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构模块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福建省严业安名师工作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Advertisements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第一课时 熔 点 (℃) 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 材料: 思考 : 为什么氯化钠的性质与干冰、 金刚石的不同?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一、共价键的形成 书利华教育网 1.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小游戏:填数 __.
小测 1.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 KBr CaO 2 C6H6 N2 MgF2
Structures of Molecular and Crystal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选修3课件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课时)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余角、补角.
七 年 级 数 学 第二学期 (苏 科 版) 复习 三角形.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二)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摩尔质量 黑龙江省庆安一中 孙秀民.
Geophysical Laboratory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考点:考查杂化方式、微粒间作用力、电负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子晶体的结构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化学   人教版 第十二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第2讲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计算.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线段的有关计算.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 实践研究 王成冠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共价键的形成: 相同 相近 未成对 重叠 重叠 相反 未成对 共用电子对 增加 降低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A、两原子电负性 或 。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第十一章 配合物结构 §11.1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11.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辅助线巧添加 八年级数学专项特训: ——倍长中线法.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专题四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分子的空间构型.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用语与常用计量(一)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温州外国语学校 齐艳芸.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实验十八 图谱解析实验 根据谱图,推定未知苯系物的结构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物构模块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 福建省严业安名师工作室

一、全国考纲中“物构”模块的内容差异 1. 全国卷增加的内容 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2)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1)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 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2)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典型物质的晶体结构分析与晶胞有关计算。

一、全国考纲中“物构”模块的内容差异 2. 全国卷提高要求或调整的内容 (4)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 的某些性质(未指“如原子或离子 失去电子 难易、解释某些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等”)。 (5)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福建卷为“了解”) 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

一、全国考纲中“物构”模块的内容差异 2. 全国卷提高要求或调整的内容 (6)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 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未特指“如反应热、分子的稳定性等”)。 (7)理解(福建卷为“了解”)金属键的含义, 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二、近三年化学卷物构试题考点分析 1. 近三年全国卷物构试题考点统计 全国卷年份 2016年(Ⅰ) 2016年(Ⅱ) 2016年(Ⅲ) 2014年 2015年 考 点 分布 答题数 9 13 10 11 说理题 有 原子结构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未成对电子数 原子的电子 排布式、未成对电子数 排布式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概念、轨道表示式(电子自旋) 元素性质 电负性 原子半径、 第二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原子半径

1. 近三年全国卷物构试题考点统计 全国卷年份 2016年(Ⅰ) 2016年(Ⅱ) 2016年(Ⅲ) 2014年 2015年 考 点 分 布 微粒间 作用力 化学键的类型、原子间的成键方式、范德华力、金属键 化学键的类型、配位键、成键原子、范德华力、氢键、 金属键 化学键的类型、共价键、离子键、范德华力 化学键的类型和数目、氢键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类型 分子结构 杂化轨道 类型 离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的极性 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的立体构型、等电子体

全国卷年份 2016年(Ⅰ) 2016年(Ⅱ) 2016年(Ⅲ) 2014年 2015年 考 点 分 布 晶体结构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晶体类型的判断、晶体密度的计算、晶胞中微粒数的 计算、晶胞的原子坐标参数 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根据晶体密度来计算晶胞参数a 晶体类型的判断、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根据晶胞结构计算原子的体积百分数 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晶胞中微粒数和配位数的计算、 晶体密度的计算 晶体类型、石墨烯和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分析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子的成键形式、利用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分析变化规律及解释原因 比较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并解释原因、根据第二电离能数据解释原因 利用物质的熔点数据分析原因 配合物的 颜色 碳的化合物的成键原因、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

2. 2016年全国卷物构试题分析 (2016·全国Ⅰ卷)37.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有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 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0.70 0.86 0.10

(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0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 49.5 26 146 沸点/℃ 83.1 186 约400 (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 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 0.71 0.82 0.45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 , 0, 0);B为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 , 0, 0);B为 ( , 0, );C为( , , 0)。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 0.40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0.16

【2016年考点分析】 本题以锗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未成对电子数、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原子半径、电负性、杂化轨道类型、微粒间的作用力、原子的坐标参数、晶体密度计算、锗的晶体结构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 3d104s24p2 2 (2) 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3) GeCl4、GeBr4、GeI4的熔、沸点依次增高。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 (4) O、Ge、Zn (5) sp3 共价键 (6)

无 机 元 素 化 学

A: B: 0 0 0 1/4 1/4 1/4 1/4 1/4 3/4 0 1/2 1/2 3/4 1/4 1/4 3/4 1/4 3/4 1/2 0 1/2 1/4 3/4 1/4 1/4 3/4 3/4 1/2 1/2 0 3/4 3/4 1/4 3/4 3/4 3/4

(2012年)37.VIA族的氧、硫、硒(Se)、碲(Te)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含VIA族元素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S单质的常见形式为S8,其环状结构如下图所示 ,S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 (2) O、S、S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3)Se原子序数为____,其核外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 (4)H2Se的酸性比H2S_____(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 7×10-3和2. 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 (5)H2SeO3的K1和K2分别为2.7×10-3和2.5×10-8,H2SeO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2为1.2×10-2,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①H2SeO3和H2SeO4第一步电离程度大于第二步电离的原因:_____; ②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人教版第50页) (6)ZnS在荧光体、光导体材料、涂料、颜料等行业中应用广泛。立方ZnS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边长为540.0 pm, 密度为______(列式并计算),a位置S2-离子与b位置 Zn2+离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pm(列式表示)。

【2012年考点分析】 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第一电离能大小的比较、轨道杂化方式及分子(离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氢卤酸、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晶体结构分析及有关晶体密度的计算,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与解析】 ⑴ sp3 ⑵ O>S>Se ⑶ 34 3s23p63d10 ⑷ 强 平面三角形 三角锥形 ⑸ ①第一步电离后生成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氢离子; ②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HO)2SeO和 (HO)2SeO2。H2SeO3中的Se为+4价,而H2SeO4中的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 O-H中的O的电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

⑹①由ZnS晶胞结构可知一个晶胞中含有4 个Zn2+和4 个 S2-,则有:4M(ZnS)=ρd 3NA (d为晶胞边长)。

⑹②四个Zn2+在晶胞内的四个 小立方体的中心,不在同一平 面上,过b向上面作垂线,构 成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则斜边即ab的距离为

⑹另解:见上图,ac长度为 ,根据余弦定理可求ab的长度为: 。 也可根据abd构成直角三角形,ad的长度为 ,ab的长度为 。 

(2013·全国卷) 37.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 ,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 、电子数为 。 (2)硅主要以硅酸盐、 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 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 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l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① 硅与碳同族,也有系列氢化物,但硅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远不如烷烃多,原因是 。 ②SiH4的稳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 。 化学键 C—C C—H C—O Si—Si Si—H Si—O 键能/(kJ·mol-1) 356 413 336 226 318 452

(6)在硅酸盐中, 四面体(如下图(a))通过共用顶角氧离子可形成岛状、链状、层状、骨架网状四大类结构型式。图(b)为一种无限长单链结构的多硅酸根;其中Si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S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化学式为 。

【2013年考点分析】 本题以硅为载体,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能层符号、原子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陌生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硅的存在形式、晶体硅和硅酸盐的结构分析,利用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简要分析和解释有关事实,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参考答案】 (1)M 9 4 (2)二氧化硅 (3)共价键 3 (3)共价键 3 (4)Mg2Si + 4NH4Cl = SiH4 + 4NH3 + 2MgCl2 (5)①C—C键和C—H键较强,所形成的烷烃稳定。而硅烷中Si—Si键和Si—H键的键能较低,易断裂,导致长链硅烷难以生成。 ②C—H键的键能大于C—O键,C—H键比C—O键稳定。而Si—H键的键能却远小于Si—O键,所以Si—H键不稳定而倾向于形成稳定性更强的Si—O键。 (6)sp3 1∶3 (或 )

(2015年·全国Ⅰ卷)37.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 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 晶体。

(5)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 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 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2015年考点分析】 本题以碳及其化合物为载体,考查电子云概念、轨道表示式(电子自旋)、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类型、杂化轨道类型、等电子体、晶体类型、石墨烯和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分析。

石墨的层状结构(石墨烯)中,每一层中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一个个正六边形(六元环)排列成平面的网状结构,键角120°。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边形共用,每条边(C—C键)被2个六边形共用,因此,每个六元环实际拥有碳原子6×1/3 = 2个,拥有C—C键6×1/2 = 3个。

【答案】 (1)电子云 2 (2)C有4个价电子且半径较小,难以通过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σ键和π键 sp CO2、SCN-(或COS等) (4)分子 (5)①3 2 ②12 4

(2016·全国Ⅱ卷)37.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回答下列问题: (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 ②在[Ni(NH3)6]SO4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 ,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 ③氨的沸点______(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_______;氨是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Cu=1 958 kJ·mol–1、INi=1 753 kJ·mol–1,ICu> INi的原因是_______。 (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 =______nm。

【参考答案】 (1) 1s22s22p63s23p63d84s2或[Ar] 3d84s2 2 (2) ①正四面体 ②配位键 N (2) ①正四面体 ②配位键 N ③高于 NH3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极性 sp3 (3) 金属 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4s1电子 (4) ①3:1 ②

(2014·全国卷)37.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可用硫氰化钾检验三价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 。

(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一摩尔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 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 = 0.405 nm, 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 的密度 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2014年考点分析】 本题以准晶为载体,考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X-射线衍射法)、核外电子排布式、未成对电子数、配合物的颜色、杂化轨道类型、化学键、氢键、氧化亚铜和金属铝的晶体结构分析(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配位数及晶体密度的计算)。

【参考答案】 (1)X-射线衍射 (2)4 1s22s22p63s23p63d5 血红色 (3)sp3、sp2 6NA CH3COOH存在分子间氢键 16 (4) 12

(2016·全国Ⅲ卷)37.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 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______As,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As。(填“大于”或“小于”) (3)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s的 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4)GaF3的熔点高于1000℃,GaCl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aAs的熔点为1238℃,密度为ρ 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 , Ga与As 以_______键键合。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a g•mol−1和M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 rGa pm和rAs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 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间占有率)

【参考答案】 (1) [Ar]3d104s24p3 (2) 大于 小于 (3) 三角锥形 sp3 (2) 大于 小于 (3) 三角锥形 sp3 (4) GaF3为离子晶体,GaCl3为分子晶体 (5) 原子晶体 共价

(2014海南)19-II. 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石墨、C60 、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_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____、____。

(3)C60属于____晶体,石墨属于____晶体。 (4)石墨晶体中,层内C-C键的键长为142 pm,而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 pm。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C-C间的____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间不仅存在___共价键,还有___键。 (5)金刚石晶胞含有_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 ___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

【参考答案】 19-II (1)同素异形体 (2) sp3 sp2 (3)分子 混合 (4) σ键 σ键 π键 (或大π键或p-pπ键) (5) 8

(2016·海南卷) 19–Ⅰ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B.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依次减小 C.卤素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的原因是其分子间的 范德华力最小 D.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π 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 的价层电子对数 (网上许多版本少了这个选项)

19–Ⅱ 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元素 Y 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与次外层的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写元素符号)。 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写化学式), 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已知晶胞参数a=0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已知晶胞参数a=0.542 nm,此晶体的 密度为_______g·cm–3。(写出计算式, 不要求计算结果。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Ⅰ BD 19-Ⅱ (1) 金属晶体 金属键 12 (2) 1s22s22p63s23p5 Ar HClO4 正四面体 19-Ⅱ (1) 金属晶体 金属键 12 (2) 1s22s22p63s23p5 Ar HClO4 正四面体 (3)① CuCl 或 ② Cu+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 [Cu(NH3)4]2+

(2015海南)19.(20分) 19-I(6分)下列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A. 乙醚的沸点 B. 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氢化镁的晶格能 D.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II(14分)钒(23V)是我国的丰产元素,广泛用于催化及钢铁工业。 回答下列问题: (1)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 (2)钒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 晶胞中实际拥有的阴、阳离子个数分别 为 、 。

(3)V2O5常用作SO2 转化为SO3的催化剂。SO2 分子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 对,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SO3气态为单分子,该分子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O3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结构中S—O键长由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pm,较短的键为 (填图2中字母),该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4)V2O5 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Na3VO4),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 。

应改为 金红石TiO2的结构

【考点分析】 本题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考查氢键对物质结构或性质的影响,考点涉及具体物质的沸点、溶解度、晶格能、分子结构。第二小题以钒元素为载体,考查元素V在周期表中的位置、V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VO2的晶体结构(TiO2金红石型)、钒酸根阴离子的立体构型、偏钒酸根阴离子的无限链状结构的分子式、 SO2分子的立体构型和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SO3三聚体环状结构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S—O的键长和键型。考查的知识点非常丰富!

【参考答案】 19-I A C。 19-II (1) 第4周期ⅤB族, 。 (2) 4,2。 (3) 3,V形;sp2杂化; sp3杂化; a,12。 (4) 正四面体形;NaVO3。

(2016·四川卷) 8.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 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①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② (填元素符号)。 (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 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 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 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 (1)① 1s22s22p63s1或[Ne]3s1 ② Cl (2)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平面三角形 (4)Na+ (5)K2Cr2O7+3H2O2+ 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

(2015·全国II卷) 37.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素,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 (填分子式),原因是 ;A和B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 和 。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 :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 :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 。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0.566nm, F的化学式 为 ;晶胞中A 原子的配位数 为 ;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 (g.cm-3) 。

【2015年考点分析】 本题以元素推断为载体,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能正确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考点涉及:电负性、电子排布式、沸点高低及其成因、晶体类型、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陌生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Na2O晶胞(反萤石CaF2型)的 结构分析 (化学组成、配位数及晶体 密度的计算)。

【参考答案】 (1)O;1s22s22p63s23p3(或[Ne] 3s23p3) (2)O3;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 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3)三角锥形;sp3 (4)V形;4; 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 (或 2Cl2+2Na2CO3=Cl2O+CO2+2NaCl) (5)Na2O;8;

钙钛矿晶胞 【晶胞考点归纳】 (1) AB型的晶胞常见的有: CsCl型(8:8)、NaCl型(6:6)、立方ZnS型(4:4) (2)AB2型的晶胞常见的有: SiO2硅石型(4:2)、TiO2金红石型(6:3)、 CaF2萤石型(8:4) 、反萤石型(4:8) (3)ABC3型的晶胞常见的有: 钙钛矿型(CaTiO3) 、反钙钛矿型

三、几点感悟 从近三年的《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来看,全国卷的物构选考试题不仅考查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强调对物质结构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还着重考查学生的化学素养,对物质结构空间要求高,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

(一)全国I卷物构题的命题规律 立足基础和考查主干相结合 重视基础和突出能力相结合 关注热点和回归教材相结合 过程分析和结果表达相结合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考命题特点是由模块内容决定的。高中阶段的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以了解概念和简单知识运用为主,高考命题的难度和深广度都受到制约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能够理解高考题在表述的语境、问题的视角和信息的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种种变化。

这样的命题特点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习重点还是要放在最基本的概念、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常规的方法上。因为解题成功与否,不在于我们知识学得有多深,也不在于题目训练得有多难,关键是要看我们能不能将有限的简单知识掌握得全面准确,表达得严谨规范。

(二)全国I卷物构题的命题趋势 凸显化学素养和能力的结合 重视学科内知识之间的综合 关注考试大纲中其他考点的存在

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策略 (一)研究考试大纲的说明的和高考真题 考试大纲的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备考的抓手。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在测试考生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探究能力。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含义,并精选习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复习要围绕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做到“考什么、练什么、学什么”,把功夫真正用在刀刃上,让复习不做无用功。

研究近年高考真题是有价值的:化学高考真题能对一个模块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概括,又突出重点难点,所以研究高考真题能全面有效地掌握知识点,有的放矢地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并能有助于理解命题专家的出题思路,避免押题误区;研究高考真题还能总结考试技巧和积累实战经验,训练解题的规范性,使日常训练符合高考的难度范围。任何一道高考题,在命题时都有其独特的命题视角,渗透着对相关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考查,尤其是考查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视角。

(二)夯实化学主干知识 无论高考中《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呈现形式怎样变,关注化学主干知识,注重能力考查是不会变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多,比较零散,缺少合适主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一般考查的内容是:电子排布、周期表结构及分区、电负性、电离能、电子跃迁、杂化方式、立体构型、配位键、配合物、离子键、共价键(σ键和π键)、氢键、分子极性、熔沸点比较、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范德华力、稳定性比较、溶解性比较、无机含氧酸酸性、晶胞、金属堆积、晶格能、晶体类型与性质。

最重要的是:(1)要熟悉元素周期表,对“铬、铜、锌、铁”等特征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强化训练,人人过关,保证考试时不失分。(2)会熟练计算常见物质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以此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熟悉H2O、CO2、NH3、CH4、BF3等分子和NH4+、CO32-、SO42-、NO3-等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3)熟悉常见离子晶体(NaCl、CsCl 、ZnS)、分子晶体(干冰)、原子晶体(金刚石、方石英)、混合型晶体(石墨)、金属晶体的晶胞模型,训练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所包含的微粒数目。这些是核心内容、主干知识,必须十分重视,严格训练。

(三)加强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训练 仔细观察近年的全国新课标理综卷《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发现着重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和电子排布式书写,对化学用语书写要求比较高,考生要得满分不容易。化学用语包括核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电子排布式等,因此必须按要求正确规范书写各种化学用语,对常见的化学方程式要熟悉,同时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

考生高考化学成绩形成的差距原因一方面在于化学用语书写能力,另一方面在于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抓住物质之间差别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语言规范,表达正确。 要正确解答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首先必须要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了解作答的要求,这样方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正确选用化学专业术语表达,尽量使用教材中概念、原理答题,要做到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再者,平时要注意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紧扣基本观点。最后,考生要依题作答,即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考生可以通过高考真题的演练,有意识地模拟高考答题方式,对照评分标准,修正自己的思维偏差,逐步达到紧扣踩分点、答题到位的境界。只要我们平时复习时多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精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心理上不畏惧,做有心人就可以将失分降到最低。

(四)重视化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理综卷中《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试题中化学计算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二是晶体体积、密度的计算。尤其是第二种形式具有很高的区分度,直接决定分数高低,应该格外关注。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关键是合理使用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晶体体积、密度的计算关键在于:一是晶胞微粒计算;二是把握晶体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和公式进行解题。

(五)关注新情境和学科内综合 1.关注新情境。 与生活、高科技有关的新情境常出现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题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中培养从新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并且注意平时要全方位、多渠道积淀,提升学科素养。试题都与情境介绍、信息材料密切相关,这正是“知识来源于教材,灵活应用于实际”的生动体现,如“STSE”试题灵活地将高中化学基本知识包含于材料介绍中,巧妙地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时代的主流。我们教师应力求在平常的训练中不断提高“STSE”试题的训练力度,增强考生的应试能力。

2.关注学科内综合。 一是注重知识之间联系,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之间内在逻辑性、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上,重在知识点之间打通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科内主干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科内综合能力逐步提高。考生要学会思考,会对比(正比、反比)和类比,会在知识间进行迁移,以便能从繁杂的教材中找出各知识间可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是重视训练发散思维,在复习某个知识点时,时时刻刻都追问自己,这一个知识点与哪些相关知识有着关联?如何考查?自己能不能解决等等。

如复习时碰到NO3- ,可以思考这些内容: NO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NO3-的空间构型, HNO3与HNO2的酸性强弱关系, N元素与O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 酸性条件下NO3-与Fe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等。

总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与应考,要在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指引下,把握高考试题走向[重在牢固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典型知识(主干知识)的归纳、总结],并且能有序储存、检索;更要关注各类知识间的渗透和化学计算在《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综合能力,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才能确保科学、高效备考,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欢迎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