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主讲人:杨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听歌曲《我想有个家》,阅读结婚誓词,回答 :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导 入 导 入 探究活动一:幸福、温馨家庭的讨论 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 法律的有力保护 品味 与 感悟 家庭是父亲 的王国,母 亲的世界, 儿童的乐园 。 —— 爱默生.
五、 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 制造费用预算,是指为规划一定预算期内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预算以外预计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水平而编制的一种预算。 在变动成本法下,本预算可按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 两部分内容分别编制。变动性制造费用以生产预算为基础来编制; 固定性制造费用,需要逐项预计,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
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 在对企业全部产品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 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应对企业主要 产品 ( 指对降低额、降低率影响大的产品 ) 进行 深入分析,以便取得降低成本的具体途径。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二是技术经 济指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兹分析如下: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知识点1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应用.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一章 专利的种类 一、发明专利 20年 二、实用新型专利 10年 三、外观设计专利 10年
关于汇率计算.
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第七章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概述 资本取得成本的计算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成本会计》 子项目四 制造费用的 归集与分配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王玉.
《成本会计》 子项目三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单元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其他 分配方法 单元设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 狄具亮.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七章 生产成本计算原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了解成本的分类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形成和积累,进而掌握成本的计算。 重点与难点问题: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形成和积累;理解和运用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本章首先介绍成本的概念、分类以及成本在生产过程中的形成与结累;接着分析了企业不同的生产类型以及不同的生产类型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最后对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作了介绍。
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 利润与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折旧 欧少霞.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成本会计综合实训 2011年11月.
成本会计 主讲:王银凤.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物流战略方案类型 (1)按服务项目划分 准时货运集散战略、快速货运集散战略、整车货运集散战略、成组货运集散战略、专项货运集散战略、国际货运集散战略等 (2)按发展方向划分 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专业技术导向战略、规模经营导向战略、资源优化导向战略、实时响应导向战略等.
财务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1、基本指标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指标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计分原理,将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相应行业标准值,按照规定的计分公式计算各项基本指标得分。    (1)单项指标得分= 本档基础分 调整分 +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功效 系数 实际值-本档标准值 调整分=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原材料”: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K/3 Cloud V6.1新增功能介绍 ——产品成本核算
第 3 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成本会计》 【第一章、第二章】 静静
综合费用的核算.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数据说明 郝蕊.
网中网的登录地址,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成 本 会 计 成 本 会 计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系 主讲:杨淑娥.
第二讲 直接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主讲教师:孙颖.
成本核算 一、成本和费用的分类 1.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费用的主要特征为:
第二章 成本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费用的的概念 一、成本的概念(Cost) (一)成本的认识 1.W=C+V+M
第三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概念
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 相关知识 【任务引入】 1、成本分析的概念 2、成本分析的方法 3、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相关知识】
《成本会计》 第九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1.把下面的关系模式转化为E-R图 1)系(系号,系名,电话) 2)教师(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号)
第二十一讲 产品成本核算的品种法 主讲教师:孙颖.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第三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K/3 Cloud成本管理 ——全成本管理解决方案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三十三讲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成本分析 主讲教师:孙颖.
Sssss.
第七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 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初级会计实务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主讲人:杨菠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产品成本分析 本章考情分析 近3年考试的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近三年分数为3分左右。从试题分数看,本章内容不重要,考点集中于各种分配方法的特点。 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表 常考题型 近年考点 单选、多选,判断,多选 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产品成本分析 多选,判断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核心考点: 本章学习重点关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及优点和缺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成本分析的方法等。 核心考点: 本章学习重点关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特点及优点和缺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及成本分析的方法等。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一、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因素有: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及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二、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正确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别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 三、生产类型不同、管理要求不同,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也不同,这一不同主要体现在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上。

四、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决定了不同的成本计算期和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五、产品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简称品种法;以产品的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简称分批法;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简称分步法。

六、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 方法 成本计算对象 生产工艺特点 生产组织特点 成本管理 品种法 产品品种 单步骤、多步骤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 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分批法 产品批别 单件小批生产 分步法 生产步骤 多步骤生产 要求分步计算成本

【提示】此外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在定额管理工作有一定基础的工业企业中,为配合和加强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定额管理,还可以采用定额法。

【答案】C 【解析】针对大量大批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上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应选择分步法作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例题•单选题】针对大量大批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上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选择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分批法 B.品种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答案】C 【解析】针对大量大批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上分步计算产品成本的要求,应选择分步法作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特点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 一、品种法特点 品种法,是指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例题•判断题】发电、供水、采掘等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宜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 【例题•判断题】发电、供水、采掘等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宜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 【答案】√ 【解析】品种法一般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

在这种类型的生产中,产品的生产技术过程不能从技术上划分为步骤,或者生产按流水线组织,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都可以按照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品种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全部生产成本都是直接成本,可直接记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成本项目中,不存在在各种成本核算对象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如果生产多种产品,间接生产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二)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三)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品种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适用于单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 B.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C.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D.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答案】ACD 【解析】品种法适用于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的对象是产品品种,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品种法核算特点的有( )。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品种法核算特点的有(  )。 A.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 B.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C.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如果生产多种产品,间接生产成本(包括制造费用)则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均属于品种法核算的特点

二、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了解) (一)按产品品种设立成本明细账,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编制有关记账凭证并登记有关明细账(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基本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二)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基本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三)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六)结转产成品成本。

三、品种法下产品成本计算的应用 (一)单一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品种,可直接根据有关原始凭证及费用汇总表登记生产成本明细账,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即可计算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二)多品种生产下的品种法 如果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应按照品种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设置生产成本明细账,将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将间接费用按照恰当的分配方法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一、分批法特点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一、分批法特点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也可用于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例题•判断题】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 【例题•判断题】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  ) 【答案】√

二、分批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订单法。成本核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订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二)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三)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分批法核算特点的有(  )。 A.成本核算对象是购买者事先订货或企业规定的产品批别 B.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C.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此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 D.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与财务报告期也一致

【答案】ABC 【解析】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例题•判断题】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 【例题•判断题】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 【答案】× 【解析】分批法下,产品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通常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

三、分批法核算程序——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1.如果是单件生产,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2.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因而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3.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这时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可以采用简化的方法,如按照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等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分步法特点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一、分步法特点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产过程中各个加工步骤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计算各步骤半成品和最后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在这类企业中,产品生产可以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的成本管理,通常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以便为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资料。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并且管理要求分步计算,如冶金、纺织等企业的是(  )。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约当产量比例法

【答案】B 【解析】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并且管理要求分步计算,如冶金、纺织、机械制造等。

二、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 (一)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二)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其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加工步骤。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成本核算对象就是该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其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关键点)。

第四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 三、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般采用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两种方法,分别称为逐步 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一)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 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完成才能计 算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它是按照产品加工顺序先 计算第一个加工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然后结转给第二 个加工步骤,这时,第二步骤把第一步骤结转来的半 成品成本加上本步骤耗用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即 可求得第二个加工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此顺序逐步 转移累计,直到最后一个加工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 成本。

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为了分步计算半成品成本而采用 的一种分步法,也称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连续式复杂性生产 的企业。 这种类型的企业不仅将产成品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所产半成品也经常作为商品对外销售。 例如,纺织厂的棉纱,钢铁厂的生铁、钢锭等,都 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

【案例】甲公司生产A类产品,需要经过两个加 工步骤,第一步骤为棉纱,第二步骤为棉布。(按 照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材 料的完工进度按照100%,人工和制造费用按50%) 要求:分别按照逐步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进行计算。 结转半成品成本不通过半成品仓库,而是直接转入 下一生产步骤。

【答案】第一步骤:棉纱1月份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 本期 1000 600 2200 本期完工50斤 1000/(50+50)*50=500 600/(50+25)*50=400 1300 本期在产50斤 600/(50+25)*50=200 900

第二步骤:棉布(逐步综合结转)2月份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 本期 1300 【直接结转】 600 2500 本期完工50斤 1300/(40+10)*40=1040 600/(50+25)*40=533.33 600/(40+5)*40=533.33 2106.66 本期在产50斤 1300/(40+10)*10=100 1000/(40+5)*5=111.11 322.22

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 1.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 资料; 3.能够全面地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 好地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其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 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 原(关键点),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例题•多选题】下列针对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特点 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能够全面的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 好的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C.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生产成本 D.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 中的反映方式,分成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

【例题•判断题】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结转 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产品如果采用逐 步分项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 的工作量。(  ) 【答案】× 【解析】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不需要进行成本还 原,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 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概念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 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 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 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 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 的产成品成本。 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也 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和应由在产品负担的成本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和应由在产品负担的成本 第一步骤材料及加工费用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和应由在产品负担的成本 产成品成本 第二步骤材料及加工费用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和应由在产品负担的成本

【案例】甲公司生产B类产品,需要经过两个加工 步骤,第一步骤为鞋面,第二步骤为鞋底(并组装成 鞋子),第一步骤的产品为产成品的组成部分,第二 步骤的产品为产成品的组成部分,在产品成本中的材 料按100%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50%分配。 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在产品(包含已经完工的鞋面和未完工的斜面) 【答案】第一步骤:鞋面1月份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 本期 1000 600 2200 完成60双鞋面在产50双鞋面 计入产成品份额40双 1000/(50+50)*40=400 600/(50+25)*40=320 1040 在产品(包含已经完工的鞋面和未完工的斜面) 280 1160

第二步骤:鞋底1月份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 本期 1000 600 2200 完工40双鞋底(计入产成品份额) 1000/(40+60)*40=400 600/(40+40)*40=342.86 600/(40+30)*40=342.86 1085.71085.72 在产品60双鞋底 1000/(40+60)*60=600 600/(40+30)*30=257.14 600/(40+30)*30=257.144 1114.28

成品鞋(40双) -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本期 本期完工40双 第一步骤份额:500/50*40=400 第一步骤份额:400/50*40=320 1040 第二步骤份额:400 第二步骤份额:342.86 1085.72 800 662.86 2125.72

2.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结转程序 (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 成品及其经过的各生产步骤中的成本份额; (2)各步骤的产品生产成本并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 转移而结转; (3)计算各生产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生产成 本“份额”;

(4)各生产步骤均不计算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尽管半成品的实物转入下一生产步骤继续加工,但其 成本并不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只是 在产品最后完工进入产成品库(最终产品)时,才将 各步骤生产成本中应由完工产品负担的份额,从各步 骤成本计算单中转出,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的成本; (5)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 成本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例题•判断题】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 骤的生产成本要在最终完工产品与各步骤尚未加工完 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之间 进行分配。(  ) 【答案】√ 【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 成的产成品(关键点);在产品是指广义的在产品, 既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也包括本步骤已 完工但尚未形成最终产成品而存在于后续步骤(或半 成品库)的半成品。

3.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重点) 优点: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 计入产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能够 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算 工作。

缺点:不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在 产品的费用在产品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出而 转出,即不按其所在的地点登记,而按其发生的地 点登记,因而不能为各个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和 资金管理提供资料;各生产步骤的产品成本不包括 所耗半成品费用,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该步骤产 品的生产耗费水平(第一步骤除外),不能更好的 满足这些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区别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1.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 计算 不计算 2.生产费用与半成品实物转移是否同步 同步 不同步 3.完工产品的含义不同 各步骤的完工产品 指最终完工的产成品

不能,需要顺序转移逐步累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才能计算 各步骤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区别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 平行结转分步法 4.在产品的含义不同 狭义在产品(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广义的在产品 5.各步骤能否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 不能,需要顺序转移逐步累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才能计算 各步骤能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 6.是否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分项结转分步法不需要 不需要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入产 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B.能够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 资料 C.不必进行成本还原,因而能够简化和加速成本计 算工作 D.能提供各个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答案】D 【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成 本的核算资料。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特点的 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B. 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C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平行结转分步法特点的 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不必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 B.各步骤可以同时计算产品成本 C.能提供各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 D.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 【答案】ABD 【解析】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步骤 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例题•判断题】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按产品加工顺 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至最后步骤完成 才能计算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   【答案】× 【解析】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顺序转移逐 步累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 品成本。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关于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表述正确的有(  )。 A.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的成本 B.逐步结转分步法需要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和在 产品成本 C.品种法下,月末存在在产品的,应将生产费用在完 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D.分批法下,批内产品同时完工的,月末不需将生产 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答案】ABCD 【解析】上述选项均正确。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基本方法外,还有分类法和定额法等辅助方法。 第五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基本方法外,还有分类法和定额法等辅助方法。 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企业可能采用不同的 方法计算产品成本。

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 法 例如:纺织厂的纺纱和织布等基本生产车间,一般 属于多步骤的大量生产,应采用分步法计算半成品纱 和产成品布的成本,但厂内供电供汽等辅助生产车间, 属于单步骤大量生产,应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

【例题•判断题】同一企业的不同车间由于其生产 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 法。(  ) 【答案】√

【例题•判断题】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可以同时采用 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 【答案】√ 【解析】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同时采用不同的成本 计算方法。例如:木器厂所产各种木器,有的已 经定型,已大量大批生产,可以采用分步法计算 成本,有的则正在试制,只能单件、小批生产, 则应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二、同一车间不同产品同时采用不同 的成本计算方法 例如:木器厂所产各种木器,有的已经定型,已大 量大批生产,可以采用分步法计算成本,有的则正在 试制,只能单件、小批生产,则应采用分批法计算成 本。

三、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 品、不同的成本项目结合采用不同的成 本计算方法 例如:小批单件生产的机械厂,铸工车间可以采 用品种法计算铸件的成本,加工装配车间可采用分 批法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而在铸工和加工装配车 间之间,则可以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结转铸件的成 本。

例如:机械厂所产产品的各种零部件,其中不对外 售的专用件,不要求单独计算成本;经营外售的标准 件以及各种产品通用的通用件,则单独计算成本。 例如:机械厂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占全部成本的比重 较大,如果定额资料比较准确稳定,可采用定额法计 算成本,其他成本项目,可采用其他方法计算成本。

【例题•判断题】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 成品、不同的成本项目不能结合采用不同的成本计 算方法。(  )

【答案】× 【解析】同一产品不同步骤、不同的半成品、不同的 成本项目可以结合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例如: 小批单件生产的机械厂,铸工车间可以采用品种法计 算铸件的成本,加工装配车间可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批 产品的成本,而在铸工和加工装配车间之间,则可以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结转铸件的成本。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本节文字内容很多,但考试很少,建议掌握以下 几点: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一种按成本项目反映;一种按产品种类反映。 第六节 产品成本分析 本节文字内容很多,但考试很少,建议掌握以下 几点: 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一种按成本项目反映;一种按产品种类反映。 (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 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 产品生产成本合计额的报表。

项目 上年实际 本年实际 本年计划 生产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等 生产成本合计 加:在产品期初余额 减:在产品期末余额 产品生产成本合计

(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产品种类汇 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单位成本和 总成本的报表。

本年实际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单位成本)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项目 本年实际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单位成本)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产品名称   A B 合计

二、产品总成本分析 (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可以采用对比 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只是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采用该种分析方法时,应当注意相比指标的可比性。如 果相比指标之间有不可比的因素,应先按可比的口径进行 调整,然后再进行对比。

2.构成比率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通过这种分析, 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是否合理。 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 ×100% 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 ×100% 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

3.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产值成本率=成本/产值×100%(负指标) 【相关链接】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 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 量。表明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反映的是 生产总成果,并不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济效益。

营业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负指 标)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正指标) 产值成本率和营业收入成本率高的企业经济效益 差,成本利润率高的企业效益好。

(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项目 本年实际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单位成本)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产品名称   A B 合计

1.本期实际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单位 成本)与本期计划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单位 成本)的对比分析 2.本期实际成本(本年实际产量×本年累计实际单位 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 成本)的对比分析

【例题•案例分析题】甲公司生产A产品,A产品的本年实际产量是550台,A产品的本年实际单位成本为81 【例题•案例分析题】甲公司生产A产品,A产品的本年实际产量是550台,A产品的本年实际单位成本为81.25元/台,A产品上年实际单位成本为81.55元/台。 要求:计算可比产品降低额和降低率。 【答案】 可比产品降低额=(81.55-81.25)×550=165(元); 可比产品降低率=165/(81.55×550)×100%=165/44852.5×100%=0.37%。

(1)可比产品升降情况的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 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本年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 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计划 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 总成本=(本年实际产量×上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本年实际产量×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三、产品单位成本分析 (一)一般分析(略)

(二)各主要项目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价格-计划价格)×实际数量 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图: ①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价格差异 ②实际数量*计划价格 总差异 数量差异 ③计划数量*计划价格 【提示】比较价格差异时,使用的数量指标是实际 的,比较数量差异时,使用的价格指标是计划的(关 键点)。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使用材料100千克,材料实际单价180元/千克;直接材料的计划单价为210元/千克,计划材料消耗量为120千克,则该企业本月材料价格差异为(  )元。 A.4500 B.-4500 C.3750 D.-3000

【答案】D 【解析】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100×(180-210)=-3000(元)。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800件,实际材料消耗量为1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本月生产甲产品800件,实际材料消耗量为1.25千克/件,材料实际单价为180元/千克;材料的计划价格为210元/千克,计划材料消耗量为1.5千克/件,则该企业本月材料消耗量差异为(  )元。 A.45 B.-45 C.52.5 D.-52.5

【答案】D 【解析】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计划材料价格×(实际材料消耗量-计划材料消耗量)=210×(1.25-1.5)=-52.5(元)。

【例题•单选题】2014年12月,某公司甲产品生产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计划耗用材料数量为480千克,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25元;实际耗用材料数量为450千克,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28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产品耗用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与计划单位成本的差额为(  )元。 A.超支1350 B.超支600 C.节约750 D.节约840

【答案】A 【解析】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实际数量×(实际价格-计划价格)=450×(28-25)=1350(元),超支1350元,选项A正确。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计划工时×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对比表 金额单位:(元) 【例题•案例分析题】假定该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 度。N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 划数和实际数如表所示。 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对比表 金额单位:(元) 项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每小时工资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计划 15 100 1500 实际 11.84 125 1480 直接人工差异 -3.16 +25 -20

【答案】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11.84-15)×100=-316(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11.84×(125-100)=+296(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316+296=-20(元)。

3.制造费用的分析 产品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分析,通常与计时工资制度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类似。(分析单位工时变动和单位制造费用变动) 除此之外,制造费用的分析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 【提示】在分项目进行制造费用分析时,注意“停工损失”项目的分析,其发生额是生产管理不良的结果。

本章小结 1.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的特点; 2.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客观题); 3.产品总成本分析(含可比产品的计算); 4.单位产品成本分析(主要项目分析)。

未完待续 谢谢您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