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目的要求: 重点内容: ⒈了解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的概念及合篇理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林昌松. [ 概说 ] 1. 病名含义: 百合病: 狐惑病: 阴阳毒: 2. 合篇意义: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本篇讨论消渴、小便不利和淋病三种疾病。. 1 、消渴是指口渴而过多地消耗水液的,以严重 口渴、多饮为主要表现一种病变。本篇所论消 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热病过程中出现的口渴 症状;二是指杂病中的消渴病,本篇论述以后 者为主。 2 、小便不利是指尿量及次数减少,甚则癃闭的.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一、中风表虚证 (一)桂枝汤证 原文 12/P30 分析:论述了桂枝汤证的主要症状与基本 病机及《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第三 本篇论述百合、狐惑、阴阳毒三 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由于这三疾病的发病均与外感热 病有关,某些症状亦有相似之处(或 有神志方面的症状,或有热证),因 此合为一篇论述。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本篇论述了肺痿、肺痈和咳嗽上气三 种疾病的辨证论治。 三者在病位上均属于肺,症状上均有 咳嗽表现,且在病理变化方面也有着一 定的联系,故合篇进行讨论。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产后病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教师:张勤华 曙光医院妇科教研室.
妇人妊娠病 脉证并治第二十.
二、热证  (一)   栀子豉汤类证 .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淋证水肿. 淋证水肿 (一)淋证的概念 淋证是因肾、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引起的以小便贫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5 《伤寒论》主症和主脉辨证辨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运高.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脉证治第十六.
我 起 誓: 尊师如父,爱徒如子。 仁心仁术,悬壶济世。 端庄检点,护患隐私。 非己所长,不强为之。 守誓得福,违誓福止。 希波克拉底誓言.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四节 其他辨证方法介绍.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 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宗士群.
病人 出现 吐血 衄血…… 一系列出血症状 如何处理?. 组员 主讲&ppt: 任润媛 收集资料: 孔競谊 张雪 (临床加减运用) 吴禄兰 刘英 (案例) 谢静思 刘晚霞 (药物分析)
第八章 病性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肺结核.
第七章 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经行感冒.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 杨爱萍.
气血同病辩证.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乳衄.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中 医 八 纲 辨 证 主讲人:副主任中医师古献民.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内伤发热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痿 病. 痿 病 [概述] 一、定义 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消 食 剂.
【小组分工】 主讲人:刘易 ppt制作:罗廷、纪燕、张亚玲、曾红梅 查找文献、资料:彭婷、张春燕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惊 悸 小组成员: 王杰 薛晓芬 杨文超 韦林 李明 李海军 李磊 王文春 查找资料: 王杰 薛晓芬 杨文超 韦林 李明 李海军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目的要求: 重点内容: ⒈了解惊悸、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的概念及合篇理由。 ⒉熟悉惊悸的病因病机和证治。熟悉吐血、衄血和下血的病因病机、预后和治禁。 ⒊掌握瘀血的脉证以及吐血、衄血、下血的辨证论治 重点内容: ⒈吐血、衄血、下血的证治。 ⒉瘀血的脉证。

概 述 一、内容:本篇论述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的辨证论治。 概 述 一、内容:本篇论述惊、悸、吐、衄、下血和瘀血的辨证论治。 惊与悸是两种病证,惊是突然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惊恐,精神不定,卧起不安;悸是自觉心中悸动不安。惊多为一时之变,悸则多为慢性疾患。但惊与悸二者互有联系,所以临床上每多并称。 吐血、衄血、下血和瘀血,同属血证范围,疾病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治疗有温凉补泻之异。 二、合篇意义:上述病证均与心和血脉有密切关系,故合为一篇讨论。

一、惊 悸 1、成因 [原文]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1) [提要] 本条从脉象论述惊和悸的病因病机。 讲解: [原文]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1) [提要] 本条从脉象论述惊和悸的病因病机。 讲解: 脉动是指脉搏跳动如豆粒转动一般,是由外界的刺激,如大惊卒恐,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气血逆乱所致,属于惊证,故曰“动即为惊”;脉弱是指脉细软无力,重按乃见,是由气血不足,心脉失于充养所致,属于悸证,故曰“弱则为悸”。若寸口脉动弱并见,则是心之气血内虚,又为惊恐所触,症见精神惶恐,坐卧不安,心中悸动不宁,是为惊悸证。 本条通过对脉象的描述,旨在说明,惊证多由外界惊恐刺激引起,悸证多因气血不足所致,即惊自外来,悸由内生,惊多实证,悸多虚证,但就临床所见,受惊之人必致心悸,而心悸患者又易受惊恐,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因果,辨证时,既要看到它们的区别,也要注意它们的联系。

1.病机:误用火劫发汗,使心阳受损,神气浮越。 2.主症:心悸、惊狂、卧起不安。 3.治则:宣通心阳,镇惊安神 2、证治 (1)火劫致惊证 [原文]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2) [提要] 本条论述火劫致惊的治法。 1.病机:误用火劫发汗,使心阳受损,神气浮越。 2.主症:心悸、惊狂、卧起不安。 3.治则:宣通心阳,镇惊安神 4.方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2)水饮致悸证 [原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13) [提要] 本条论述水饮致悸的证治。 1.病机:水饮内停,上凌于心,阻遏心阳。 2.主症:心悸,兼有咳唾清稀涎沫,胸脘痞闷,或喘、或呕等症。 3.治则:宣通阳气,化饮降逆 4.方剂:半夏麻黄丸

二、吐衄下血 [原文]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7) [提要] 本条论述酒客咳血和吐血的病因病机。 1、成因 [原文]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7) [提要] 本条论述酒客咳血和吐血的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嗜酒过度,湿热内盛,灼伤肺、胃血络。 主症:吐血,咳血。

2、辨证 [原文]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3) [提要] 本条论述衄血有表热里热的不同,并与四时气候有关。 春夏衄血多因表热炽盛,灼伤血络所致;秋冬衄血多因里热炽盛,灼伤血络所致。

3、脉证 [原文]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5) [原文]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5) [原文]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8) [提要] 以上两条论述血证的脉症。 失血性疾患包括衄血、吐血、咳血和下血。 衄血、吐血、咳血、下血的脉症:面色苍白无华,脉沉弦或虚弱无根,重者可见革脉。

4、证治 (1).虚寒吐血证 [原文]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14)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吐血的证治。 病机:中气虚寒,血不归经。 [原文]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14)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吐血的证治。 病机:中气虚寒,血不归经。 主症:吐血日久不愈,血色淡红或暗红,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治则:温中止血 方剂:柏叶汤

(2)、热盛吐衄证 [原文]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17) [提要] 本条论述热盛吐衄的证治。 病机:心火亢盛,迫血妄行。 主症:吐血,衄血,面赤舌红、烦渴便秘、脉数有力。 治则:清热泻火止血 方剂:泻心汤

(3)虚寒便血证 [原文]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15)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便血的证治。 [原文]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15) [提要] 本条论述虚寒便血的证治。 1.远血是指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远的便血证。 2.病机:脾气虚寒,统摄无权,阴血下渗。 3.主症:大便在先,便后出血,血色紫暗稀薄,腹痛便溏,面色无华,神疲懒言,手足不温,舌淡脉细。 4.治则:温脾摄血 5.方剂:黄土汤

三、瘀血 1、瘀血脉证 [原文]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10)) [提要] 本条论述瘀血的脉证。 瘀血脉症:胸满,腹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脉微大来迟。

(4)湿热便血证 [原文]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16) [提要] 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证治。 [原文]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方见狐惑中。(16) [提要] 本条论述湿热便血的证治。 1.近血是指出血部位距肛门较近的便血证。 2.病机:湿热蕴结大肠,灼伤肠络,迫血下行。 3.主症:便血在先,大便在后,血色鲜红,或挟脓液,腹痛,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4.治则:清热利湿,活血止血 5.方剂:赤小豆当归散

2、瘀血化热症状 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11) [提要] 本条论述瘀血化热的症状及治法。 [原文]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 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11) [提要] 本条论述瘀血化热的症状及治法。 1.瘀血化热症状:病人自觉发热,胸满,腹满,心烦,口干而渴。 2.病机:热邪潜伏于血分(阴伏) 3.治则:攻下瘀热

结 语 血证是本篇论述的重点,内容包括吐血、衄血、下血及瘀血,胸满仅是瘀血的一个症状。血证的产生,既可由外感引起,也可由内伤所致,若阳络受伤,血液上溢则吐血、衄血;若阴络受伤,血液下溢则便血;已离经之血,蓄结不散,则成瘀血。关于吐衄下血的治疗,本篇共有方剂四首,由中气虚寒,不能摄血而致吐血不止者,用柏叶汤温中止血;由心火亢盛,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者,用泻心汤清热降火止血;由脾气虚寒,统摄无权而致下血者,用黄土汤温脾摄血;由湿热蕴结,灼伤肠络而致下血者,用赤小豆当归散清利湿热,活血止血。至于瘀血,本篇论述简略,只论其脉证及治法,未涉及具体方药。瘀血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自觉胸满或腹满。若瘀久化热,可有身热、心烦、口渴等症,其中唇萎舌青一症对瘀血的辨证最有价值。在治疗方面,仲景提出了“当下之”的治疗原则,本篇无方药,可随证选用其它篇章的攻瘀之剂,如大黄 虫丸、下瘀血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

小结 惊悸 火劫致惊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水饮致悸证——半夏麻黄丸 中气虚寒吐血证——柏叶汤 血热妄行吐衄证——泻心汤 惊悸 火劫致惊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水饮致悸证——半夏麻黄丸 中气虚寒吐血证——柏叶汤 血热妄行吐衄证——泻心汤 吐血、衄血、下血 证治 虚寒便血证——黄土汤 湿热便血证——赤小豆当归散 禁忌——禁汗 瘀血 瘀血脉症——胸满,腹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 欲咽,脉微大来迟 瘀血化热脉症——发热,胸满,腹满,心烦,口干而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