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的教學與研究 施智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國立教育學院
緣起 博士班同學的分享 應徵香港大學(2005) 應徵台灣學校的挫折 (2006年應徵20家只錄取一家,07年應徵兩家,08年應徵一家,都沒錄取) 報紙的報導 錄取南洋理工大學與澳門理工大學(2008)
決定(1):正面因素 海外工作的經驗 自我的肯定 薪資 宗教因素
決定(2):負面因素 離鄉背井 天氣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放棄既有的穩定工作 偏好香港 (離台灣近,天氣,購物環境)
新加坡高等教育背景 三所本地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 第四所大學: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將招生 多數學生無法上大學
國立教育學院(NIE)背景 新加坡幾乎獨佔的師資培訓中心 約20年前併入南洋理工大學(NTU), 現在是南洋理工大學的獨立學院 NTU對NIE的影響
教學(1):教師類型 老師分成teaching track 與research track Teaching track: lecturer, senior lecturer, principal lecturer Research track: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不同的track師資教學時數不同, 年度評量的時候標準不一
教學(2):教育現場 英文上課 E-learning session: 最多25% 或50% 每學期上滿12週,不包含學期中的recess week 教室設備完善,觸控白板,互動室教室 校外教學,開會,看學生實習搭計程車
教學(3):NIE學生 NIE學生程度普通,不如台灣教育大學學生 學生對無關新加坡的內容沒興趣 對理論不感興趣,希望老師給他們活動,舉例子,示範教學 學生思考單向化,喜歡具體步驟,對抽像概念處理能力弱 對權威盲目的相信
教學(4):教學評量與品質 學生意見調查表 (教院平均89分,本系平均90分) Teaching portfolio Teaching observation NTU有教學中心(Edutorium)提供各式各樣提升教學的課程 http://edutorium.ntu.edu.sg/
研究(1) NIE漸漸由教學轉往研究 每年兩次call for proposal,約三個月公佈結果 策略性的研究方向,教學相關研究優先 NTU新聘助理教授有10萬新元start-up fund NTU之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有100萬新元
研究(2) 研究經費(10萬新元以下,10-25萬新元,25萬新元以上) 研究經費的運用: 助理,儀器設備(相機,錄影機, 小筆電,27吋大型桌上液晶螢幕,iPad 2, iPhone,計程車) 研究人力缺乏,好助理難找,研究生有全職工作 研究對象難找,學校老師忙碌,對研究沒有熱忱 出版的壓力,一年一篇不夠
服務 新進人員一般無行政業務 重要行政業務只交給可信賴的人 升等審核服務也是重要的一環
國際化 看重世界排名 (NTU從73掉到174事件) 學生來源廣泛 (東南亞,中國,南亞,中亞,中東,東歐,歐美) 師資來源廣泛 (英美加澳德匈與突尼西亞,剛果 印馬越緬中港台韓印度) 國際合作 (醫學院與英國帝國學院,商學院與復旦大學, 教育學院與英國倫敦教育學院) NIE與東南亞,中東的合作 國際學者短期訪問演講 (錢不是問題)
薪資(1) 不同的科系薪資不同 資工: 月薪9300, 教院: 月薪7000以上 一份薪水,額外工作無額外津貼 不同的科系薪資不同 資工: 月薪9300, 教院: 月薪7000以上 一份薪水,額外工作無額外津貼 每年依年資調薪上限3.5%, 台灣約1,000元台幣 與台灣薪資差距隨年資越差越遠 至少兩倍以上的薪資差距
薪資(2) 考績獎金 (最多三個月,不見得吃得到) 兼課的鐘點費 (時薪100—300新元) 退休金制度 (攜帶式退休金帳戶,無月退制度) 住房津貼 (提供付費教職員宿舍,無宿舍者每月1500新元津貼,新加坡國立大學2300元(2008年)) 教育津貼 (每名小孩每年16,000左右新元)
年度考核升等與終身職 助理教授九年內(三次三年合約)得升副教授 升等考慮研究,教學,服務三方面 在NTU不能升等,在香港,日本,台灣升等例子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據說只有20所大學可以審升等案
台灣同事去留 A同事: 中研院 B同事: 台大 C同事: 威斯康辛大學 D同事: 亞利桑那州 E同事: 婉拒師大,中正,台南大學 F同事: 婉拒中央
新加坡的優勢 薪資 福利 研究經費 低稅率 低生活費(住房,汽車除外),存錢的好地方
新加坡的劣勢 升等門檻高 管理方式 工作無穩定性 (2008年NTU裁300人)
台灣的劣勢 薪水低 (美籍亞裔教授的例子,整體薪資需提高) 國際化程度不佳 招聘過程無任何協助 (面試,遷居協助) 聘任制度僵化 福利不佳 (無教育,房租津貼,退休金除外)
台灣高等教育的建議 大學定位(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是否有教學型教師?比例? 教學型大學是否有研究型教師?比例? 招聘人才制度的彈性 薪資彈性,起聘日彈性,起聘職位的彈性 持續本土人才培訓 招募海外華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