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1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各段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 程及特点。 2 认识消化腺分泌和消化管运动的调节作用。 1 消化过程、消化活动的调节(胃、肠消化为主) 2 消化道运动形式及消化腺分泌的机制。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以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以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过程。 吸收: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二、消化的方式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机械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咀嚼和消化道舒缩 化学性消化--消化液(酶) 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微生物 三、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储备和摄取Ca2+能力低) 2 伸展性大 3 具有紧张性收缩 4 自动节律性弱 5 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牵拉等刺激敏感
(二)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 静息电位(Rp):主要由K+的外流引起(-50~-60mV) 2 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BER) (1)定义: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缓慢的自动去极化、复极化电位变化,因其频率低称~。 (2)机制:肌源性活动 (3)作用:在此基础上激发动作电位,并决定肌肉收缩的频率 3 动作电位 Rp——BER——阈电位——Ap
综上所述,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位则是在慢波去极化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每个慢波所出现的锋电位数目越多,肌肉收缩的幅度也越大。
三种肌肉组织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比较
四、消化腺的分泌 (一)消化液分泌方式 (二)主要的消化液 (三)消化液成份 1 顶浆分泌 2 全浆分泌 3 局部分泌 3 局部分泌 (二)主要的消化液 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汁、大肠液 (三)消化液成份 1 水 >90% 2 无机盐:H+、Na+、HCO3-等 3 有机物:各种消化酶和粘蛋白
五 消化道功能的调节 (四)消化液的作用 1 改变消化道内的pH值,以适应消化酶的活性。 (一)神经调节 2 消化分解食物 3 稀释食物,调节消化道内容物的渗透压,便于 黏膜上皮细胞的吸收。 4 保护消化的粘膜免受损伤,并具有杀灭细菌、 病毒的免疫保护作用 五 消化道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外来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内在神经系统
1 外来神经系统 ① 交感神经 分泌NE,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② 副交感神经 A 分泌Ach,促进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① 交感神经 分泌NE,抑制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② 副交感神经 A 分泌Ach,促进胃肠道的运动和腺体分泌 B 分布:横结肠以上由迷走N支配,以下由盆N支配
2 内在神经丛(壁内神经丛) 存在于消化管壁内,含有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包括: ① 黏膜下神经丛:运动神经元释放Ach和VIP,主要 调节腺细胞和上皮细胞功能,也可支配粘 膜下血管的运动。 ② 肌间神经丛: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如Ach和P物 质)和抑制性递质(如VIP和NO);其运动 神经元主要支配平滑肌细胞。
3 外来神经的调节与壁内神经丛 局部反射的关系 中枢神经系统 交感及副交感传入 交感及副交感传出 肌间神经丛 黏膜下神经丛 局部传入 消化道壁内的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 平滑肌细胞 消化腺细胞血管
(二)体液调节(主要是胃肠激素) 1 胃肠内分泌细胞 2.胃肠激素的作用方式 闭合型、开放式 三种:内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内分泌:激素经血液运输至靶组织而发挥作用。 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细胞外 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发挥调节。 神经分泌:一些激素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自分泌:指激素通过局部扩散至细胞间隙,又返回 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 种方式称为~。
内分泌 如:胰岛D细胞 旁分泌 神经分泌
3.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 ① 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的运动 ②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抑胃肽 胰岛素) ③ 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的代谢和生长 ② 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抑胃肽 胰岛素) ③ 营养作用:促进消化道的代谢和生长 (如胃泌素促进胃和肠粘膜上蛋白质的合成) 4 脑-肠肽的概念 一些肽既分布于胃肠道又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这些双重分布的肽被统称为脑-肠肽。(生长抑素)
第二节 口腔消化 一、摄食及其调节 (一)摄食方式:滤食、吸食、捕食、采食 (二)采食调节 1 中枢感受器的调节 食欲中枢:摄食中枢(LH) 第二节 口腔消化 一、摄食及其调节 (一)摄食方式:滤食、吸食、捕食、采食 (二)采食调节 1 中枢感受器的调节 食欲中枢:摄食中枢(LH) 饱中枢(VMH) 2 外周感受器的调节 1> 饲料的性质(饲料的形状、颗粒 度、颜色、添加剂) 2> 营养、代谢对摄食的调节:血糖浓 度降低与饥饿有关。
3> 激素对摄食的调节:生长激素 4 > 进食对摄食的调节:消化管短期受到的生理刺激影响摄食,如胃充胀是抑制了摄食中枢而减少对食物的欲望。 5 > 神经递质对摄食的影响:鸦片类肽类物质对摄食有兴奋作用,神经肽类大多抑制摄食,黑质纹状体束中的多巴胺能对摄食启动起主要作用。蛙皮素、胆囊收缩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等可通过中枢对摄食起抑制作用。
肥胖与瘦素
二、咀嚼与吞咽 (一)咀嚼作用: 1、将食物切碎。 2、将切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 吞咽。 3、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而产生化学 性消化作用。 4、反射性的引起胃、胰、肝、胆囊等活动的 加强,为进一步的消化吸收作准备。
(二)吞 咽 食不言,嚼不语 1 吞咽分期 1> 口腔—咽:随意运动 2> 咽—食道上段:反射 (二)吞 咽 食不言,嚼不语 1 吞咽分期 1> 口腔—咽:随意运动 2> 咽—食道上段:反射 3> 食道上段—胃:食道蠕动 2 吞咽反射 1、咽部感受器 2、传入神经:咽、喉部的 Ⅴ、Ⅸ和食管Ⅹ 3、中枢:延髓 4、传出神经:Ⅴ、Ⅸ、Ⅻ(支配舌、咽、喉)和 Ⅹ (支配食管)
三 唾液及其生理功能 垂涎三尺 唾 液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无色、无味、pH值各异) 三 唾液及其生理功能 垂涎三尺 (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唾液腺:分泌唾液(无色、无味、pH值各异) 水:占99% —— 润湿食物、调节体温、清洁和 保护口腔。 无机物:Na+、K+、Ca2+、Cl- 、HCO3-等—— 维持口腔的碱性环境 有机物 溶菌酶——杀菌。 (黏蛋白等蛋白) 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麦芽糖。 PH7活性最强,PH4.5失活 唾 液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完全是神經反射性 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第三节 单胃消化 概 述: 胃的功能结构 1 暂时贮存食物 2 消化 3 吸收 4 内分泌
一、胃液及其生理功能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贲门腺 外分泌腺: 幽门腺 胃底腺 粘液颈细胞:粘液 壁细胞:盐酸、内因子 内分泌腺:G细胞——促胃液素;D细胞--生长抑素 贲门腺 外分泌腺: 幽门腺 胃底腺 粘液颈细胞:粘液 壁细胞: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胃液:无色、无味、酸性(PH值0.9-1.5)
胃液的作用 1、盐酸 1)盐酸排出量 (mmol/L/H): 基础排酸量:空腹时(0-5) 最大排酸量:进食或有药物刺激(20-25)
2)胃液的分泌:H+是壁细胞主动分泌,由质子泵实现。
2、胃蛋白酶原 3)胃酸的作用: ⅰ 杀菌 ⅱ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并刺激小肠的运动。 ⅰ 杀菌 ⅱ 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并刺激小肠的运动。 ⅲ 促胰泌素分泌,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ⅳ 促铁和钙的吸收 2、胃蛋白酶原 HCl和自身激活 蛋白质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 示和胨 PH 1.5~3.5活性最强;PH大于5失活
3、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作用: ①通过粘液层阻止HCL向胃壁的扩散 ②扩散中不断被HCO3-中和 ③达胃壁时PH值不断升高,达到5时,酶失活 4、内因子:促VitB12在回肠吸收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影响胃酸分泌的主要内源性物质 1)乙酰胆碱: 迷走神经 肠壁内在神经 乙酰胆碱 壁细胞 胃酸 2)胃泌素: 迷走神经 肠壁内在神经 乙酰胆碱 壁细胞 胃酸 2)胃泌素: 胃肠腔内化学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迷走神经 G细胞 胃泌素 壁细胞 胃酸
3)组胺: 肠嗜铬样细胞 组胺 壁细胞 胃酸 4)生长抑素: D细胞 生长抑素 抑制胃窦G细胞释放胃泌素 抑制ECL细胞释放组胺 直接抑制壁细胞的功能 抑制胃酸分泌 上述物质不仅各自对壁细胞有直接作用,它们之间 还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1)头期胃液分泌: 1)冲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眼、耳、鼻、口腔、 咽、食管) 2)机制: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均为神经调节)。 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 A、直接刺激壁细胞 胃酸 B、胃窦部的G细胞 胃泌素 3)特点: 占总分泌量的30%,酸度及胃蛋白酶原的含量很高。
(2)胃期胃液的特点: 1)食物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 胃液分泌。 2)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扩张刺激 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 迷走-迷走长反射 壁内神经丛短反射 胃幽门部 壁内神经丛 食物化学成分 G细胞 胃泌素 3)特点:占总量的60%,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也很高。
(3)肠期胃液分泌: 1)当食物离开胃进入小肠后,还有继续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 2)机制:主要是体液调节的作用。 食糜入小肠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小肠粘膜 胃泌素 胃酸 肠泌酸素 3)特点:量少,约占总量的10%。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 除精神、情绪因素外,主要有: 1)盐酸: 胃窦:PH 1.2-1.5 促进D细胞—生长抑素 抑 抑制G细胞—胃泌素 胃窦:PH 1.2-1.5 促进D细胞—生长抑素 十二指肠:PH 2.5 十二指肠—抑胃肽 刺激小肠粘膜—胰泌素 2)脂肪: 脂肪入小肠 肠抑胃素释放 抑制胃的分泌 抑 制 胃 液 的 分 泌
3)高渗溶液: 十二直肠内的高渗溶液 肠-胃反射 抑制胃分泌 释放几种胃肠激素 4)生长抑素---抑制胃分泌
二、胃的运动及调节 (一)单胃运动主要形式 1、胃的容受性舒张 2、胃蠕动: 1)定义: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可通过迷 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近侧区肌肉的舒张。 2)是迷走-迷走反射 3)意义:食物大量入胃,胃内压不变,可暂时贮存 食物。 2、胃蠕动: 1)胃中部 幽门部;受胃平滑肌的慢波控制; 2)生理意义:食物与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由胃进 入十二指肠。
3 胃的紧张性收缩运动 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缓慢而持续的收缩状态,可使胃维持一定的形状,维持和提高胃内压力,利于化学消化
(二)胃排空及其控制 1、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 胃内容物 迷走-迷走反射 机械感受器 壁内神经反射 胃运动加强 2、十二指肠内抑制排空的因素: 1)肠胃反射(神经调节) 因酸、脂肪、高渗溶液、机械扩张等刺激十二指肠上的感受器,会反射性的抑制胃的运动,减慢胃的排空,这个反射叫~。 2)十二指肠释放的激素抑制排空(体液调节) 食糜(酸、脂肪) 肠抑胃素释放 胃排空抑制
第四节 复胃消化 一、反刍动物前胃内的生物学消化 (一)瘤胃微生物 1.瘤胃微生物的种类 全毛虫 细菌、真菌和原虫 纤毛虫 贫毛虫 鞭毛虫 1.瘤胃微生物的种类 全毛虫 细菌、真菌和原虫 纤毛虫 贫毛虫 鞭毛虫 2.瘤胃内环境的条件 ①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提供微生物 的生存 ②相对恒定的pH 5.5~7.5 ③瘤胃内温度较高,39℃~41 ℃ ④高度厌氧 ⑤液态环境
食管 头侧 瘤胃 网胃 瓣胃 十二指肠 皱胃
3.瘤胃内的消化代谢过程 (1)纤维素及糖类的分解和利用 丁酸 纤维素 纤维二糖 G VFA 乙酸 糖类 丙酸 VFA 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1)纤维素及糖类的分解和利用 丁酸 纤维素 纤维二糖 G VFA 乙酸 糖类 丙酸 VFA 可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利用乙酸、丁酸合成乳脂
(2)含氮物的消化代谢 Ⅰ蛋白质的分解和利用 蛋白质 肽 AA NH3+CO2+有机酸 Ⅱ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分解利用 尿素 酰胺 NH3 胺盐 微生物 菌体蛋白 ⅰ 微生物 微生物 菌体蛋白
ⅱ 尿素再循环 瘤胃内的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为NH3 ,其中一部分合成菌体蛋白,另一部分被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经鸟氨酸循环又合成尿素,合成的尿素一部分通过唾液和瘤胃壁的扩散又返回瘤胃,这个过程叫~。 饲喂尿素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尿素被尿素酶分解的速度是微生物利用NH3的4倍,大部分NH3进入血液,易造成NH3中毒。 a 要提供足够的易消化的糖类物质,供给微生物合成Pr.合成所需的能量和碳链 b 要适当加入抑制尿酶活性的物质
(3)脂肪的消化代谢 水解、氢化 (4)维生素的合成 瘤胃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和VK
(二)前胃运动及其调节 1 前胃运动 1)网胃运动 两相收缩 先收缩一半,后舒张,再全强收缩,再舒张 运动强烈 1)网胃运动 两相收缩 先收缩一半,后舒张,再全强收缩,再舒张 运动强烈 2)瘤胃运动:发生在网胃收缩第二相快结束时起到混合、搅拌、磨碎内容物,运动缓慢 3)瓣胃运动:紧接网胃第二相收缩后出现,运动缓慢而有力
2 前胃运动的协调 ① 网胃的第一相收缩时瘤胃是舒张的,把内容物漂浮在上方,网胃稍收缩时,把内容物返回到瘤胃中。 ② 网胃的第二相收缩时,发生全胃收缩,瘤胃的前肌柱收缩,瘤网口封闭,内容物不能回到瘤胃,瓣胃舒张,网瓣口开放,内容物被挤向瓣胃 ③ 瓣胃收缩,网瓣胃口关闭真胃口开放细的东西进入真胃 ④ 当皱胃充满时可反射性的使瓣胃运动减弱 当瓣胃充满时可反射性的抑制网、瘤胃的运动 当十二指肠充满时可反射性的抑制整个前胃的运动
3 前胃运动的调节: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运动; 内容物可以促进;一些激素胰泌素、CCK起抑制,而胃泌素起促进;后部消化器官的状态也有影响。 (三)反刍 饲料在瘤胃内被浸泡和软化后,在适当时出现一次逆呕,再咀嚼,再混合,再吞咽的过程。 主要是逆呕形成。 (四)嗳气(甲烷和CO2) 瘤胃内气体通过口腔排出的过程。
第五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内分泌腺:胰岛—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 ---与糖代谢有关 外分泌腺 小导管细胞—碳酸氢盐 胰液 十二指肠 第五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内分泌腺:胰岛—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 ---与糖代谢有关 外分泌腺 小导管细胞—碳酸氢盐 胰液 十二指肠 腺泡细胞—酶 ---与消化有关 胰 脏
(一)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性质:无色碱性液体,pH7.8~ 8.4 成分:1、水 2、离子:Na+、K+、HCO3-、Cl- HCO3-—是中和胃酸;为酶提供适宜PH值。 3、胰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主要有: 1)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葡萄糖 2)胰脂肪酶,PH为7.5-8.5,胆盐可增加其活性。 脂肪 甘油+脂肪 酸+甘油一酯(少量)
3)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它们都是以不具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肠致活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无活性) (有活性)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 (无活性) (有活性) 糜蛋白酶原 糜蛋白酶 作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单独作用,均能分解蛋白质为眎和胨;当两者共同作用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此外糜蛋白酶还有凝乳作用。 5)羧基肽酶:是肽链端解酶,从肽链羧基末端逐一水 解肽键。 羧基肽酶原 羧基肽酶 ↓ 多肽 氨基酸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消化间期,分泌少;进食,分泌多(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 色、形 味、声 2、体液调节 食物 2、体液调节 1) 胃酸 S细胞 胰泌素 胰腺导管细胞分泌 蛋白质分解产物 (水、HCO3-多,酶少) 2) 蛋白质分解产物 盐酸、脂肪 I细胞 CCK 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水、HCO3-少,酶多) 感受器 口腔 食管 胃、肠 嗅、视 听觉 胰腺 分泌 迷走神经 胃泌素 延髓下丘脑 大脑皮质 机械 化学 温度 (水、HCO3-少酶多)
3) 胃泌素 蛋白质分解产物 G细胞 胃泌素 胰腺腺泡细胞分泌↑ (水、HCO3-少,酶多)
二、肝脏及胆汁 分泌 经肝管流出 排出 肝细胞 胆汁 胆总管 十二指肠 ↑消化期 由肝管转入→胆囊管 胆囊(贮存)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分泌 经肝管流出 排出 肝细胞 胆汁 胆总管 十二指肠 ↑消化期 由肝管转入→胆囊管 胆囊(贮存)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有色液体,浓稠,有苦味,PH为7.4。在胆囊中的胆 汁呈弱酸性(PH为6.8) 1、无机成分:水、钠、钾、钙、碳酸氢盐 2、有机成分:胆汁酸、胆盐、胆色素、脂肪酸、胆 固醇、卵磷脂、粘蛋白。 (二)胆汁的作用(胆盐) 1、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1)做为乳化剂(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使脂肪 裂解为脂肪微滴,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2)做为运载工具(胆盐参与形成混合微胶粒),转 运脂肪的分解产物,利于吸收。 3)增强脂肪酶的活性。 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3、可刺激小肠运动。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食物为自然刺激,刺激强度依次为:高蛋白、高脂肪、混合食物、糖。 1、神经作用:迷走神经(传出神经) 胃泌素 肝胆汁分泌
2、体液作用: 1)胃泌素 胆囊收缩 肝胆汁分泌 胃酸 十二指肠粘膜 胰泌素 2)胰泌素 肝小管分泌H2O、HCO3-增多、胆盐不增多 3)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 胆囊胆汁排放 胆汁流量增加 4)胆盐:胆盐的肠肝循环 肝胆汁分泌。 胆盐和胆汁酸在小肠内95%以上被肠粘膜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被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反复的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十二指肠腺(勃氏腺)---分泌含黏蛋白的碱性液体 小肠腺(李氏腺)---分泌小肠液中主要成分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1、性质:弱碱性,等渗 2、成分:水、无机盐(HCO3-多)、粘液 消化酶:肠致活酶(小肠腺分泌) 寡糖酶,肠肽酶(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1 食糜 肠粘膜机械 化学感受器 2 胃泌素、胰泌素、VIP 小肠液分泌增多 内在神经丛 中枢 局部反射(主) 迷走神经 小肠液 分泌增多
四、小肠的运动 靠肠壁平滑肌的舒缩运动实现。平滑肌分两层内环外纵。其运动分两期:消化期和消化间期 (一)消化间期小肠的运动形式:移行性复合运动 ----推送食物离开小肠 (二)消化期小肠的运动形式 1 紧张性收缩---利于消化液渗透入食糜 2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 缩和舒张运动。 ---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消化及吸收。 3、蠕动:由肠壁环行肌和纵行肌共同完成 4、摆动:由肠壁纵行肌为主节律性舒缩运动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三)小肠运动的调节 (四)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2、外来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胰泌素、肾上腺素减弱 1、内在神经丛的作用:主要作用。 2、外来神经的作用 3、体液因素的作用:胰泌素、肾上腺素减弱 (四)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1 防止回肠的内容物过快的进入大肠 2 阻止盲肠内容物倒流入回肠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1 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及由大肠微生物分解的营养物质 2 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并暂时储存
一、大肠液的分泌:富含粘液和碳酸氢盐。 二、大肠内的微生物的消化 三、大肠的运动形式(微弱、缓慢) 1 袋状往返运动 2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3 蠕动、逆蠕动、集团蠕动 四、粪便的形成与排便 (一)粪便的形成 食物残渣被吸收水分后,经细菌发酵和腐败而形成。
第六节 吸 收 (二)排便(反射性活动) 一、吸收过程概述 1、吸收:分解产物经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 的过程。 第六节 吸 收 一、吸收过程概述 1、吸收:分解产物经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 的过程。 2、消化道不同部位吸收的情况: 口腔和食管: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 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大脑皮层 + 降结肠、乙状结肠、 直肠收缩 肛门外括约肌舒张 肛门内括约肌舒张 盆神经 盆神经 直肠压力 感受器 脊髓腰骶段 初级排便中枢 粪便 - 腹下神经 阴部神经
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 肪的大部分消化产物;回肠——主动吸收胆 盐和维生素B12。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但草食家畜还吸收微 生物的消化产物。 3、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1)小肠很长。 2)小肠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200m2。 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 4)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5)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平 滑肌纤维等结构。 6)小肠绒毛的伸缩和摆动也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4、吸收的方式 1)跨细胞途径:营养物质通过微绒毛的腔膜面进入胞内,再经细胞基底膜和侧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2)旁细胞途径:营养物质和水分通过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经细胞间隙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糖的吸收 吸收形式:单糖; 机制:继发性主动转运。 异化扩散 主动转运
(二)VFA的吸收 吸收部位:瘤胃 吸收速度:丁酸>丙酸>乙酸 1 3 2
(三)蛋白质的吸收 1、氨基酸——继发性主动转运(多数与钠的转运耦联) 2、二肽、三肽——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H+的跨膜转运) 3、完整蛋白(少量)——血液(作为抗原) (四)脂肪的吸收 吸收形式:脂肪酸、甘油、甘油一酯 吸收途径:淋巴(主要)、血液。 (五)胆固醇的吸收 吸收形式:游离的胆固醇 途径:淋巴。 (六)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小肠上部),VitB12—回肠 2、脂溶性维生素:易化扩散(小肠上部),胆盐协助
(七)无机盐的吸收 1、钠的吸收:95~99%被吸收 部位:以空肠为最大,回肠次之,结肠最小。 机制:主动转运、扩散 途径 3 途径 2 途径1 途径 2
2、铁的吸收:约为1mg /日。 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机制:主动转运
4、负离子的吸收:主要是Cl-及HCO3-。 机制:被动吸收(靠电位差)。 (七)水的吸收 水的吸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差 3、钙的吸收:小肠各部都有吸收钙的能力。 机制:跨膜主动吸收为主。 刷状缘膜 肠腔 (钙通道) 基底膜 钙泵 Ca2+ 肠上皮细胞 血液 Ca2+/Na+ 4、负离子的吸收:主要是Cl-及HCO3-。 机制:被动吸收(靠电位差)。 (七)水的吸收 水的吸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