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防治策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Advertisements

奶及奶制品. 鲜奶的营养价值 奶类主要包括牛奶、羊奶、马奶和水牛 奶等。 奶类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 成分,组成比例适宜,而且是容易消化 吸收的天然食品。 它是婴幼儿主要食物,也是病人、老人、 孕妇、乳母以及体弱者的良好营养品。
牛常见病防治 延边综合试验站. 瘤胃积食 一次采食过量劣质、难消化 饲料; 突然改变饲喂方式; 偷食过量精料。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人體酸性化, 現代人的 “ 百病之源 ”. 醫學專家警告: 人體的酸性化是 “ 百病之源 ”!!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大概 pH 值是 7.35 到 7.45 之間,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鹼性體液 ,但隨著體外環境污染及不正常生活及飲食習 慣,使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據一項都市 人群健康調查發現,在生活水平較高的大城市.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中国. 中学政治教学网崇尚互联共享 自然医学生机健康法 食疗.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蔬菜的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技术 丁 伟 博士、教授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微量营养元素 第六章.
酸鹼食物對人體的影響性.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项目二十 生态养猪技术 梁春凤
科学平衡的饮食成就健康人生 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化学与生活》鲁科版 朱古力豆 我们需要 食品添加剂吗?.
第八章 中药学概述 第一节 中药导论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的中药至今已达8000余种,目前经整理的各种中药有3000多种。它以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为主要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其中植物药较多,应用最广泛,因而也有“本草”的称谓。
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 产业,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医药集团.
重溫 1..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妇产科 主讲教师:张佳.
教学目标: ★ 掌握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 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护理诊断; ★ 了解其发病机制。
项目九 日用化学品简介.
最近杜甫爷爷可以休息一下了,因为新的大忙人出来了,它就是最近的焦点:皮鞋。
第五章 第二节 细菌性鱼病.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各位茶友,大家好.
食品分析 实验.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加强化验室建设,服务耕地质量管理 邵东县农业局 2012年11月27日.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水 与 生命.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湘潭生物机电科技学校 许启德教授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田间诊断及防治 旬阳县农技中心 陈和润.
知识竞赛 欢迎同学们参与低碳生活知识竞赛 指导教师:丹赵路中学 王同有.
主題 : 飲食安全 主講人:護士黃淑美 ..
黄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陈 惠 明 博 士 电话: (0731)
草花播种技术 制作人:熊光武 班级:园林绿化09-1 学号:
食品化学 褐变.
药用植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 复习提纲.
鸡病防治技术 涞源职教中心.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预防龋齿 从我做起.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菜豆.
第一节 鸡腿菇栽培技术 主讲 刘柱明.
食物中毒及预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新版介绍 李开祥.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食品加工助剂的危害分析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专题二十 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 核心考点精析 命题热点解读 专题质量检测.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前言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酸雨。 右圖所見是亞洲地區的酸雨量, 可想而知全世界的酸雨量是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希望藉著這份報告,加強人們保護地球的意識,藉此減少酸雨的危害,令人們不會再被酸雨威脅。
第二节 干制原料的涨发工艺 一、干制原料涨发的概念 二、干制原料涨发的工艺流程 三、干制原料的涨发方法 四、干制原料涨发的基本要求.
其他类抗生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锰 第五节.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科學專題研究 日常飲品pH值的探究.
√ √ 习题 1.下列情况引起负误差,且为系统误差的是: (1)砝码锈蚀; (2)滴定过程中从锥形瓶中溅出少量试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见自然灾害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其防治策略

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机制的影响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自然灾害条件下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防治对策 自然灾害引发的常见传染病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地球和天体无时无刻都在运动和变化着,从而推动着地球的各个圈层,发生着大、小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就是地球与天体的自然变异,自然变异除地球和天体的自然规律外(如当前地球运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活动期,地球的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都在发生变异),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存活动的迭加作用(如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也在促使变异的加快。当这种变异强度达到一定程度,给人类生存和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时,即生态学上的破坏,超过了受灾群体(人类)的承受能力,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需要社会给予救援时,即构成了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据美国19最新一份统计报告指出:20年间因地震、洪水、滑坡、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已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近300万人死亡,受灾害影响的人口多达8.2亿.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的估计达几千亿美圆以上;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历史上常有三岁(年)一饥、六岁(年)一灾、十二岁(年)一荒之说.由于人口增多,资源消耗,环境恶化等,加剧了发生灾变的动能.而各种自然灾害的衍生灾害-疾病,如不能在灾害后迅即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二、自然灾害的种类和特征 根据《中国减灾重大问题研究》一书,总结我国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就自然灾害成因来看,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

1、干旱:其特点是范围广、频度大,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春旱、伏旱、秋旱等。 干旱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粮食不足,致使人们抵抗力减弱 (一)气象灾害:凡由气圈物质运动与变异,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统称为气象灾害。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由于经济发展和多种条件的制约,因此气象灾害的影响范围大,是影响最为广泛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1、干旱:其特点是范围广、频度大,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又可分为春旱、伏旱、秋旱等。 干旱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粮食不足,致使人们抵抗力减弱 2、雨涝:主要指长期降雨大量积水,或淹没低地所造成的灾害。雨涝灾害的形成,受多种条件制约。

雨涝最严重地区: (1)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发生在4-11月份,其中以5-9月最多; (2)湘赣地区:集中于5-7月; (3)淮河流域:集中于5-7月最多 较严重的雨涝地区 (1)长江中下游地区,集中于5-7月 (2)南岭,武夷山地区,5-7月最多; (3)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6-8月最    多; (4)四川盆地,7-9月最多. (5)辽河,松花江地区,7-8月最多.

3、热带气旋: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气旋性旋涡。强烈的热带气旋,经常伴有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热带气旋对我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损失巨大。 4、寒潮与冷冻灾害: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冷暖空气活动天气的变化形式下,积聚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迅速南下,入侵我国,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常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造成的损失。这种灾害主要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也可伤及人畜。 5、冰雹灾害:我国冰雹主要是在青藏高原,次为大兴安岭至阴山(太行山一带).此外天山\长白山\祁连山\云贵高原等也是冰雹较多的地区

(二)海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较多的国家,也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中,主要有风暴灾害,灾害性海浪,海冰 (二)海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较多的国家,也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海洋灾害中,主要有风暴灾害,灾害性海浪,海冰 ,海啸,赤潮等。 (三)地质灾害:其成因与地球岩石圈运动与变异有关.岩石圈的自然变异与人为的作用,都可缓慢的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本身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虽然缓慢,但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对这种危害则称之为地质灾害.统称的地质灾害,包括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等。

(四)洪水灾害:其原因,是由地球水圈中大陆部分地表水体运动形成. 洪水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洪水灾害平均可占50%左右 (四)洪水灾害:其原因,是由地球水圈中大陆部分地表水体运动形成.洪水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洪水灾害平均可占50%左右.全国1/10的国土面积,5亿亩耕田,5亿人口,100多座大中城市,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多发时间大多发生在7、8、9月。主要发生洪水灾害的七大江河,指的是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松花江及辽河。

(五)地震灾害:其成因是地球岩石圈运动的结果 (五)地震灾害:其成因是地球岩石圈运动的结果.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其原因是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这一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直接影响着我国地震灾害的强度和频率. 1949年至今,发生7级及以上地震49次,因地震死亡的人数达28万人之多。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地震的直接灾害:以唐山地震为例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 地震的次生灾害: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地震水灾,地震海啸与湖啸,地震塌陷,地震滑坡,地震后疫病流行等等。 (六)生物灾害:指的是由生物圈运动的变异形成的灾害,主要有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建国50多年来,抗灾,防灾,救灾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是:灾害种类较多,发生频率较高,影响范围广泛,灾变强度较大,成灾比率较高,经济损失严重,伤亡人数较多。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 行机制的影响

一、饮用水供应系统破坏 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中,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在水灾发生时,原来安全的饮用水源被淹没,被破坏,或被淤塞,灾民被洪水长时间围困,更易引起水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在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也会累及供水系统,使居民的正常供水中断。海啸与风灾时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旱灾时,由于许多饮用水源枯竭,造成饮用水源集中。一旦这些水源受到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爆发流行。 在一些低洼盐碱地区,水旱灾害还会造成地下水位的改变,影响饮用水的含盐量和pH值。

二、食物短缺 自然灾害发生时,局部的食物短缺仍然难以完全避免,食品的霉变和腐败,造成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水灾常伴随阴雨天气,粮食极易霉变,当灾害发生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时,食物的腐败变质极易发生,腑制食品往往成为居民仅有的副食,而这也为嗜盐菌中毒提供了条件。食物短缺还会造成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三、燃料短缺 燃料短缺首先是迫使灾民喝生水,进食生冷食物,从而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在严重的自然灾害短期内难以恢复时,人群仍然处于居住拥挤状态,可能导致体表寄生虫的滋生和蔓延,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四、水体污染 洪水往往成造成水体的污染,造成一些经水传播的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条件,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但洪水对于水体污染的作用是两方面的。

五、居住条件破坏 水灾、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啸等,都会造成居住条件的大规模破坏。人们被迫露宿,或简陋的棚中居住,人口集中和居住拥挤。 露宿使人们易于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袭击。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可能会增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疾病流行,如肝炎,红眼病等,状态进一步恶劣,易出现,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六、人口迁徙 自然灾害往往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以投亲靠友的形式疏散出来的人口,几乎遍布整个中国。外出从事劳务活动,几乎成了生产自救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 人口的大规模迁徙,首先是给一些地方病的蔓延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带来的第二个重大问题,是它干扰了一些正常免疫人群。

第三节 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

灾害条件破坏了人类,宿主动物,生物媒介以及疾病的病原体之间旧有的生态平衡,还将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一、蝇类的分布与密度 蝇类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它的挛生与增殖,主要由人类生活环境的不卫生状态决定。地震过后,房倒屋坍,在温暖的条件下,一些有机成分会很快腐败,提供了蝇类易干摹生的条件。 洪水退后,溺毙的动物尸体,以及各种有机废物将大量地在村庄旧址上沉积下来,如不能及时消除,也会造成大量的蝇类孳生。即使在旱灾条件下,由于水的缺乏,也会造成一些不卫生的条件,而有利于蝇类的孳生。

二、蚊类的分布与密度 在传播人类疾病的吸血节肢动物中,蚊类最为重要,可以引起疟疾和乙型脑炎。在大的洪灾中,行洪期间蚊密度的增长往往并不明显,但在水退之后,蚊类繁殖最快。旱灾可使一些河水断流,湖沼干涸,也会成为蚊类的良好孳生场所。 在造成建筑物大量破坏的灾害如地震与风灾中,也会成为蚊类大量孳生的环境。灾害不仅造成蚊类密度升高,还造成蚊类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

三、其它吸血节肢动物 人类在野草较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露宿时,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袭,蜱类叮咬的机会增加 。

四、寄生虫传播媒介的分布与密度 在我国,现存的血吸虫病的分布多处于一些易于受到洪涝灾害的区域,而钉螺的分布,则受到洪水极大的影响。 在平时的条件下,钉螺的分布就随着水流的冲刷与浅滩的形成而不断变化。洪水条件下,有可能将钉螺带到远离其原来孳生的地区,并在新的适宜环境中定居下来。因而,洪涝灾害常常造成血吸虫病的分布区域明显扩大。

五、疾病宿主的家畜 家畜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宿主,例如猪和狗做为钩端螺旋体病的宿主,猪和马做为乙型脑炎的宿主,牛作为血吸虫病的宿主。当洪水灾害发生时,使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易于传播。

六、疾病宿主的啮齿动物 家栖的和野生的啮齿动物是最为重要的疾病宿主,其分布与密度受到自然灾害的明显影响。 大多数与疾病有关的啮齿动物,营地下穴居生活,它们的泅水能力并不十分强。总的影响是使啮齿动物的数量减少,部分啮齿动物可能利用漂浮物逃生。由于啮齿动物的繁殖能力极强,因而在洪水退后,啮齿动物的密度可能迅速回升,相反,干旱可能使一些湖沼地区干涸,成为杂草丛生的低地,这种地区为野生啮齿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造成其数量的高度增长。

六、疾病宿主的啮齿动物 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大量的房屋破坏,一些原来鼠类不易侵入的房屋被破坏,废墟中遗留下大量的食物使得家栖的鼠类获得了大量增殖的条件。当灾后重建开始,居民陆续迁回原有的住房时,鼠患可能成为重大问题,由家鼠传播的疾病的发病率也可能上升。

第四节 自然灾害条件下传染病的发病趋势

由于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机制的上述影响,在自然灾害之后,传染病的发病可能呈现一种阶段性的特征。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当其冲的是饮用水和食品的来源遭到破坏,因此,肠道传染病将是灾后早期的主要威胁。应是灾后早期疾病控制的重点。 大量的房屋破坏使大量人口露天居住,容易受到吸血节肢动物的侵袭。虫媒传染病的发生通常略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人口的过度集中,使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的传染病发病上升。人口迁徒可能造成两个发病高峰,灾后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平衡重建的过程,这一时期可能要持续二、三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可能呈现与正常时期不同的发病特征,并可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第五节 自然灾害条件下的传染病防治对策 鉴于自然灾害对传染病发病的上述影响自然灾害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有与正常时期不同的特征。根据灾害时期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可将传染病控制工作划分为四个时期

一、灾害前期 灾害发生前,应有所准备,其中也应包括传染病防治工作。 基本资料的积累为了在灾害时期制订科学的防病对策; 传染病控制预案的制订在一些易于受灾的地区,如地震活跃区,大江大河下游的低洼地区以及分洪区等;

一、灾害前期 3. 机动防疫队准备,在突发性的灾害面前,已有的防疫队伍也往往陷于暂时的混乱与瘫痪状态。针对一些易于受灾的地区,应定期对这些机动队伍的人员进行训练,在人员变动时,这些机动队伍的人员也应及时得到补充和调整,使之随时处于能够应付突发事件的状态之下。

二、灾害冲击期 大规模的自然灾害突然袭来的时候,以紧急救护为主,配备足够数量的饮水消毒制剂和预防与处理肠道传染病的药物,开展相关疾病监测工作。

三、灾害后期 当灾区居民脱离险境,在安全的地点暂时居住下来时,系统的疾病工作应就应开始。以下几个方面应为工作的重点: (一)重建群众性疾病监测系统 根据灾民聚居的情况重新建立疫情报告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疫情予以正确处理,监测的内容不仅应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还应包括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主要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居民临时住地及其附近的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数量。 在灾害冲击下,特别注意对病情及其它有关情况的核实。

(二)重建安全饮水系统 首先恢复并保障安全的饮用水供应。 (三)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灾后临时住地的卫生条件,开展消、杀、灭工作,在灾害过后开始重建时,也应在迁回原来的住地之前首先改善原住地的卫生条件。 (四)防止吸血昆虫的侵袭,在居民被迫露宿的条件下,要将吸虫昆虫的密度降至安全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预防虫媒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是防止昆虫叮咬,可使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保护人群少受蚊虫等吸血昆虫的叮咬,利用具有天然驱虫效果的植物熏杀和驱除蚊虫,尽可能地向灾区调入蚊帐和驱避剂等物资。

(五)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发现病人,检出并及时、正确地隔离。一些疾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如肝炎、疟疾等,送至隔离条件的医疗单位进行治疗。但许多疾病不仅可发生在人类,动物也会成为这些疾病的重要传染源,因此,应注意对灾区的猪、牛、马、犬等家畜和家养动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病及乙型脑炎等感染情况,并对成为传染源的动物及时进行处理。 (六)对外流的人群进行检诊 大灾发生后,加强对来自灾区的人口进行检诊,以便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征兆。一些地方性疾病流行地区,还应对这些外来人口进行免疫,以避免某些地方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四、后效应期 当受灾人群迁回原来住地,开始灾后重建工作时起,灾后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入针对灾害后效应的阶段。 (一)对回乡人群进行检诊与免疫 在这个阶段,应在回乡人群中加强检诊,了解他们曾经到达过哪些重要的地方病疫区,如鼠疫、布氏菌病、血吸虫病等疫区。 在外地出生的婴儿往往对家乡的一些常见的疾病缺乏免疫力,因而应当加强对婴儿和儿童的检诊,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他们的疾病。 由于对流动人口难于进行正常的计划免疫工作,在这些人群中往往会发生免疫空白。 (二)对灾区的重建和对疾病重新进行调查自然灾害常能造成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污染区域扩大,动物病的分布及流行强度的改变,因此,在灾后重建时期内,应当对这些疾病的分布重新进行调查。

钩端螺旋体病 一、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生和流行。我国钩体病广泛分布和流行,从1934年发现钩端螺旋体(钩体)以来,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全国共发病250多万例,死亡近3万多例。 全世界已从200多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并能长期带菌。我国已在病人、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等60多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啮齿目鼠是钩体许多菌型的主要储存宿主,其中三种鼠(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为主要传染病,家畜以猪和犬为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洪水型及雨水型钩体病暴发流行实例 以鼠为传染源,我国有20多种鼠带菌。野鼠的带菌率一般都较高,可带菌时间长,不断从尿排菌,有的可达3年。洞庭湖70-90年代曾三次发生大洪水引起的钩体病爆发流行。1979年和1980年6月1991年5月鼠密度高达41.8%,其中东方田鼠占88.2-93.9%,发病率高达1945.06/10万

以猪为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率高,排菌量大,猪圈内潮湿,积水和泥泞,钩体污染严重,一旦猪圈的污染水被雨水和洪水冲刷,既扩大污染范围,造成钩体病流行。60-70年代在北方的一些省份猪群以放养为主,携带钩体菌群达14群之多。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中南部邯郸、邢台等地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病例多达14多万,平均发病率高达3188。69/10万。1965年7月,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钦马河上游,下了一场数十年从未见过的大暴雨(降雨量为216.0毫米)。

安徽省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每年都有病例发生,多数呈散发,但在1971-1973年,局部地区亦呈暴发流行,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和江淮丘陵地区,前者以洪水型为主,后者以雨水型为主。三年中发生三次较大的流行,最高发病率(以县为单位)达267.1/10万 以犬为传染源犬的活动范围大,并随处便溺,污染土壤和水源,易引起雨后流行。犬可携带11个血清群钩体,但以犬群为主。国内多次发现以犬为主要传染源的钩体病暴发流行。70年代江西。广西山区和半山区等也有过雨水型钩体病暴发、犬的带菌率高,局部暴发点可高达45%。

二、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各种带菌动物由尿、乳、唾液和精液向外排除钩体,其中以尿的排菌量最大、排菌时间长而污染外环境。钩体在外环境水体或潮湿土壤中,可以较长期的存活,甚至可以繁殖。人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钩体病。

三、流行形式 三种流行形式,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 (一)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各省区,其流行形式主要为洪水型和雨水型,以猪为主要传染源。个别地区出现雨水型,以犬、猪为主要传染源。 (二)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主要流行形式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也时有发生,以鼠和猪为主要传染源。 (三)   根据现有资料,陕西省只报告过稻田型钩体病的流行。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如青海、宁夏,猪带菌,但很少发生洪水型或雨水型钩体病。

四、影响洪水型或雨水型钩体病流行的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四、影响洪水型或雨水型钩体病流行的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其它传染病一样,取决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流行也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一)宿主动物数量、带菌状况与发病的关系:宿主动物数量、带菌率的高低与钩体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直接关系。 ( (二)温度、降雨量与发病的关系:降雨集中、雨量大、温度高会发生流行或暴发流行;雨量过少,土壤干旱时则仅有少数散在病例。 (三)养猪方式与发病的关系:养猪方式不同直接影响猪带菌率高低。

五、防治对策 (一)加强疫情监测 设立疫情监测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消灭和控制传染源 灭鼠是改造疫源地的根本性措施。 (一)加强疫情监测 设立疫情监测点,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二)消灭和控制传染源 灭鼠是改造疫源地的根本性措施。 (三) 对洪涝灾害地区的家畜进行管理,猪进行圈养,猪粪尿肥料进行堆放和发酵,猪圈进行消毒。教育群众不要养狗,并要消灭带菌狗。 (四) 个人预防 洪涝灾害发生后,对灾区人民进行钩体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病能力,自觉减少接触疫水的机会。在已发生钩体病病例的洪涝灾害地区,进行钩体病疫苗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五、防治对策 (五) 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钩体病病人,降低病死率。 (五) 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钩体病病人,降低病死率。 (六)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疫源地在经常有洪水、内涝成灾的流行地区,修筑防洪堤提高蓄洪能力是防止洪水型钩体病发生的根本性措施。低洼地带雨后常发生内涝,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开沟排涝,以减少人们接触疫水的机会。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该病属于鼠传人类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疫源地分布于世界各大洲,在我国的分布更为广泛,疫情相当严重,是目前死亡人数最多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发生改变时,往往导致传染源分布区和数量的变化,并常常发生流行特征和流行强度的改变,其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受水灾(洪水、内涝)、旱灾(河流干涸、土地干裂、农作物欠收)等的影响。

表 垂岗区1961-1963年雨量及水位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关系 (一)洪涝灾害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强度和流行特征的影响 雨量及水位对发病的影响,雨量小和水位低的年份,发病数升高;雨量大和水位高的年份则发病数降低。 表 垂岗区1961-1963年雨量及水位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关系

2.湖洼地受淹面积与发病的关系,遭受大旱病例数增多,内涝淮河水内溢发病数明显下降

3.洪涝灾害对流行特征的影响,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1)空间分布的特点 重疫区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与局限性特点。 (2)时间分布特征 易出现多个流行高峰期间。

(3)人群分布特征 男女发病之比为很接近,没有显著性差异。 4.灾害条件下暴发流行原因的分析  汛情来得早,来势猛,准备不足,大量人群集中同居,人口密度加大,卫生条件极差黑线姬鼠占89.77%肺抗原阳性率35。56% 洪涝灾害期间,鼠带病毒率明显增高,是因为鼠类生态条件变化,鼠是接触机会增加,动物流行过程增强,人鼠接触密切,有利于本病的流行。

剖析黑龙江省EHF发病的原因: 1、农村作业方式的改变 2、灭鼠与防病脱节 3、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4、诊断试剂敏感性强、特异性差 5、流动人口增加 6、贫困 7、疫区演变

(二)在湖洼地区,大旱之年可使水面缩小,耕地面积扩大,鼠类可有良好的栖息繁衍条件,动物流行过程增强,有利于人间疫情发生和流行,这一般见于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

三、灾害条件下防治对策 1、科学灭鼠、灭螨 2、接种疫苗 3、开展宣传教育 4、开展监测工作,人间疫情、动物间疫情

第七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乙脑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10/1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 我国是世界是乙脑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除部分地区发生暴发流行外,大部分省区的乙脑发病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

严格的季节性,病例呈高度散发,分布范围广,有明显的北移趋势。 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猪为主要宿主,人、马等哺乳动物和鸟类也可作为宿主。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马和猪后可引起马脑炎和猪流产。 做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乙脑的流行强度取决于主要传播媒介的密度,主要扩散宿主的数量和人群的易感性。在乙脑流行期和流行期前一个月内自然界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别是自然灾害(旱灾、洪涝灾害、地震等)的发生对乙脑的流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灾后发病趋势 灾害的种类不同,影响的环节亦不同,乙脑的发病率亦有不同。 旱灾时,田野中积水减少,导致野外三带喙库蚊密度大大降低,乙脑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洪涝灾害发生之后,三带喙库蚊密度剧增,人的感染率增大,人口高度密集,居住条件简陋。地震灾害之后,媒介蚊虫的密度变化不大,人们露宿增多,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大大增加,乙脑的发病率会略有上升。

三、灾害对流行的影响 影响乙脑流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和季节消长。 (2)自然界蚊群带毒率、带毒蚊虫出现时间的早晚和带毒时间的长短亦是影响乙脑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3)猪自然感染时间和感染率,猪是乙脑的重要传染源,主要的扩散宿主,它感染乙脑病毒时间的早晚和感染率的高低与人群中乙脑的流行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4)气象因素,乙脑流行期间及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的降雨,日照和气温对三带喙库蚊的繁殖和活动有直接影响。

旱灾对乙脑流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孳生场所减少,蚊虫密度下降,猪自然感染率下降,蚊虫的带毒率下降。洪涝灾害对乙脑流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灾害发生在乙脑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由于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的数量大大增加,猪的自然感染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大幅度升高,人的居住环境差。 (2)灾害发生在乙脑流行期间,因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密度增大,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的改变使得人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多,蚊吸食急性期病人血而带毒的机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增加,人的感染机率增大,从而导致乙脑发病人数明显上升。 (3)灾害发生在流行后期,猪的毒血症时期已过,蚊虫的带毒率降低,带毒时间短,不会对乙脑的流行产生很大影响。

四、灾害后媒介分布和密度的变化 三带喙库蚊在东南亚地区分布的范围很广,在印度以东,印度尼西亚北和日本北海道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发现,且数量很大,其分布的范围与乙脑疫区的范围基本一致。 三带喙库蚊主要在野外孳生和栖息。其孳生地主要是地面浅的清水和半清水,如稻田、池塘、荒田、沟渠、浅潭、粪坑内的污水,三带喙库蚊嗜吸牛、马、猪和人的血。 旱灾之后,野外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场所大量减少,使其数量大大减少。洪涝灾害对三带喙库蚊的分布和密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一过性洪涝灾害,灾后三带喙库蚊的密度会出现一过性的锐减。(2)滞留性洪涝灾害,此在灾害发生之后,蚊虫密度大大增加。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三带喙库蚊的密度变化甚微。

五、对策 加强乙脑疫苗在儿童中的免疫接种,是防止乙脑流行的最有效的手段。 旱灾之后,媒介蚊虫的密度大大下降,一过性洪涝灾害之后,消灭蚊虫滋生场所是防止乙脑流行的最有效的手段,除居住环境周围的各种积水,清除杂草,减少其滋生地。 滞留性洪涝灾害之后,加强防蚊设施的建设,落实防蚊措施,降低蚊虫的密度成为灾后防治乙脑的重要手段。要发动群众,充分利用蚊帐,居室内喷洒滞留型灭蚊药或驱避剂 超低容量喷洒被认为是一种大面积灭蚊的有效方法,快速高效,节省人力物力,滞效短,极易受气象因素的干扰。 地震灾害之后,加强防蚊设施,注意人畜隔离。

第八节 疟疾 一、概述 疟疾是由接蚊传播的寄生虫病。疟疾在世界是分布很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1亿病人和1百万以上死于疟疾,。我国间日疟全国都曾发现,恶性疟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南。较严重的主要分布在南方边境地区。 自然灾害之后诱发疟疾流行历史上屡见不鲜。这种在短期内病例呈数倍乃至数十倍剧增的流行,称暴发性流行。疟疾经常存在于一定地区,无论是低度、中度或高度历年虽有季节性波动但各自相对稳定。这称地方性流行。疟疾流行是涉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生态系统,自然灾害常是疟疾暴发流行显而易见的诱发剂。

二、灾害对疟疾流行机制的影响 灾害条件下各种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疟疾流行过程的影响,灾害有关的主要媒介是中华按蚊,其次是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 诸多影响暴发流行的因素中,最基本的仍然是(1)少量配子体的携带者(传染源)(2)一定数量的按蚊(传播媒介);(3)大量的无免疫力人群(易感者)。 传播过程中各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现象,集中反映在配子体率和子孢子率的消长关系,每当按蚊把具有传染性孢子接种给人的频率增高那么人的感染率亦越来越高,配子体率亦将随之升高,这又进一步使子孢子率再增高。但是当接种率增高时,人逐渐产生免疫力,它将抑制配子体的形成。所以子孢子率高到一定程度反过来会抑制配子体率的上升。

三、防治对策 灾害后发生疟疾暴发流行,首先要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把发病率降低,抢救危重病例。在疫情后转入常规的防治。 在实施应急措施的同时,尽可能组织人力查清流行范围,严重程度(查发病率及原虫率),确定原虫种类及媒介蚊种,分析暴发流行的成因,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媒介防治视需要而定,家栖蚊种且对杀虫剂敏感的媒介,如嗜人按蚊,室内杀虫剂喷洒是必要的,但对野栖或多半不栖自成在人牛房的蚊种,可不必喷洒,应加强防蚊,减少人蚊接触。以中华按蚊为媒介地区,宜采取防治病人为主的措施,辅以发动群众治理中华按蚊孳生地的各种措施。 治疗及预防用药均应按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要求,减少不正规治疗,防止滥用药。对间日疟地区应在次年春季(3~4月)进行抗复发治疗。 在易发生暴发流行地区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及预测分析,灾害一旦出现立即作出快速反应,可避免暴发或大大减少损失。

第九节 血吸虫病 一.概述 血吸虫病流行与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密切的关系,水灾、旱灾、饥荒等自然灾害及战乱,均可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其中水灾与血吸虫病关系更为密切。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有很久的历史,血吸虫病在中国至少已存在2000余年。解放初期调查,全国有1000多万病人,有一亿多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解放前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贫困,天灾人祸,加剧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解放后,鉴于血吸虫病的严重流行,党史和政府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防治工作,从中央到地方,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建立了各级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机构。1986年以后,卫生部专门成立了地方病防治司,国务院从198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二、水灾期间血吸虫病流行特点 1、发病人群 集中在水灾期间,血吸虫感染和急性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是非疫区人群和没有血吸虫病史的当地人群,青少年是高危人群。1983年特大洪水期间,湖北省的急性感染病例中,本地感染占86.3%,外地感染占13.7%,成批感染占总人数的34.6%。7~29年龄组最多占82.4%,尤以10~14岁为多占36.5%,职业中以小学生为最多占55.6%。近几年农村体制改革,非疫区人群到疫区搞副业的生产劳动中,屡次发生急性感染的暴发流行。

二、水灾期间血吸虫病流行特点 1、感染场所 集中水灾期间血吸虫病发病场所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地点在居民点附近一些钉螺密度较高,人畜活动频繁及污染较重的湖滩与草洲地区,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地带,阳性螺点大多分布在距堤脚或居民点500米范围内,愈近感染率愈率。当洪水淹没易感地带后,人群因防洪救灾、抢收农作物、捕捞鱼虾及游泳戏水等活动进入易感地带而集体感染。 2、感染季节 血吸虫病感染季节主要在每年长江汛期期间,集中在4~10月份,尤以5~8月份为最,8~9月是发病的高峰期,汛期的变化和地区的不同,感染季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水灾期间血吸虫病流行特点 3、感染方式 在1980年农村体制改革以前,以生产性接触疫水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洪水期间,防洪救灾、抢收农作物,其次是植棉、浸泡黄麻等集体劳动是生产性接触疫水的主要形式。 而农村体制改革以后,以非生产性接触疫水导致感染为主要感染方式。洞庭湖水域是全国重要鱼业基地,在洪水期间正是捕鱼、捞虾的季节,是主要接触疫水的方式,居民居住在圩堤上,被洪水所包围,生活用水及游泳消署等接触疫水方式感染血吸虫病也非常严重。 4、水位与感染的关系 长江水位与血吸虫病感染密切相关。当洪水淹没江滩易感地带0.5~1米水深时,钉螺久旱逢水活动频繁,大量释放尾锄,水体感染性最高,人畜此时下水被感染的机会极高。水位未淹没易感地带则感染机会相对较少。

三、防治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把预防血吸虫病工作,作为防洪救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样既能保障群众和防洪救灾人员的身体健康,又能保证防治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技术指导,做好领导参谋为保证防洪救灾中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要组织血吸虫病专家 家和技术人员深入防洪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一是做好领导的参谋,制订防洪救灾中血吸虫病防治计划和方案;二是指导群众开展各项防治措施;三是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推论性意识,尽可能地减少感染;四是及时把疫情向领导汇报,提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3、防治措施,健康教育这是一项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非疫区来的防洪救灾人员尤为重要。 个人防护对必须在易感地带下水的人群,应加强个人防护,以减少感染。主要的防护方法是涂擦防护药膏(如苯二甲酸二丁脂乳剂、油膏等)及穿防护衣裤9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衣物等)。 重要环境杀螺杀锄 在洪水到来之前,对有感染性螺分而的环境以药物浸杀或喷洒,以降低环境的危险因素。在洪水到来时,可以氯哨柳胺杀锄,以减少感染。洪水退后,对污染较重的有螺水域和环境应以药物处理,以减少群众在生产自救中感染血吸虫病。

3、防治措施 早期治疗在防洪救灾中,人群接触疫水后3周左右,以吡喹恸40mg/kg体重进行治疗,或对皮疹者进行治疗。在接触疫水3周前治疗效果较差,而3周后少数人则已发病,此时治疗则太晚。 粪水管理在防洪救灾中,人群高度集中在有螺洲滩附近,应搭建简易厕所,以减少野粪污染。水灾期间群众房屋被淹,临时居住在大堤高处,四处皆为有螺水域,也应加强粪便管理,否则到秋季又将形成新的易感环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