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和药物 对心电图的影响 天津南开医院心脏科 高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新进展 北冶卫生院 张富强. 快速性心律失常 指心室率 >100 次 / 分的心律失常 临床上常见的有: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快室率房扑、房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 室性颤动等 。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 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 心律失常分类: 1 、缓慢型: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 2 、快速型:药物治疗复杂。 治疗手段: 1 、非药物治疗(起搏器、导管消融等) 2 、药物治疗.
第 19 章 抗心律失常药. 要点 1 .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 .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和不良反应。
心律失常诊治新进展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 ) 杨德业.
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 病人的护理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石姝梅.
心律失常 主讲人:周栋.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房性期前收缩 (atrial premature beats)
窦性心律 心率:70次/分 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 PⅠⅡ↑     aVR↓ QRS时间:0.10秒 ST-T无异常偏移.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窦停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三章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继文.
抗心律失常药.
物理诊断技术 张振华 精品课系列 NO-19 jpkc.czmc.cn.
心律失常.
异位性心动过速 一、定义 二、分类 三、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特点 四、几种心电现象.
窄QRS波心动过速 概述、分类和鉴别诊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张 萍.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临床心电图学教程 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心血管科 邢旭斌 淘花/百度专用.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 红
心律失常的护理 临床教研室 罗惠媛.
复习上一次课内容.
心电图及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脏科 陈明龙.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
第五节 心律失常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1.心电图对下列疾病诊断最具肯定价值的是 A.房室肥大 B.心肌梗死 C.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 D.心肌缺血 E.心律失常 答案:E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紧急处理 吴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第二十三章 围术期心律失常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 王贤裕.
心律失常.
Agents Used in Cardiac Arrhythmias
心 律 失 常 的 治 疗 心血管内科 梁长清 BaoanHospital.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市一医院心内科 许放华
第七讲:过早搏动 一、早搏的定义 二、早搏的分类 三、名词解释 四、早搏的几种表现形式 五、早搏的心电图特点.
心电图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心内科 李瑾.
内 科 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内科教研室.
心 悸 《急诊医学》.
心律失常 Cardiac arrhythmia
第五节 心律失常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心 电 图 Electrocardiogram
心律失常 (arrhythmia).
《医用基础药理学》教案 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何红喜 漳县职业中专护理组.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第十九章 抗心律失常药 何红喜.
第二部分:心电图.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治疗要点.
心电图诊断(P199).
实验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及药物的 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律失常(arrhythmia)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 詹中群.
临床常见心律失常 心电图分析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 刘云海.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仁济医院心内科 毛家亮
第三章 心律失常.
家兔实验性高钾血症 机能实验中心 生理学教研室.
心 律 失 常 Arrhythmia 仁济医院心内科 毛家亮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南方医院心内科 黄晓波 ⒈.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s
Nursing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
Jin Yu-hua Dept. of Geriatrics
心律失常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速,窦缓,窦不齐,窦停 冲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Cardiac arrhythmia.
Antiarrhythmic Drugs Huifang T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LOGO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Antiarrhythmic drugs
第三节 心房与心室肥大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第一节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ECG)
铁岭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迟百胜 二0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心电图学 (Electrocardiogram,ECG)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解质紊乱和药物 对心电图的影响 天津南开医院心脏科 高陆

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 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

高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 血清钾浓度>5.5mmol/L,Q-T缩短,T波高耸但基底部变窄; 血清钾浓度>6.5mmol/L,QRS波群时限、PR间期、QT间期延长,R波降低,S波加深,ST段压低; 血清钾浓度>7mmol/L,P波增宽、减低,甚至消失, QRS波群时限、PR间期、QT间期进一步延长,ST段消失,T波与S波直接相连,QRS-T呈宽大三相或双相波;

高钾血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在高钾血症任何阶段都可发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逸搏、电轴左偏或右偏及房室传导阻滞。最后可发生室速、室扑或室颤直至心脏停搏。 高血钾同时伴有低钠或低钙时,可使高血钾的心电图改变更加明显;当血清钠或钙恢复时,可使其心电图改变减轻。

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高钾血症心电图

急性心肌缺血高尖T波与高钾血症高尖T波

A:无P波,QRS波增宽,T波高耸——高钾血症、窦室传导 B:治疗后稍好转,P波低平,ST段下移,T波高尖 C:病情恶化,QRS波进一步压低、增宽,胸前导联ST段呈上 斜型与T波前肢融合,P波消失

A:高钾血症所致室性心动过速 B:治疗后QRS波正常,无P波,ST段下移,T波高尖 C:治疗后出现窦性P波,V5导联T波高尖 D:最终心电图恢复正常

低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 典型改变为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u波增高(>0.1mv或u/T>1、T-u双峰), QT间期正常或轻度延长; 明显低钾时,QRS波群时限延长,P波振幅增高。

低钾血症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低钾血症可引起房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速、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各种心律失常; 低血钾伴有低钠或酸中毒时,其心电图改变可减轻或不明显; 低血钾伴有碱中毒时,可使其心电图改变加重

低钾血症心电图改变

血钾变化所致心电图改变

低钾血症

A:窦律,ST段下移,肢体导联T波低平,T V1-3倒置,II、avF 有明显直立的u波。 B:仍为窦速,u波较前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 C:窦速,T正常,u波消失。

高钙血症的心电图特征 主要改变为ST段缩短或消失,QT间期 缩短。 少数可出现明显u波和T波低平或倒置 ,易把QU间期误认为QT间期延长。 严重高血钙可产生窦性静止、窦房传导 阻滞、室早、阵发性室速等。

高钙血症

低钙血症的心电图特征 主要改变为ST段明显延长,QT间期延长。 直立T波变窄、低平或倒置。 一般很少发生心律失常。

低钙血症

药物影响 洋地黄 胺碘酮

洋地黄效应 是指应用洋地黄治疗量后,由于改善了心肌的代谢,使心肌的复极过程加速并出现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ST段下垂型压低;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双相T波往往是初始部分倒置,终末部分直立变窄,ST-T呈“鱼钩型”; QT间期缩短

洋地黄效应

洋地黄效应所致“鱼钩型”ST-T改变

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原有心衰症状加重。

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 最常见的为:频发、联律及多源性室早,严重时可出现室速(特别是双向性室速),甚至室颤;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房室脱节;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不同比例房室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当出现二度或三度传导阻滞时,则是洋地黄严重中毒表现; 可发生窦房阻滞伴交界性逸搏、窦性静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早二联律

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早,双向性心动过速

洋地黄中毒所致“双向性室速”

A:窦律,III度AVB。 B:房颤律,交界性逸搏,完全房室分离。 C:房颤,短阵室速。

混乱性房速图: 3种以上形态P波,PR间期不等;心房率100-130bpm;常发生P波不下传

胺碘酮(Amiodarone) 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且具轻度Ⅰ及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 主要电生理效应是延长各部心肌组织的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动。抑制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减低窦房结自律性。对房室旁路前向传导的抑制大于逆向 由于复极过度延长,心电图有Q-T间期延长及T波改变。静注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但通常不抑制左室功能。对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胺碘酮(Amiodarone) 其生物利用度在30%~80%。单剂量口服3~7小时后达峰浓度。负荷量给药通常在一周(几天到两周)后发挥作用。 胺碘酮半衰期长且有明显个体差异(20~100天)。在治疗头几天,大部分药物在组织中蓄积,尤其是脂肪组织,数天后开始清除,一至几个月后因人而异达到稳态浓度,由于上述特性,应给予负荷量以便使组织迅速饱和,发挥治疗作用。 大部分碘则通过肝脏排泄由粪便排出。经肾脏排泄极少,所以允许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用常规剂量胺碘酮。停药后药物清除需持续数月,应注意药物的残余效应会持续 10天至1月。

胺碘酮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 增强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脏的作用。与ⅠA类药合用可加重 Q-T间期延长,与奎尼丁、丙吡胺、慢心律或心律平合用可引起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从加用本品起,原抗心律失常药应减少 30—50%剂量,并逐渐停药,如必需合用则通常推荐剂量减少一半。 与 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可加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如果发生则本品或前两类药应减量。    增加血清地高辛浓度,亦可能增高其他洋地黄制剂的浓度达中毒水平,当开始用本品时洋地黄类药应停药或减少 50%。

胺碘酮中毒的心律失常 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对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要少。 窦性心动过缓(40次/分以下)、一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阿托品不能对抗此反应; 房室传导阻滞; 偶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伴以 Q-T间期延长

胺碘酮中毒所致QT间期延长并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房扑静推胺碘酮后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房扑静推胺碘酮转复前后QT间期对比

南开医院与您携手医路同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