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药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 治疗概况. 肠易激综合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 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 存在间歇发作的腹胀、腹痛、排 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而无器 质性疾病证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肠功 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 存在间歇发作的腹胀、腹痛、排.
Advertisements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定义:凡以通利小便,排泄水湿为主要 作用,常用以治疗水湿病证的药物,称 为利水渗湿药。 适应证:主治水湿病证,水湿同为阴邪, 因其停留的部位不同,常见的病症有: 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泄泻、 痰饮、带下、湿痹、湿温、暑湿、湿疹、 湿疮等。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 .特点:味甘淡或苦,性寒,主入肝胆。 2 .功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3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目黄、身黄、小便黄。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五苓散 药理作用 具有利尿、降血脂、 降血压、保肝利胆、抗菌、 抗炎、对肠胃平滑肌呈双 向调节等作用。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 含义:气味芳香,以化湿辟浊,健运脾胃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 性能功效: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 经,功能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胃醒脾, 兼解暑发表。  适应范围: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的脘.
感 冒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系 陈良金 一、概述 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 能失调,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 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一)定义: 病情严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传染迅速 ---- 时行感冒.
第一节 感冒 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学习目的 掌握外感风寒与外感风热的辨证论治。 熟悉感冒的病因病机。 了解感冒与伤风、时行感冒的区别;了解 感冒其它证型的辨证施治。 返回本节首页返回目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易黄汤 山药 芡实 白果 黄柏 车前子 药 易黄汤 功效 : 补脾益肾,收涩止带,兼清湿热 1. 山药 + 芡实 用量最大,甘平则补,涩则收,入脾胃 故能补脾益肾,收涩止带 白果 收涩而固下焦, 引山药、芡实入病所大 任脉之宫 黄柏 + 车前子 均有寒而能泻热, 黄柏长于泻下焦湿热 车前子利水通淋,清热利湿.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一章解表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麻黄 - 桂枝 药对出处《伤寒论》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组成.
解表剂 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湿 阻.
第二十章 祛湿剂.
第九章 祛湿药 掌握化湿药藿香、苍术的功效、主治和特点。 凡能祛除湿邪,治疗水湿证的药物叫祛湿药。
泄 泻.
和 解 剂.
名师垂教 高热,神识昏蒙.
补益药对.
感冒中成药合理使用 德胜中心 刘桂伶.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开窍药 一、含义: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功效: 开窍醒神(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第三章 热 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妊娠恶阻.
恶阻 目的要求: 掌握 恶阻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 恶阻的病因病机。.
恶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妇 科 教 研 室 陶莉莉.
消化系统湿热病证中医诊治进展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感 冒.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祛 湿 剂 定义: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1.
内科。脾胃.
痢 疾 主讲: 马剑颖 讲师.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王 付 制作.
黄 疸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梁 丽 娟.
46、 痹 证.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王 付 制 作.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鼓 胀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韩捷.
经行感冒.
第十五章 祛 湿 剂.
非典型肺炎处方 报告人:殷艳芳.
消化功能调节药.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祛 湿 剂.
名师垂教 呕恶、吐涎沫、头痛.
利水渗湿药.
痿 病. 痿 病 [概述] 一、定义 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七节 泄泻.
病因辨证.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清瘟解毒丸仿单木刻印版 【简介】:此为双面木刻印版,一面为“清瘟解毒丸”,一面为“参苏理肺丸”,内容分别如下: A:清瘟解毒丸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第五章 化湿药.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祛湿药对

藿香 佩兰

组成 藿香 佩兰

1.配对机理 藿香:清芬微温,芳香而不嫌其猛烈,温而不偏于燥热,醒脾和胃,化湿疏表 佩兰:气香辛平,其醒脾化湿之功较强,并有一定的利水作用

1.配对机理 二药相须合用,使辟秽消、除湿浊、疏表邪之功有增无减,善除表里内外一切阴霾湿浊之邪,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临床应用 ①用于暑湿或湿湿初起而见的身重倦怠、恶寒发热、头昏头痛、脘痞不舒、舌苔粘腻等,可取此二味,适加薄荷、大豆卷、杏仁、蔻仁等。

临床应用 ②用于暑湿困中或湿阻脾胃而见的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口甘而粘、恶心呕吐、腹泻便滚、舌苔垢腻等。在此药时基础上,适加广陈皮、法半夏、茯苓、厚朴、鲜荷叶等,即可收效。

临床应用 ③用于预防暑湿感冒,可以此二味(最好用鲜品)煎水代茶饮用。 ④也常在补脾益气方药中加此二味.可起补气而不腻膈、益脾而不碍胃的作用。

用量 藿香10-20克,佩兰10-15克。

苍术—厚朴

组成 苍术 厚朴

1.配对机理 苍术:苦温性燥主升,最善除湿运脾。 厚朴:苦温性散主降,功偏于温中下气、化湿除满

1.配对机理 苍术: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厚朴:

临床应用 ①用治外感暑湿或湿温中期,湿困脾阳所致的脘腹胀满、胸膈痞塞、恶心呕吐、口淡无味、不思饮食,或见便便溏下利等。寒者,每加肉桂、蔻仁、干姜、陈皮等,以温化寒湿。其热者,可加黄芩、黄连、山桅等,以清热燥湿。

临床应用 ②用治内伤饮食,食湿困中.证见恶闻食臭、嗳腐吞酸、腹胀肠鸣、泻利腹痛等,可合用苏梗、莱菔子、山楂、半夏、生姜、陈皮、谷麦芽等。

用量 苍术5-10克,厚朴5-10克。

藿香—黄连

组成 藿香 黄连

1.配对机理 藿香:芳香之品,能除阴霾湿邪,化湿而畅中,助脾胃正药,和胃止呕最佳 黄连:苦寒之味,消中焦胃肠之湿热,止呕止利力佳

1.配对机理 藿香:清湿中之热 通利血脉、 推陈致新、 祛瘀止痛 黄连:除热中之湿

临床应用 ①用治暑湿或湿温病,证见身热不扬、恶心呕吐、下利不畅、舌苔黄白相间、脉濡数等,可配合杏仁、薏苡仁、半夏、连翘、黄芩等。

临床应用 ③用于妇女妊娠恶阻,证见恶心呕吐、口苦而粘、舌苔黄腻者,用此二味煎水,时时饮下,也可收效。 ②用于小儿吐乳,可单用此二味,煎水,用清洁纱布蘸汁搽擦口腔,日2—3次,即可收效。 ③用于妇女妊娠恶阻,证见恶心呕吐、口苦而粘、舌苔黄腻者,用此二味煎水,时时饮下,也可收效。

用量 藿香10-15克,黄连5-10克。

黄柏—苍术

组成 黄柏 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