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风流基础理论 及空气参数计算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及空气参数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7.4 热气体的流动 炉内气体流动的特征: ( 1 )炉内气体为热气体。 ( 2 )受大气浮力影响。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旋毛虫病  旋毛虫为毛首目毛形科的线虫,是一种人 畜共患病。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 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它是多宿主 寄生虫。除猪、人以外,鼠类、狗、猫、 熊、狼等均可感染,目前已有 65 种哺乳动 物可感染此病。
古代汉语(上).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二章 空气流动压力与阻力.
学习情境三 桥梁下部结构的构造与施工 桥梁墩台的构造.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麵粉與餅乾!!!.
地下建筑风水电 李利平 岩土中心.
物业装修管理 周定福 编 二○○八年五月.
第10章 流量传感器及其应用.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1.
专题五 文言文翻译和断句——巧抓文句信息翻译断句
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
第一章 流体流动 基本要求: 了解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要求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内容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解决流体输送的管路计算问题。 1、  掌握的内容 (1) 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及数据的求取; (2) 压强的定义、表示法及单位换算; (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内容及应用;
第十章 气压传动基础知识 气压传动是以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力和控制信号的一门自动化技术。
时政发布 制作:宋虹雷.
第二章 空气流动基本原理 主要研究空气流动过程中宏观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的转换关系。 内容:
新阳光·新希望·新收获 新阳光摩托车新闻发布会暨新车定货会活动方案 重庆巴蜀艺术广告有限公司 2002年12月.
第2章 流体力学基础 “哈勃”抓拍到的气体湍流风暴
贵宾专享 金融服务方案 邓慧景.
4.3 边界层积分方程 3.紊流边界层积分方程的解 普朗特假设
流体输送与传热 压强的测量方法.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二节救生艇种类及性能 一、救生艇的分类 缺点:没有支架和顶棚,人员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一)、按照结构形式分类 1、开敞式救生艇
7-1 能量的形式和轉換 1 of 12 能量是促成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太陽能替我們將水搬到高處,人類再利用高、低水位差發電。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航空团队研究成果 航空作业机型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航空研究中心 成果专栏 ◎团队简介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重點報告 報告人:徐創晃.
《通 风 安 全 学》 第二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
第二章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及水蒸气 韩文泉.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液压阀.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饱和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同步增长、体积压缩。
第一章 流体流动过程及 流体输送设备.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静力学 连续性原理 伯努利方程.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2.1 静止液体的力学规律 静压力基本方程 压力的计量单位 压力的传递 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作用力.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的产能匹配 中国烟花爆竹协会 钱志强.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7.2 浅基础类型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 砖基础、灰土基础、素混凝土基础、毛石基础,等 钢筋混凝土基础(柔性基础)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 07/16/96 食品工程原理 郭春锋 2019/7/29 *
§2.高斯定理(Gauss theorem) 一.电通量(electric flux) 1.定义: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力线条数。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说明您的研究内容的标题 名 I. 姓1,名 I. 姓2 1. 公司/大学名称,院系名称,街道地址,市,省,邮政编码(如适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 及空气参数计算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及空气参数计算

主要内容 风压计算及测试 通风基础理论 干湿空气密度计算 连续方程及风速测定 能量方程及应用 通风阻力及计算

风流理论与参数计算 本部分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2、风压(静压、动压和全压)的计算及测定; 3、通风连续方程及其应用; 4、通风风流型式、风流结构及风速分布与风速测定; 5、通风能量方程及其应用; 6、(通风阻力及其计算)。

通风风流基础理论及空气参数计算 §2.1 通风空气参数 §2.2 风流流动特性 §2.3 空气流动过程的基本方程 §2.4 风流参数的测定

密度定义式: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kg/m3 , 用符号ρ表示: §2.1 通风空气参数 一、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密度定义式: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质量。kg/m3 , 用符号ρ表示: 式中 M—空气的质量,kg; V—空气的体积,m3。 空气密度随空气压力、温度及湿度而变化。 实际空气密度计算式由气态方程求得。

P、P0—分别为实际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压力,千帕(kpa); T、T0—分别为实际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 一、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气态方程: 式中ρ—干空气实际密度,kg/m3; ρ0—标准状态干空气的密度,kg/m3; P、P0—分别为实际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压力,千帕(kpa); T、T0—分别为实际状态及标准状态下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

注意!式中P为空气的绝对压力,单位为kPa;T为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T=273+t, t为空气的摄氏温度(℃)。 一、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标准状态:T0=273K,P0=101.3kPa,干空气密度ρ0=1.293 kg/m3。干空气密度计算式: 注意!式中P为空气的绝对压力,单位为kPa;T为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T=273+t, t为空气的摄氏温度(℃)。

道尔顿分压定律: P=Pd+Ps , Ps=ψPb 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湿空气:湿空气压力等于干空气分压与水蒸汽分压之和。 干空气 P 水蒸气 湿空气 Pd Ps 道尔顿分压定律: P=Pd+Ps , Ps=ψPb

一、干、湿空气密度的计算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即可推导出湿空气密度计算式: 式中 ρw —湿空气密度, kg/m3; ψ—空气相对湿度,%; Pb—饱和水蒸汽压力,kPa

二、空气压力—静压 风压:通风中空气压力也叫风流压力(简称为风压),它是表示运动空气所具有的能量, 它包括静压、动压和全压。 静压:气体分子对容器壁所施加的压力。 基本性质:静压总是垂直并指向作用面;静压各向同值。 表示形式:绝对静压—以绝对零压作为基准的静压, 用Pk表示;相对静压—以当地大气压力为基准的静压, 用Pr表示。

二、空气压力—静压 绝对静压和相对静压的关系: 关系式: Pr = Pk -P0 绝对真空 当地大气压 Pk Pr P0

二、空气压力—静压 不同标高静压计算:流体力学欧拉方程: dp =ρg dz 积分即得静压计算式: P =P0 -ρg z 式中z—相对于基准的高度, m; p0—z = 0基准处的空气静压,Pa( N/m2); p —高度为z处的空气静压,Pa(N/m2); ρ—空气密度,kg/m3 ; g—重力加速度,m/s2。

二、空气压力—静压 可压缩空气密度:近似按等温过程处理,即多变指数n=1,由气态方程(P=ρRT)和欧拉方程得: 式中 T——空气的热力学温度,K; R——空气的气体常数,R=287J/kg·K。 简化计算式:展开成级数,略去高项。

二、空气压力—动压,全压 动压: 动压—单位体积风流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它恒为正,具有方向性,它的方向就是风流运动的方向。单位体积空气的质量为ρ(kg/m3),风流速度为υ(m/s),由动能公式即得风流动压Hu(Pa)计算式: Hu =ρυ2/ 2 全压: 全压Pt等于静压Ps与动压Hu之和,即 Pt = Ps + Hu

空气压力—动压、静压、全压关系

空气压力—动压、静压、全压关系

空气压力—单位 空气压力的国际单位为帕(Pa)、牛顿/米2(N/m2)。1Pa=1 N/m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制规定,空气压力(压强)的单位为帕。帕(Pa)单位比较小,还可用百帕(hPa)、千帕(kPa)表示 1hPa=100Pa;1kPa=1000Pa。

空气压力—测定 分为: 空气绝对压力测定 空气相对压力测定

三、粘 度 粘度:表示空气粘性大小的指标,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三、粘 度 粘度:表示空气粘性大小的指标,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一般用μ表示, 其单位为N·S/m2 (Pa·s), 受气温影响, 与压力无关。 运动粘度:一般用υ表示,其单位为m2 /s,受温度和压力影响。 μ与υ之间的关系:υ=μ/ρ,其中ρ为空气的密度(kg/m3)。计算中, υ和μ可直接通过查表获得。

§2.2 风流流动特性 一、 风流流态 流态判据:雷诺数Re,当Re>2300时为紊流,反之为层流。Re值计算式: Um—流道流体平均速度,m/s; ν—空气运动粘度,m2/s; D—流道直径,m。 非圆流道:用等效直径 De=4S/Px 取代直径D 。其中S为流道的断面积(m2),Px为流道断面周长(m)。

二、风流型式及风速 管道的体积风量: Q=∫s ui ds ui—管道横断面上任一点的风速,m/s; S—管道横断面积,m2; Q—管道横断面上通过的体积风量,m3/s。

风流型式及风速—射流 分为自由射流和有限射流

风流型式及风速—射流 自由射流风流结构主要参数: 扩张角θ和射流边界层宽度R, 它们的计算式为: tg(θ/2)=3.4a R = X tg(θ/2) = 3.4 a X a—射流风流结构系数, 圆管a = 0.06~0.08 ; X—离射流极点的距离。 射流体风速分布: un—射流体轴线的风速,m/s; ur—射流体内距轴线r距离处的风速,m/s。

风流型式及风速—汇流 分自由汇流(如空间点汇)和有限汇流(如实际风筒入口的汇流)。空间点汇风速计算: Q——汇流体积风量,m3/s; r——距点汇的距离,m; ur——r点处的风速,m/s。 风速与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 即距离增大, 风速激剧降低。 r

§2.3 空气流动过程的基本方程 一、连续方程计算 流体力学连续方程: 一维流道: ∫s ρu ds = 常数 稳定一维流动,流经流道各断面的空气质量相等。 平均速度Um:

一、连续方程计算 一维流道风流质量连续方程: Um1S1ρ1=Um2S2ρ2 式中 Um1、Um2——流道1、2断面的平均风速,m/s; S1、S2——流道1、2断面的断面积,m2; ρ1、ρ2——流道1、2断面的空气密度,kg/m3。 等密度:即ρ1=ρ2时: Um1S1 = Um2S2

一、连续方程计算 多支管(巷)道连续方程: 节点分析法原理:流入、流出节点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为零。 式中下标i表示节点处的第i分支; n表示节点处总的分支数; “±”表示风流的流动方向。

二、能量方程 能量方程是风流运动中能量守恒的数学表达式。 流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包括内能U和机械能E,而机械能包括流体的静压能P,动压能ρυ2/2和位势能Zρg,即 E = P + Zρg +ρυ2/2 如图所示的流体微束,流体从断面1运动到断面2的过程,由于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及对外界做功,其能量就要发生变化。

二、能量方程

U1、U2——分别为断面1、2流体的内能; E1、E2——分别为断面l、2流体的机械能; q——流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二、能量方程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U1 + E1)-(U2 + E2)= q + h U1、U2——分别为断面1、2流体的内能; E1、E2——分别为断面l、2流体的机械能; q——流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h——流体对外界所做的功。 对于绝热过程q = 0;对于等温过程U1=U2。则不可压缩流体绝热、等温的稳定流动过程的能量方程为:

二、能量方程应用 有风机能量方程: 水平管道,进口与出口均为大气压时,风机风压H与风流阻力h12之间的计算式: H = ρυ2 2/2 + h12

§2.4 风流参数的测定 一、空气压力—测定 绝对压力: 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空气压力—测定 水银气压计 空盒气压计

空气压力—测定 空盒气压计

空气压力—测定 相对压力测定方法: U型压力计 倾斜压力计 补偿微压计 压力传感器型直读压力计

空气压力—测定 U型压力计

空气压力—测定 原 理 P=ρg(h1+ h2) =ρg(1+ F2/F1)h2 =ρg(1+ F2/F1)Lsinα =KρgL 单管倾斜压力计原理 原 理 P=ρg(h1+ h2) =ρg(1+ F2/F1)h2 =ρg(1+ F2/F1)Lsinα =KρgL K—仪器校正系数; L—倾斜管的始末读数差,mm; ρ—液体的密度,kg/m3

空气压力—测定 补偿式微压计

空气压力—测定 补偿式微压计

空气压力—测定 补偿式微压计

二、风速测定方法

风速测定方法—机械风表 类型:杯式和翼式两种。

风速测定方法—机械风表 轻便型磁感风向风速表 数字风速表

风速测定—机械风表 杯式:用于>10m/s的高风速测定; 翼式:用于0.1~10m/s的中等风速测定,高敏度翼式风表可测定0.1~0.5m/s的低风速。 测定计算:风表指示表速N(转/s或m/s) N=(Nt-N0) / t 实际风速u换算: u = aN+b N0、 Nt—风表的初始和最终读数,转; t——测定时间,s; a、b——常数; u——测定的实际风速,m/s。

风速测定—机械风表

风速测定—热球风速仪

风速测定—热球风速仪 热式风速计

风速测定—动压法 测出风流动压Hu,后按下式计算出风速: Hu为断面风流平均动压(Pa),ρ为空气密度(kg/m3) 平均动压Hu确定: 圆管等环面积法:测点圆环半径计算

一般直径为300~600mm时,n取3,直径为700~1000mm时,n取4。 管道断面平均动压Hu(Pa)计算式: 风速测定—动压法 Ri——第I个测点圆环半径,m; R——管道半径,m; i——从管道中心算起圆环序号; n——测点圆环数。 一般直径为300~600mm时,n取3,直径为700~1000mm时,n取4。 管道断面平均动压Hu(Pa)计算式:

风速测定—动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