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 复习. ★知识结构: 皮肤的感觉 感觉世界 鼻和嗅觉 舌的构造和味觉 声音和耳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光的传播 耳和听觉 光的反射 光和眼 光 光的折射 眼和视觉 光的色散 信息获取和利用.
Advertisement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声现象复习 一、知识框架: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特征: 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超声波?次声波? 响度 音调 音色 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 、噪声危害和防治:噪声危害和防治 噪声的控制(方法?) 噪声的来源、等级及危害 回声定位 3 、声的利用声的利用.
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复习要求: 1. 知道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2.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3. 知道声能. 4. 知道声音的三特征 5.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 6. 了解超声波、次声波 7. 能探究声音的有关问题.
(1) 各种乐器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 。 (2) 声音的调有高、低之分。我们把声音的高 低叫做 。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 振动越快,音调越 。 ( 3 )物体在 内振动的次数叫做 , 频率的单位是 ( Hz )简称 。 ( 4 )物体振动得越快, 越大,音调就 越 ; 越小,音调就越 。音 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想一想 为什么古人说 “ 闻其声如见其人 ” ? (一)音色 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 法等都能影响音色.
第二章 单元复习课.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声音的产生 ( 1 )条件:物体的振动. ( 2 )特点: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振动发声. 2. 声音的传播 ( 1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 传声,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浪桥中学 黄国祥. 复习提问 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3 、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 固体、液体、气体 340m/s.
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相关知识 : 1. 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 声音传播依靠介质 声音可以依靠任何气体、液体、固 体物质作介质传播,在固体中最快, 在气体中最慢,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011 中考物理第一轮章节复习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 、了解乐音特性 3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听觉基础知识 中龙听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毕靖雅
导入新课 想一想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
第一章 声现象 臧以林.
专题一 声现象.
让我们一起来感觉 火 热 的岩浆 生活在寒冷北极的熊 皮肤.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2014届一轮复习 声现象复习 GFR 作品
声现象复习课.
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2)知道声音传播条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知道声音是一种波(4)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不同的温度下传播的快慢不同 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没有声音的世界将是一个可怕的世界。 请你举出一些没有声音的场所或星球。 月球上,太空中.
声现象复习 湟里初级中学 王小英.
奇妙的声音现象 电子乐器演奏视频欣赏 轻音乐欣赏 各种动物的声音 澳大利亚雾嘴鸟 蝉叫 虫子叫 大象叫 公鸡打鸣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顺德一中实验学校 初二物理备课组.
初中物理 八上 令人厌烦的噪声.
第三章 声 第一节 认识声现象.
听觉器官、前庭器官 Auditory Organ and Vestibular Orga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2节 耳和听觉.
10.2 立方根.
5.8 感觉器官和感受 感觉的一般特性 视觉 听觉与平衡感受 化学感受 皮肤感觉.
复习提问: 响度 音色 音调 1、声音的三要素是: 、 、 。 频率 2、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 , 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 振幅 振幅 3、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导入新课 声 :概念比较广, 包括声音、超声、次声等; 声音:概念比较窄, 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声现象 信丰七中.
声现象复习 (人教版).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 常见的 两种数量关系.
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第17课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考 点 聚 焦 专 项 突 破 1.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C++中的声音处理 在传统Turbo C环境中,如果想用C语言控制电脑发声,可以用Sound函数。在VC6.6环境中如果想控制电脑发声则采用Beep函数。原型为: Beep(频率,持续时间) , 单位毫秒 暂停程序执行使用Sleep函数 Sleep(持续时间), 单位毫秒 引用这两个函数时,必须包含头文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第一讲 声现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4.2 证明⑶.
光的传播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音频处理及数字化.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中大附中管乐团 授课人 :姜立春 时空观 分子有多小 宇宙有多大.
《光现象》全章内容 一、光的直线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五、光的色散 六、看不见的光.
汤姆大叔漫画.
声音是什么 实验 给你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套,一杯水,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声音的产生 1、你成功了吗?
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长度单位 认识米.
电视信号的传播依靠电磁波 移动电话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波长、波速、频率有何关系?
第三章 声的世界.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制作者:王翠艳 李晓荣 o.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声现象复习.
位似.
听音乐: mp3.
二、声音的特性.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灵 B.光和声的传播都需要物质 C.我国政府规定白天在居民区内噪声不能高于50分贝 D.四种基本味觉是在舌头的味蕾中产生的 2. 运动会上100米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时开始计时则( ) A.成绩比实际的要好 B.成绩比实际的要差 C.成绩与实际的相符 D.无法判断 3. 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作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C 2,A 3, C

4,D 5,C 6, D 7,B 4.根据所说,请判断下列最有可能造成“神经性耳聋”的是( ) 4.根据所说,请判断下列最有可能造成“神经性耳聋”的是( ) A.外耳溃烂化浓 B.鼓膜破裂 C.中耳发炎 D.耳蜗病变 5.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建造20m高的屏障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6. 人的听觉形成于 ( ) A、耳蜗 B、听觉感受器 C、听觉神经 D、大脑 7.星期天,小明和几位同学一起到寺庙游玩,他们在敲大古钟时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他们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明认为一定是大钟的回音;小刚认为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小东认为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小丁认为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他们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  B.小刚  C.小东  D.小丁 4,D 5,C 6, D 7,B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8.右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9.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发麻。这是由( ) (第8题)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10. “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味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8,C 9,D 10, C

11.唐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包含了一些声学知识。下列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根据音调,船上的人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C.根据音色,船上的人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2.CCTV歌手大赛,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3.临街居民在窗户上常安装双层玻璃,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安全 B 增加亮度 C更加美观 D 隔离噪声 11,A 12,C 13, D

A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 B人的嗅觉具有差异性 1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具有适应性 B人的嗅觉具有差异性 C人的嗅觉具有疲劳性 D人的嗅觉具有选择性 15.引起传导性耳聋的病变部位是( ) A鼓膜和听小骨 B前庭和耳蜗 C内耳和听神经 D听觉中枢 16.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汽车的震动 D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过于敏感 17.下列有关于声音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够听到声音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最快 14,A 15,A 16, D 17,D C声音的感受器官是皮肤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可以大于或小于340米/秒

18,B 19,B 20, C 18. 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18. 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神经受损伤 19.我们曾体验过以下一些声现象,其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后,铃声明显变小 B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激起水波 C 站在河岸上大声说话,会吓跑正在河边游动的鱼 D 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听到两 次敲击声 20.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 )(假设当时空气的温度为15℃) 18,B 19,B 20, C A 510米 B 500米 C 255米 D 250米

21,A 22,D 23, B 21. 蛇没有耳朵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使蛇离开的原因是( ) 21. 蛇没有耳朵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打草惊蛇”这一成语。使蛇离开的原因是( ) A.打草时,草及周围的地面发生了振动,蛇感到危险而离开 B.蛇的舌头能探测人的气味,故“知趣”地离开 C.蛇有探测红外线的能力,故“知趣”地离开 D.蛇的皮肤被草弄的痒痒的,被迫离开 22.在汽车行驶的途中,即使我们闭上眼睛也可以感受到车子向右转还是向左转,加速还是刹车,这是因为( ) A我们耳朵的听觉十分灵敏可以听到汽车行驶的声音 B耳蜗中位觉感受器 C通过身体的各种感觉感受到的 D前庭和半规管的作用 2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1,A 22,D 23, B

2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声音 (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          。 25.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如果停止,发声也停止;“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出声音 。 26. 音调:是指声音的 ,音调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振动 有关。物体在_____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____。物体振动越快,发声频率越 , 越高。 27. 听觉的形成过程:声波→耳廓→外耳道→ → 鼓室→听小骨→ → →大脑。

28.读耳的结构,完成下列题目: ⑴②是 ,它的功能是 ; ⑵④是 ,它的功能是 ; ⑶当⑥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 ⑴②是  ,它的功能是   ; ⑵④是   ,它的功能是  ; ⑶当⑥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 29. 舌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 、 。对甜味最敏感的是 ,对苦为最敏感的是 ,对咸最敏感的是 ,对酸最敏感的是 。 30.某兴趣小组课外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小强等同学运用肥皂膜代替人耳的鼓膜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到肥皂膜随着振动,从而联想到人耳之 所以听到的声音是由于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    。 (2)实验中小强发现当人说话的声音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就越厉害,甚至破裂。由此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人与声源的   有关。

32,D 33,D 32.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º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40º B.50º C.80º D.100º 32.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º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40º B.50º C.80º D.100º 33.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32,D 33,D

34.光在同一物质中沿___传播,在真空中,光在10秒内传播的距离为___千米,光年是___的单位,夏日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一辆汽车朝山崖按喇叭,8秒钟之后司机恰好听到刚才喇叭的回声,求汽车与山崖的距离(此时气温约为15℃) 36.某同学甲把耳朵贴在680米长的铁管的一端,另一名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次铁管,甲先后听到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约相差1秒,问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此时气温约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