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学 微 生 物 学 统编教材第6版 第11章课件 肖彭年 厦门大学医学院
肠道感染细菌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enteric infections
肠道感染细菌概述 粪-口途径传播 种类繁多 肠道正常菌群 志贺菌、沙门菌、部分大肠菌埃希菌致病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最重要肠道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化脓性、泌尿道感染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胃肠炎 作食品卫生检测指标
一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G一杆菌,周鞭毛,菌毛 (二)培养:低,SS呈红色菌落 (三)生化反应:五糖发酵,IMViC(十十一一) (四)抗原构造: 0抗原:重复多糖,>170种,产生IgM H抗原:蛋白,>56种,产生IgG K抗原:多糖,>100种,分LAB三种 大肠菌株表示法:0111:K58:H2
二 致病性: (一)致病物质: 1 粘附素:粘附泌尿道、肠道细胞 如CFA、AAF、Bfp、Ipa 2 外毒素:StxⅠⅡ、ST、LT 3 内毒素:T ,WBC ,中毒症状和休克 4 荚膜: 5 Ⅲ型分泌系统: 质粒编码20余种毒性蛋白,使靶细胞: “ 膜凹陷-菌内吞繁殖-肌动纤维重排-菌扩散〞
(二)所致疾病: 1 肠道外感染:内源性 败血症:来源尿道或胃肠道感染 新生儿脑膜炎:<1y,不清 泌尿道感染:逆行感染 2 胃肠炎:外源性 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ETEC: LT的A亚单位使cAMP升高致泻 STa使cGMP升高致泻(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EIEC: Ipa粘附结肠上皮、菌内吞增殖、致炎 较大儿童和成人腹泻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EPEC : Bfp粘附、Ⅲ型分泌系统编码毒性蛋白, 膜凹陷-菌内吞繁殖-肌动蛋白重排,微绒毛破坏 婴幼儿腹泻 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0157H7 Stx-A亚单位裂解60S、tRNA转运 肽链延长 微绒毛破坏、肠吸收 腹泻 Stx-Ⅱ损坏肾小球,致HUS Stx刺激TNF、IL6释放 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 EAEC: Bfp、AAF致菌聚集,微绒毛变短出血、粘液分泌 婴儿持续腹泻
三 微生物学检查: (一)标本:尿、粪便、脓汁、血液等 (二)培养: 标本 中国兰 双糖铁 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标本 中国兰 双糖铁 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 (三)卫生细菌学检查: 大肠菌群数作为饮水、食品等被污染指标 大肠菌群数指1000 ml(g)样品中的大肠菌数 1000 ml饮水<3个 100 ml瓶装气水、果汁<5个 1g/ml样品细菌总数<100个
志贺菌 Shigella 一 生物学性质: (一)形态染色:G一杆菌,菌毛 (二)培养:低,SS呈无色菌落 (三)生化反应:葡萄糖+,乳糖-,余一 (四)抗原分类: 0抗原分志贺菌属为4群40余血清型亚型 菌种 群 型 甘露糖 临床症状 我国流行 痢疾志贺菌 A 10 一 较重 福氏志贺菌 B 13 + 迁延 多见 鲍氏志贺菌 C 18 + 宋内志贺菌 D 1 + 较轻 多见 K抗原阻止0抗原与0抗体结合
二 致病性与免疫力: (一)致病物质: 1 侵袭力:菌毛粘附、Ⅲ型分泌系统编码Ipa, 膜内陷-菌内吞繁殖-肌动纤维重排-菌扩散 2 内毒素: 肠粘膜透性升高,内毒素吸收,发热、神志障碍、 中毒休克 破坏肠粘膜,形成炎症、溃疡、脓血便 作用肠壁NS,肠功能紊乱,痉挛、腹痛、里急后重 3 外毒素: Stx-A抑制蛋白质合成 Stx致肾小球内皮损伤,HUS
附:细菌不入血流 (二)所致疾病:菌痢 细菌 粘附肠 慢性和带菌者:治疗不彻底转慢性 上皮繁殖 或带菌者。 中毒性菌痢: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口 急性: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 细菌 粘附肠 慢性和带菌者:治疗不彻底转慢性 上皮繁殖 或带菌者。 中毒性菌痢: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高热、痉厥、呼吸循环衰竭 附:细菌不入血流
三 微检 : 湿 37℃ 6h 粪 + 荧光抗体 镜检 (一)标本:药前脓血便,时久置30%甘油缓冲液 (二)培养: (靛-/+) 粪 SS 双糖铁 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 (三)荧光菌球法: 湿 37℃ 6h 粪 + 荧光抗体 镜检
四 防治原则: (一)预防: Sd减毒突变株 杂交株疫苗(志贺菌大质粒导入无毒或减毒株) (二)治疗: 三早:诊断、隔离、治疗
沙门菌 Salmonella 一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染色: G一杆菌,鞭毛 (二)培养:低,SS呈无色菌落 (三)生化反应: 菌名 葡 乳 麦 甘 蔗 靛 H2S 尿素 动力 伤寒杆菌 + - + + - - +/- - + 甲 付 ⊕ - ⊕ ⊕ - - +/- - + 肖氏沙门菌 ⊕ - ⊕ ⊕ - - +++ - + 希氏沙门菌 ⊕ - ⊕ ⊕ - - + - + (四)抗原及分类: 0抗原:脂多糖,>58种,共同0抗原分42组,IgM H抗原:蛋白质,两相, IgG Vi抗原:新分离菌,抗吞噬,阻止0抗原与抗体结合
二 致病性与免疫力: (一)致病物质: (二)所致疾病: 膜凹陷-菌内吞繁殖-肌动纤维重排-菌扩散 Vi抗吞噬 1 侵袭力:菌毛结合M细胞,SPI(Ⅲ型分泌系统)编码Sips, 膜凹陷-菌内吞繁殖-肌动纤维重排-菌扩散 Vi抗吞噬 2 内毒素:T ,WBC ,中毒症状和休克 3 肠毒素:同ETEC株 (二)所致疾病: 1 肠热症: 肾 持续高热 口 经M被M¢吞 发热 肝 相对缓脉 病菌 系膜淋巴结 血流 不适 脾 血流 肝脾肿大 繁殖 全身痛 胆囊 玫瑰疹 骨髓 表情淡漠 (繁殖) SPIⅠ SPIⅡ 潜伏1-2W 发病1-2W 发病3-4W 1-2w采血80%,2-3w粪便培养85%尿培养25%,全病程骨髓培养90%
2 食物中毒: (二)免疫力: 细胞免疫,牢固 4 无症状携带者: 储存宿主、传染源:症状消失≥1y,胆囊和肾向外排菌 鼠伤寒沙门菌 污染食品 猪霍乱沙门菌 胃肠道 急性胃肠炎(3-5d) 肠炎沙门菌 3 败血症: 细菌 胃肠 血流 器官感染(骨髓炎脑膜炎等) 4 无症状携带者: 储存宿主、传染源:症状消失≥1y,胆囊和肾向外排菌 1-5%转无症状携带者:女性:男性 = 2:1 <20y<1%、>50y>10% (二)免疫力: 细胞免疫,牢固
三 微检: (一)采集标本: (二)培养: 血骨髓 增菌 SS 双糖铁 生化反应 血清学反应 粪便 (三)血清学检测:
肥达试验 Widal test: 1 正常凝集价 TO <1∶80 (伤寒杆菌0凝集价) 2 动态观察: 用伤寒杆菌0、H抗原,付甲、肖氏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试管凝集反应,以检查相应抗体(量) 1 正常凝集价 TO <1∶80 (伤寒杆菌0凝集价) TH <1∶160 (伤寒杆菌H凝集价) PA <1∶80 (付伤寒甲杆菌H凝集价) PB <1∶80 (肖氏沙门菌H凝集价) PC <1∶80 (希氏沙门菌H凝集价) 2 动态观察: 效价逐次递增或恢复期比初次≥4倍有价值 3 0与H抗体诊断意义: H 0 肠热症可能大 H 0 排除 H 0不 预防接种、非特异性回忆反应 H不 0 早期感染、感染其他沙门菌交叉反应
先检测Vi抗体(≥1∶10),再粪便培养 (四)伤寒带菌者检出: 四 防治原则: (一)预防:疫苗 (二)治疗(质粒介导耐药致用药变迁): 1948 氯霉素 70年代 氨苄青霉素、复方三甲氧烯胺 1989 环丙氟哌酸
变形杆菌 Proteus G一杆菌,周鞭毛,运动活泼 普碟迁徙生长,乳糖一,尿素+ 引发尿路感染,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X19、X2、Xk株与立克次体有共同抗原,常用变形杆菌X19、X2、XK替代立克次体作抗原,进行交叉凝集反应,协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称 外-斐试验 Weil-Felix test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G一弧形、S形或海鸥状,端鞭毛,活泼 营养高,Ph6-7、98%湿度,3d针尖状菌落 尿素+,触酶和氧化酶+,糖- 粪-口传播,人群感染普遍 致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机理不清) 与胃腺癌、胃B细胞淋巴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