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解读 湖南省人民医院 祝益民
一、概 述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强的病毒性疾病,病死率可达50%-90%。 该病毒属于生物安全4级病原因子。
二、疫 情 首次发现:1976年6月-9月间,苏丹: 284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17人死亡。 二、疫 情 首次发现:1976年6月-9月间,苏丹: 284个埃博拉病毒感染者,117人死亡。 同年9月-10月间,扎伊尔:318个病例,280人死亡。 1995年,刚果:315人感染,244人死亡。 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
根据世卫通报,截至20日的统计,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四个国家报告了2615个病例,其中1427人死亡。 西非抗埃前沿现“崩溃”迹象,面临前所未有困境 由于数据收集、疫情监控的工作开展困难,至今“没有人完全了解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 大量患者和医务工作者逃离医疗机构,导致患有疟疾、肺炎和痢疾等疾病的患者四处流窜,造成了不必要的病毒传播。
三、 病 原 学 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单股负链RNA,是一种感染脊椎动物的病毒。 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病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
基因组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 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 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曾引起暴发 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曾引起暴发 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曾引起暴发 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 赖斯顿型(RESTV):菲律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
四、流行病学 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为本病传染源。 自然储存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自然循环方式尚不清楚。 已知黑猩猩可以作为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但多数暴发无法查出病人从何处感染,首发病例与续发病例均可作为传染源而造成流行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为最主要的途径。病人或动物的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器官及其污染物而感染。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 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人群易感性和发病季节 人类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医务人员 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在葬礼过程中直接接触死者尸体的人员 在雨林地区接触了森林中死亡动物的人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五、发病机制 病毒进入机体后,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噬系统(MPS)的细胞。 当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固定的或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感染的MPS细胞同时被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 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诱导表达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和促凝因子,以及组织破坏后血管壁胶原暴露,释放组织因子等,最终导致DIC。
六、病理改变 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出血,多器官可见到灶性坏死,以肝脏、淋巴组织最为严重。 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涵体和凋亡小体。
七、临床表现 潜伏期 2-21天,一般为5-12天。 早期 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
重症患者 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 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 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八、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
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可采用IgM捕捉ELISA法。 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 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 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一周内的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埃博拉病毒高度危险,病毒相关实验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
九、诊 断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来自于疫区,或3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有与患者、感染动物接触史。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极度乏力、牙龈出血、鼻出血、结膜充血、瘀点和紫斑、血便及其他出血症状;头疼、呕吐、恶心、腹泻、全身肌肉或关节疼痛等。 实验室检查:(1)病毒抗原阳性;(2)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4)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埃博拉病毒RNA;(5)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埃博拉病毒。
疑似病例 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基础上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查任一项检测阳性者。
鉴别诊断 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要注重流行病学史。 做埃博拉病毒病可能诊断前应当排除以下疾病。 病毒性出血热: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 伤寒 恶性疟疾 其他:病毒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十、治 疗 治疗原则(无特效治疗措施) 对症和支持治疗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 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 控制继发感染。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隔离患者。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 病原学治疗 抗病毒治疗尚无定论。 补液治疗 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
保肝抗炎 可应用甘草酸制剂。 出血 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DIC。 肾功能衰竭 及时血液透析等。 控制感染 及时发现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
十一、预后 本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十二、病例和接触者管理 病例管理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有条件应收治在负压病房),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 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 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 处理。
院内感染控制 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设施,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 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