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手外伤的评定技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康复中心 郭 健 ` Brunnstrom 的简介 signe Brunnstrom 是瑞典物理治疗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 美国从事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 一直到 70 年代。 1970 年他出版 了《偏瘫的运动疗法》,书中详.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1 第三章 肌学. 2 第一节 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腹 肌腱 腱划 阔肌 腱膜 轮匝肌 二腹肌.
脊神经疾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南善姬. 分类 病因分类:  外伤、嵌压、感染、中毒、营养障碍、遗传 起病形式:  急性、亚急性、慢性 受损部位:  神经节、神经根、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末梢 临床特点:  运动性、感觉性、混合性及自主神经性.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足和踝关节损伤 浙江省温州中学 郑翔.
基礎動作分析.
问 题 引 入 1.观察自己的上下肢,比较上肢肌肉和下肢 肌肉有何不同。 2.运动自己的下肢肌,看看这些肌肉收缩可 以引起哪些运动。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二章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
脑卒中筛查与社区康复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主 讲:孙光华.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康复治疗 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 张晓霞.
骨科疾患术后早期康复 ----我们能做什么
脑血管意外后的康复 冯尚武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
关节脱位.
关节运动检查 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 常用特殊检查.
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运动障碍的 定位诊断.
偏 瘫 的 康 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高晓平
项目: 反射检查 康复教研室.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彤
项目 一 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教研室.
乳 腺 癌.
临床解剖学PPT (附肢骨与肌肉) 专 业: 外科学(骨科) 实验室: 第十实验室.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脑血管意外偏瘫的康复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物理康复科 董继超.
第二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第一节 脑卒中的康复.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Diseases of the Spinal Cord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Nervous control for movement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糖尿病流行病学.
针灸推拿临床诊疗基础 推 拿 教 研 室 谢远军.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骨折后的康复.
骨折后的康复 仁济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教研室 王 颖.
第43、44、45章 骨科一般护理、骨折、关节脱位病人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四章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康复医学评定.
第十六章 Bobath技术 康复教研室:安乐.
浙江省脑瘫儿童评估与训练培训 汇报课 葛丹丹.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脊 髓 疾 病 ( Spinal Disease ).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第六章 Excel的应用 五、EXCEL的数据库功能 1、Excel的数据库及其结构 2、Excel下的数据排序 (1)Excel的字段名行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手外伤的评定技术

一、概述 (一)手部肌腱损伤 1、手指屈肌腱 2、手指伸肌腱 (二)手部骨折 1、腕骨骨折 2、掌骨骨折 3、指骨骨折 (三)手部神经损伤 1、感觉神经损伤 2、运动神经损伤

二、康复评定技术 (一)一般检查 1、望诊 2、触诊 3、动诊 4、量诊

(二)功能评定 1、指伸、屈肌腱损伤的康复评定 (1)指关节角度测量 (2)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 (3)指关节总体被动活动测量法

2、掌骨骨折的康复评定 (1)肌力测试 (2)关节活动度评定 (3)肢体体积测量 (4)手功能评定 (5)神经损伤的评定

3、手部神经损伤的评定 (1)交感神经功能评定 (2)感觉神经功能检查 (3)运动神经功能检查 (4)神经综合功能评定

第二节 肩周炎的评定技术 一、疼痛测定 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测定 三、ADL能力评定 四、Constant-Murley法

第三节 颈椎病的评定技术 一、运动功能评定 二、疼痛评定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四、社会心理学评定

第四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定技术 一、下腰痛评价表 二、疼痛程度的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评定 四、肌力和肌耐力评定

第五节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评定技术 一、疼痛评定 二、肢体围度寄关节周径测量 三、肌力评定 四、关节活动度测量 五、下肢功能评定 第五节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评定技术 一、疼痛评定 二、肢体围度寄关节周径测量 三、肌力评定 四、关节活动度测量 五、下肢功能评定 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七、生活质量评定

第六节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 一、CP严重程度分级 二、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定 三、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定 四、综合发育能力评定 第六节 脑性瘫痪的评定技术 一、CP严重程度分级 二、原始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定 三、运动和感觉功能评定 四、综合发育能力评定 五、儿童ADL评定 六、作业评定 七、康复预后评定

第七节 截瘫的评定技术

脊髓损伤与“死亡” 脊髓损伤最早描述见于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医生记载,直到1940年前脊髓损伤仍是“死亡”的同义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80%的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2周内死亡。 1940年以后,由于磺胺类抗菌素及抗生素应用于临床,脊髓损伤的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脊髓损伤患者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平均存活时间延长。

脊柱的结构

面临新的挑战——康复 如何长期护理脊髓损伤患者? 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如何使他们重返社会?

脊髓损伤类型的识别 1.病因分类 (1)外伤性脊髓损伤:包括直接外力和间接外力两类。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为每年20-60例/每百万人口,在我国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据文献报道,20世纪80年代我国脊髓损伤的主要病因为坠落,90年代交通事故明显增加,主要发生在青壮年,61%的患者受伤时年龄在16-30岁之间。 (2)非外伤性脊髓损伤:无正确的发病率,有估计认为与外伤性脊髓损伤相近。分为发育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包括脊柱侧弯、脊椎裂、脊椎滑脱等;后者包括感染(脊柱结核、脊柱化脓性感染、横贯性脊髓炎等)、肿瘤(脊柱或脊髓的肿瘤)、血管性疾病、脊柱退化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医源性疾病等。

2. 神经功能分类 92’ASIA 标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脊髓损伤的水平 (2)脊髓损伤的程度 (3)ASIA残损指数 (4)功能独立性评定

(1)脊髓损伤的水平 脊髓神经解剖结构的节段性特点决定了脊髓损伤的节段性表现,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反映了脊髓损伤的严重性脊髓损伤水平是确定患者康复目标的主要依据,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脊髓损伤水平一旦确定,其康复目标基本确定;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来说,应具体确定脊髓损伤水平以下的肌力评分。 1)运动水平 2)感觉水平 3)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在脊髓损伤水平以下大约1-3个脊髓节段中仍有可能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脊髓损伤水平与脊髓功能完全消失的水平之间的脊髓节段,称为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不存在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4)脊髓损伤水平与康复目标

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检查 脊髓损伤影响病变部位感觉和运动信息的传导。 通过系统地检查皮区和肌节,可以判断脊髓损伤所影响的脊髓水平,其内容包括神经元损害平面、感觉损害平面、运动损害平面(左侧和右侧),感觉评分(针刺和轻触)、运动评分及部分残留区域。

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必查项目: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检查。(56,112,224)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如下(见图)。星号指位于锁骨中线上的关键点。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运动检查 运动检查必查项目:运动检查的必查项目为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除下面这些肌肉的两侧检查外,还要检查肛门括约肌,以肛门指检感觉括约肌收缩,评定分级为存在或缺失(即在图上填有或无),这一检查只用于判断是否为完全性损伤。 C5-屈肘肌(肱二头肌,肱肌) C6-伸腕肌(桡侧伸腕长肌和短肌) C7-伸肘肌(肱三头肌) C8-中指屈指肌(固有指屈肌) T1-小指外展肌(小指外展肌) L2-屈髋肌(髂腰肌) L3-伸膝肌(股四头肌) L4-踝背伸肌(胫前肌) L5-长伸趾肌(拇长伸肌) S1-踝跖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运动功能评分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基本确定 脊髓损伤水平 基本康复目标 需用支具轮椅种类 C5 桌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 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 C6 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 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具 C7 ADL基本自立、能乘轮椅活动 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 C8-T4 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 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 T5-8 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行走 同上 T9-12 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行走 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 L1 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行走 L2 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行走 L3 同上,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行走 短下肢支具,肘拐 L4 同上,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 L5-S1 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汽车 足托或短下肢支具

(2)脊髓损伤的程度 尽管MRI、MEP及SEP的临床应用为脊髓损伤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但至今完全脊髓损伤诊断仍需依据国际统一的92’ASIA标准,通过认真仔细的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来确定。 1)完全性脊髓损伤: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的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骶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肛门皮肤黏膜交界处感觉及肛门深感觉,运动功能是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S3-5)仍有运动或(和)感觉功能存留。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提示,脊髓损伤平面未发生完全性的横贯性损害。在临床上,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的可能。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常出现的脊髓损伤综合征 ①脊髓中央综合征:脊髓中央部分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障碍比下肢运动障碍严重,运动障碍比感觉障碍重,鞍区感觉有残留等。 ②前脊髓损伤综合征:脊髓前柱和侧柱损害为主,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温痛觉障碍,而本体感觉存在。 ③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受损平面以下同侧的运动及本体感觉障碍,对侧的温痛觉障碍。 ④圆锥损伤综合征:脊髓圆锥和椎管内腰段脊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运动、感觉障碍外,通常为无反射性膀胱和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反射消失。骶段神经反射如球海棉体反射和排尿反射、肛门反射有时仍可保留。 ⑤马尾综合征:椎管内腰骶神经损害,临床表现除相应的运动或感觉障碍外,无反射性膀胱及肠道运动障碍,下肢功能包括反射活动的丧失。

(3)ASIA残损指数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4)功能独立性评定 为充分反映脊髓损伤对患者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影响及评价各种康复治疗措施的实际效果,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标准是必要的。 FIM的运动项目共13项,包括:①自身管理:有进食、梳洗、洗澡、穿脱上衣、穿脱下衣、上厕所6项;②排泄控制:有排尿管理、排便管理2项;③转移:有床、椅、轮椅,入厕,入浴盆、淋浴室3项;④行进:有步行/轮椅、上下楼2项。 FIM的认知项目共5项,包括:①交流:有理解和表达2项;②社会认知:有社会往来、解决问题和记忆3项。

脊柱脊髓损伤诊断 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脊柱损伤诊断:包括骨折部位、类型,脊柱稳定性; ②脊髓损伤诊断:ASIA分类诊断,包括脊髓损伤水平、程度,运动指数,感觉指数和FIM评分等; ③复合损伤诊断:包括头部、四肢及内脏的损伤; ④并发症的诊断:包括压疮、泌尿系感染等一系列脊髓损伤并发症; ⑤其他疾病诊断:包括患者伤前已有或伤后发现的其他疾病。

早期康复评定 (1)脊柱脊髓功能评定:一般应包括:脊柱骨折类型与脊柱稳定性及脊柱矫形器评定;根据ASIA标准对脊髓损伤的水平和程度,肌力评分、感觉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 (2)躯体功能评定:关节功能评定、肌肉功能评定、上肢功能评定、下肢功能评定、自助具与步行矫形器的评定、泌尿与性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 (3)心理功能评定:一般包括心理状态评定、性格评定、疼痛行为评定。 (4)社会功能评定:一般包括社会生活能力评定、就业能力评定,独立能力评定等。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评定 常见的并发症有关节挛缩、痉挛、骨质疏松、异位骨化、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便秘、排尿障碍等,其治疗均需要正确的评估,然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八节 偏瘫的评定技术 偏瘫是最常见的障碍之一,可见于脑卒中、脑外伤等多种疾病和外伤。尽管各种疾病和外伤的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不同,但其造成的偏瘫的功能评定方法是相同的,通称为偏瘫的运动功能评定。

一、 概述 偏瘫患者会出现一些释放症状,如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异常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痉挛模式等。了解这些释放症状,对偏瘫的正确评定和康复治疗非常重要。

(一)、瘫痪的本质 周围性瘫痪又称迟缓性瘫痪或软瘫,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肌萎缩出现早而且明显。其瘫痪的恢复过程是肌力不断改善的量变过程。随着肌力的增强,其功能活动也随之改善。 中枢性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表现为脊髓休克期过后出现肌张力增高和痉挛,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肌群间协调异常,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和异常运动模式等,久后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

(二)、姿势反射 (一)静位性反射 静位性反射主要由迷路、颈肌和关节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引起,当头部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这种反射也叫体位反射(position reflex),包括迷路紧张性反射和颈紧张性反射,其作用是维持身体呈一定的体位如立位、坐位、卧位。颈和迷路紧张性反射不仅影响肢体的姿势,也影响肌牵张反射,主要是影响慢伸肌的牵张反射。 紧张性反射主要包括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紧张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ATNR)、紧张性腰反射等。

(二)平衡运动性反射 平衡运动性反射由调整反应(righting reaction)、保护性伸展反应(protective extension)及平衡反应(equilibrium reaction)等一系列的反射组成。由于调整反应的感觉输入来自迷路器官、颈本体感受器和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以及视觉,所以也相应的有迷路调整反射、颈调整反射、作用于头部的身体调整反射、作用于躯体的身体调整反射和视觉调整反射等。除了视觉调整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外,所有的调整反射中枢均位于延髓和中脑。平衡运动性反射的作用是使机体恢复头及身体在运动时的正常位置。

(三)、联合反应和运动 (一)联合反应 联合反应(associated reaction)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诱发患侧肌群不自主的肌张力增高或出现运动反应。 (二)联合运动 联合运动(associated movement)是正常人随意运动时出现的正常的、无意识的姿势调整,可改善该随意运动的完成质量。

(四)、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synergy movement)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患肢活动时引发的一种随意活动。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原始粗大运动,是脊髓中支配屈肌的神经元和支配伸肌的神经元之间的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关系失衡的表现。

(五)、痉挛模式与特定姿势 (一)典型的痉挛模式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之一,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患侧诸肌均有不同程度的痉挛,因此患者的姿势和运动都是僵硬而典型的,上肢表现为典型的屈肌模式(或称屈肌优势),下肢表现为典型的伸肌模式(或称伸肌优势)。但下肢长期处于屈曲位的患者可表现为屈肌模式。

(二)被动摆放时的特定姿势 若将正常人的肢体(或头、躯干)摆放于某一位置,该肢体(或头、躯干)会不知不觉地立即做出反应,调节肌张力,活跃有关肌群,到达并保持要求的位置。治疗师会觉得摆放该肢体很容易,活动流畅、稳定、准确。

二、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Brunnstrom评价法 Bobath评价法 MAS 上田敏法 Fugl-Meyer评价法 其他

一、Brunnstrom运动评价表 上 肢 手 下 肢 1 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2 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 上 肢 手 下 肢 1 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2 级 开始出现共同运动或其成份,不一定引起关节运动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最小限度的随意运动 3 级 痉挛加剧,可随意引起共同运动,并有一定的关节运动 能全指屈曲,勾状抓握,但不能伸展 坐位和立位时,有髋、膝、踝的协同屈曲 4 级 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运动;1.手能置于腰后。2.上肢前屈90°(肘伸展)。3.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 能侧方抓握及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 1.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2.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

5 级 痉挛减弱,基本脱离共同运动,出现分离运动 1.上肢外展90º (肘伸展,前臂旋前) 2.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头(肘伸展) 3.肘伸展位,肩前屈30º~90º前臂能旋前、旋后 1. 用手掌抓握,能握住圆柱及球形物,但不熟练 2.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运动: 1.健腿站,患侧髋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 6 级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1 .能进行各种抓握;2.全范围的伸指;3.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1.立位髋能外展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2 .坐位,伸膝可内外旋下肢,并伴有足内外翻

二、上田敏评定法 上田敏认为Brunnstrom评价法正确地把握了脑卒中偏瘫的恢复过程,判定标准基本明确,但是分级太粗,应将其细分以便增加敏感性。为此,上田敏以Brunnstrom评价法为基础设计了十二级评价法。BrunnstromⅠ、Ⅱ、Ⅲ、Ⅳ、Ⅴ、VI级分别相当于上田敏十二级评价法的0、(1、2)、(3、4、5、6)、(7、8)、(9、10、11)、12级。

三、Fugl-Meyer 评定法 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Brunnstrom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Fugl-Meyer评价法并于1975年发表,该量表是一种累加积分量表,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的评测。其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平衡、感觉、关节活动度和疼痛五项,共113个小项目,每个小项目分为三级,分别计0分、1分和2分,总分为226分,其中运动功能积分为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平衡14分,感觉24分,关节活动度44分,疼痛44分。大量的应用研究显示Fugl-Meyer评价法敏感、可靠,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多的评价方法。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 0分 1分 2分   月 日 Ⅰ 上肢 坐位与仰卧位 1 有无反射活动 (1)肱二头肌 不引起反射活动 能引起反射活动 (2)肱三头肌 同上 2 屈肌协同运动 (3)肩上提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4)肩后缩 (5)肩外展≥90度 (6)肩外旋 (7)肘屈曲 (8)前臂旋后

3 伸肌协同运动 (9)肩内收、内旋 同上 (10)肘伸展 (11)前臂旋前 4 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12)手触腰椎 没有明显活动 手仅可向后越过髂前上棘 能顺利进行 (13)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伸直 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 能顺利充分完成 (14)肩0度,肘屈90度,前臂旋前、旋后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 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前、旋后 顺利完成

5 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5)肩关节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 开始时肘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 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 顺利完成 (16)肩关节前屈举臂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 (17)肩屈曲30度-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 肩、肘位置正确,基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

6 反射亢进 (18)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指屈肌三种反射 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 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二个反射活跃 活跃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7 腕稳定性 (19)肩0度,肘屈90度时,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20)肩0度,肘屈90度,腕屈伸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0分 1分 2分  月 日   月 日 8 肘伸直,肩前屈30度时 (21)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度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 (22)腕屈伸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 (23)腕环形运动 不能进行 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正常完成

9 手指 (24)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能屈曲但不充分 能完全主动屈曲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 能完全主动伸展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 (27)侧捏 不能进行 能用拇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抵抗拉力 可牢牢捏住纸 (28)对捏(拇食指可挟住一根铅笔)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29)圆柱状抓握 同(26) (30)球形抓握 同上

Ⅱ 下肢 仰卧位 1 有无反射活动 (1)跟腱反射 无反射活动 有反射活动 (2)膝腱反射 同上 2 屈肌协同运动 (3)髋关节屈曲 不能进行 部分进行 充分进行 (4)膝关节屈曲 (5)踝关节背屈

3 伸肌协同运动 (6)髋关节伸展 没有运动 微弱运动 几乎与对侧相同 (7)髋关节内收 同上 (8)膝关节伸展 (9)踝关节跖屈

坐位 4 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10)膝关节屈曲 无主动运动 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屈曲<90度 屈曲>90度 (11)踝关节背屈 不能主动背屈 主动背屈不完全 正常背屈 站位 5 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2)膝关节屈曲 在髋关节伸展位时不能屈膝 髋关节0度时膝关节能屈曲,但<90度,或进行时髋关节屈曲 能自如运动 (13)踝关节背屈 不能主动活动 能部分背屈 能充分背屈

仰卧 6 反射亢进 (14)查跟腱、膝和膝屈肌三种反射 2-3个明显亢进 1个反射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 活跃的反射≤1个且无反射亢进 7 协调能力和速度(跟-膝-胫试验,快速连续作5次) (15)震颤 明显震颤 轻度震颤 无震颤 (16)辨距障碍 明显不规则的辨距障碍 轻度规则的辨距障碍 无辨距障碍 (17)速度 比健侧长6秒 比健侧长2-5秒 比健侧长2秒

四、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 实用手(functional hand)是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assistive hand)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废用手(nonfunctional hand)是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1.偏瘫患者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一 实用手:①右(利手):能写出能读的字;进餐时能较正常地使用筷、匙、刀、叉。②左:进餐时不集中注意力也能端端正正地拿住饭碗。 辅助手:运用上达不到实用手的水平,但靠自身力量能抓东西、固定物品和释放。

不完全残废手:达不到上述两者的水平,但有下述可能: ①可用伸不开手的拳头压住桌上的物品,如压住纸让健手写字或压住菜让健手切等; ②能用手将放在腹部前方桌子上的物品拨向腹部,并将之固定在患手和腹部之间; ③被动掰开伸不开手指的患手,在其中塞入东西能持住。 完全残废手:自动、被动动作完全无效。

2.偏瘫患者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二 患者按规定逐项完成以下5个动作: ①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②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③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④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根据动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手的能力级别,包括废用手、辅助手C、辅助手B、辅助手A、实用手B、实用手A六个能力水平。 为了使评价更加准确,提高可比性,评价工具必须专用。

第九节 截肢的评定技术 一、全身状况的评定 1、躯体状况 2、心理评定 3、不适合于安装假肢的情形

二、残肢的评定 1、残肢外形 2、残肢长度 3、残肢围度 4、残端畸形 5、残肢皮肤情况 6、关节活动度 7、残肢肌力 8、残肢痛与幻肢痛

三、假肢的评定 1、临时假肢的评定 2、永久假肢的评定 四、ADL评定 五、心理功能评定、 六、治疗能力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