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乳化劑十二烷基硫酸鈉 以乳化聚合方式製備高衝擊強度 聚苯乙烯/埃洛石奈米複合材料 Yong Lin, Kai Mo Ng,, Chi-Ming Chan , Guoxing Sun, Jingshen Wu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58 (2011) 423–429 Ϙ 班 級:化材四甲 Ϙ 學 號:49852014 Ϙ 姓 名:鄭 佳 宜 Ϙ 授課教師:謝 慶 東 教授
摘 要 利用乳化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以乳化聚合方式製備高衝擊強度聚苯乙烯(PS)/埃洛石奈米複合材料(HNTs)。 摘 要 利用乳化劑十二烷基硫酸鈉(SDS)以乳化聚合方式製備高衝擊強度聚苯乙烯(PS)/埃洛石奈米複合材料(HNTs)。 十二烷基硫酸鈉(SDS)對於埃洛石奈米複合材料(HNTs)在水溶液中是良好的分散劑。 聚苯乙烯奈米球分離單獨的HNTs導致乳液聚合。由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顯示HNTs在PS基材中均勻的分散。
摘 要 PS/HNT奈米複合材料之性質使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和熱重分析儀(TGA)來作分析。 摘 要 PS/HNT奈米複合材料之性質使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和熱重分析儀(TGA)來作分析。 PS/HNTs奈米複合材料的衝擊強度300%,比排列整齊的PS(neat PS)高出很多。 本篇報告提出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製備高衝擊強度的PS/HNTs奈米複合材料。
簡 介 埃洛石奈米碳管(HNTS)是普遍存在於土壤和風化的岩石內自然產生的矽酸鹽奈米碳管。一些研究報導了環氧樹脂內的HNTS、耐綸6及天然橡膠的補強效果。 已進行許多嘗試,試圖藉由加入橡膠粒子或無機粒子來改善聚苯乙烯的韌性。
簡 介 在本篇報告中,藉由乳液聚合將苯乙烯分散於HNTS的懸浮液中,其懸浮液為以十二烷基硫酸鈉(SDS)作為分散劑。 簡 介 在本篇報告中,藉由乳液聚合將苯乙烯分散於HNTS的懸浮液中,其懸浮液為以十二烷基硫酸鈉(SDS)作為分散劑。 在聚苯乙烯(PS)基材中可觀察到HNTS。此外,PS/HNT奈米複合材料達到顯著改善衝擊韌性。簡要的討論增韌機制。
實 驗 材 料 Al2Si2O5(OH)4· 2H2O 聚苯乙烯 (PS) 十二烷基硫酸鈉(SDS) 埃洛石奈米碳管(HNTs) 過硫酸銨(APS) Al2Si2O5(OH)4· 2H2O
實 驗 方 法 乾的埃洛石奈米碳管HNTS(5.0 g) 和十二烷基硫酸鈉SDS(1.0 g)加入三頸圓底燒瓶中 http://lakshmiglass.com/products3.html 加入去離子水(300 ml) 超音波震盪20分鐘 以及磁石攪拌20分鐘 過硫酸銨(0.57 g) 另外攪拌10分鐘 在氬氣環境下,水浴溫度70–75°C,加入苯乙烯(95.0 g) 以及用轉速400rpm攪拌18 小時
加入500ml的去離子水到懸浮液中 抽氣過濾 用去離子水清洗材料(1000 ml),在空氣中乾燥24小時,再在真空40–45°C下乾燥20小時 表1. GPC測定PS的分子量
結果與討論 在TEM的顯微照片中可清楚的看到HNTS多壁中空的結構 奈米碳管的內部直徑為20奈米,外部直徑為50奈米 圖1. HNTS的微觀型態: (a) SEM 和 (b) TEM 顯微照片 在TEM的顯微照片中可清楚的看到HNTS多壁中空的結構 奈米碳管的內部直徑為20奈米,外部直徑為50奈米
結果與討論 HNTs Al-OH : 3694 cm-1 3628 cm-1 Si-O : 1113 cm-1 1032 cm-1 PS C-H bending : 1442 cm-1 , 1491 cm-1 C-H stretching : 2840 cm-1 , 2920 cm-1 圖2. HNTs、排列整齊的PS、PS-H05 和PS-H10的FTIR圖
結果與討論 圖3(a)中,在低倍率的顯微圖片可看到許多群集。 因NHTS在PS基材中的良好分散性,藉由PS 圖3. PS/HNT奈米複合材料的SEM顯微照片 圖3(a)中,在低倍率的顯微圖片可看到許多群集。 因NHTS在PS基材中的良好分散性,藉由PS 奈米球,HNT被分離及HNT團聚物分解。
結果與討論 親水性表面 假設HNTs分散良好 可得到PS奈米球的混合物和單獨的HNTS被製成。 形成苯乙烯微胞
結果與討論 圖5. PS-H10 的TEM圖 (a)低倍率 (b)高倍率 觀察TEM圖發現HNTS單獨分散在PS基材中。
結果與討論 透過HNT管腔的分解產品的包裝被提出主要是 在改善高分子聚合物在HNTs中的熱降解。 圖6. 排列整齊的PS、PS-H05和 PS-H10的TGA曲線 圖7. 排列整齊的PS、PS-H05和 PS-H10的DTG曲線 透過HNT管腔的分解產品的包裝被提出主要是 在改善高分子聚合物在HNTs中的熱降解。
結果與討論 PS-H05和PS-H10比排列整齊的PS低3和6°C。PS的Tg下降顯示出PS和HNTs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不強。
結果與討論 59.1 ± 4.8 J/m 35.0 ± 6.9 J/m 19.5 ± 3.6 J/m 圖9. 排列整齊的PS和PS/HNT奈米複合材料的缺口懸臂粱衝擊強度 這些結果清楚顯示,添加5wt.%的HNTs會改善PS的衝擊強度至300%,而添加更多的HNTs會降低PS/HNT奈米複合材料的衝擊強度。
結果與討論 進一步增加填料加入量從5至10 wt.%,並未導致硬度成比 例增加,由此指出PS基材與HNTs之間的相互作用很弱。 圖10. 排列整齊的PS和PS-H05和PS-H10的儲能彈性模量 進一步增加填料加入量從5至10 wt.%,並未導致硬度成比 例增加,由此指出PS基材與HNTs之間的相互作用很弱。
結果與討論 少數單獨的HNTs分別位於PS和HNTs之間的中心和裂紋形成的界面。由此指出,有一疏密力作用在PS基材上好遠離HNTs。 凹坑狀結構 圖11. PS-H05奈米複合材料斷裂面的SEM顯微照片 直立的HNT-端指出抽出HNT是主要的斷裂活動。 光滑的HNT表面證實了HNT和PS之間的黏合力不是很強
結果與討論 圖12. PS-H05奈米複合材料鄰近斷裂面邊緣的SEM顯微照片 在PS中,很少會發現鄰近邊緣斷裂面的衝擊樣品有大量的剪切產生。
結果與討論 總結,PS/HNT奈米複合材料增韌事件順序可看出 (1) 內置在HNT周邊的疏密應力場導致應力集中在嵌入 式奈米管 (2)在奈米管與相鄰HNTs架橋連接的大面積地方尖端有 大量裂紋產生 (3)有穩定的裂紋,由於黏著力很弱,在奈米管被拉出和 PS-HNT界面的局部化產生剪切,進一步在HNT-PS 界面裝載啟動剝落汽蝕 (4)在相鄰HNTs之間,PS韌帶產生塑性變形,導致在斷 裂面上有大量的凹坑
結 論 HNTs藉由乳化聚合以苯乙烯存在於HNTs中製備具有良好分散力的PS/HNT奈米複合材料。 結 論 HNTs藉由乳化聚合以苯乙烯存在於HNTs中製備具有良好分散力的PS/HNT奈米複合材料。 PS/HNT奈米複合材料可改善熱穩定性和提高機械性能。 此外,PS/HNT奈米複合材料含有5wt.%HNTs與排列整齊的PS相比,有改善衝擊強度達300%。這是第一個例子使用無機的填料增韌脆性高分子聚合物。
參考文獻 [1] E. Joussein, S. Petit, J. Churchman, B. Theng, D. Righi, B. Delvaux, Clay Miner. 40(2005) 383. [2] B. Singh, Clays Clay Miner 44 (1996) 191. [3] Applied Minerals Inc., New York, <http://appliedminerals.com/docs/applied-minerals-dragonite-tm.pdf>. [4] S. Deng, J. Zhang, L. Ye, J. Wu, Polymer 49 (2008) 5119. [5] Y. Ye, H. Chen, J. Wu, L. Ye, Polymer 48 (2007) 6426. [6] S. Deng, J. Zhang, L. Ye, Compos. Sci. Technol. 69 (2009) 2497. [7] U.A. Handge, K. Hedicke-Höchstötter, V. Altstädt, Polymer 51 (2010) 2690. [8] K. Hedicke-Höchstötter, G.T. Lim, V. Altstädt, Compos. Sci. Technol. 69 (2009)330. [9] B. Guo, F. Chen, Y. Lei, X. Liu, J. Wan, D. Jia, Appl. Surf. Sci. 255 (2009) 7329. [10] S. Rooj, A. Das, V. Thakur, R.N. Mahaling, A.K. Bhowmick, G. Heinrich, Mater.Des. 31 (2010) 2151.
參考文獻 [11] C.B. Bucknall, Toughened Plastics,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ondon, 1977. [12] H. Keskkula, M. Schwarz, D.R. Paul, Polymer 27 (1968) 211. [13] M.U. Khan, V.G. Gomes, I.S. Altarawneh, Carbon 48 (2010) 2925. [14] S. Tanoue, L.A. Utracki, A. Garcia-Rejon, J. Tatibouët, M.R. Kamal, Polym. Eng.Sci. 45 (2005) 827. [15] B. Ou, D. Li, Sci. China, Ser. B: Chem. 50 (2007) 385. [16] T.H. Zhou, W.H. Ruan, M.Z. Rong, M.Q. Zhang, Y.L. Mai, Adv. Mater. 19 (2007)2667. [17] D. Qian, E.C. Dickey, R. Andrews, T. Rantell, Appl. Phys. Lett. 76 (2000) 2868. [18] K.M. Ng, Y.T.R. Lau, C.M. Chan, L.T. Weng, J.S. Wu, Surf. Interface Anal. 43(2010) 795. [19] M. Zhao, P. Liu, J. Therm. Anal. Calorim. 94 (2008) 103. [20] M. Du, B. Guo, D. Jia, Eur. Polym. J. 42 (2006) 1362.
參考文獻 [21] T. Kashiwagi, E. Grulke, J. Hilding, R. Harris, W. Awad, J. Douglas, Macromol.Rapid Commun. 23 (2002) 761. [22] J. Zhu, F.M. Uhl, A.B. Morgan, C.A. Wilkie, Chem. Mater. 13 (2001) 4649. [23] J.A. Torres, P.F. Nealey, J.J. de Pablo, Phys. Rev. Lett. 85 (2000) 3221. [24] A. Bansal, H. Yang, C. Li, K. Cho, B.C. Benicewicz, S.K. Kumar, L.S. Schadler, Nat.Mater. 4 (2005) 693. [25] P. Rittigstein, R.D. Priestley, L.J. Broadbelt, J.M. Torkelson, Nat. Mater. 6 (2007)278. [26] S.N. Maiti, P.K. Mahapatro, J. Appl. Polymer Sci. 42 (1991) 3101. [27] M.N. Bureau, J.I. Dickson, J. Denault, J. Mater. Sci. 33 (1998) 1405. [28] M.N. Bureau, J. Denault, J.I. Dickson, J. Mater. Sci. Lett. 20 (2001) 1901.Y. Lin et al. /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58 (2011) 42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