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選讀-第三組 葉凱昀(組長) 謝育臻(副組長) 周以芳 陳莉涵 吳彥然 高漢宇 張平 葉欣怡 顏孟萱 哈佛經驗-如何讀大學 名著選讀-第三組 葉凱昀(組長) 謝育臻(副組長) 周以芳 陳莉涵 吳彥然 高漢宇 張平 葉欣怡 顏孟萱
壹:作者簡介 理查‧萊特(Richard L. Light) 現任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暨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 與另一位哈佛教授合著有《計劃與總結》(By Design and Summing Up)一書,並曾獲頒多項教育殊榮,本書並獲哈佛大學出版社「維吉尼亞與沃倫‧史東」(Virginia and Warren Stone)獎,獲選為年度最佳教育與社會類傑作。
Ⅱ.為什麼有些學生可以左右逢源地善用 大學生活?而有些學生則顯得左支右絀, 回首來時路,竟發現自己老是趕不上進度、或與機會失之交臂? 貳:時代背景 Ⅰ.學子們可以擁有什麼樣的選擇?而老師和大學裡的領導者,又各有什麼樣的法寶,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改善他們的大學經驗,並使學生所投入的時間與金錢,得到最大的收穫? Ⅱ.為什麼有些學生可以左右逢源地善用 大學生活?而有些學生則顯得左支右絀, 回首來時路,竟發現自己老是趕不上進度、或與機會失之交臂? Ⅲ.更重要的是,大學校園裡日益繽紛的多元樣貌-- 無論是在文化、種族與宗教上所綻放的奇花異果--這對於教育工作來說,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學生和教職員應該如何應對,以從這些五花八門的差異當中,甚至無可避免的誤解與尷尬場面發生時獲益和學習呢?
参:內容結構 與他人共同學習,比孤軍奮戰更有成效。 學會時間管理是最首要、也最重要的技能。 個別指導的獨立式研究與工作實習,往往能帶來豐富的學習與刺激的挑戰。 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交流,是一種學習,也是最豐碩的體驗。 参:內容結構
★針對幾個單元挑選出幾句名句賞析並加以分析 另外再以現代生活中舉例證明名句所闡述的想法 肆:名句賞析與分析 ★針對幾個單元挑選出幾句名句賞析並加以分析 另外再以現代生活中舉例證明名句所闡述的想法
★從入門說起 名句: 「有許多絕佳的學習機會,是在宿舍裡的人際互動中產生的。」 分析: 在大學裡,族群差異為學生們帶來不少愉快的經驗,大學的環境與高中有如天壤之別,而「住宿上的安排」占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在大學的住宿生活中,我們幾乎是從室友身上學到各種東西,包括日常生活習慣、讀書方式、與同儕間的相處之道。因為自己本身住過宿舍,如何培養與室友的良好關係以及減少彼此間的摩擦,都是需要時間來學習的,住宿不僅是獨立的開始,也是練就圓融個性的好時機。
「真正的自尊與自重,來自於實際掌握某件事。」 ★校內校外 雙效合一 名句: 「真正的自尊與自重,來自於實際掌握某件事。」 分析: 比起一直說服自己「我很聰明、我很能幹、很了不起。」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膨脹」,讓學生勇於去擔負一項艱鉅的任務,並承受任務所需的責任,才是真正對提升自尊心有所幫助。想要促進自信心,必定要鍥而不捨地去克服任務,越是賣力做事,越能學會怎樣把事情做好,而自我膨脹根本無濟於事。而藉由學業與課外活動結合的力量,我們將更確信自己的重心與目標。當我們向著具有意義的目標去執行時,就能成就一個別人或許覺得無趣、對自己來說卻很棒的經驗。有了豐碩的經驗與收穫,將能使一個人得到更多的自信。
「讓自己有太多獨處的時間,是一件危險的事。」 ★學生的錦囊妙計 名句: 「讓自己有太多獨處的時間,是一件危險的事。」 分析: 許多人總是認為,大學生活應以功課為重,太多其他的活動將會影響課業的表現。其實不然,Thomas Angelo曾針對哈佛大學的學生做調查-全心參與一項或兩項課外活動,每週所需時間頂多達二十小時,對學生的成績幾乎不會有影響。但卻與大學生活的整體滿意度大大有關。作者認為,大學生的課業與活動,應該兩者兼具,而越是積極參與活動,滿意度就會相對地提高。打工也算是課外活動的一環,有些人認為打工會使學業成績往下掉,但其實兩者之間並無太大關連,研究指出,無論學生的工作繁重、輕鬆或是根本沒有打工,對他們向來的成績並無太大的差異。無論是有打工或是沒有打工的學生,對大學生活的滿意度大致是相當的。從作者的角度來看,打工主要是對於「生活經驗」產生影響,許多學生將打工經驗視為為大學生活經驗加分,只有少數認為打工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而我自己則認為打工讓我學習到如何維持人際關係,學習良好的工作態度以及對工作上遇到事情的應對處理,並使我在增加「社會經驗」當中感到愉快。而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的同學則一致認為「志願服務工作」對於大學生活的整體影響為正面。總結就是將所有參與非學術性活動的學生和花費再打工、課外活動、志願服務的學生算在一起,將會發現參與這些活動,與他們的成績表現並無任何重大關連,而是對於大學生活的滿意度有顯著相關。
「班級越小,教學成效就越顯著,學生參與的程度也相對提高。」 ★立竿見影的課程模式 名句: 「班級越小,教學成效就越顯著,學生參與的程度也相對提高。」 分析: 所謂的「小班級」指的是大約在十五人以下,獨立自主式的學習或是研讀課程。獨立自主式課程通常是和教授一對一地進行,許多大專院校都會提供這類課程,學生必須完成一篇研究報告,然後根據個人狀況接受考核,在進行研究計畫過程中,學生必須獨當一面。相反地在專題研討課程裡,則必須和其他人一塊討論與爭辯,而這兩種教學型態各有各的好處。小班教學使教授能了解每一位學生,並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詳細的分析,相反地大班教學就無法關照到每一位學生。我在想「守護神」的課程意義也有些雷同之處,由學校分配十幾位學生給每一位教授,利用守護神的課堂時間,來幫助他們日常生活起居與學業上遇到的種種問題。
「經常出其不意地提出問題的諮詢型態,對於學習成功與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諄諄教誨 循循善誘 名句: 「經常出其不意地提出問題的諮詢型態,對於學習成功與否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分析: 在學術指導上,教授往往扮演決定性的角色。他們可以提出一大堆問題、做出一些建議,並以深刻而持續的方式影響學生。學術指導的重要性眾所皆知,而最佳的指導應該是根據每位學生的個別情況而量身訂做。當然要要求每位指導教授幫助學生,將其學術研究和個人興趣結合起來,或許很強人所難,但要是真的能做到,想必是件很棒的事。
★努力求變求好的教師 「學生們對那些點石成金的老師描述的重點,通常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用心。」 名句: 「學生們對那些點石成金的老師描述的重點,通常是他們在某些方面的用心。」 分析: 學生們很少是因為任何一位老師與生俱來、永不磨滅的個人特質。事實上,學生們會指出這些對他們意義非凡的老師們在某些方面的用心。當學生們在為課程評分時,他們經常給予那些研科且繁重的課程最高的評價,那些真正能夠幫助學生們的,是將嚴肅的課程和學生個人生活、價值、體驗相結合的老師。
「任何一位學生都無可避免和一群多采多姿的同學相處。」 ★繽紛多姿的校園 名句: 「任何一位學生都無可避免和一群多采多姿的同學相處。」 分析: 學生們把不同的背景帶進校園裡,這些差異包括種族、族群、政治、地理、經濟等各方面。而不論他們的背景是什麼,他們之間都有個共同的觀點-「學生並不只是從教授身上,也從同儕的經驗中學習。」而在族群多元的環境裡是否能促進學習的重大關鍵在於,校方是否能夠建立、運用並且積極強化這個基本信念,這些基本信念若是遭到校園文化、教職員、校方領導者,甚至學生團體領袖的抹煞,族群多元的背景將無法帶來正面的教育成果,尷尬的氣氛可能會破壞學習的環境。
伍:評論分析 ★以學生主體為評論分析 大學是一個獨立自主、多元樣貌的階段,連接著懵懂的高中時期以及出社會的階段。大學生活的多樣,自我控制成了每個學生必修的科目。在這個嶄新的旅程,許多人是離鄉背景到外地去求學,脫離的父母的約束,沒有了師長的千叮嚀萬交代,一個學生能否自我管控得當,是畢業與否的重要關鍵。所謂大學必修三學分:學業、戀愛和社團,要如何將這三學分的時間分配好,並且兼顧,都是大學四年要鑽研的。 學業:來到了大學,學習專業的知識,充實知識的領域,已是理所當然!畢竟,在現在資訊化的時代下,擁有專業並不值得驕傲,而是在和他人一較高下,資訊掌握的多少往往決定了成功與失敗;學習如何蒐集資料,統合出自己所需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決定,這都是大學四年內真正要去學習的。 戀愛:在現在這個病態的社會,除了被愛之外,學習如何愛一個人,學習寬容,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最近新聞頻頻傳出許多的負面報導,一個不成熟的人不但無法愛人,也沒有被愛的資格;所以,當我們被愛的同時,學習如何去愛一個人,包容意見不相容,欣賞彼此的差異,這樣也才更有被愛的資格。 社團:是個擴展人際關係的最佳場所!除了專業知識外,學習如何與團體相處融洽,學習如何當個稱職的幹部,甚至是優秀的領導者,不外乎是額外的收穫;在社團裡,也可以學習到專業以外的知識、技能,多結交朋友,並且在學業上相輔相成。 上了大學,我們應該體認到,現在的社會裡,大學生滿街是,不足為奇!隨著時代的進步,求學階段不再得過且過,應該先位自己寧定好目標,並且努力去實踐。和來自不同地區的人交流,不管是文化或是技術的交流,都是個有趣的經驗,並能使自己增廣見聞,更多元廣泛的去學習每項事務,這樣和同屆的人相比之下,其他人在頹廢的同時,你已經比他人更早一部掌握
★以多元文化與種族問題主體為評論分析 在台灣的大學校園裡,除了少數留學生和交換學生外,大多數還是以台灣人為主,所以一般台灣學生與外國留學相處上並沒有像美國一樣有如此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但藉由此書懂得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交流,是一種學習,也是最豐碩的經驗。面對多元化的環境,思考如何和不同種族與種群互相往來,我們都有選擇權,也以認定所有學生都是善良的,但也可將所有的敵意與尷尬從外面的世界帶入我們心中。校園所展現的氣氛的是理性的、友善、與多元的。 來到大學的人都很清楚自已的目地,只有依靠理性的運作才能接近哈佛大學的校訓,也就是「真理」。有幾分依據說幾分話,不同的意見不但不會引起敵視的態度,反而成了擴充視野的契機,大家有上進之志,在真理前都成了友善的同伴。美國得天獨厚的多元化優勢,許多學生發現上了大學才懂得尊重了解欣賞不同族群及不同信仰的人,只有在理性與友善的基楚上,多元化才能轉成正向的力量,在一所特別用心的學校,無論他們的種族背景、地理環境、政治觀點或經濟條件為何,所有大學生都擁有某些共同的核心價值,每個同學都是重視優質教育才來的且經過一番努力,每個人都希望自已的想法在課堂上接受挑戰,也期待自已對班上有所貢獻。 每一所學校都自有一套體系,學生可以接受或挑戰,但重要的是任何一項挑戰都應伴隨對話機制建立,而非只是對抗權威。這套理論並非只適用於求學時,學校是一個小型社會,將來脫離學校到外面工作,必須面對各式各樣的人種,若我們心中已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只會帶來衝突並無好處,也許在台灣校園裡目前無這樣的問題,但也會越來越多人種遷居到台灣來,所以可由此當借鏡,不論在生活或校園中,都不要存有種族差異的心態,才能藉由不同的人來充實自已也可以減少紛爭。
陸:討論提綱 從作息規律的高中生活到無人約束的大學生涯,許多同學面臨自我規劃的問題,此時時間管理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而如何將有效的時間運用在恰當的地方,如何有效率完成分內工作,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果,將是大學生需深入探討的議題。 教師常會不知不覺會涉入許多主觀的意見,這些意見反而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而扼殺了學習者的創意,細想在台灣的教育過程中,有著大人做太多,小孩做太少的傾向,要改變一個小孩某些行為與思考模式並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教師如何在這中間取平衡,要讓孩子帶著創意在無壓力的環境下學習,又不會走偏,也是很大的問題所在。 在大學生裡會遇到想法分歧,經濟條件,地理環境以及宗教信仰等不盡相同的學生,而如何讓彼此想法獲得對方的認同與支持,往往這中間的協調與溝通是相當重要的。
柒:延伸閱讀 ★當教授變成學生 ★百年大學演講精華 ★人類之最 ★生活之道 作│編│譯者: 麗貝嘉‧納珊 Rebekah Nathan 作│編│譯者: 蔡元培、林語堂、龍應台等 蔡元培、林語堂、龍應台等 ★人類之最 作│編│譯者: 威爾‧杜蘭 Will Durant ★生活之道 作│編│譯者: 奧斯勒醫師 Sir William Osler http://www.ncp.com.tw/images/epaper/0915/page5.html
報告分工 謝謝大家 PPT製作:葉凱昀 PPT相關資料收集:葉凱昀.謝育臻.陳莉涵 PPT相關資料統整:謝育臻.葉凱昀 上台分享:周以芳.陳莉涵.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