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研究与教师发展 东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学系 盖笑松 Gaixs669@nenu.edu.cn
教师的哪些能力有待提高? 348位校长的排序结果: 1.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 2.教育科研能力 3.分析与组织教材的能力 4.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 5.班级管理能力 6.课堂组织能力 7.表达能力
教师科研活动的经历
教师科研活动的质量 从本科自考论文看教师科研质量 从教科所档案看教师科研质量 对当前教师科研状况的总结 趋势: 泡沫化 运动化 求全贪大 跟风追潮 具体表现: 无可行性讨论 无实施计划 无操作过程 无检查评估 无传承发展 根源: 分工论 神秘论 无用论 无暇论
一,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Huberman,1993): 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反思 阅读 实践 反思 专业发展 职业入门时期(1-3):无所适从+积极热情 稳定时期(4-6):关注自己关注学生 实验与重估(7-25):对教学、学校、改革的不满与挑战 平静与保守(26-33):+经验,+自信,-专业发展热情 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反思 阅读 新课表并不完善,需要教师去探索改进。 实践 反思 专业发展 师徒制 教育科研 教师培训途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考瑞 《改进学校措施的行动研究》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1. 传统科研手段在推广上的困难 传统的思辩性研究途径 传统的实证性研究途径 严格的设计 专业的测量 复杂的分析 形式严密的论文
陕西省中学化学骨干教师调查2003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2. 目前教师的主要探索形式: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是不是科研 科学研究的属性 经验总结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创新性 可重复性 经验总结还不能算是科学研究,更多具有个人价值,对他人而言存在参考借鉴的意义。所以仍有存在的必要。 经验总结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原材料工业”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3. 从“经验总结法”到“行动研究” 共性:实践性 区别:是否把“行动”看作研究对象 回溯性 VS 前瞻性 一次性 VS 循环性 尝试:改进合作学习参与程度的行动研究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4. “行动研究”的特点 计划性 实践性 反思性 循环性 分享性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的历史: 1933,英国“八年研究”:文法中学课程改造 1953,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考瑞 《改进学校措施的行动研究》 1960s,行动研究的衰落 1970s,英国斯坦豪斯:“教师作为研究者” 当代趋势,“集体化的行动研究” “八年研究”:反对围绕学科,强调围绕生活;反对受大学入学考试牵制,寻求中学自主性;反对强调宗教,历史,地理的课程结构。从事改革的教师渴望他们的行动得到描述,其他地方的校长、教师、领导者渴望听到其经验。 考瑞:教师培训“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 衰落:科学主义的极权 斯坦豪斯:教育的改进不是产生于教师对教育目标更加明确,而是产生于他们对自己的活动作出分析和批判。
二,行动研究是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式 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与教改实验的区别 以解决实践问题为行动目标,教师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是教师自身的“行动”。所以,行动研究是以反思为重要特征的研究途径。 行动研究与教改实验的区别
三,行动研究的几个案例 国外案例: 案例1:美国小学课堂上的行动研究(caj) 案例2:“文学圈”的研究 案例3:“民主课堂”的研究 案例4:classroom journals (htm)
三,行动研究的几个案例 国内案例: 案例1:上海青浦数学教改实验(caj) 案例2:935数学差生转化教育实验(caj) 案例6:中学生物学科STS教育 案例6.1 思辩性研究: 案例6.2 经验总结: 案例6.3 接近于“行动研究”: + 反思 = … 案例子7:激活美术课堂的行动研究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1,动手尝试: 请设计一个适合行动研究的题目 研究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行评定: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2,同行评议: 请这些行动研究的题目打分 很不满意 不太满意 一般 比较满意 非常满意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2,同行评议: 优秀选题一览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3,行动研究的选题原则: 需要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 可“行动”的 可“观察”的 科学性原则:记忆术问题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近两年来教研热点概览 思考:哪些问题可发展为行动研究的选题 第三届全国美术教育论文评比获奖名单 第四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思考:哪些问题可发展为行动研究的选题
四,行动研究的选题 如何满足创新性原则? 可利用的文献查阅途径 知道他人做了什么 CSSCI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省市级期刊 专门的数学期刊 互联网搜索引擎 期刊数据库:CNKI,VIP等
五,行动研究的规划 1, 研究规划样例分析:school readiness
五,行动研究的规划 2, 研究规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的目的: 要解决什么问题? 研究的理由:这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解决? 观察的指标和方法:如何评量解决程度 研究的程序:如何行动?如何描述行动? 预期的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果? 在哪些条件下更有效果?
五,行动研究的规划 3,动手尝试 为我们的选题构造一份研究规划书 你有能力获取他人的建议吗?
六,研究设计的基本形式 个案设计与群案设计 关联设计与因果设计 横向设计与纵向设计
七,行动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日记 观察法 作品分析法 问卷法 访谈法 其他资料收集方法:
八,课堂实践 完善刚才的研究设计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为什么/何时需要理论支撑? 事实发现与科学理论的联系 研究后的理论解释 研究前的理论指引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1,建构主义与数学学习 从 楼房的建构 到 认识的建构:3/5 + 1/5=?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数学教学一例:减法caj 建构主义的起源:皮亚杰 认知结构的形成途径:同化与顺应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1,建构主义与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观 个体经验与学生主体 环境作用与教师主导 集体建构与合作学习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1,建构主义与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的要求 了解学生认识结构 分析结构环节 创设建构条件 一个问题:你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吗?
symbol
perspective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1,建构主义与数学学习 建构主义在美国 建构主义在中国台湾 建构主义在中国大陆: 如何看待建构主义?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与数学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行动研究1例: 先备认知结构测量与差异性教学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2,个体差异与教育 维果斯基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2,个体差异与教育 个体差异的表现 生理机能 智力 情绪和情感 社会性 学习策略 知识基础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2,个体差异与教育 智力的分布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2,个体差异与教育 智力超常儿童的情感与社会性 加速式教育模式与丰富式教育模式 智力超常的学习困难儿童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2,个体差异与教育 智力超常儿童培养的行动研究2例 基于丰富式教育模式的行动研究 双重区分式课程的行动研究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3,STS模式与中小学科学教育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科学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事实 科学规律 科学方法:逻辑论证,实验检验 (2003高考理综) 科学精神 技术是科学原理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是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社会决定科学发展的趋势 责任感 科学伦理 社会决策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九,行动研究的进一步提升 ——增加理论支撑 专题4,视觉学习理论 大脑分工 学习风格 视觉学习途径
十,行动研究的资料分析 青浦案例和935案例中的资料分析 评估与分析 阐释与整合 推断与理论化
十一,交流研究结果 报告会上的交流 发表论文的交流 介绍你的研究框架 运用漂亮的图表来表现结果 结合一个生动的案例 展示你的辅助性证据 传统报告 叙述性报告
十一,交流研究结果 传统报告的大纲 标题、摘要、关键词 引言:为研究的必要性辩护 文献综述:我是在什么基础上出发的? 研究设计和方法:谁?干什么?怎么干?哪里?何时? 变动: 结果: 反思: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如何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附录:
十一,交流研究结果 叙述性报告的大纲 故事摘要 插图或一段趣事 研究者先前的观点 研究的背景 行动手段 数据呈现 论述:重新考虑对问题的观点 总结:未来的方向 附录:
再见!
“文学圈”的研究:问题提出 教师:就读研究生班的简和特里 背景:一所按能力分班的学校中的“差班” 都是阅读测验中成绩最低的学生(10-11岁) 问题:为改善孩子状况,我们能做些什么? 思考:学校指定的阅读材料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目标:创建一个可被他人仿效的指导过程 手段:用传统书籍、文艺评论杂志、关于文学作品的 有意义的讨论,来代替传统阅读材料。
“文学圈”的研究:研究规划 确定参与者:有20名“边缘学生”的五年级班级 确立目标: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方面的自信、批判性思维能力 行动内容:(1)每5个同学一组,组员每天碰头,一起阅读获奖的青少年小说。(2)坚持写读后感。(3)开展由学生主持的讨论,每5个星期为一个单元。 观察手段:(1)阅读态度——“阅读自我感知量表”前、后测;(2)批判性思维——各组成员的活动日志;(3)参与程度——教师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对小组的贡献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4)辅助证据1——讨论会的录音带;(5)辅助证据2——教师记录活动过程中的趣闻 预期结果:除了在文献中出现过的可能效果外,教师还希望从辅助证据中获得新的发现。
“文学圈”的研究:资料分析 分析指标 结果:学生已经成为更好的阅读者 “读者自我感受量表”后测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学生的参与程度 学生报告的自我感受 结果:学生已经成为更好的阅读者
“民主课堂”的研究:问题提出 教师:九年级公民课教师罗茜 背景:这是一门关于民主的课程,但学生们在课堂上却不能实践民主。学生学到的是知识,而不是态度。 问题:我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民主的课堂? 目标:把学生认为“枯燥”“无用”的民主课改造为,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复杂的民主过程的参与者的一门课。
“民主课堂”的研究:研究规划 确定参与者:3个九年级班级 确定目标:建立合作精神 行动手段:学生行使选择权;小组合作;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建立课堂契约。 观察手段:(1)现成的“民主态度调查表”,前、后测;(2)收集学生日志;(3)进行观察并建立研究者日志。 其他:寻找“批判性同事”的支持
“民主课堂”的研究:资料分析 分析指标:学生对讨论的参与程度 结果: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参加讨论 反思:在班级中进行的一项微型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参与和了解政府管理并不重要。 改进:请教别人,改进方法 效果: 阐释与整合:问题出在哪儿?
青浦行动研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