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乱 Cholera 感染科 王赓歌
关键词 霍乱弧菌 烈性传染病(甲类) 霍乱肠毒素 分泌性腹泻 腹泻、呕吐 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
病原学 G-,弧形或逗点状,菌体末端有鞭毛 兼性厌氧,碱性环境生长快 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 内毒素( Ⅰ型),外毒素( Ⅱ型) 分类: O1群,不典型O1群,非O1群 抵抗力
流行病学 发源地 古典生物型:印度恒河三角洲 El-Tor生物型:印尼的苏拉威西岛 1817年至今有古典生物型致6次大流行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水源污染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短 夏秋季(4~12月,高峰期7~9月),沿江沿海为主
发病机制 粘附繁殖: 鞭毛、蛋白酶 穿过粘液层 TCPA、粘附因子、菌毛 上皮细胞刷状缘 肠毒素(霍乱原) 血凝-蛋白酶(hap)
NAD A2 GM1 B B B B A1 B B A2 A1 B B B B ADP-ribose
隐窝细胞:分泌水、Cl-、 HCO3- 绒毛细胞:Na+吸收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 胆汁分泌减少 米泔水样大便
病理生理 患者粪便含:Na+135mmol/L,Cl-100mmol/L,K+15mmol/L, HCO3-45mmol/L 水和电解质紊乱 循环衰竭 急性肾衰 代谢性酸中毒(丢失HCO3-,乳酸酸中毒,肾衰泌H+障碍)
病理 脱水 心、肝、脾缩小,肾肿大 胃肠道浆膜层干燥,粘膜轻度炎症 胆汁粘浊 肾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变性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 起病急,古典生物型和O139较重,El-Tor生物型较轻或隐性感染 临床分期:泻吐期、脱水虚脱期、恢复及反应期 临床分型:轻、中、重 暴发型(中毒型、干性霍乱)
临床分型 表 现 轻 型 中 型 重 型 大便次数 <10 10~20 >20 脱水(体重%) <5% 5%~10% 表 现 轻 型 中 型 重 型 大便次数 <10 10~20 >20 脱水(体重%) <5% 5%~10% >10% 神志 清 不安或呆滞 烦躁,昏迷 皮肤 稍干,弹性稍差 弹性差,干燥 弹性消失,干皱 口唇 稍干 干燥,发绀 极干,青紫 前囟、眼窝 稍陷 明显下凹 深凹,目不可闭 肌肉痉挛 无 有 多 脉搏 正常 稍细,快 细速或摸不到 血压 12~9.3kPa <9.3kPa 尿量 稍减少 少尿 无尿 血浆比重 1.025~1.030 1.030~1.040 >1.040 临床分型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液浓缩 生化:K+、Na+ 、Cl-正常或下降,HCO3-<15mmol/L 尿常规:少量蛋白、RBC、WBC和管型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 常规:粘液,少量RBC、WBC 涂片染色:镜下见G-弧菌,鱼群样排列 动力试验:新鲜粪便悬滴或暗视野镜检,见穿梭状运动弧菌 制动试验:加O1群或O139抗血清,细菌活动消失
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1%碱性蛋白胨水增菌培养6~8小时,转种至选择性培养基(TCBS) 若有菌落生长,则与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以确定血清群(型) 噬菌体分型:流行株?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抗O抗体,病后5天出现,8~21天达高峰,主要用于追溯诊断和粪便培养阴性者诊断 PCR:泻吐物或初步增殖标本
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肺水肿 代谢性酸中毒 低钾血症 肺部感染
诊断 确定诊断 泻吐+粪便培养阳性 流行区+典型症状+血凝抗体≥4倍增长 粪便培养阳性+密切接触史+粪检前后5天有腹泻
诊断 疑似诊断 典型症状,病原未明 流行期有接触史+泻吐,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 处理:填报、隔离,每日粪便培养,若三次阴性+两次血清学阴性,则排除并更正报告
鉴别诊断 急性胃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 大肠杆菌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病毒性肠炎
预后 和临床类型、治疗及时合理密切相关 El-Tor生物型霍乱病死率<1% 老人、幼儿、孕妇及有并发症预后差 感染后免疫不持久
治疗 隔离 补液 抗菌 对症
严格隔离 甲类传染病 确诊和疑似病例分开隔离 排泄物彻底消毒 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 qod,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补液 静脉补液:重度脱水、不能口服的脱水患者 原则: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老幼及心肺功能不全者边补边看。 补液种类:541液,2:1液,林格氏液 NS 550ml+1.4%NaHCO3 300ml+10%KCL 10ml +10% GS 140ml NS 550ml+5%NaHCO3 80ml+10%KCL 10ml +10% GS 360ml
补液速度 1st 24hr 中度以上:2小时内2000~4000ml(1ml/kg.min),血压正常后改为5~10ml/min 补钾:0.1~0.3g/kg,<0.3% 脱水 成人(ml) 儿童(ml/kg) 含钠液(ml/kg) 轻度 3000~4000 120~150 60~80 中度 4000~8000 150~200 80~100 重度 8000~12000 200~250 100~120
口服补液 原理:GS吸收,带动水、Na+、K+ 轻、中度脱水者,重度脱水者纠正休克后 ORS:最初6小时,成人750ml/h,儿童(<20kg)250ml/h,以后约1.5倍腹泻量 Glu NaCl NaHCO3 KCl H2O 20g 3.5g 2.5g 1.5g 1000ml
抗菌药物及抑制肠粘膜分泌药 辅助治疗 环丙沙星、FPA、SMZco,连服3天 氯丙嗪、黄连素、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
并发症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 NaHCO3 需要量[mEq]=[(期望HCO- 3 )-(测得HCO- 3 )]X0.4X体重(公斤) 急性肾衰:补液,纠酸,透析 肺水肿、心衰:暂停输液,镇静、利尿、强心 低钾综合征:KCl 4~6g/d po. 6~12g/d ivgtt.(0.3%)
预防 控制传染源:登记、有样必采,病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6天,粪便培养qod 2次阴性;若无条件培养,隔离至症状消失15天;接触者检疫5天,做粪便培养并服药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消毒,灭蝇 提高人群免疫力:流行期间预防接种菌苗
谢 谢 !
O1群 主要致病菌 表现型:古典生物型,埃尔托生物型 O抗原: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
非O1群 O2~200以上,多无致病性或引起散发性腹泻 O139,有荚膜:El Tor突变? 1992年孟加拉霍乱流行
抵抗力 干燥2小时或加热55℃10min,煮沸 胃酸中存活4min 水中加0.5ppm的氯,15min 自然环境存活时间长(El-Tor 1~3周)
泻吐期 数小时或1~2天,多无发热( O139除外) 腹泻:首发症状 多无腹痛( O139除外),无里急后重。 水样或米泔水样便,洗肉水样。无粪臭。 量多次频 O139 :发热、腹痛常见,可并发肠道外感染 呕吐:晚于腹泻,喷射性,次数少,吐胃内容物,恶心少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轻度:1000ml 中度:3000~3500ml 重度:4000ml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增快(Kussmaul大呼吸),意识障碍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肌肉痉挛:低钠,腓肠肌、腹直肌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肌肉痉挛 低血钾: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律失常
脱水虚脱期 数小时至2~3天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肌肉痉挛 低血钾 循环衰竭:低血容量休克
恢复及反应期 3~7天 脱水纠正后,症状、体征改善 可有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