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食育 菜單 1. 義大利麵 本日冠軍 2. 咖哩飯 NO.1 卡布奇諾咖啡 3. 乾煎香腸 NO.2 香草烤雞腿 4. 台式鹽酥雞 NO.3 蝦捲 6. 卡布奇諾咖啡 7. 香草烤雞腿 8. 蝦捲.
Advertisements

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五章.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第一节 安全教育和意外事故 预防 预防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二节 常用的护理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第三节 常用的急救技术.
富饶的宜昌. 小组合作学习一  说说家乡的物产有哪些。  1 、先独立思考。  2 、小组讨论, 2 号做记录。  3 、展示交流。
医学蠕虫 土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 间宿主 生物源性蠕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中 间宿主 第三十六章 线 虫.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四、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微分的定义.
颅骨及其连接 解剖学教研室 陈通. 一、颅的骨性构成:共 23 块。 1. 脑颅骨: 8 块。 成对 -- 顶骨、颞骨 不成对 -- 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人的头部结构 —— 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 —— 立方体 1 、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食管癌病人的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曹伟新 曹伟新. 学习目标 识记 识记 能正确叙述食管癌的病因和诱因 能正确叙述食管癌的病因和诱因 能简要概述常用于食管癌辅助检查 能简要概述常用于食管癌辅助检查 理解 理解 能正确描述食管癌病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能正确描述食管癌病人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能简要概述食管癌的治疗原则.
第四章 原腔动物 又称假体腔动物:原体腔;完全消化系 统;体表具角质膜;原肾排泄系统;雌 雄异体。.
腹部仰卧前后位 (正位) 腹部仰卧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观察尿路或腹腔脏器结石、 钙化及腹部包块、异物存留.
巴洛克风格 与 荷兰市民绘画. 巴洛克 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 “ 畸形的 珍珠 ” 。它是崇尚古典美术的学者, 对不遵守古典美术规则的艺术风 格的一种贬称。巴洛克艺术发源 地是 17 世纪初的意大利,后传播 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它表现 在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
第二章: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本章重点: 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大学生心理矛盾及其对策.
生殖器、肛门与直肠检查 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是全面体检的 一部分,有时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 某些病人不易接受此项检查,因此对有指征 的病人应耐心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重要 性,务必做到全面检查。被检查者若为女性, 男性医生必须有女医护人员或家属陪同检查。
《伤寒论》学习提要. ※ 要求背诵的原文 ( 共 120 条 )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中医外科学总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学科 1 中医外科学 范围、命名及术语.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 隋唐佛像 ( 下 )—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唐代藝術家充分掌握圓 熟的寫實性技法,以豐 腴為美為特質,佛像面 容圓滿端祥,身軀雄健 飽滿,神情莊嚴而慈祥。 唐朝著名的藝術家如閻 立本、尉遲乙僧、吳道 子、周舫、楊惠之和宋 法智等,都參與佛教藝 術,是我國佛教造像的.
会 面 礼 仪 介绍礼仪 名片交换礼仪 握手礼仪 鞠躬礼 抱拳礼.
第四节 山地土地类型的研究方法 山地土地分类与平原土地分类有共性,但有更多的差异性,即山地土地分类有许多特殊性,因此单列出来论述.
照相机成像原理 透镜成像原理 镜头 (调节物距) 带胶卷的照相机 光圈 胶卷 (控制光线) (感光、成像)
景观规划的分类设计——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芳香植物.
实验十二 耐力素质的测评 1 实验目的 掌握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各指标的测评意义;熟练掌握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各指标的测评方法。  2 实验器材 秒表、量尺.
基礎動作分析.
问 题 引 入 1.观察自己的上下肢,比较上肢肌肉和下肢 肌肉有何不同。 2.运动自己的下肢肌,看看这些肌肉收缩可 以引起哪些运动。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深圳市罗湖中学 宋迎新.
妇科病史及检查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朱 琳.
工作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应急救援 任务六 伤害急救常识
中藥如何提升免疫力 補氣藥=黃耆、人參、白朮等。 補血藥=當歸、川芎、龍眼肉等。 補陰藥=地黃、麥門冬、何首烏。
牛剖腹产手术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术后不孕的预防
科學科技動手學 方潤華小學上午校
基本礼仪 一、礼仪基本原则 二、形象礼仪 三、交谈礼仪 四、礼貌用语 五、行为礼仪 六、礼仪细节.
飲食與中國遠古文化.
商品及人物拍摄技法.
肛裂 王雪.
孔 子 內湖國小導讀活動 四年級 唐代所作的孔子画像.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肌学 保山医专解剖教研室.
胚胎学各论 (一)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地理高考备考习题选取的原则与技巧 乐山外国语学校 万里历
先天性斜颈病人的护理 主讲人:张洁静.
交通安全 腳踏車.
养牛与牛病防治 张加力.
行管专科“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的说明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变化的量 方兴镇中心小学校 胡健.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磁浮列車創作大賽.
病例四讨论 06中西医临床 第十组 组长 唐媛 组员 杨东山 秦思 李瑛 包继明 邹小虎.
海米 海米看起來真像韭菜.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众数的认识 城关区民勤街小学 牟国卿.
众 众 数 槐店乡完全小学.
本方案内外结合、治标治本。可彻底解决效果慢、易反弹问题
解剖学实验 实验三 下肢骨及其连接.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运动系统 下肢肌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第三节 嫁接繁殖 第四节 分生繁殖 第五节 压条繁殖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足底压力(Foot Pressure). 足底压力(Foot Pressure) 足底压力扫描评估系统 原理:基于分布式 阵列压强传 感器原理, 用于检测受 试对象足底 与地面的接 触面压强及 下肢物力线 目的:通过足底压 力及下肢生 物力线的快 速检测评估, 制定个性化 的足部矫正 或治疗方案.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我的完美降落伞.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6下 14 圓周 9. 紫喬把一張 不重疊 長22 cm、闊11 cm 的長方形紙 地捲成圓筒,並用膠貼固定(如右圖所示)。現
13.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 ?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 频率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项目: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学习要点 概述 正常步态 定性评定法 定量分析法 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思考题

学习目标 掌握正常步行周期的构成 掌握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熟悉步态的评定方法 了解步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步态分析的基本概念 步态分析是对患者行走方式的检查,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步行 步行是人类的基本功能, 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 关键特征之一。

二、步态分析的目的 1、异常障碍的诊断 2、异常步态的程度 3、评定假肢或支具的可行性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所有因疾病或外伤导致的行走功能障碍或步态异常。 神经系统损伤 骨关节疾病与外伤 其它如疼痛等

禁忌证 严重心肺疾患 骨折(下肢)未愈 无自主步行能力 不能配合检查者

第二节 正常步态 步态周期(gait cycle) 步态周期 支撑相 摆动相

步态周期的划分 支撑相 早期 中期 晚期 摆动相

1、支撑相(stance phase) 足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 正常步速时占步态周期的60%。

支撑相—早期(early stance) 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 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态周期的10-12%。

首次触地 定义 指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落实足在支撑相的位置。 参与肌肉 胫前肌、腘绳肌、臀大肌。

承重反应 定义 指首次触地后重心由足跟向全足转移的过程。 参与肌肉 股四头肌、腓肠肌、臀中肌。

双支撑相 支撑足首次触地和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

地板反力(GRF) 首次触地时GRF一般相当于体重和加速度之和。

支撑相—中期(mid stance) 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约占步态周期的38-40%。 参与肌肉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支撑相—末期(terminal stance) 定义: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 off)地面的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 参与肌肉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长收缩) 股四头肌和髂腰肌(向心性收缩)

2、摆动相(swing phase) 足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 占步态周期的40%。

摆动相—早期(initial swing) 主要功能 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占步态周期的13-15%。 参与肌肉 髂腰肌、胫前肌、股四头肌

摆动相—中期(mid swing) 主要功能 足廓清,占步态周期的10%。 参与肌肉 胫前肌(保持踝关节背屈)

摆动相—末期(terminal swing) 主要功能 使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占步态周期的15%。 参与肌肉 腘绳肌、臀大肌、胫前肌、股四头肌

步态周期示意图 右足 支撑相 摆动相 早期 中期 末期 双支撑 左足 步态周期 0 50% 100%

三、时空参数 1、时间参数 步频(cadence)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步/分(steps/min) 步速(velocity) 沿前进方向单位时间内步行的距离。 米/秒(m/s) 正常值:1.2m/s

2、空间参数 步长 步幅 步宽 步向角

步长(step length) 步长:从一只脚触地点到另一只脚同样的触地点之间的距离。 单位:m,常用单位:cm 正常值:50~80cm

步幅(stride length) 步幅:从一只脚触地到同一只脚再次触地之间的距离。 有时是指周期长度 。 单位:m,常用单位:cm

步宽(stride width) 步宽:双脚之间侧向距离,通常以脚踝中心为测量点。 单位:m,常用单位:cm 步宽越窄,步行的稳定性越差。

步向角(toe out) 步向角:指一侧足的中轴线与前进方向之间的夹 角。也称足偏角。 左右侧步向角基本相等。

四、行走运动学 (一)行走中的下肢运动 1、髋关节 2、膝关节 3、踝关节 (二)行走中身体其他部位的运动 1、躯干 2、骨盆 3、上肢

五、步行中的肌群活动

第三节 定性分析法 一、分析步骤 了解病史 体格检查 步态观察

二、观察内容与方法 观察内容 观察方法

第四节 定量分析法 1、运动学分析基础 运动学分析 位置、角度定义 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学(Kinematics)分析 运动学是步行时肢体运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

时间/空间参数测定 足印法 电子测定装置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

节段性运动测定 是指对步行时特定关节或运动中心的多维动态分析(即步行时关节各方向活动角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步行时相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剖析运动障碍的具体环节和部位,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正常人步行时侧面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   膝关节 踝关节 髋关节

位置和角度 身体代表点定义 参考马丁身体测量点,关节部位大多采取关节中心。 关节角度定义 以解剖学姿势的中间位作为0度。

耳垂 肩峰 髂棘 大转子 膝关节点 腓骨外踝 第5跖骨头

2、运动力学分析基础

运动力学( Kinetics)分析 动力学分析是对步行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强度、方向和时间的研究方法。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是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地板反力  

3、肌电图分析基础 动态肌电图:指在活动状态下实时测定相关肌肉的电生理活动,以揭示其活动状态与步态关系的研究方法。

动态肌电图

肘关节屈/伸肌电比较 主动屈曲 主动伸展

第五节 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一、疼痛 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在行走时,为减轻负重期的疼痛,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 膝关节疼痛时,患者在整个行走周期中以轻度屈曲膝关节为特征。

二、肌无力 (二)臀中肌无力步态 (一)臀大肌无力步态

(三)髋关节无力 (四)股四头肌麻痹

(五)胫前肌无力 (六)腓肠肌无力

三、畸形 四、感觉障碍 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一)偏瘫步态 (二)剪刀步态

(三)帕金森步态 (四)共济失调步态

思考题 1、什么是步态分析。 2、为什么要进行步态分析。 3、怎样进行步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