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 熊美连 2014-06-24.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面神经的影像学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 鲜军舫 王振常.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脑桥段 脑池段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 乳突段 腮腺段.
厚街医院病例厚街医院病例.  病史:患者男性, 34 岁,右腮腺无痛 性肿物 9 天。  手术所见:肿物有包膜,质中,界清, 无粘连。  大体:灰粉灰褐肿物 1 个, 3.3cmX2.5cmX2cm ,切面灰白、质 软,胶冻状,无明显包膜。  临床诊断:右腮腺肿物待查? 病理号: B
涎腺疾病 主讲 : 孟祥勇. 涎腺炎症 急性涎腺炎 腮腺,金葡菌,链球菌 临床表现为单侧肿胀,疼痛,腮腺导 管口红肿,导管溢脓,全身症状明显.
1 嗜酸性腺瘤( Oxyphilic adenoma ). 2 基底细胞腺瘤( basal cell adenoma ) 多见于男性老年人,主要发生在腮腺.
LOGO 病例分析 --- 第 9 小组 潘 引 徐云霄 周 蓉 蒋 濛 翟羽佳
病例讨论第十一组 组员:魏玮 张建军 朱伟广 刘楠楠 朱昱斓. 现病史 主诉: “ 右舌部溃 疡 3 月余 ” 患者 3 个月前发现 右侧舌部溃疡, 伴疼痛,当时未 予重视,后溃疡 渐增大伴疼痛加 剧,无缓解。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西安市第一医院 医学影像科 惠志强 颅眶沟通性病变 影像学表现. 颅眶沟通性病变 视神经管沟通性病变 眶上裂沟通性病变 眶骨其它途径沟通性病变 (穿支血管间隙及骨质破坏缺损区等)
喉良性肿瘤 喉乳头状瘤 最常见的喉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病因是 HPV 病毒 乳头状瘤可能在青春期退行.
第二节、涎腺肿瘤 学习要求: 掌握: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及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点。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修改:张绘宇.
软组织肉瘤概述及举例 兰卉 2012年9月.
病例讨论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 许祖梅.
乳腺纤维瘤 (一)、疾病介绍 (二)、发病原因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鉴别 (五)、疾病治疗 (六)、疾病预防.
颈部肿块 颈部应用解剖学及症状学 颈部肿块 2017/3/4.
我征服了黃山 林達的黃山之旅 2006春.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高中一年级生物 授课人:刘敏 授课班级:C332.
常见甲状腺疾病的 影像学表现 神经组 孟珊.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本节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颈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了解颈部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眼球病变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邢振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一章信託法 第一節 信託契約 第二節 信託財產 第三節 受益人 第四節 受託人 第五節 信託關係之消滅.
腮腺解剖及病变影像学表现.
鼻咽纤维血管瘤 王莉莉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浅表淋巴结检查.
第六节 喉 部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甲状腺结节的CT诊断 随访CT 李玉萍
甲状腺结节的CT鉴别诊断.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影像中心读片
艾 滋 病.
正常MR人体组织信号特征 脂肪、骨髓 脂肪具有T1短、T2长和Pd高,所有加权像为强信号。骨髓内含脂肪多,呈高信号。
睾丸旁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Features of Paratesticular Masses in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研究生:林文金.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 锦 THANK YOU.
膝关节常见病MRI诊断 2017/9/1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医学影像学部.
膝关节常见病 康复科.
随访 熊美连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院超声诊断科 刘 红 梅.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南方医院超声诊断科 刘 红 梅.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纵隔疾病.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脉络丛乳头状肿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and Carcinoma)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脑室肿瘤 王秋霜.
胸部神经鞘瘤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孙辉红
DWI对肾占位的评估 ——初步经验 Jingbo Zhang,MD Yousef Mazaheri Tehrani, PhD
肾脏输尿管CT、M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kidney and ureter)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进修生 李学文
第151期读片窗 医学影像中心 杨 健
髓母细胞瘤 2015级影像规培生 严文杰.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附一读片会 俞元临.
涎腺(salivary gland) 学习要求: 掌握涎腺的基本组织学结构和各大涎腺的组织学特点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视神经鞘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影像科 郑婉静.
读 片.
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 CT和MRI表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随访 熊美连 2014-06-24

MR0205001,2014-03-24 Case1 男,58岁 缘于3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腮腺区肿物,起初橄榄大小,活动度可,无疼痛及压痛,无消长史,未予以重视;近2年自觉增大较快,增至鸡蛋大小 腺淋巴瘤

MR0201128 Case 2 男,45岁 缘于8年前发现右侧耳屏前肿物,无疼痛不适,8年来渐大 2014-02-11,混合瘤

MR0191546 Case 3 男,51岁,缘于15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耳垂下一黄豆大小肿物,无疼痛,无触压痛,当时未予重视,3年前肿物逐渐增大,现进一步就诊

MR0191546,2013-10-10

MR0171922 Case 4 男,11岁 发现左面颊部肿物2月余 2013-02-18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腮腺腺淋巴瘤 腮腺腺淋巴瘤 腺淋巴瘤(Warthin tumor)又称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是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2位的腮腺良性肿瘤 男女发病率为5:1,发病年龄在45-75岁,平均55岁 近年的研究认为本病与免疫功能减退、吸烟及EB病毒感染有关

约12%的病例可双侧发生 肿块可有消长史,是Warthin瘤的突出临床特点之一 好发于腮腺浅叶、后下极,生长缓慢,瘤体一般较小 虽有良性组织学形态,但具有多中心生长的特点

多数学者认为此瘤的组织发生来源于腺体内淋巴结或残存于邻近淋巴结构内的异位涎腺组织 肿块外被覆有较薄的包膜,有时包膜不完整 瘤内有大小不等囊腔,少数为实性;囊腔含粘液、胶冻样物或与干酪样坏死相似物质,可有乳头状突起;瘤内有上皮构成腺管和囊腔壁;淋巴成分极为丰富,并伴有淋巴滤泡

MR征象 肿瘤一般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 T1WI呈低信号,T2WI及压脂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 易囊变——囊变区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 增强后实性成分表现为轻中度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男,71岁,发现左耳垂下无痛性肿物1月余 MR0211146,2014-05-31,腺淋巴瘤,吸烟史20余年,戒烟10余年

男,69岁,发现双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月余 MR0210544,2014-05-26,双侧腺淋巴瘤

多形性腺瘤(良性混合瘤) 最常见良性肿瘤60-80% 中年女性 40-50岁 生长缓慢 单发 中年女性 40-50岁 生长缓慢 单发 病理:肿瘤性上皮组织,粘液样物质、角化物、软骨及钙化 圆形,边缘清楚,有完整包膜,信号不均匀(T1稍低T2高),瘤体内可见条索状低信号的胶原纤维间隔或低信号钙化灶 均匀强化

MR0192584 女,51岁 患者缘于11月前无意间发现右耳垂下方肿物,约蚕豆大小,无明显疼痛、瘙痒、口干等不适,11月来患者自觉右耳垂下方肿物逐渐增大,现约核桃大小,局部无明显疼痛、瘙痒等不适 2013-10-21混合瘤

3

男,75岁,发现右耳垂下无痛性肿物一月余 MR0203105,2014-03-04;混合瘤

MR0176165 女,39岁 缘于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耳后一无痛性肿物,约拇指大小,可活动,无明显疼痛不适症状,发现至今肿物逐渐增大,现约鸽蛋大小,无明显疼痛不适,可活动,皮肤表面未见明显红肿破溃,皮温正常 2013-04-10,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淋巴上皮囊肿,又名良性淋巴上皮囊肿 主要发生于腮腺,也可见于口底 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HIV感染有关 成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腮腺的淋巴上皮囊肿的组织来源观点有两种,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可能与迷走到淋巴结中的腺上皮增生有关,另一种认为可能与腮器有关

组织学检查见囊肿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附多层扁平上皮,上皮组织周围为大量淋巴样间质,其中有淋巴滤泡形成 腮腺淋巴上皮囊肿临床不易确诊,常诊断为涎腺良性肿瘤,多为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临床特点:多为单侧发生,表现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疼痛 发病部位多见于腮腺下极,肿物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结节,质地中等硬度,活动良好无粘连 直径大多在1.0~3.0cm,多数为单囊,少数可表现为多囊性病变

女,41岁,发现右腮腺肿物1年余 MR0176033,2013-04-10,淋巴上皮囊肿

腮腺神经鞘瘤: 起源于周围神经鞘的雪旺氏细胞;原发于腮腺者极为少见 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病程长,病变发展缓慢 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肿瘤长大时可出现局部肿大,疼痛,面部麻木等 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

MR0145914 女,28岁 发现左耳垂下肿物2月余 2012-02-24

小结 依据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内部信号、强化特点 腮腺腺淋巴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可单发或多发,位于后下极多见,T2呈等或稍高信号,内部出现囊变坏死几率高,呈轻度-中度强化 混合瘤:多见于中年女性,肿瘤有包膜,T2高信号,纤维分隔呈低信号,囊变较少,可见钙化

男,57岁 确诊鼻咽癌,右颌下肿大淋巴结 扫描颈部发现右腮腺占位 MR0184665,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