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疾病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概念 (Definition)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又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机.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过敏性紫癜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2 一 概述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 毛细血管及细小血管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 多发于儿童。其特征是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和黏膜均可出现瘀点,常伴关节痛、腹 痛及肾脏损害。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南方医院血液科 李小芳 出血性疾病 概述 过敏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友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白血病 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出血性疾病概述 ( haemorrhage diseases). 【定义】 出血性疾病是止血功能障碍所致 的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为 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全 身多部位出血。 出血性疾病是止血功能障碍所致 的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为 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全 身多部位出血。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总论 一、贫血 1 、概念 : 2 、常见病因 3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第二十五章 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物. Ⅹ Ⅹ a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 + ) 凝 血凝 血凝 血凝 血 纤 溶,抗凝 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纤溶酶原 激活物 血栓形成 ( Ca 2+ ) 血栓溶解.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了解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了解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能解释 ITP 、 DIC 的概念。 能解释 ITP 、 DIC 的概念。 熟悉 ITP 的病因、掌握 ITP 的临床分型及各 型的主要特点,首选治疗药物及其不良反 应。 熟悉 ITP 的病因、掌握 ITP 的临床分型及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罗冰. 概 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系 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 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浙二医院血液内科. 概 述 定义: 由于止血机制 ( 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溶功能和抗凝等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 出血不止,称为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 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第九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生理学 --- 血液 Physiology--- Blood. 白细胞 (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 定义 --- 为一类有核血细胞。 ×10 9 /L( /ul) 。 WBC 大于 1 万增多。 WBC 分类: 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出血性疾病概论. 目 录 定义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分类 诊断 治疗 定 义 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 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 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称 为出血性疾病。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学习 重点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学习 难点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病人的 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 出血的观察。 特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病人的 身体状况、主要护理诊断、 出血的观察。 本病的发病机制 和治疗要点。
Liao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护理学院内科教研室 成人护理 ( 内)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骨 髓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 泰山医学院临床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 周丽.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出凝血监测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
第九章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内容纲要: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止血与血栓系统的平衡 凝血因子 血小板 纤溶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西医内科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第三章 出血与血栓的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酶抑制剂 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 1)血管壁改变 2)血液成分改变 3)血流改变.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血液科 徐建民.
Coagulation-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s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一节 临床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张义侠.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张东华 学时数:0.5学时.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血液科 陈芳源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plastic anemia, AA.
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抗血栓药.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糖尿病流行病学.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Disturbance)
出 血 性 疾 病 概 述 中山二院血液内科 李益清.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出血性疾病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教学目标 1、了解出血性疾病的病因、分类与发病机制。 2、熟练掌握正常凝血机制,熟悉出血性疾病诊断及 治疗策略。 3、了解 ITP 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掌握 ITP 的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4、掌握 ITP 病人的护理

一、出血性疾病概述 (一)概念 因止血功能缺陷而引起的以自发性出血或血管损伤后出血不止为特征的疾病。

(二)正常止血机制 1、血管因素 2、血小板因素 3、凝血因素

出 血 血小板活化 血管应激反应 凝血反应 纤维蛋白形成 止血 血管损伤血液外流 或血液自发性渗出 黏附、聚集 释放反应 血管收缩 内皮细胞 出 血 血小板活化 血管应激反应 黏附、聚集 释放反应 凝血反应 内皮细胞 损伤反应 血管收缩 纤维蛋白形成 止血 神经相 体液相 血小板相 TF vWF ET TXA2 PF3 5-HT 血管损伤血液外流 或血液自发性渗出

(三)凝血机制 1、凝血因子 2、凝血过程

(四)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1、抗凝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抗凝血酶(AT、AT-III) 蛋白C系统(P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

2、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组成与激活 纤溶酶原(PLG): 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t-PA):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 纤溶酶相关抑制物。

(五)出血性疾病分类 1、血管壁异常 2、血小板异常 3、凝血异常:血友病、肝病 4、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5、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DIC

(六)出血性疾病诊断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步骤

(1)筛选试验: 血管异常:B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血小板异常:BPC、血块收缩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及BT。 凝血异常:CT、APTT、PT、PCT、TT等。 (2)确诊试验: 血管异常:毛细血管镜,血VWF、FT-1、TM测定等。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形态、平均体积、血小板粘附等。 (3)凝血异常: 凝血第一阶段:一般可作凝血活酶生成及纠正试验。 凝血第二阶段:凝血酶原抗原及活性,F1+2测定。 凝血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等。 (4)抗凝异常 (5)纤溶异常

(七)治疗 1、病因防治:适用于获得性者。 2、止血治疗: (1)补充血小板和(或)相关凝血因子 (2)止血药物 (3)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TPO、IL-11等 (4)局部处理: 3、其他治疗: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一)概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所致的疾病。 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 分为急、慢二型。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感染 2、免疫因素 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吞噬破坏是ITP发病的主要机制 3、脾的作用 4、其他因素 雌激素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型 (1)多见于儿童 (2)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 (3)起病急,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4)出血重 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出血性休克

2、慢性型 (1)主要见于成人 (2)起病隐袭 (3)多数出血较轻 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常 见;内脏出血少见,但常有月经过多。 (4)失血性贫血,轻度脾肿大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减少 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 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2、骨髓象 巨核细胞数量: 急性型正常或轻度增加,慢性型显著增加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减少 红系、粒、单核系正常

3、血小板生存期缩短 4、其他 贫血;Evans综合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广泛出血 血小板减少 脾不大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强的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2、鉴别诊断:如SLE、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等。

(六)治疗 1、一般治疗 2、糖皮质激素:首选 3、脾切除 4、免疫抑制剂治疗 不宜作为首选 5、其他治疗:达那唑、氨肽素 6、急症处理

(七)常用的护理诊断 1、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 3、恐惧 与血小板过低、随时有出血威胁有关 4、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八)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出血情况的监测 3、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 4、用药护理 避免使用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 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等

5、输血及成分输血的护理 输血前认真核对,控制输注速度,严重贫血者 输入速度应低于每小时1ml/kg。 血小板取回后应尽快输入,每袋血小板要在20 分钟内输完 新鲜血浆于采集后6小时输完

6、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情绪反应 增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九)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教育 2、避免诱发或加重出血 3、治疗配合指导 4、自我监测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