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狐 惑 病
概念 湿热蕴毒或虫毒感染所致以人体上部(咽喉,口腔,齿龈,目唇)和下部(前后二阴)蚀烂,甚或成脓为主,伴精神恍惚,狐疑惑乱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 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 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 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 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 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 草泻心汤主之。(10)
解 析 ①情志异常症状: 多疑善惑, 如狐之性。 命 名 狐惑(huo) ②病情复杂,变化多端, 令病者疑,医者惑。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 “狐惑病,虫蚀上下也。” 狐 (yu) (虫毒感染) ②外用杀虫药有效。 如:苦参汤。
全 身 症 状 类 表 证 神志症状 脾胃症状 状如伤寒 鉴别诊断 默默欲眠 湿热内扰心神 目不得闭 卧起不安 不欲饮食 湿热困扰脾胃 类 表 证 状如伤寒 鉴别诊断 默默欲眠 湿热内扰心神 神志症状 目不得闭 全 身 症 状 卧起不安 不欲饮食 脾胃症状 湿热困扰脾胃 恶闻食臭
特 异 体 征 蚀于上部则声喝 湿热熏蒸于上 蚀 于 喉 为 惑 蚀 于 阴 为 狐 湿 热 下 注 上则面目赤 其 面 目 乍 赤 特 异 体 征 上则面目赤 其 面 目 乍 赤 正气与湿热虫毒相搏 乍 黑 滞则面目黑 乍 白 下则面目白
病因病机 湿热内蕴,虫毒感染 肝 经 脉 病 变 心 神 志 不 宁 病 位 脾 胃 湿 热 内 蕴
治法 清热解毒,安中化湿 方药 甘草泻心汤
甘草(生)——清热解毒泻火 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半夏、干姜——宣化内湿 人参、大枣——扶正健脾安中
临床加减 1.久病神倦乏力,形瘦而热——合补中益气汤(干扰项:理中汤、当归芍药散)——清解湿热,补益脾气,升清降浊。(备注:进一步深化:为什么选补中益气汤而不能选理中汤——前者重点益脾气,后者重点温脾阳,而兼症提示病机重在脾虚) 2.若肾虚腰膝痠痛,肢冷痠软等——合八味肾气丸(干扰项: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兼补肾气。 3.若前后二阴蚀烂、瘙痒——加地肤子、白鲜皮、黄柏、苦参(干扰项:荆芥、僵蚕)(备注:进一步深化:祛风止痒为什么不可选荆芥、僵蚕之类?因为病位在里,而这些药走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4.眼部损害——加密蒙花、谷精草、菊花(干扰项:黄柏、车前子、滑石)(备注:进一步深化:为什么不可选黄柏、车前子、滑石之类?因为病位在上,而这些药走下)——清热凉血明目; 5.口腔溃疡——内服药可加碧玉散,外用药可以冰硼散、锡类散——解毒敛肌; 6.若溃疡久不愈合——加黄芪——托里生肌。
临床应用 1.狐惑病与白塞氏病相类似,白塞氏综合症属 湿热内蕴者可用甘草泻心汤化裁治疗。 2.狐惑病日久,久病及肾者可从肾论治。 3.甘草泻心汤还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 指肠溃疡、肠激惹综合症、多发性口腔溃疡、 肛门湿疹等证属湿热内蕴者。
原文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 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 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 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 豆当归散主之。(13)
湿热内蕴 病者脉数 表无大热 无热 热扰心神 微烦 湿热困脾 默默但欲卧
热迫津泄 汗出 初得之三、四日 酿脓初期 湿热循肝经上注于目 目赤如鸠眼
七 八 日 病情迁延 湿热瘀于血分, 脓已成熟 目四眥黑 湿热瘀于血分, 脓已成熟病情迁延, 病邪集中于局部, 相对脾胃影响较轻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排脓 方药 赤小豆当归散
赤豆(浸令芽出,曝干):清热凉血渗湿排脓; 当归:行血补血,祛瘀生新; 浆水: 清凉解毒
临床应用 1.对眼部成脓者,可在赤小豆当归散基 础上加生薏苡仁.败将草等. 2. 肛门及其附近的痈肿病变成脓或伴有便血者,也可用该方治疗.
复习思考题 1、狐惑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2、甘草泻心汤主治病证、功效、 方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