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医院饮食与胃肠道护理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37 、 38 章 尿石症、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三、肾积水. 泌尿系统梗阻:发生自肾至尿道口任何部位的 梗阻都将影响尿液的排出,称为泌尿系统梗阻, 又称尿路梗阻。 概 念.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消化道出血 (Gastrointesinal bleeding) 1.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上, 呕血及 / 或黑便 下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血便 2. 呕血 Hematemesis 便血 Hematochezia 3. 急性.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中医护理 —— 鱼腥草 护理 1334 班 小组成员:郭丽丹 43 杨专 39 张建 35 李晓敏 27 陈燕红 25 张良州 8 分工合作: 收集整理 43 郭丽丹 35 张建 27 李晓敏 讲解 39 杨专 25 陈燕红 8 张良洲.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目的要求  熟悉各种影响排便的因素及对大便的评估  掌握灌肠法定义、分类及各种灌肠法的异同点  掌握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了解肠胀气、腹泻和便秘的护理措施 排便护理.
第十四章 排泄护理 第五节 排便的护理. 学习目的  技能: 1. 能够应用知识指导和护理患者排便。 2. 能够 正确、规范进行灌肠操作。  知识: 1. 了解与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知识。熟悉影响 排便的因素。 2. 掌握大便观察的主要内容。 3. 掌握灌肠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 事项。 
呕血 hematemesis. 定义 呕血( hematemesis )是由上消化道 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 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 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黄淮学院 护理学系 基础护理技术. 任务七 排泄护理技术 一 排尿护理 二 排便护理 1. 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 禁、导尿术、便秘、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灌 肠法的概念。 2. 尿液、大便的观察内容;影响排尿、排便的因素 。 3. 尿潴留、尿失禁、排便失禁、腹泻、便秘的护理.
第四章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中 国 医 科 大 学朱 闻 溪.
鼻饲术 主讲:王翠丽. 鼻饲术 ( nasogastric gavage ) 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 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 营养液、水分或药物的 方法。
第十章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 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意义 医院饮食饮食 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人体需要的营养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全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 六大营养素在胃肠道经消化吸收后进入人 体,以保证机体的正常成长和各种生理功 能。而合理、平衡的饮食才是营养的来源.
黄淮学院 护理学系 基础护理技术. 任务六 饮食与健康 一 营养与健康 二 医院饮食 三 饮食护理.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概念 病因 分为 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 前庭功能障碍性呕吐 神经精神性呕吐 临床表现.
便 秘. 一、概论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七天内排便 次数少于 2 ~ 3 次,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单元三 老年人健康观察方法与护理 本单元重点: 1. 体温观察 2.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3. 呕吐观察 4. 呕吐护理注意事项.
1 消化系统常见症状 呕血与便血 2 呕 血 呕 血 一、概述: 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 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以及 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或全身性疾病所致急性 出血,血液经胃从口腔呕出。 呕出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部位高低 、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 短。可为鲜红、暗红、咖啡色、黑色。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第十章 饮 食与 营 养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刘芬.
你每天吃些什么? 饭、菜【青菜、肉(鱼、鸡、鸭、猪、牛、羊等)】、水果 当你出现腹泻时,又吃些什么?为什么?
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 淮北卫生学校 蒋何娟.
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 郑 洁 护理学基础教研室.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洗胃.
第十一单元 排泄护理 ( Elimination )
第十一章 排泄 第一节 排便护理 山东万杰医学院护理系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九章 排泄护理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功能科工作环境介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教研室.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第7章 隔离技术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护理学基础 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
生活护理技术 项目一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项目二 排泄护理技术 项目三 促进呼吸功能护理 项目一 冷热疗法 项目二 标本采集 项目三
第八单元 排泄护理技术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Tel:
第二十八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二、特殊人群、慢性阑尾炎.
鼻饲法 基础护理教研室 李伟梅.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 第二节 医院饮食 第三节 饮食护理.
第十单元 饮食与营养.
项目九:饮食病人的护理.
插管技术的应用解剖.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检验 科生物安全培训.
第二节 排便护理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刘芬.
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由马旭洲老师带队,成员莫文泓,陈宁悦,和永 杏,高启共4人 实习时间:42天 实习单位:杭州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
肠道排泄的护理.
与排便相关的护理技术 灌肠 护理教研组 彭鑫.
第九章 排尿的护理 第三节 排尿异常的护理技术.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3/19/2017 项目三 西餐厅服务 管理 餐饮服务与 高安市职教中心.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粪 便 检 查 主讲老师:沈萍.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二节 医院饮食.
消化道出血 诊断学症状学.
排便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十六章 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 洗胃法.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盆腔炎的护理 梅剑娟.
甲状腺激素.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二) Diet and nutrition 于惠影.
第十二节 呕 血 与 便 血 一、呕血 ㈠概念:凡是上消化道出血,经口腔呕出者称为呕血。.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第 三 节 鼻饲法.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0章 医院饮食与胃肠道护理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本章知识点 1 医院饮食及饮食护理 2 胃活动观察及护理 肠活动观察及护理 3 出入液量记录法 4

基本知识 第一节 医院饮食 一、饮食治疗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疾病的康复中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医院饮食 一、饮食治疗是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疾病的康复中有重要意义 为适应不同病情的需要,达到辅助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可将医院饮食分为: 1、基本饮食 2、治疗饮食 3、试验饮食

一、基本饮食 (basic diets) 适合于一般患者 营养素的种类和摄人量未做限定性调整,但食物的质地各有所不同。 基本饮食可分: 普通饮食 软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 ,

二、治疗饮食(therapeutic diets) 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根据病情的需要,适当调整总热量和某些营养素,以达到辅助治疗的一类饮食。 帮助患者重建饮食习惯,以符合治疗的需求。

三、试验饮食(testing diets) 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特殊调整,达到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提高实验室检查正确性的目的,亦称诊断饮食

(一)胆囊造影饮食 目的 X线 B型超声波   进行胆囊造影检查。

(一)胆囊造影饮食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食高脂肪饮食,以刺激胆囊收缩和胆管排空,有助于显影剂进入胆囊。 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无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清淡饮食,晚餐后服造影剂禁食禁烟。 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第一次摄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进食高脂肪餐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摄片,观察胆囊收缩情况。

(二)潜血试验饮食 目的 用于大便隐血实验前的准备,以协助诊断消化道有无出血,又称隐血试验饮食。

(二)潜血试验饮食 方法 试验前3天禁食绿色蔬菜、肉类、肝脏、血类食品、含铁丰富的食物和药物,以免造成假阳性反应 第4天开始留取粪便标本做潜血检查。

(三)忌碘饮食 用于协助检查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131I测定用131I治疗的病人 为排除外源性摄人碘对检查结果的干扰,明确诊断。

(三)忌碘饮食 禁用碘剂做局部消毒,试验。 试验期为2周,2周后做131I功能测定。 在试验期间禁用含碘食物及其他一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及食物,如海带、海蜇、紫菜、海参、虾、鱼、加碘食盐等。 禁用碘剂做局部消毒,试验。 试验期为2周,2周后做131I功能测定。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一、概念 1.恶心(nausea) 发生在上腹部及咽喉部的异常感觉。 2.呕吐(vomiting)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一、概念 1.恶心(nausea) 发生在上腹部及咽喉部的异常感觉。 2.呕吐(vomiting) 因横膈膜及腹肌共同强烈收缩,使胃内容物经食管、口腔反射性排出体外的现象。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二、分类与原因 1.中枢性呕吐 直接刺激中枢 精神、心理的刺激 化学物质的刺激 颅内疾患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二、分类与原因 1.中枢性呕吐 直接刺激中枢 精神、心理的刺激 化学物质的刺激 颅内疾患 2. 反射性呕吐 刺激脏器神经末梢 迷路刺激 机械刺激 化学刺激 消化道疾病 肝、胆道的疾病 其它腹部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3.其它 妊娠、手术中刺激胃肠道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三、呕吐物的观察 观察内容 正常情况 异常现象及原因 量 约300ml >300ml 幽门梗阻或急性胃肠炎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三、呕吐物的观察 观察内容 正常情况 异常现象及原因 量 约300ml >300ml 幽门梗阻或急性胃肠炎 <300ml且吐后可进食 神经官能症 色 食物的颜色 鲜红色 急性胃大出血 咖啡色 陈旧性出血 黄绿色 含有胆汁 米泔水样 霍乱、副霍乱 味 呈酸味 苦味 胆汁返流 腐败味 幽门梗阻 粪臭味 肠梗阻 碱味 胃内出血 大蒜味 有机磷农药中毒 伴随症状 腹痛、腹泻 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 喷射状呕吐伴剧烈头痛 颅内高压 眩晕及眼球震颤 前庭功能障碍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四、呕吐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体位 病情轻 坐位 重症、体力差或昏迷病人 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 基本知识 胃活动评估及护理 四、呕吐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体位 病情轻 坐位 重症、体力差或昏迷病人 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 婴幼儿 头侧向一边或抱起坐于膝上,身体稍向前倾,右手轻轻拍小儿背部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病人呕吐后清洁处理 口腔清洁、污物处理、衣物及床单的清洁、环境清洁 5.呕吐物处理 送验、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6.饮食护理 呕吐不止者,需暂停进食 呕吐停止后,可给予热饮料 对长期、频繁及大量呕吐的病人 根据医嘱给予补液。 7.胸腹部有伤口者护理 呕吐时应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及避免伤口撕裂。 8.做好护理记录 内容包括呕吐物的量、色、味及呕吐次数,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同时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一、概念 1.便秘(constipation) 指排出的粪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且排便不畅、困难。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一、概念 1.便秘(constipation) 指排出的粪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且排便不畅、困难。 2.粪便嵌塞(fecal impaction) 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 3.腹泻(diarrhea) 指肠蠕动增快,肠分泌增加,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或呈水样。 4.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 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5.肠胀气(flatulence) 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年龄 饮食 活动 生活习惯 心理因素 社会文化因 疾病 药物 治疗和检查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三、粪便的观察 观察内容 正常现现象 异常现象及原因 量与次数 成人1~2次/d, 每次150~200g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观察内容 正常现现象 异常现象及原因 量与次数 成人1~2次/d, 每次150~200g 婴幼儿3~5次/d >3/d <3/W 形状 成形软便 糊状或水样便 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 粪便干结,甚至呈栗子样 便秘 扁条形或带状 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 颜色 黄褐色 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出血 暗红色 下消化道出血 陶土色 胆道阻塞 便后有鲜滴血 肛裂或痔疮 果酱样便 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 气味 氨臭味 酸臭味 消化不良 腥臭味 消化道出血 腐臭味 直肠溃疡或肠癌 恶臭味 严重腹泻 内容物 大量粘液 肠炎 粘液血便 痢疾、肠套叠 脓血便 痢疾、直肠癌 蛔虫、蛲虫 肠道寄生虫病 三、粪便的观察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四、排便异常的护理 1.便秘病人的护理 2.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3.腹泻病人的护理 4.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四、排便异常的护理 1.便秘病人的护理 2.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3.腹泻病人的护理 4.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5.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1.便秘病人的护理 (1)健康教育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1.便秘病人的护理 (1)健康教育 食指导 建立合理食谱;多摄取可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如:粗粮、水果、蔬菜、餐热开水、热柠檬汁;轻泻食物,如梅子汁;多饮水,每日饮水应大于2000ml 重建排便习惯 定时排便,每次蹲10~20分钟 鼓励病人适当运动 (2)提供适宜的排便环境 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 (3)选择适当的排便姿势 坐位或蹲位 (4)按摩腹部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5)使用缓泻剂 蓖麻油、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 (6)使用简易通便剂 开塞露、甘油栓 (7)遵医嘱给予灌肠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2.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1)缓泻剂、栓剂 早期 (2)灌肠 油类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3)人工取便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2.粪便嵌塞病人的护理 (1)缓泻剂、栓剂 早期 (2)灌肠 油类保留灌肠 清洁灌肠 (3)人工取便 (4)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重建排便习惯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3.腹泻病人的护理 (1)卧床休息 注意腹部保暖 (2)心理护理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3.腹泻病人的护理 (1)卧床休息 注意腹部保暖 (2)心理护理 (3)饮食调理 鼓励饮水、给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腹泻严重者,禁食 (4)补充水、电解质 (5)肛周皮肤护理 软纸擦→温水洗→肛周涂油膏 (6)观察记录 (7)传染隔离 (8)保持床褥、衣服清洁 (9)健康教育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4.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皮肤护理及肛周皮肤处理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4.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 (2)皮肤护理及肛周皮肤处理 (3)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观察病人排便反应,每隔2—3h,给病人使用便盆,以帮助建立排便反射。 (4)盆底肌收缩锻炼 指导病人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s,连续10次,每次锻炼20—30min,每天5—10次,以病人感觉不疲乏为宜。 (5)保持床褥、衣服清洁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5.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原因: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吞入大量空气、肠蠕动减少、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措施: 基本知识 肠活动评估及护理 5.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原因: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吞入大量空气、肠蠕动减少、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措施: (1)健康教育 (2)去除引起肠胀气原因 (3)适当活动 变换卧位 (4)腹部按摩 (5)肛管排气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一、概念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一、概念 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 是指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及水分的方法 。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二、适应证 1.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二、适应证 1.不能由口进食者 如昏迷、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 2.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 3.拒绝进食的病人。 三、禁忌证 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梗阻、食管癌病人。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 3.鼻腔、食道手术后的病人。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五、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五、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病人评估→用物与环境准备→病人准备→清洁鼻腔→比量胃管长度→插管→确定胃管在胃内→灌入食物或药物→反折胃管末端,固定→换管与拔管→清洁病人口腔→用物整理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五、操作规程 重点操作 1.清洁鼻腔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2.比量长度 成人45-55cm 或鼻尖-耳垂-剑突 或 前发际-剑突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3.插管 (1)清醒病人 插入14-16cm处(咽喉部) 嘱病人作吞咽动作 环咽肌开放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3.插管 (2)昏迷病人 插管前去枕、将病人头后仰 插入14-16cm处(咽喉部)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3.插管 (2)昏迷病人 插管前去枕、将病人头后仰 插入14-16cm处(咽喉部) 左手托病人头部起向前屈,下颌靠近胸骨柄,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4.插管中的问题处理 病人出现恶心 暂停片刻,嘱病人作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插入不畅 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4.插管中的问题处理 病人出现恶心 暂停片刻,嘱病人作深呼吸或吞咽动作 插入不畅 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发现病人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 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5.确定胃管在胃内 (2)听到气过水声 (3)胃管末端无气泡逸出 (1)抽出胃液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6.灌注食物 饲食程序 每次鼻饲量: 不超过200ml 间隔时间: 不少于2小时 ①抽出胃液 ②灌入温开水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6.灌注食物 饲食程序 每次鼻饲量: 不超过200ml 间隔时间: 不少于2小时 ①抽出胃液 ②灌入温开水 ③灌入流食 ④再灌温开水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7.拔管 夹紧胃管末端→揭去固定胶布→纱布包裹胃管→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到咽喉处应快速拔出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六、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轻稳,当胃管通过食道的三个狭窄处时,尤应轻慢,以免损伤食道粘膜 实际操作 技术10-1鼻饲法 六、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轻稳,当胃管通过食道的三个狭窄处时,尤应轻慢,以免损伤食道粘膜 2.鼻饲用物每餐清洗,每日消毒一次 3.每次灌食前必须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灌注食物 4.通过鼻饲管给药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5.每次灌食量不超过200ml,温度为38℃,温度过高易烫伤粘膜,温度过低病人会感到胃部不舒服 6.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每周更换胃管(晚上拔出胃管,次晨再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一、概念 洗胃法(gastric lavage)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一、概念 洗胃法(gastric lavage) 是将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利用重力、虹吸或负压吸引作用的原理,将大量溶液灌入胃腔反复冲洗的方法 。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二、分类 1.口服催吐法 口服洗胃溶液,然后自动呕出的方法。 2.插管洗胃法 插管洗胃法分类及原理 分类 原理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二、分类 1.口服催吐法 口服洗胃溶液,然后自动呕出的方法。 2.插管洗胃法 插管洗胃法分类及原理 分类 原理 注洗器洗胃法 用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用注洗器冲洗的方法 漏斗胃管洗胃法 将漏斗胃管经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利用虹吸原理,将洗胃溶液灌入胃内后再吸出,以冲洗胃腔的方法 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利用负压吸引,迅速、彻底地清除胃内毒物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利用正压冲洗和负压吸引,迅速、彻底地清除胃内毒物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三、目的 1.解毒 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减少毒物吸收。 2.减轻胃粘膜水肿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三、目的 1.解毒 清除胃内毒物或刺激物,减少毒物吸收。 2.减轻胃粘膜水肿 3.手术或某些检查前的准备 洗胃可减少术中并发症,便于手术操作。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四、适应证 1.非腐蚀性毒物中毒 2.幽门梗阻 3胃部、食管下段、十二指肠手术前 五、禁忌证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四、适应证 1.非腐蚀性毒物中毒 2.幽门梗阻 3胃部、食管下段、十二指肠手术前 五、禁忌证 1.吞服强酸强碱者禁忌洗胃。 2.上消化道溃疡、食管梗阻、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病人一般不洗胃 六、洗胃溶液 (见表10-2)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七、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 中毒时间、途径、服毒量、毒物性质、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情况、鼻腔粘膜情况及活动能力、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洗胃目的的了解情况及合作程度。 2.护士准备 3.环境准备 4.用物准备 口服催吐法 胃管洗胃法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胃管洗胃法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八、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评估病人→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入胃管→证明胃管在胃内→灌洗→拔管→整理→记录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八、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评估病人→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入胃管→证明胃管在胃内→灌洗→拔管→整理→记录 操作重点 1.适应对象 洗胃方法 适应对象 口服催吐 清醒且合作者 注洗器洗胃法 幽门梗阻和胃手术前准备者 漏斗胃管洗胃法 中毒者 电动吸引洗胃法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2.病人体位 坐位或半坐卧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 3.灌洗要点 反复进行直至吐出的灌洗液澄清无味为止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2.病人体位 坐位或半坐卧位,中毒较重者取左侧卧位 3.灌洗要点 反复进行直至吐出的灌洗液澄清无味为止 洗胃方法 灌洗要点 口服催吐 自饮大量灌洗液约500ml→压舌板压舌根部→呕吐 注洗器洗胃法 抽尽胃内容物→注入洗胃液约200ml→抽出 漏斗胃管洗胃法 抽尽胃内容物→举漏斗过头部约30~50cm→倒入300~500ml当漏斗内尚余少量溶液时→将漏斗降至低于胃的位置利用虹吸作用引出胃内灌洗液→若引流不畅时,挤压中部橡胶球 电动吸引洗胃法 开吸引器吸出胃内容物→关吸引器,夹住引流管,开输液管溶液流入胃内300~500ml→夹输液管,开引流管,开动吸引器,吸出灌入的液体 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手吸→自动→停机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九、注意事项 1.急性中毒者,应先迅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必要时进行洗胃,以减少毒物被吸收。 实际操作 技术10-2洗胃法 九、注意事项 1.急性中毒者,应先迅速采用口服催吐法,必要时进行洗胃,以减少毒物被吸收。 2.毒物不明时,可选用温开水或等渗盐水洗胃,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3.电动吸引器洗胃时,压力应保持在13.3kPa,以免损伤胃粘膜。 4.洗胃液一次灌入量300-500ml为宜。灌入量与引出量应平衡,以防胃内压上升致急性胃扩张及毒物快速进入肠道,增加毒物的吸收量,或因胃扩展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 5.为幽门梗阻病人洗胃宜在饭后4-6h或空腹进行。洗毕需记录胃内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 6.洗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脉搏、血压、抽出液的性质及有无腹痛的情况。如病人出现腹痛、流出血性灌洗液或出现休克症状时,应停止灌洗,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enema) 一、目的 1.解除便秘。 2.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enema) 一、目的 1.解除便秘。 2.清洁肠道,为某些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 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人降温。 二、禁忌证 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三、常用溶液、液量及温度 1.常用溶液 生理盐水、1%-2%肥皂水。 2.液量及温度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三、常用溶液、液量及温度 1.常用溶液 生理盐水、1%-2%肥皂水。 2.液量及温度 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 老年人用量为500-800ml 小儿用量为200-500ml 液体温度39-41℃ 降温用温度28-32℃ 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四、操作前准备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四、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 病情、意识、生命体征、排便情况、病人肛周皮肤粘膜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灌肠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的理解与合作程度。 2.环境准备 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病人。 3.护士准备 4.用物准备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五、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病人评估→ 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 插管→ 灌入溶液→ 拔管→ 保留→ 整理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重点操作 1.病人体位 左侧卧位,臀部移至床边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六、注意事项 实际操作 技术10-3大量不保留灌肠 六、注意事项 1.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3.降温灌肠应保留30min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 4.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5.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实际操作 技术10-4小量不保留灌肠 2..操作要点 灌肠压力 筒内液液面距肛门30cm 一、目的 软化粪便,排除肠道内粪便与积气,减轻腹胀 实际操作 技术10-4小量不保留灌肠 一、目的 软化粪便,排除肠道内粪便与积气,减轻腹胀 二、适应证 1.孕妇、病重、年老体弱、小儿。 2.腹部及盆腔手术后病人。 三、常用溶液 “1、2、3”溶液 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为38℃;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 四、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 、环境准备、护士准备、用物准备 五、操作规程 1.操作程序 病人评估→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管→灌入溶液→拔管→保留→整理 2..操作要点 灌肠压力 筒内液液面距肛门30cm 插入深度 7-10cm 保留时间 10-20min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一、目的 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 二、禁忌证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一、目的 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的目的 二、禁忌证 肛门、直肠、结肠手术后及排便失禁病人。 三、常用溶液 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 肠道抗感染用2%黄连素、0.5%-1%新霉素液 药量不超过200ml,温度39-41℃。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四、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五、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操作重点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四、操作前准备 评估病人 、环境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五、操作规程 操作程序 病人评估→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插管→灌入溶液→拔管→保留→整理 操作重点 1.病人准备 (1)灌肠前先排便 (2)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卧位,臀部应抬高10cm 慢性细菌性痢疾取左侧卧位 阿米巴痢疾病人取右侧卧位 2.插管方法 灌肠压力 筒内液液面距肛门<30cm 插入深度 10-15cm 保留时间 1h以上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六、注意事项 1.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实际操作 技术10-5保留灌肠 六、注意事项 1.灌肠前了解病变部位,以便选用适当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2.为提高疗效,灌肠前嘱病人先排便,掌握“细、深、少、慢、温、静”的操作原则,即:肛管细,插入深,液量少,流速慢,温度适宜,灌后静卧。 3.肠道抗感染以晚上睡眠前灌肠为宜,因为此时活动减少,药液易于保留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谢谢!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