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 外科休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病案导入 病人李某,女, 38 岁,持续高热一周,体温持 续在 39.0~40.0 ℃,以发热待查于上午 8 时入院。入 院时体温 40 ℃,脉搏 110 次 / 分钟,呼吸 28 次 / 分钟, 血压 120/80 mmHg, 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食欲不振。 请问:根据病人情况需做哪些护理措施?
Advertisements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外科休克 Surgical Shock 吴 肇 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概述 休克( shock )- 有效循环血量 ↓ 、组织灌注 ↓ 、细胞缺氧,功能受损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三要素- 充足血容量 充足心排出量 适当外周血管阻力 脓毒症的特点- 细胞器受损.
运动与生命 阳光、空气、水和体育 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 泉 有氧运动在美国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高血压发病率下降 30 %以上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心梗死亡率下降 37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50 %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人均寿命延长了 6 年.
第十三章 临床危象救护 授课人:课程组成员. 教学内容 超高热危象 高血压危象 高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 甲 亢 危 象甲 亢 危 象 溶 血 危 象溶 血 危 象.
胸腔穿刺术 重医大附一院呼吸内科 刘煜亮. 胸腔穿刺术 ► 胸腔穿刺的目的是明确胸腔内有无气体、血液 或其他积液,并明确气胸的压力、积液的性状 等,抽吸之可减轻对肺脏的压迫,促使肺膨胀。 胸腔穿刺术为胸外伤等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之一,方法简单可靠。
急性酒精中毒患 者的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再来一杯 二锅头 ! 急性酒精中毒 案例 16-4  张泽举, 48 岁,患有高血压病 3 年,嗜烟酒 20 余年。因参加宴席饮高度白酒约 300ml ,呕吐 胃内容物 4 ~ 5 次,昏迷 0 . 5h 急诊人院。人院查 体: T37.
糖尿病患者生活常识. 本次课程可以学到哪些知识? 糖尿病患者旅行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驾驶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酬 糖尿病患者生病时应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其它生活小常识 22.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说出妊娠、分娩、产褥对心脏病的影响。 2. 简要说出心脏病心功能分级和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3. 简要说出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4. 详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重点评估内容、常见的护理问题、护理 措施。 二、技能目标 5. 能对模拟病人实施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劉雪婷醫生 ( 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 ) 愛心護心齊關心 護心之道, 在乎了解 …. 心臟血管疾病 危險因素 預防方法.
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 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 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以细菌感染最 为常见,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第四节 青光眼 课程内容与要求 1. 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熟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3. 了解先天性青光眼.
肠 梗 阻. 定 义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 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 通过肠道,称肠梗阻 病因和分类 按基本病因分为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 临床最常见 常有下列三种原因.
子 痫 前 期 / 子 痫 的 治 疗 仁济 医院 林其德.
急诊:休克的诊治 主讲人:赵启忠
休 克.
第三十二章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教学目的: 1.了解腹腔镜手术对操作对生理的影响 2.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3.掌握其并发症及防止。
内科护理学.
第七节 肺炎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肺部感染与肺炎的关系? 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 吸道感染+肺部感染 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 上呼吸道(鼻、咽、喉)感 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二章 常见症状 第九节 水肿 《健康评估》配套CAI课件 主编:蔡小红 编者:林 彬 2010年10月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高血压危象的护理 卢慧清.
实验八、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第4节 血压的评估 及 护理 陈荣芝.
高血压健康宣教 神经内科.
急性肾功能衰竭 ..
感染性休克 苏州市立医院急诊科 庄智伟.
中医类专业本科专用课件 补 益 剂 方剂学教研室.
病例分析 基础医学院 王晓娜
肾 病 综 合 征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昊.
呼 吸 衰 竭.
淹溺的现场急救 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中心 周 荣.
支气管肺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刘小生 QQ: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感染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pre-postoperative patient
项目四 消化系统疾病 任务10 急性胰腺炎.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外 科 休 克 surgery shock 主讲人:陈玉宏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神经外科.
休 克 shock.
围手术期处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考核指标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 高运生.
病案分析.
<呼吸科> <杨赛>
临 床 病 例.
一例用药错误 护理不良事件汇报 肾移植病区—王雪静
第十二章 休克 shock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第三章 心血管器官疾病 第一节 概论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外一科 王鹏浩.
第二十章 急性肺水肿 acute pulmonary edem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运动对血压、脉搏、呼吸 及乳酸含量的影响 人体机能实验中心.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呕 血 与 便 血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冠心病的预防保健 知识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 刘华主任医师.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学习要求: 1.掌握心肌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心动周期与心率;心脏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由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而发生的称损伤性休克。
外科休克 shock 九院临床医学院 张 伟.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呼吸系统疾病 厦 门 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 科 张 先 蕙 2010.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冯莉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外科学 外科休克

第一节 概论 一、概述 二、病因与分类 三、发病机理 四、临床表现 五、休克的监测 六、休克的治疗

休克: 是一个有由多种病因引起,但最终共同以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典型表现 神志+T、P、R、BP+尿量+酸中毒

病因与分类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 1、失血性休克:大血管破裂; 肝、脾破裂; 上消化道大出血 ; 宫外孕。 2、创伤性休克: 上消化道大出血 ; 宫外孕。 2、创伤性休克: (二)感染性休克: (三)心源性休克: (四)过敏性休克: (五)神经性休克:

病理生理 微循环变化 代谢变化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休克的共同特点: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 少及组织灌流不足,以及产生炎症介质。 有效循环血量的概念: 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有效循环血量依赖 :1 足够的血容量 2 有效的 心排血量 3 正常的血管功能。

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三条通路 1 .迂回通路 2 .直捷通道 3 .动静脉短路 (营养通路) 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微循环三条通路 1 .迂回通路 2 .直捷通道 3 .动静脉短路 (营养通路)

(缺血期、休克代偿期): (1)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 : (2)血液重新分配: (3)组织缺氧: (4)组织液明显减少: 微循环变化 1、微循环收缩期: (缺血期、休克代偿期): (1)心跳加快,心排出量增加 : (2)血液重新分配: (3)组织缺氧: (4)组织液明显减少:

2、微循环扩张期: (淤滞期休克抑制期): (1)灌大于流; (2)组织水肿。

3、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期): (1)DIC形成(判断); (2)细胞自溶,组织坏死; (3)出血倾向。

体液代谢改变 1、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加: 2、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糖增高: 3、乏氧代谢增强,能量生成减少 1分子GS乳酸→2分子丙酮酸→乙酰辅A→H20+CO2 ↓ ↓ 乳酸盐→2ATP 38ATP 4、细胞膜的钠泵、钙泵功能失常: 5、其他:如炎性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1 肺:低灌注和缺氧可损伤肺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前者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肺间质水肿;而后者受损后则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引起肺泡的表面张力升高,继发肺泡萎陷并出现局限性肺不张。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常发生于休克期或稳定后48~72小时。 2 肾:休克是由于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锐减。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每日尿量<400ml),严重者无尿(每日尿量<100ml)。

3 心:除心源性休克引起原发性心功能障碍外,其他型休克早期一般无心功能异常。但是,舒张压下降时,冠脉血流减少,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损害。 4 脑:休克早期,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脑血管作用很小,故对脑血流的影响不大。但动脉血压持续进行性下降,最终也会使脑灌注压和血流量下降导致脑缺氧,酸中毒会引起脑细胞肿胀、血管通透性增强,继发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5 胃肠道:胃肠道在休克中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重视。当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血压降低时,胃肠等内脏和皮肤、骨骼肌等外周的血管首先收缩,以保证心、脑等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注。由于胃肠道在休克时处于严重缺血和缺氧状态下,粘膜缺血可使正常粘膜上皮细胞功能受损。结果导致肠道内的细菌或其毒素跨越肠壁移位,经淋巴或门静脉途径侵害机体的其他部位,使休克继续发展,并促使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发生。

6 肝:休克时,肝因缺血、缺氧和血流淤滞而受损。肝血窦和中央静脉内有微血栓形成,致使肝小叶中心坏死。结果,受损肝脏的解毒功能和代谢能力均下降,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加重已有的代谢紊乱和酸中毒。

(一)休克代偿期: 临床表现 1、精神紧张,烦躁不安。 2、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3、脉搏细速,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升 高,脉压变小。 4、尿量正常或减少。

(二)休克抑制期 1、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或神志不清、 昏迷。 2、全身皮肤黏膜紫绀,四肢冰冷,出冷 汗。 3、脉搏细速或扪不清,血压下降(BP< 90mmHg)或测不出,脉压差更小。 4、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每≤25ml)。

5、代谢性酸中毒。 6、出血倾向:常提示已发生DIC 7、呼吸困难综合征: (1)呼吸困难呈进行性。 (2)虽给大量吸氧也不能改善 症状和提高氧分压。

临床表现和休克的程度 分期 程度 神志 口渴 皮肤粘膜 脉搏 血压 尿量 色泽 温度 休克代偿期 休克抑制期 轻度 体表血管 尿量 估计失血 色泽 温度 休克代偿期 休克抑制期 轻度 神志清楚。伴痛苦表情,精神紧张 开始苍白 正常发凉 <100 尚有力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正常 < 20% 中度 神志尚清,表情淡漠 很口渴 苍白 发冷 100~ 120 12~9.33 kPa脉压 塌陷 尿少 20~40% 重度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非常口渴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厥冷 速而细弱或摸不到 < 9.33kPa 尿少无尿 > 40%

诊 断 休克的诊断一般不难,关键是应早期发现。 1 病史:严重损伤、大出血、重度感染、过敏、心脏病史等 诊 断 休克的诊断一般不难,关键是应早期发现。 1 病史:严重损伤、大出血、重度感染、过敏、心脏病史等 2 休克先兆:出汗、兴奋、心率加快、脉压减少或尿少等症状 3 休克标志: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皮肤苍白 呼吸浅快、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及尿少 者,则标志病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

注意醒醒 重点来了

休克的监测 (一)一般监测: 1、精神状态:能够反应脑组织的灌流情况(判断) 2、皮肤温度、色泽:反应体表灌流的情况。 3、血压: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好转。血 压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 休克存在的证据。 4、脉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以mmHg计算) 5、尿量:是反应肾脏血液灌流情况的指标: 尿量稳定在每小时30ml以上,表示休克纠正。 <25ml,肾血管收缩?供血量不足?肾衰?(d)

(二)特殊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5~10cmH2O。 (1)<5cmH20:表示血容量不足;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6~15mmHg。可反应肺静脉、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压力。 增高表示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水肿时,超过30mmHg(4.0kPa)

休克的监测 3、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成人CO: 4~6L/min; CI:2.5~3.5L/(min·m2)。 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总外周血管阻力= × 80% 心排除量 正常值为100~130kPa·S/L。

4、动脉血气分析: (1)PaO2 :80~100mmHg。若低 于60,吸氧后无改善,常为ARDS (2)PaCO2:36~44mmHg, >45~50,肺泡功能不全; >60,ARDS。 (3)动脉血酸、碱值:7.35~7.45。

5、动脉血乳酸盐测定:正常值为: 1~2mmol/L。 乳酸盐浓度持续升高,表示病情严重,预 后不佳。 乳酸盐浓度超过8mmol/L者,死亡率几达 100%。 乳酸盐和丙酮酸盐(L/P)比值:10:1。 高乳酸血症时,L/P比值升高。

6、DIC的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 (2)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 (3)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 (4)3P试验阳性; (5)血涂片中破碎RBC>2%等。

注意醒醒 重点来了

休克的治疗 1 一般紧急治疗 2 补充血容量 3 积极处理原发病 4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宁酸毋碱) 5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6 治疗 DIC改善微循环 7 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一)一般紧急措施: 1、体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0;下肢抬高15~200 2、吸氧:多间歇给氧,给氧量6~8L/分。 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作气管切开或气插。 4、镇静、止痛:严重颅脑损伤、呼吸道损伤及腹 部损伤诊断未明者除外。 5、保持正常体温:防止加温、避免受凉、必要时 降温。 6、休克服:起到自体输血的作用(600~800ml)。

(二)补充血容量: 是抗休克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措施。 意义: 量:已丧失的血容量、扩大的毛细血管 床。大。 速度:快。通畅的静脉通道,必要时 静脉切开。 性质:先晶体,后胶体,必要时输血液 成分制 品、血浆增量剂或全血。

(三)积极处理原发病: 如内脏大出血的控制、 坏死肠袢切除、 消化道穿孔的修补 脓液的引流等。 手术时机:先抗休克后手术; 边抗休克,边手术。

(四)调节代谢障碍: 1、纠正酸中毒: (1)危害: ①抑制心肌收缩力; ②使毛细血管麻痹性扩张,促使DIC发 生; ③引起溶酶体膜破裂,使细胞自溶,组 织坏死。 (2)处理:补充碱性药物。(说明)。

2、处理高血钾: (1)成因:产生多,分布 异常,排钾障碍。 (2)治疗:纠酸,补糖、 透析疗法。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1、血管收缩剂: (1)药理作用: (2)指征:①过敏、麻醉引起的休克; ② 虽经扩溶治疗,但血压低于 60mmHg。 ③应短期、小量。 (3)常用药物: ①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用量、注意事项。 ②阿拉明(间羟胺): ③麻黄素:主要用于麻醉反应。

2、血管扩张剂: (1)药理作用: (2)指征:①有周围循环不良表现者;       ②内脏血管处于强烈收缩状态者;       ③充分扩溶后。 (3)常用药物: ①α-受体阻滞药:苄胺唑啉(酚妥拉明), 苯苄胺。 ②β-受体兴奋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 ③抗胆碱能药:阿托品、654-2。

3、改善心功能: (1)强心:β-受体兴奋药,西 地兰。 ( 2)血管扩张剂: ( 3)纠正酸中毒、处理高血钾:

(六)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1、扩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扩张剂。 2、低分子右旋糖酐:用量不宜超过 1000ml。 3、肝素:1.0mg/Kg,成人首次可用 10000U。 4、溶栓剂:链激酶、脲激酶、蝮蛇抗栓酶 等。 5、血小板解聚药:阿司匹林、潘生丁等。

(七)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主要用于感染性休克,其作用: 1 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 2 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止溶酶体破裂。 3 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除量。 4 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防止白细胞凝集。 5 促进糖异生,使乳糖转化为葡萄糖,减轻酸中毒。

其他药物的应用 1 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硝本地平等。具有防止钙离子内流、保护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作用。 2 吗啡类拮抗剂纳络酮,可改善组织血液灌流和防止细胞功能失常。 3 氧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歧化酶(SOD),能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对组织的破坏作用。 4 调节体内前列腺素(PGS),如输注前列腺素(PGI2)以改善微循环。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有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而发生的称损伤性休克。 主要表现:中心静脉压CVP ↓,回心血量 ↓,CO↓和血压 ↓。 神经内分泌 使外周血管收缩 ,血管阻力增加,心率加快,。 微循环障碍 组织器官功能不全。

一、失血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 多见: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治疗原则:1 补充血容量。 2 积极处理原发病、止血。

补充血容量依据血压脉率变化估计失血量 分期 程度 神志 口渴 皮肤粘膜 脉搏 血压 尿量 色泽 温度 休克代偿期 休克抑制期 轻度 体表血管 尿量 估计失血 色泽 温度 休克代偿期 休克抑制期 轻度 神志清楚。伴痛苦表情,精神紧张 开始苍白 正常发凉 <100 尚有力 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 正常 < 20% 中度 神志尚清,表情淡漠 很口渴 苍白 发冷 100~ 120 12~9.33 kPa脉压 塌陷 尿少 20~40% 重度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非常口渴 显著苍白肢端青紫 厥冷 速而细弱或摸不到 < 9.33kPa 尿少无尿 > 40%

中心静脉压CVP和补液的关系 中心静脉压 血压 原因 处理原则 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充分补液适当补液 正常 血容量不足 适当补液 高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舒张血管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 补液试验

2、止血: (1)非手术止血: 止血药 腔镜电凝止血 介入栓塞止血等。 (2)手术止血:难以用上述措施止血时,如肝脾破裂等,应行手术治疗。

二、创伤性休克 ( traumatic shock) 见于:严重的外伤,如大血管破裂、复杂性骨折、挤压伤或大手术等。 治疗:与失血性休克时基本相同。

第三节 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又称为内毒素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 分型:高阻力型和低阻力型两种。

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⑴ T>38℃ or <36℃ ⑵ Rate of heart>90times/min ⑶ R>20times/min or above, PaCO2<4.3kPa ⑷ No.of Leukocyte>12×109/L or <4×109/L, or unadult Leukocyte >10%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冷休克(高阻力型) 暖休克(低阻力型) 神志 躁动、淡漠或嗜睡 清醒 皮肤色泽 苍白、紫绀或花斑样紫绀 淡红或潮红 皮肤温度 湿冷或冷汗 较温暖、干燥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延长 1~2秒 脉搏 细速 慢、搏动清楚 脉压(kPa) <4 >4 尿量 <25ml/h >30ml/h

治 疗 原则:在休克纠正以前,应着重纠正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 方法:1 补充血容量。 2 控制感染。 治 疗 原则:在休克纠正以前,应着重纠正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 方法:1 补充血容量。 2 控制感染。 3 纠正酸碱失衡。 4 心血管药物的应用。 5 皮质激素治疗。 6 其他营养支持、处并发症等。

控制感染 (1)抗菌药物:选药要有针对性;要用的早、 用的足;抗生素宜联合应用,但一般以 二联已足;注意给药方法。 (2)手术:原发病灶的存在是发生休克的主 要原因,应尽早处理,才能纠正休克和 巩固疗效。

谢谢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