大学 佛山社区大学 架构强而有力的组织 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组织结构设计 Designed by :fslarry.
生涯規劃與發展 (三) 郭思妤 老師.
現代文學大師─ 林語堂 203秦藝華 206 楊詠嵐.
UNIT2 LOVE 第二单元 单词讲解 组别 组员一/组员二/组员三/组员四 〉〉〉〉〉〉
OTTO F. KERNBERG 的客體關係理論 資料整理:廖悅婷 林煜智 陳宣融 徐葦芸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GRADUATION THESIS DEFENSE TEMPLATE
第十三章 老人問題與臨終關懷   I.老人問題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 一.前言.
情緒教育與輔導初談 陳 信 衡 1.
跑壘訓練與戰術應用 授課講師:林郁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理防御机制与神经症 杨凤池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心理防御的概念 2、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1、防御是自我的功能 ,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主要是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和攻击性。 2、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 3、防御机制的运作可能会导致现实事件的部分缺失或扭曲(如否认)。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 ——自恋性防御机制 自恋性防御机制(narcissistic defense mechanism):这种防御机制在5岁以前的儿童、成年人的梦境和幻想以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这一机制能改变现实情况,使其不必面对现实。但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感觉和行为却是古怪的。

自恋型防御机制(1) 精神病性否认(psychotic denial):对外界确实存在的事实加以否认(如,“我从来就无父无母”),所有外界现实只是为了适应内部的需要。精神病性否认可导致一个人拒绝承担自己行为上的任何责任。

自恋型防御机制(2) 妄想性投射(delusional projection):对外部现实的显著妄想,常带有被迫害的意义。患者从别人身上感知到了自己的感情,然后根据这种感知而产生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见的被害妄想)。通过妄想性投射,不愉快的感觉由于将责任推诿给别人而减轻。

自恋型防御机制(3) 分裂作用(splitting):其作用是避免两个以上的矛盾内容或情感同时在意识中存在。(如,一个幼小的孩子可能会对你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两分钟后他可能又会大发雷霆:“我恨你!”)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二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二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im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此类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在人格障碍和情感障碍以及神经症患者中常见。对使用者来说,它能减轻或消除由于体验到亲密人际关系受到威胁而引起的焦虑。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行为是适应不良的,甚至是令人讨厌的。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1) 非精神病性投射(non-psychotic projection):指一个人将自己不愿承认的感情推诿于他人,如严重的偏见,由于无根据的怀疑而拒绝亲近别人,对外界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过度警觉等。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2) 防御认同(identification):通过认同作用来保护自己以对抗分离。如,用“与攻击者认同”的方式来对付自我的焦虑,保护自己。或在癔病症状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很象他最近刚刚逝世的父亲或母亲的生前的某些症状。

认同(续) 内射性认同(Int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是指与内化了的客体认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指个体想象他人存在于他之中,并且是他的一部分的过程。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是指个体将自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分离出来,投射到一个幻想或真实的客体身上。然后,再将这个客体内化。这个过程就是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婴儿正常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 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制造出一种可以控制客体的幻象,使个体否认掉在控制客体过程中的无能感,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3) 疑病(hypochondriacs):是将不能被接受(被拒绝感)、孤独及攻击性冲动由对别人的责难转变为疑病的观念和相应的情绪苦恼。疑病的防御机制可使患者以他自己的痛苦和不适反复象别人诉说,以替代对别人的直接要求,或替代埋怨别人忽视他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常常是没有表达出来的。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4) 被动攻击行为(passive aggressive behavior):这是通过被动的、受虐的、或把冲动转向自己的防御方式而表达对别人的攻击行为,因此这种表达是间接的,非即刻显效的。如,拖延,失败,为引起别人注意的挑衅性行为等。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5) 见诸行动(acting out):指无意识欲望的直接表现,其目的是避免认识到所伴随的情感,如冲动的、甚至犯法的行为。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6) 分裂样幻想(schizoid fantasy):采用幻想及停留在孤独退缩(autistic retreat )中的防御方式来解决冲突,达到自我满足,其表现常常是全面回避人际亲密关系及用怪癖来排斥别人,分裂样幻想能消除对别人公开的攻击冲动或性欲冲动。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三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三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neurotic defense mechanism):常见于神经症患者或成年人应激反应时。对使用者来说,这些机制可以改变个体感情的体验或本能的表现,旁观者会认为他们的行为奇怪,不可理解。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1) 压抑(repression):是个体把一些本能的、能引起快乐的想法和欲望禁闭到潜意识中去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些本能的想法同时会招致一些其它的不快乐的体验(如,被超我所不允许或被外界现实所禁止)。压抑是无意识而有目的的遗忘,是有目的的把那些不愿感知的东西排除于意识之外。虽然被压抑的东西不能被意识到,但它在潜意识中它仍然起作用。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2) 退行(regression):是个体用回到力必多发展的早期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的方式来应对心理冲突的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甚至是人类的婴幼儿期会永远存在于潜意识中。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3) 置换(displacement):把对某人或某事的、能引起焦虑的情感无意识地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上。压抑和置换常常同时起作用,压抑能够被支撑并感到安全,就是因为将压抑的体验用替代物来替代了。如,儿子压抑了对父亲的狠,转而会体验到对其他男性权威的敌意。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4)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个体为对抗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形成一种相反的情感或行为反应。最典型的是强迫症的症状,患者所努力追求的清洁和次序感,是反抗他对肮脏和无序的本能要求。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5) 隔离(isolation):个体把原来相连在一起的观念与情感分离开来,以保护自我不要忍受痛苦。患者在谈论最激烈或痛苦的事情时,仍然是平静的,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可理解的情绪,而没有意识到他的情绪已经被置换。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6) 抵消(undoing):抵消是个体用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思想或行为,来使过去的想法、话语或行动不在出现的一个防御机制。它是两个时间上出现的强迫行为,第二个行为是对第一个行为的直接对抗,如强迫症的一些重复行为和仪式化动作:在路中间放置一块石头作为一种攻击别人的行动,然后又回过头来把石头搬走以对抗和消除对别人的攻击欲望。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7) 文饰作用(rationalization):又称为合理化,个体试图从逻辑上合理地解释自己的态度、反应、想法和情感体验,并寻求道德上的可接受性,而真实的的动机是他自己未觉察道的。

防御机制的主要类型之四 ——成熟防御机制 成熟防御机制(mature defense mechanism):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常见以下两种形式: 幽默(humor) 升华(sublimation)

幽默(Humor) 是指当事人面临困境时,并不转移在场其他人的注意力,而是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当事人自己的窘困出境。这也是最为积极、成熟的防御机制之一。 例子:苏格拉底(雷电之后,必有暴雨)

升华(Sublimation) 是一种本能的力量以一种非本能的方式予以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指向原始的、生物学对象和行为的本能力量置换到较少本能色彩的、社会所能接受对象和行为上;同时,与这些对象和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转换成去性的(desexualized)、去攻击性的(deaggressified)情感。 升华是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防御机制。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的升华都依赖于象征化的机制,而所有的自我发展都依赖于升华机制。 如画家或陶瓷技师将涂抹大便的愿望升华;摄影师将窥视欲升华;正常成年人之间的友谊部分是同性恋和乱伦冲突的升华。这些被升华的冲动不指向性的主题;不伴有性的快感;与本能的强弱无关。

强迫症常用的防御机制 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 情感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

边缘型人格障碍 常用的防御机制 否认(Denial) 投射(Projection) 边缘型人格障碍 常用的防御机制 否认(Denial) 投射(Projection)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ecation) 原始理想化(Primary idealization) 分离(Splitting)

偏执性精神障碍 常用的防御机制 投射(Projection) 逆转(Recersal) 否认(Denial)

癔症常用的防御机制 压抑(Repression) 抑制(Inhibition) 退行(Regression) 否认(Denial) 隔离(Isolation of a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