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 四十五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药理学 pharmacology 第 四十五 讲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4.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indometacin,消炎痛) [体内过程]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4.有机酸类 吲哚美辛(indometacin,消炎痛) [体内过程] 本品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1~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在血浆中有90%与血浆蛋白结合,部分经肝代谢。有肝肠循环,60%以原形和代谢产物经肾排出,亦有部分自粪便排出。t1/2约为4~10小时,但个体差异很大,故在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个体化。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药理作用与应用] 吲哚美辛是最强的COX 抑制剂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效果强于阿司匹林,但毒副反应太大,故而影响其广泛应用;本品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临床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还可用于肌腱炎、滑囊炎、创伤性骨膜炎;解热作用限于顽固性高烧或癌症性高烧。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良反应] 多而严重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不良反应] 多而严重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腹泻、便秘、上消化道溃疡,偶见穿孔、出血;少有肝功能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痛、头晕、嗜睡、神经障碍、耳鸣等。 过敏反应: 抑制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时可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布 洛 芬(ibuprofen)又称芬必得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布 洛 芬(ibuprofen)又称芬必得 本品选择性抑制COX-2的作用较强,产生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及解热镇痛作用,效力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作用尤为突出。不良反应较阿司匹林少见。口服吸收较快而完全,2~3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4~5小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用于减轻或消除以下疾病所致的疼痛和炎症:扭伤、劳损、下腰疼痛、肩周炎、滑囊炎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其他血清阴性(非类风湿性)的关节疾病。亦有报道用本品治疗小儿发烧、单纯性疱疹。 不良反应一般为胃肠不适、皮疹、头痛、耳鸣。偶见过敏反应。还可导致贫血、视力模糊、色视或弱视。活动期消化道溃疡患者禁服。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双氯芬酸(diclofenac, 扶他林)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双氯芬酸(diclofenac, 扶他林) 本品口服、直肠或肌内注射均吸收迅速,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抗风湿作用非常显著,抗炎、解热作用比吲哚美辛强2倍,比阿司匹林强26—50倍。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和类风湿关节炎、神经炎、网球肘炎、颈腰椎肥大、关节退行性病变、红斑狼疮;癌症、手术后疼痛;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头晕、头痛、贫血等,长期大剂量用药会出现肝肾功能损伤。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萘普生(naproxen)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萘普生(naproxen) 为芳香醋酸衍生物,半衰期12-15小时,是长效解热、镇痛、抗炎药,其特点为疗效高,抗炎作用强度约为等剂量保泰松的11倍,镇痛、解热作用分别约为阿司匹林的7倍和22倍。毒性低,对胃肠道等方面的副作用明显较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少,病人极易耐受。对阿司匹林及吲哚美辛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病人,对本品常可耐受且有效。
药 理 学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临床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运动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急性痛风;神经痛及轻、中度疼痛如痛经、牙痛、手术疼痛;恶性肿瘤病人和感染病人退烧等。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三、抗偏头痛或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一)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三、抗偏头痛或三叉神经痛的药物 (一)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女性多发,部分病人有家族史。可分为三型 典型偏头痛 普通型偏头痛 特殊类型偏头痛 5-羟色胺神经系统异常与偏头痛有密切关系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三叉神经痛: 其发病特征为面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每次数十秒,持续1—2分钟,每日数百次重复出现。痛如烧灼样,刀割样,闪电样,异常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绝大多数为单侧,以三叉神经第二支、第三支受累最多为见。在上唇外侧、面颊、口角、舌处较敏感,稍稍触动即可诱发。严重者洗脸、刷牙、吞咽等均可诱发,以至不敢做这些动作。本病在40岁以上成年人及老年人较多见,不经治疗很难自愈。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二)常用药物 麦角胺制剂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二)常用药物 麦角胺制剂 麦角胺通过直接收缩血管,使颅外动脉搏动幅度减小而发挥治疗作用。与咖啡因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此外麦角胺还能抑制血小板摄取5-羟色胺,防止血中5-HT含量减少,从而避免血管的舒张。主要用于偏头痛,可使头痛减轻,但不能预防和根治。亦可用于其他神经性头痛。本品适用于一些发作次数不多,但疼痛程度较严重的偏头痛病人。特别是有先兆的偏头痛,在症状一出现就服用,才能奏效。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舒马曲坦(sumatripran,英明格)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舒马曲坦(sumatripran,英明格) 为5-HTl受体拮抗剂,5-HTl受体主要位于人及动物的颅脑血管。舒马曲坦对5-HTl有高度选择性,它不仅能收缩病理性舒张的血管,还能迅速收缩人体脑膜血管。舒马曲坦还可以选择性缓解三叉神经受刺激引起的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拮抗升高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偏头痛,并能快速而有效地制止各阶段的偏头痛。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舒马曲坦的血浆半衰期为2小时。皮下注射每次6mg,2小时疼痛缓解率达66%;口服每次100mg,4~24小时复发者可用第2次。 部分人服药后出现全身无力、头重、头晕、面色苍白等,均为一过性,勿需处理。舒马曲坦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禁止与麦角类血管收缩药,禁止与5-HT抗抑郁药合用,以免出现高血压危象和冠状动脉收缩的危险。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泰必利(tiapride,硫必利)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泰必利(tiapride,硫必利) 为抗精神失常药,对精神、运动行为障碍及感觉运动异常的神经系统疾病效果好。对顽固性头痛、紧张性头痛有明显疗效。其镇痛作用可能与丘脑的中枢整合作用有关。泰必利可抑制疼痛冲动经脊髓丘脑束向脑干网状结构的传导,由此产生镇痛作用。可用于头痛、关节痛、肩关节周围炎、舞蹈症、抽动-秽语综合征。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罗通定(rotundine,颅痛定)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罗通定(rotundine,颅痛定) 是从华千金藤中提取的主要生物碱,又名左旋四氢巴马丁。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镇痛作用比解热镇痛药强。口服后30分钟起效,特别适用于慢性持续性疼痛及内脏痛,治疗偏头痛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有关,本品还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而有催眠作用。故常用于因头痛而难以入睡的病人。服后15分钟发生催眠作用,2小时后消失。临床用于紧张性头痛,偏头痛、月经痛、分娩后宫缩痛等。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苯妥英钠(phenytion sodium) 药 理 学 抗偏头痛药物 苯妥英钠(phenytion sodium) 为电压依赖性钠、钙通道调节剂。它可增加神经细胞Na+-K+-ATP酶活性,通过阻断钠离子内流而具有稳定细胞膜功能,明显阻断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脑中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上述作用均减少神经细胞高频放电扩散。其稳定神经细胞膜的作用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基础。成人每日100~200mg,逐渐加量至每日800mg。不良反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