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1 金贵回民中学 马保忠 诗文欣赏.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滕王阁序 [ 唐 ] 王 勃.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 岳阳楼.
登鹳鹊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老鼠 拍摄过程 卡通画竟猜 特点鲜明的卡通形象 丰富多彩的背景设计 美妙恰当的背景音乐 瞿溪四小 胡晓雷.
第九章 园林类旅游资源. 第一节 中国园林构景艺术的发展 一、园林的生成时期 商周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早 在商周时期我们的 先人就已经开始了 利用自然的山泽、 水泉、树木、鸟兽 进行初期的造园活 动。最初的形式为 囿。囿是指在圈定 的范围内让草木和 鸟兽滋生繁育;还 挖池筑台,供帝王 和贵族们狩猎和享.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1 、认识百的数列,了解每个数在 0 ~ 100 数 列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 识 100 以内的数。 2 、能说出百以内的一个数的邻数,会根据要 求将一个数添加或减去成整十数。 3 、结合数射线进行凑整、推算的练习,培养 学生推算、归纳的能力。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古代四大名楼 : 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 王勃的《滕王阁序》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 ” 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岳陽樓記》 --- 范仲淹 作者簡介  范仲淹( 989—1052 年),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 、軍事家、文學家。死後謚 “ 文正 ” ,世稱 “ 範文正公 ” 。  兩歲喪父,和母親隨繼父(為小官吏)四處遷徙。  26 歲登進士第,因敢於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  慶曆元年(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古代文化常识 科 举.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What to do? 任务一(1):请你在“愤怒的小鸟”这个文档中插入“红色小鸟”的图片。 要求:1、自学课本45-47页“做一做”的内容,找到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后,就动手试一试吧。 哪一小组最先完成,会加平时成绩10分噢,加油吧!
四种命题 2 垂直.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穿越历史长河,把握文言词义 初一语文 赵同娟.
岳 阳 楼 记 范 仲 淹.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THE TYPES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SET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
孙中山破陋习.
千古绝唱因楼而生   文化名楼因诗而名 “楼观非有文字称记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岳 阳 楼 记 范仲淹.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岳 阳 楼 记》 《醉 翁 亭 记》 复 习 课 汪 静.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Nǎi nai zài huā yuán 奶 奶 在 花 园 5.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小学语文总复习.
月光曲 贝多芬.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沉浸式小学组 Immersion Group
找人随时随地 完善的控制权限 通讯录信息字段自定义 支持各种组织架构 支持既有人事系统.
1.3 C语言的语句和关键字 一、C语言的语句 与其它高级语言一样,C语言也是利用函数体中的可执行 语句,向计算机系统发出操作命令。按照语句功能或构成的不 同,可将C语言的语句分为五类。 goto, return.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岳阳楼记 范仲淹.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Unit 4 Do you like pears?.
假 威 转 扯 嗓 派 违 抗 爪 趟 神 猪 纳 闷 受 骗 借 jiǎ wēi zhuàn chě sǎng pài wéi kàng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4课时 绝对值.
2.2直接证明(一) 分析法 综合法.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路旁的橡树.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水 龙 吟 章楶.
H a S = a h.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范仲淹

教学目的 ⒈朗读、背诵全文。 ⒉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⒋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岳阳楼高三层,下临洞庭,遥望君山,建筑雄伟,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学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后,岳阳楼声名益著,与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成为游览胜地。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自幼苦学,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27岁中进士,为官敢于直谏,曾负责 西北边防,屡立战功,后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提出革新朝政建议,触动保守派利益,遭到贬谪。死后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的诗文代表文学创作的进步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请听朗读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 段)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段) 第一层(2段) 第二层(3、4段) 第三部分(5段) 记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要点勾勒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三、四段为第二部分,写观巴陵胜状,览物之情各异。第二段为第一层,先写洞庭湖全景,接着由景入情,由“(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句引起下文。第三、四段为第二层,承上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第五、六段为第三部分,抒发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领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⑴“衔远山,吞长江”。 ⑵“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⑶“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势非凡 宽阔无边 湖光山色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第3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第4段描写的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点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结构图示 背景:谪守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一.写作缘由 ⒈岳阳楼大观: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二.巴陵胜状 背景:谪守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一.写作缘由 ⒈岳阳楼大观: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 二.巴陵胜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览物之情 ⒉ 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 阴——悲 晴——喜 抒情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先…忧 后…乐(主旨) 三.古仁人之心 议论

分析鉴赏 1.了解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 本文构思精巧。作者不写岳阳楼历史和重修经过,也不泛泛铺陈周围湖光山色,而是抓住不同的人对景物所产生的不同之情,引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从而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文章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在一起,以叙事作引子,写景引出抒情,抒情诱发议论,环环相扣,有力地揭示了主题。

2.本文在语言上骈散句交错使用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首段叙事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用骈句,起、结句又为散句,洞庭湖上一阴一晴多为骈句,结句又为散句,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给人以美的享受。

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劝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小结 ⒈一词多义。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面山而居 居十日 国防 国家 国 国都 有时 或 或许 处在 居住 居 停了

初极狭,才通人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则有心旷神怡 土地平旷,屋舍严然 通过 顺利 通 通晓 开朗 旷 宽广

⒉通假字。 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同“俱”,全,都 属,同“嘱”,嘱咐

⒊虚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所以动心忍性 其必曰 其喜洋洋者矣 必先苦其心志 来 因 以 凭 用来 代词:他,他们 其 语气词 代词:他的

4、成语: 政通人和 浩浩汤汤 一碧万顷 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百废具兴

练习一 ㈠ 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D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㈠ 下面用谈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㈡下面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 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练习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⒈这段文字选自《 》, 作者_______,他是_____(朝代)_____家、_____家。 岳阳楼记 政治 范仲淹 北宋 文学 C ⒉“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 A.“迁客骚人”和“商旅”。 B.“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和“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C.“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和“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 D.“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⒊“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 A.“不以物喜”和“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C.“忧其君”和“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和“后天下之乐”。 B

⒋“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句中的“斯人”指的是_______,这种人的忧乐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________。 古仁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滕子京

练习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对本文段理解不正确的是( )。 B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练习四 ⒈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浩浩汤汤( shāng ) C 宠辱偕忘( jiē ) B.岸芷汀兰( dīng ) ⒈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浩浩汤汤( shāng ) 宠辱偕忘( jiē ) B.岸芷汀兰( dīng ) 谪守巴陵郡( zhé ) C.一碧万顷( qǐng ) 霪雨霏霏( yín ) D.心旷神怡( yí ) 阴风怒号( hào ) C xié tīng háo

⒉对下列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好的景色) 朝晖夕阴(日光) B.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任……太守) 百废具兴(兴办) C.南极潇湘(尽) 薄暮冥冥(跟“厚”相对) D.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C

⒊下列画线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去国怀乡 敌国外患 C.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D.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

⒋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D

⒌下列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B.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

⒍《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 ,字希文,宋朝 家、 家。 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 政治 文学 ⒎《岳阳楼记》为历代名篇,文章以凝练优美的语言劝勉友人学习古仁人的“ ”的高尚情操,并抒发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⒏选出对加点字“或”、“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也许 因为 B.或者 心情 C.也许 心情 D.或者 因为 C

⒐请给下面一句话划分节奏。 居 庙 堂 之 高 则 忧 其 民 / / / /

⒑选出对“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悲苦两种情况。 B.指“唐贤”与“今人”这两种不同的人。 C.指“迁客骚人”中览物而喜与览物而悲的两种情况。 D.指“忧谗畏讥者”和“心旷神怡者”. D

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意思是: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⒓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抒发作者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