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小國寡民〉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http://qixiaolong.blshe.com/post/1269/31385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http://qixiaolong.blshe.com/post/1269/3138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經典養生系列 2飯水分離陰陽飲食法 21 世紀 最震撼的健康 飲食新概念. 韓國暢銷養生書,銷售已突破 1,000,000 冊! 只要將湯 、 水從飯桌上拿掉,不但能治癒各種疾病,還能 減肥、皮膚變好、變年輕漂亮,獲得新生命! 一種根據大自然原理所創造的自體治療奇蹟! 一條神奇的自然治癒和生命之路~
Advertisements

大家好! 我叫 吴诗 我的号码: ( ) QQ :
自我介紹 1972年出生 台北人 專長排球 棒球迷 校友 1989~1999 (淡專、淡水學院、真理大學、輔仁大學)
第四节 1.了解现代汉语词汇来源系统的七个基本方面
桃花源記 陶淵明.
為什麼是我得癌症? --飲食、睡眠習慣致命
現代華文小說選讀 99-2期初 第二至四週.
網銷期末企劃案 準媽媽生活網.
五个”名“工程 天下和谐 向善大典暨新春禅文化节推广方案
打造獨一無二的雲端學校 -由申請到建置輕鬆完成
推进教育信息化 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江门市外海中学.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 复习指导 2015年10月.
第十二課 桃花源記 陶潛.
从头开始 之 阶段性报告.
履歷表撰寫及面試技巧實務----- 基隆市職業總工會(數​位觀光人才養成班) 講師:王在正
UPSi FCU • 逢甲大學 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17
第4章 C to C電子商務.
让互联更安心.
沒有人希望 自身或自己的小孩殘病 但是 我們無法選擇 面對孩子的不幸 我們遺憾 但絕不放棄 15年的努力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 心智障礙者家庭願意 和孩子走出來 也看到越來越多人接納 和關懷的眼光。
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与应用的 现状与思考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
當代前衛媒體藝術 社會議題系列.
美食之旅 台南小吃 指導老師:陳雪玉 組長:黃竑智4960T118 組員:張昊翔4960T015 賴琪溱4960T016
中一基本商業科 單元五 - 廣告的認識.
創意產業的品牌溝通策略實務分享 主講人-王福闓 丁英隆、楊朝皓 101學年度「科技藝術專題講座」心得報告.
课题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Blog: 主 讲: 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 缪剑峰 Blog:
FCU • 逢甲大學 UPSI 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Urban Planning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圖資處 綜合業務組 服務課程團隊 合作單位:幼稚園、國小、市圖、書局、社福中心、 老人活動中心
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研究 刘志华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技术系
大众传播媒介的变迁 课标: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了解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及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认识大众传媒的力量。
班級:213 座號:34 姓名:王姿涵 指導老師:謝榮芳
第 8 讲: 安全心理尺度的数学表达方法 主讲人:刘琛,吴超
第六章 社交網路與 虛擬社群 第一節 社會資本 第二節 社交媒體行銷 第三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知道你 第四節 社交媒體行銷:讓人喜歡你
指導教授:胡志佳教授 成員: 劉慈惠 游宣燁 林鈺芳.
宜蘭縣校長資訊研習 報 告 人: 宜蘭教網中心執行秘書 陳一鳴.
“区域性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课题研究.
信託業務 郭貞伶
      創業計畫案             楊喬琍               劉桂秀.
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節 歐洲社會的蜕變.
第二章 城市规划概论 规划的概念和特征 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发展 城市规划体系 城市规划的职能、内容、程序.
100學年度第一學期 教師圖書館利用教育 報告人:圖書館主任 黃柏年老師 日 期:100年12月15日至101年1月10日
营造书香校园 促进和谐发展 ---华城实验小学05年秋学期工作回顾.
三、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施耐庵.
第一課 桃花源記 課文賞析 文章結構表 陶淵明生平介紹 問題與討論 後人評價 牛刀小試 陶淵明其他作品欣賞 圖源出處 中西理想世界比較
BOX TOILET See On Blog:
BLOG / Website 應用在中文教學 余穗清 March 09, 2013 next.
導師經驗分享 ~陪伴孩子們共同走一段歷程 忽然想到『一起開始的旅程』 這幾個字有種溫暖的氣氛 如果用來形容我們 是不是很巧妙傳神?
“玩”吸毒VS “反”吸毒 誰勝誰負 年度 中三級 通識科專題 進興組 組員:王英明(3E32) 徐栢熙 (3E06)
網站資料庫 1.全球資訊網的發達,造成動態網頁的需要與進步,目前很多都使用WAMP架設網站 ,WAMP是Windows+Apache+MySQL+PHP的標準縮寫,是當今最受歡迎的開放程式碼(Open Source)網站開發平台 2.本課程使用WAMP技術結合Dreamweaver網頁製作,讓網站的開發更方便、有效率.
蔡惠玲 (Daphne Tsai) Sept. 26th, 2010
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2版).
高雄市K12數位學校學生網路進修 大義國中資訊領航藝術出航.
认识 信息资源管理.
一個簡單的 Scratch 2 程式設計教學 碧華國小資訊組長 邱昭士.
從一本被卅三家出版社拒絕的書稿    變成有幾十部續集、行銷千萬冊的搶手叢書 《心靈雞湯》的出版就是活脫脫的勵志傳奇.
104年度 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簡報 南投縣立集集國民中學 健康和諧 充滿活力 樂觀精進 追求卓越 溫馨成長 創作潛能
951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 成果發表會 - 媒體識讀
教育部顧問室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發表會
動畫期中報告-有趣的互動多媒體 視傳四甲 張天一.
作伙愛旗車 和我們一起 配合2009世運會在高雄 高雄打造了一套 遍佈全縣市的自行車道 車道明年將達到200公里 躍居全國之冠 然而
BLOG / Website 應用在中文教學 余穗清 March 09, 2013 next.
他山之石,都为我用 中小应用型数字图书馆WEB2.0网站的探索与实践
關懷地球永續健康 遠離生活毒害 創造有機生活 主講人:林 才 群.
97年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實施成效研討會 主題:科技資訊有效運用 明華國中
教學卓越中心 102學年度第1學期 TA培訓 報告人: 樓 昕、黃鑠崴 羅 婕、黃巧如 謝佩蓉.
典範的轉移:傳播有限效果論 美國傳播研究的傳統就是「效果研究」看媒體究竟能發揮什麼樣的效果 去影響閱聽人的行為、態度
報告組別 : 第1組 組員 : 企碩2乙 M 藍元坤 企碩2乙 M 胡湘萍
中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專題報告 影響消費者下載遊戲App因素之研究 第四組 指導老師:葉晶雯老師
網路犯罪.
全球華文網─部落格製作 講師:蔡素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老子選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小國寡民〉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http://qixiaolong.blshe.com/post/1269/31385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http://qixiaolong.blshe.com/post/1269/31385

道家在說啥? 生命的大智慧

老子生平 「謎一樣的人物」 神 龍 見 首 不 見 尾

老子生存活動年代 公元前571-477? 公元前606-477? 终年94歲?129歲?200歲?600歲? 唯一可信的是得享長壽

老子別稱 隱君子 (史記司馬遷評語) 龍~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引孔子言) 博大真人 (莊子) 太上老君 (東漢張陵尊稱老子) 隱君子 (史記司馬遷評語) 龍~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史記引孔子言) 博大真人 (莊子) 太上老君 (東漢張陵尊稱老子) 玄元聖祖 (唐玄宗追封老子)

蔡志忠版老子 老子其猶龍乎

§其人其事 老子的事蹟最早見於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傳文說他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省鹿邑縣),姓李,名耳,字聃(ㄉㄢ)。曾做過周守藏室(圖書館)的史官(柱下史)。相傳孔子到周時,曾向老子請教禮的問題。他研修道德之學,一心想隱姓埋名不使人知。因看到周朝衰微,於是離周而去。到了函谷關,關尹喜強使老子著書,撰成道德經五千餘言,出關而去,不知所終。

§其書 道德經現在流行版本,都分成八十一章。上篇三十七章,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人稱德經,共五千二百餘字。老子二卷注本繁多,以河上公注為最古,以魏王弼注最為通行,今人余培林的老子讀本,陳鼓應的老子註譯及評介都可參看。   《道德經》五千言是老子思想的結晶,以「道」為思想核心,貫穿全書。老子欲建立「常道」,此一「常道」既是天地萬物所依循的準則,也是個人、社會、國家所應奉行的圭臬。下面就從宇宙本體論、人生修養論及政治思想三方面來認識老子。

(一) 宇宙本體論--道法自然 1.宇宙的本源 道可道 非常道 有物混成 2.宇宙的生成 道生一 一生二 天下皆知美 舟p.88 舟p.89 音樂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LTcGA4r7cw 道可道 非常道 舟p.88 有物混成 2.宇宙的生成 舟p.89 道生一 一生二 天下皆知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題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說明天地間看似對立的事物,其實是相互依存的;有美才有醜,有前才有後,一切價值判斷都不是絕對的。 聖人了解這個道理,所以採取「無為」的態度去面對。從中可以看出道家異於儒家的獨特思惟模式,以及老子超越世俗、洞見事物底蘊的人生智慧。 三民版課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課文與注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民版課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①;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二句: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那醜的觀念就同時產生了。 斯,就。 惡,ㄜˋ,醜。 已,通「矣」,助詞。 ◎道體無名,故無美醜善惡。迨至道體分裂,於是「始制有名」。 ◎美醜善惡之名既有,天下必將求美而去醜,趨善而避惡,由是紛爭迭起而詐偽滋生。 三民版課本、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②,音聲相和③,前後相隨④。 ②有無相生四句:有和無相依而生,難和易相對而成,長和短相較而顯,高和下相互倚存。 相生,相互依存而產生。 相成,相對形成。 形,顯現;彰顯。 傾,傾倚;依靠。 ③音聲相和:音與聲相互調和。 音,指樂器的聲音。聲,指人的聲音。 另解:音聲即音響,指聲音及回響。 ④相隨:相互跟隨。 ◎萬物皆是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 三民版課本、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功學網 http://www.quanxue.cn/CT_DaoJia/LaoZi/LaoZi02.html

◎相對之名產生後,世人皆追求正面而捨棄反面,陷於有為之境。 ◎獨有聖人能體合道本,順應自然。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⑤。 ⑤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二句: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事物,以「不言」的方式來施行教化。 聖人,指道家最高境界的理想人物。 無為,順其自然,摒棄人為造作。 不言,不發號施令。言,指政教號令。 ◎相對之名產生後,世人皆追求正面而捨棄反面,陷於有為之境。 ◎獨有聖人能體合道本,順應自然。用無為的手段達到有為的目的。 三民版課本、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功學網 http://www.quanxue.cn/CT_DaoJia/LaoZi/LaoZi02.html

萬物作焉而不辭⑥。生而不有⑦,為而不恃⑧,功成而弗居⑨ 。 ⑥萬物作焉而不辭:任憑萬物自然產生而不加以控制。 作,產生。 辭,通「司」,主宰、控制。 ⑦生而不有:長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有,占有。 ⑧為而不恃: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其才能。 恃,依靠;仗恃。 ⑨功成而弗居:有所成就而不居功。 三民版課本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⑩ 。 ⑩夫唯弗居二句:正因為不居功,所以功德不會泯沒。 夫唯,正因為。夫,ㄈㄨˊ。 「夫唯」乃《老子》書中的習用語,下句開頭通常為「是以」或「故」,用來肯定和一般人意思相反的說法。 不去,不失去;不離開。 三民版課本、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朱謙之《老子校釋》 天下之物,無處不有矛盾,即無處不在其對待之中各自動作。夫唯無心而順自然者,不求功,不求名,因天任物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深澈乎萬物相反相成之理,消息盈虛,與時俱行。萬物並作,而吾不為始;吾所施為,而不以跡自累;功成事遂,退避其位。 三民版教冊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虞愚《中國名學》 是以聖人知虛名之不足尚,故處無為之道以應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如天地以無心而生物,即萬物皆往資焉。不以物多而故辭,雖生成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有,雖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時推移,雖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惟不居其功,故功不朽,惟不尚名,故名常存。 三民版教冊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人間世上,一切概念與價值都是人為所設定的,其間充滿了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因此引起無休止的言辯紛爭。「聖人」卻不恣意行事,不播弄造作,超越主觀的執著與專斷的判斷,以「無為」處事,以「不言」行教。 三民版教冊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傅佩榮《傅佩榮細說老子》 本章描述老子的相對觀,所有的判斷,如高下、長短、有無,都是相對的。我們所見的一切,不但在感官上是相對的,在認識判斷上也是相對的。……所以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其實好與不好都在一個整體裏面,換一個角度,好就變成不好,不好就變成好。一切都來自「道」,最後又回歸於「道」,任何東西都會由這一面變成那一面,因為它是相反相成的,這就是相對觀。 傅佩榮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7bcc901000b3k.html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韻腳 (據古代漢語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耕部)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歌部)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魚部) 三民版教冊

(二) 人生修養論--法道自然無為 舟p.89 絕聖棄智 致虛極 2.輕利寡欲,和光同塵 五色令人目盲 知者不言 舟p.90

3.弱道哲學 反者道之動 將欲歙之 天下莫柔弱於水 上善若水 知其雄 人之生也柔弱 江海

(三)政治思想 ~ 無為政治 ~

老子的理想國是小國寡民,人民淳樸,生活原始簡單,各個安居樂業。

桃花源 的原型 老子小國寡民

小 國 寡 民 圖

理想國(柏拉圖) 西元前427~347 西元前四一一年,雅典熱鬧的百里阿港附近塞伐洛斯的家裏,屋裏幾張椅子散落成半圓形,蘇格拉底和他的朋友就圍坐在這裏,展開了一長串的對話。在詰難辯論的過程中,闡述了正義的意義、宗教與文化、國家與靈魂、國衛生活、知識的性質等等主題,也討論了如何改造社會,建立理想國。   柏拉圖以對話體的形式,記錄了蘇格拉底與友人間的滔滔雄辯,成就了《理想國》這部流傳久遠的西洋經典。所討論的問題與獨到的見解,甚至寫作的形式,無論就西洋哲學、政治學或文學而言,都有其歷史性的地位。所謂理想國就是一個虛構的理想國度,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烏扥邦>

物質世界的背後, 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 他稱這個實在為<理型的世界>, 其中包含存在於 自然界各種現象背後、 永恆不變的模式。 烏托邦utopia 物質世界的背後, 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 他稱這個實在為<理型的世界>, 其中包含存在於 自然界各種現象背後、 永恆不變的模式。

譯文:「國要小人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也不想遠方遷移;雖有船車,沒有乘坐的必要;雖有武器裝備,沒有陳列的必要。 小國寡民(句中對),使有什佰(許多)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看重生命)而不遠徙(不輕易遷移,猶言安土重遷)。雖有舟輿,無所乘之(不遷,故不用交通工具);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不必陳列,引申為布陣打仗), 譯文:「國要小人少。即使有各種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也不想遠方遷移;雖有船車,沒有乘坐的必要;雖有武器裝備,沒有陳列的必要。 課本原文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不用文字-不用知識和智巧,回到上古淳樸的生活模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轉品)其俗(自給自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國小民少不來往-不刻意經營人脈關係)。 使人民回複到結繩記事的狀況。吃得香甜,穿的美觀。住的安逸,過得歡樂,鄰國之間互相看得見,雞鳴犬吠的聲音互相聽得著。而人民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來。 結論

目 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題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課文與注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韻腳 〈小國寡民〉題解 目 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題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課文與注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集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韻腳 〈小國寡民〉題解 〈小國寡民〉課文與注釋 〈小國寡民〉集說 〈小國寡民〉韻腳 理想世界之藍本 老子其人其書 問題與討論 附錄 老子出關相關藝品

〈小國寡民〉題解 小國寡民,描繪一個沒有苛政、沒有戰爭,人民恬淡寡欲、快樂自足的理想社會圖像,反映出老子對人世紛爭──國與國爭,人與人爭──的極端厭棄。此一與世無爭的理想國度,陶淵明〈桃花源記〉所述差堪彷彿。 但「桃源世界」存在的前提,在於客觀環境的「與世隔絕」;而「小國寡民」全落在主觀上「不相往來」的一種願望。這是二者最大的分野所在。 三民版課本

〈小國寡民〉課文與注釋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三民版課本

小國寡民①,使有什伯之器② 而不用,使民重死③ 而不遠徙。 ①小國寡民:在小國少民的情況下。 ②什伯之器:指兵器。什伯,古代軍隊編制以五人為「伍」,十人為「什」,百人為「伯」。伯,通「佰」。 ‧另解:各種各樣的器具。什伯,意爲極多,多種多樣。 ③重死:愛惜生命。重,重視;看重。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雖有舟輿④,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⑤;使民復結繩而用之⑥。 呼應: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④舟輿:船和車。 輿,ㄩˊ,車廂。此泛指車子。 補充: n.地域、疆域。如:輿圖。 a.公眾的。如:輿論。 ⑤雖有甲兵二句:雖然有盔甲兵器,也沒有機會去使用。 陳,陳列;使用。 ⑥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使人民回復到上古結繩記事時期的素樸生活。 結繩,指結繩記事。 三民版課本、教育部國語辭典 呼應: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不用知識 不用智巧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⑦,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⑧ ,民⑨至老死不相往來。 ⑦甘其食四句:人民覺得他們的食物香甜,衣服漂亮,住所舒適,風俗稱心。 甘、美、安、樂四字作作意動詞看,文意較順,也較符合老子「為無為」的政治思想。 →食雖粗而以為甘,衣雖惡而以為美,居雖陋而以為安,俗雖樸而以為樂。 ⑧雞犬之聲相聞:雞和狗的叫聲都可以相互聽見。比喻住家相近。 ⑨民:指鄰國之民。 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喻人雖然相距很近,彼此間卻互不來往,互不干擾。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教育部國語辭典

〈小國寡民〉集說 棄絕文明,回歸上古 這是「無名」一個觀念的實際應用。這種學說,要想把一切交通的利器,守衛的甲兵,代人工的機械,行遠傳久的文字,……等等制度文物,全行毀除。要使人類依舊回到那無知無欲老死不相往來的烏托邦。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 三民版教冊、龍騰版教冊

〈小國寡民〉集說 高度文明的純樸世界 此即老子之理想的社會也。此非只是原始社會之野蠻境界;此乃包含有野蠻之文明境界也。非無舟輿也,有而無所乘之而已。非無甲兵也,有而無所陳之而已。「甘其食,美其服」,豈原始社會中所能有者?可套老子之言曰:「大文明若野蠻。」野蠻的文明,乃最能持久之文明也。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三民版教冊、龍騰版教冊

〈小國寡民〉集說 自給自足、單純質樸之上古農家社會寫照 「小國寡民」是個頗富詩意的烏托邦。在這小天地裡,社會秩序無須政治力量來維持,單憑各人純良的本能就可相安無事。在這小天地裡,沒有兵戰的禍難,沒有重賦的逼迫,沒有暴戾的空氣,沒有凶悍的作風,民風淳樸真質,文明的汙染被隔絕。故而人們沒有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沒有恐懼、失落的感受。這單純樸質的社區,實為古代農村生活的描繪。(續下頁) 三民版教冊、龍騰版教冊

〈小國寡民〉集說 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是由無數自治自尚的村落所形成。各個村落,由於經濟上可自足自給,所以大型的相互交通成為不必要。 (承上頁) 中國古代農業社會,是由無數自治自尚的村落所形成。各個村落,由於經濟上可自足自給,所以大型的相互交通成為不必要。 在這恬淡自足的理想國裡,人民過著安閒和諧的生活。這種生活情景,成為陶淵明桃花源的理想境地之模本。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 三民版教冊、龍騰版教冊

〈小國寡民〉集說 國小、民少,無為而有效能的社會 這樣的社會,有太古社會的影子,如「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但並不是沒有政府機構存在,並非否定「政」,只是希望它做到無為。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 龍騰版教冊

〈小國寡民〉韻腳 (據古代漢語上古韻部及常用字歸部表)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蒸、真合韻)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蒸、真合韻) 美其服,……樂其俗。(屋、沃合韻) 三民版教冊

理想世界之藍本 孔子的大同世界 《禮記‧禮運》:這種社會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為政治制度,以「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為社會制度,以「貨不必藏諸己,力不必為己」為經濟制度。 陶淵明的桃花源 桃花源與世隔絕,人民古樸無華、安居樂業、自由自在、不與外界往來,是陶淵明對心中理想世界的描述。 教育部國語辭典

理想世界之藍本 柏拉圖的理想國 理想的社會應是一個組織嚴謹的城邦,在此城邦中,人民各有所事而不過問他人,也無政治權力,而治理這個社會的是理性最強的哲人王。 湯瑪斯‧摩爾的《烏托邦》(Utopia) 摩爾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雛形,取其小國寡民、階級分工和公有財產的理念,構築了一個假想的島國,以理性為治國的上綱原則,其中設施無不盡善盡美(故後世將「烏托邦」引為空想或理想的代稱)。 教育部國語辭典 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7261

老子其人其書 老子其人 孔子問禮於老聃 老子出關─紫氣東來 神話傳說中的老子 老子思想的影響 《老子》其書 《老子》思想 《老子》選讀 《老子》文體性質 老子思想的影響 圖片來源 《老子壁像》http://qixiaolong.blshe.com/post/1269/31385

老子其人 依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老聃(一說:李耳。聃,ㄉㄢ),世稱老子。春秋時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東)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略早於孔子。 早年在周朝擔任守藏室之史,掌管文獻,熟習上古以來的典章制度及盛衰興亡之跡,相傳孔子曾向他問禮。 其後眼見周室日趨式微,西出函谷關遁去,莫知所終。 著有《老子》。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孔子問禮於老聃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孔子適周, 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引申為做官),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像飛蓬轉徙流離)。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商人隱藏貨物,不讓別人知道。喻有真才實學的人,不露鋒芒),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君子的道德修養隱藏在心中,外表謙虛退讓,像愚鈍之人)。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續下頁) 注釋參正見網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2/14/42250.html

孔子問禮於老聃 (承上頁)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通「網」,捕獸的器具),游者可以為綸(釣魚的絲線),飛者可以為矰(ㄗㄥ,用絲繩繫住,可以射飛鳥的短箭)。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注釋參正見網 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7/2/14/42250.html

老子出關─紫氣東來 《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傳說老子將過函谷關,關令尹喜登樓,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有聖人過關。後用來比喻吉祥的徵兆。亦作「東來紫氣」。 教育部國語辭典

神話傳說中的老子 劉向《列仙傳》 正式將老子列為神仙,老子乘青牛出關之說便是出於此書。把老子的出生往前推了好幾百年,起碼有五百多歲,但若視為真人,長壽即為合理。 葛洪《抱朴子》、《神仙傳》 道教重要經典,描述了老子的形象:身長約九尺,黃臉長眉大眼,耳長垂肩,寬額齒疏,額上有紋理,鼻樑高挺,有兩根骨柱,方口厚唇。走路時腳踏地支,手握天干(或說足踏八卦而行),身形飄忽不定。他是母親懷胎八十一年才生下的,形貌奇特,又很長壽,所以大家稱為「老子」。 龍騰版教冊

《老子》其書 《老子》又稱《道德經》,全書以韻散結合的文體寫成,有如格言。 今通行本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其中上篇主要論述「道」,下篇主要論述「德」。 老子的「道」和「德」,都是較為複雜的哲學概念。大體而言,「道」無形無象而永恆存在,是宇宙的本源和普遍規律;「德」則是「道」反映在萬物和人身上的表現。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老子》思想 宇宙觀 文明觀 (1)「無」為一切之本 (1)絕聖棄智 (2)道生萬物 道法自然 人生觀 政治觀 (1)小國寡民 (1)虛靜寡欲 (2)守柔不爭 文明觀 (1)絕聖棄智 政治觀 (1)小國寡民 (2)無為而治 (3)反璞歸真 老子選小國寡民補充講義 http://nknush.kh.edu.tw/~chinese/text/E20.doc

《老子》選讀 〈第三章〉 不尚賢(崇尚賢人),使民不爭(不爭賢名);不貴難得之貨(指金銀珠寶之類),使民不為盜;不見(顯現)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清淨人民的思想),實其腹(使人民安飽),弱其志(心志,為智力巧詐之所出),強其骨(強健人民的身軀)。常使民無知無欲(即使民復歸於渾沌的境地)。使夫智者不敢為(巧智之人不敢妄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選讀 〈第四十八章〉 為學(政教禮樂)日益(知欲日增),為道日損(知欲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以無為為用,萬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所以可以說是無所不為)。取(治)天下常(通「當」,應當)以無事(無為),及(若)其有事(有為,指設教令、定刑罰),不足以取天下。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選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正道,清靜無欲之道)治國,以奇(奇巧)用兵,以無事取(治)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禁令),而民彌貧;朝多利器(權謀),國家滋昏;人多伎巧(智巧),奇物(邪事)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自然化育);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不施教令),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選讀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江海為百川所歸,故稱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居萬民之上),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累,負擔);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推戴)而不厭(厭棄)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選讀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所有攻堅強者都無法改變水柔弱的本性)。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汙垢、屈辱),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災禍),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言論以道為本,但多與俗情相反)。 三民書局《新譯老子讀本》

《老子》文體性質 創造了一種韻散結合的文體,類似近代所說的散文詩。 老子善於觀察自然和社會現象,從具體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 邏輯性已頗為講究。 吸收了大量來自民間的格言諺語。 三民版教冊

老子思想的影響 戰國時期非顯學。 漢初,與法家、陰陽家相互融通而為「黃老之學」,將老子守柔、不爭、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化為帝王治術,在漢初的政治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直到武帝獨尊儒術時才有了改變。 東漢末年,重視養生修煉的道教成立,奉老子為始祖(太上老君),老子至此由歷史上的思想家變為宗教的教主、神仙。 龍騰版教冊

老子思想的影響 魏晉六朝,老子清靜之思想再度流行,與《莊子》、《周易》三者並稱「三玄」,是魏晉名士清談的主要內容,似乎在亂世之中,老莊思想特別能撫慰人心。 到了唐朝,因李姓之故也奉老子為始祖,甚至以道教為國教(但唐代對宗教採取極為開放的態度,並未獨尊道教)。 歷代以來,老子思想在中國思想學術上雖不居主流地位,但其修身處世之觀念,仍深深影響中國數千年。 龍騰版教冊

問題討論一 事物往往具有正反兩面的意含,請就「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兩句,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 答:「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意即「有美就有醜」。因為美、醜並非是事物的本質,而是人為的判斷,只存在於人類的概念世界之中。而凡是概念都是相對的、變動的。甲因乙的「醜」而顯得「美」,卻也可能因丙的「更美」而相對顯得「醜」。我們說毛毛蟲「醜」,也是因為有了蝴蝶「美」的緣故。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問題討論二 試將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圖象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作一比較。 答:老子和陶淵明皆身處亂世,也都認真地在思考:人類的最大幸福是什麼?老子想回復到像上古時代純樸寡欲的社會;陶淵明則建構了一個隔絕於當代社會之外的樂園。二人所呈現出的境界大致相同:無紛爭、無戰亂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乃至人與自然之間達到了完全的和諧。但由於作者分屬哲人與詩人,故表述方法各異,效果也不同。〈小〉文採抽象論述,啟人思考;〈桃〉文採具體呈現,引人嚮往。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問題討論三 《老子》全書以韻散結合的文體寫成,具韻協之美。請指出本課中,句式整齊且具音韻之美的句子。 答: 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生」、「成」、「形」、「傾」等字協韻。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服」、「俗」等字協韻。 三民版課本、三民版教冊

附錄 老子出關相關藝品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41548.html 圖片來源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41548.html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41548.html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 國瑞書畫藝術網http://auction.artgreat.org/ 圖片來源 國瑞書畫藝術網http://auction.artgreat.org/ 圖片來源 國瑞書畫藝術網http://auction.artgreat.org/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古博堂http://www.86art.cn/renwu.htm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拙風文化網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16&articleid=2958 圖片來源:拙風文化網http://www.wenhuacn.com/meishu/article.asp?classid=116&articleid=2958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 :榮寶書畫拍賣網http://cnc.art139.com/html-cn/gallery_details.php?prod_id=29036 圖片來源 :榮寶書畫拍賣網http://cnc.art139.com/html-cn/gallery_details.php?prod_id=29036

老子出關圖 圖片來源:袁武藝術網http://www.yuanwuart.com/works.asp?ProType=&SearchText=&pageno=3 圖片來源:袁武藝術網http://www.yuanwuart.com/works.asp?ProType=&SearchText=&pageno=3

宋 緙絲 青牛老子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http://www.npm.gov.tw/exh94/form9407/page02_05.html#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http://www.npm.gov.tw/exh94/form9407/page02_05.html#

老子出關瓷像 圖片來源:國陶珍品http://www.fsguotao.com/Info/mjshow_lhb.asp

老子出關黑陶塑像 圖片來源:龍陽黑陶http://www.jiyang.gov.cn/longyang/index4.htm

老子出關墨玉 圖片來源:銀工坊http://www.925.com.cn/products/sort.php?sortid=32

老子銀幣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12305.html

函谷關塑像 圖片來源:旅遊視頻http://www.tripdv.com/view/n/news/200611816150058211025.html 圖片來源:旅遊視頻http://www.tripdv.com/view/n/news/20061181615005821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