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社會與情緒發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進入社交世界 嬰幼兒時期的情緒發展. 5.1 信任與依附 在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 段要面對特定的心理危機。 在嬰兒期的危機就是在對世界的信任與不信任之間建立 平衡,並產生希望 1 至 3 歲間,孩子必須結合自主與羞愧,產生意志 3 至 5 歲,主動與罪惡感必須結合以達到目標。
教學原理 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課 程 綱 要 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的意義 班級是由師生構成的情境,其最主要 的活動是教學,而教學活動即是一種 師生互動行為的具體表現。師生互動 又稱為教學關係、師生關係。 師生互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 歷程。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協康會 於 1963 年成立 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早期訓練, 並為這些兒童的家庭提供支援服務 屬下有 26 個服務單位,為逾 1,600 名 兒童及逾 1,800 個家庭提供服務.
單元九: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情緒知多少 鄭曲佑、盧旻儀.
LED CUBE 預期規劃.
中國人壽 徐真真.
花蓮縣國小綜合活動領域教師 36小時關鍵能力研習 分組實做作業單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製作人:黃玄兆,宋宇宏,賴鎧茵 報告人:王金耀,黃玄兆,宋宇宏 電腦操作人:賴鎧茵 指導老師:陳鴻綸
填字遊戲 腳 〈 〉踏〈 〉地 取 〈 〉地〈 〉材 牽 〈 〉腸〈 〉肚 散 〈 〉頭〈 〉髮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人生經驗分享 - 做一個有用的人進而當一個社會領導- 魏綸武 ILITEK EE 80, TsingHua Oct., 2012.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圖片格式簡介 張啟中.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突破機構 青少年使用ICQ 行為調查.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重要的期望 我們在學校很友好、注意安全並且尊重別人.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學習內容 概說 損失函數 雜音:造成品質變異的原因 訊號雜音比 直交表 回應表與回應圖 田口方法.
經濟學 學經濟.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幼稚園(機構) 簡介 參觀日期 作者群.
維高斯基( ) Langford, P. (2005). Vygotsky'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ove England ;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同心合意 腓一:1~11.
資訊安全和資訊倫理宣導 永康區復興國小教務處.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第一章 貨幣的時間價值.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貳.企業願景、使命與目標(1/3) 願景 利害關係人 內部利害關係人 外部利害關係人 高階領導者必須創立一種以顧客為焦點的、清晰可見的價值
注音符號課程綱要 注音符號應用能力 A-1-1 能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能熟習並認念注音符號。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一 可靠度問題.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怎樣進行親子閱讀.
Chapter 4 Multi-Threads (多執行緒).
居家問題小偵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嬰兒的社會與情緒發展

導讀問題 請說明信任感與不信任感。嬰兒如何形成信任感或不信任感? 請說明分離焦慮和陌生人焦慮。各家庭與文 化間的分離焦慮與陌生人焦慮有何差別?

請說明安全依附與不安全依附的主要類型。 嬰兒期可能形成哪些主要的安全依附與不安 全依附類型?對他們日後的發展有何影響? 請問文化差異對嬰兒依附的影響? 請問特殊需求、家庭壓力、早療及 保育對嬰兒的依附有何影響?

請說明自主性。各文化的自主性有何差異? 學者已辨識出哪些主要的嬰兒氣質?各文化 的嬰兒氣質有何差異? 嬰兒有能力表達哪些主要情緒?嬰兒與成人 間的互動或文化信念,對他們學習這些情緒 有何影響?

自我中心對嬰兒的人際關係有何影響? 特殊需求對嬰兒依附和社會關係有何影響 成人應如何調整環境與互動方式,以促進 有特殊需求嬰兒的社會與情緒健全發展?

信任與依附 獨立自主 先天氣質 早期的情緒 嬰兒的人際關係與自我中心

信任與依附 形成依附 分離焦慮與陌生人焦慮 依附類型 嬰兒依附的文化差異 父母的行為、依附和文化 有特殊需求嬰兒的依附 依附與家庭壓力 介入依附 嬰兒保育和依附

形成依附 根據Erikson的看法,信任別人的重點在於嬰兒了解並與照顧者緊密連結 嬰兒期與其他人形成情感的聯繫稱為依附 John Bowlby描述依附為嬰兒與父母以不同方式接觸彼此,導致情感連結的 雙向過程

傳統上認為嬰兒只和母親形成依附,但許多跨文化的研究顯示,情況並非如此,嬰兒常依附多位照顧者 據估計,約只有10%的嬰兒,在十八個月大時,僅依附一位成人

依附父親的嬰兒,其依附強度和安全感與依附母親者相當 雙親家庭中的嬰兒,幾乎同時依附父親和母親 Bowlby點出嬰兒與照顧者形成連結 的幾個階段

最初幾個月,嬰兒對所有的人都感興趣,這是個重要階段,對周遭人們不感興趣的嬰兒日後可能會有情感危機 四到六個月的嬰兒,他們開始喜歡與特定而 熟悉的人互動,對陌生人感到困惑或警覺 六個月前,他們會表現出只想與熟悉 的照顧者在一起

分離焦慮與陌生人焦慮 六到八個月嬰兒會出現陌生人焦慮,見到不熟悉的人,通常會害怕、驚惶失措 六個月後,嬰兒開始出現分離焦慮,害怕與照顧者分離 每個嬰兒在不同情境會表現出不一樣的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

某些文化的育兒做法和信念會影響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 圖9-1說明各文化相似以及不同型態的分離焦慮

圖9-1 各文化的分離焦慮頻率不相同

依附類型 Mary Ainsworth、Everett Waters和其他同事曾進行大規模的研究,微調、修正對嬰兒依附的了解 他們修改研究法,以「陌生人情境測驗」檢驗依附的品質 利用這種研究法,學者發現有幾種 依附類型

摘列於表9-1,將嬰兒區分為安全依附或不安全依附 Ainsworth、Blehar、Waters和Wall指出不安全的嬰兒有兩種明顯的行為模式 不安全依附/迴避型 不安全依附/矛盾型

表9-1 依附類型

嬰兒一旦被辨識出安全或不安全依附,是不是終其一生都保持那樣呢? 研究建議,直到成人期,這些依附型態可能相當穩定 陌生人情境所決定的依附典型,似乎會影響兒童後期和青少年期

嬰兒依附的文化差異 全世界眾多文化族群的嬰兒,被歸類為安全或不安全依附的比例,大致上與美國的嬰兒相當: 70%是安全依附 20%到25%是不安全依附/迴避型 5%到10%是不安全依附/矛盾型

有關嬰兒在Ainsworth的「陌生人情境測驗」中的行為模式是否足以當成普世的依附指標 針對日本嬰兒所做的研究發現: 超過40%嬰兒顯出不安全依附/矛盾型 其他的文化族群則是5%到10%

我們應該要小心使用分離與重聚的行為來測量依附 觀察嬰兒與照顧者的聯繫時,應該採用對文化更敏感的方法

父母的行為、依附和文化 學者發現兩個導致安全依附的親職層面: 回應度 關乎仔細解釋嬰兒的訊號,並以適當的方式回應 溫暖的身體接觸 Ainsworth研究發現,在嬰兒煩躁 時提供的照顧,是促進依附的 重要行為

Ainsworth認為,各文化照顧行為中的回應度與溫暖程度都很重要,可是表達方式則差異很大 她認為每個家庭都有形成強烈情感聯繫所需要的獨特依附行為群組

Levine以他所觀察的非洲窮困家庭為例 這代表一個嬰兒死亡率很高地區常見的現象:與兒童感情疏離

有特殊需求嬰兒的依附 人們常假設有特殊需求的嬰兒無法和照顧者形成安全的連結 父母也許因嬰兒認知或社交障礙而覺得有壓力,影響對子女的回應或溫暖程度 溝通系統的損傷或障礙也可能影響 嬰兒與父母的關係

多數研究指出,即使最艱困的身心障礙,親子間的聯繫依然很強,許多有嚴重身心障礙的兒童仍舊成功地依附照顧者 學者也發現,聽障嬰兒和父母形成依附的方式與聽力正常嬰兒一模一樣

嬰兒和照顧者形成正向互動時,口語溝通不是絕對必要,身體的接觸、臉部表情以及動作遊戲等互動可能也具備相同的功效 有的學者發現顏面的畸形會中斷親子間的依附行為互動 跨文化的研究顯示,嬰兒期嚴重的 營養不良會對依附產生負面的影響

多數身心障礙兒童,從唐氏兒到低體重兒,形成依附的速度和一般嬰兒相當 van Ijzendoorn、Goldberg、Kroonerberg和Frenkel整理許多依附、嬰兒問題的相關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多數身心障礙兒童,從唐氏兒到低體重兒,形成依附的速度和一般嬰兒相當

學者發現父母親的身心障礙會造成明顯的依附問題 成人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處理能力對依附的影響,可能遠大於兒童本身的身心障礙

依附與家庭壓力 什麼樣的成人問題最可能造成不良依附? 父母的沮喪憂鬱可能是主要的危險因子,身陷憂鬱的父母可能無法迅速、溫暖地回應嬰兒的需求 高度憂鬱或焦慮的母親面對嬰兒時,比情緒健康的母親更可能感到依附困難

另一個威脅安全依附的因子是貧窮 貧窮加重了父母的壓力,導致沮喪、憤怒,對嬰兒的需求缺乏敏感度 所有貧窮的特質都可能破壞原本強烈的嬰兒與父母間的聯繫

介入依附 社會與心理健康服務可以明顯改善這些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 Lyons-Ruth與同事透過專業的家訪員以及直接訓練育兒技能,發現母親參加活動後,嬰兒的依附較安全,認知發展的表現也較佳

還有兩個研究,教導低收入的母親解讀嬰兒的訊號,並以正向的方式回應 追蹤上述兩種介入行為,發現母親們更迅速且溫暖地回應嬰兒 介入依附的難處在於各文化和嬰兒互動、產生聯繫的方式均不相同

嬰兒保育和依附 美國母親投入勞動市場的比例攀高,有越來越多的嬰兒在家庭以外的地方接受保育 人們開始擔心這類嬰兒保育對依附過程的影響 學者發現,在托嬰中心接受保育的寶寶和在家的寶寶一樣,能夠安全依附成人

不過Belsky和Steinberg 發現,週歲以內的嬰兒,每星期若在家庭之外的托育場所待超過二十小時,會變得較不可能安全依附父母 有些人指出,其他的研究並沒有顯示在托嬰中心的嬰兒有不安全依附的狀況

多數研究兒童保育的學者已經不再比較托兒所和家裡的孩子 正如一位專家所言:「已經很難找到不曾接受住家以外照顧的一群孩子做為樣本!」 現在該問的是這樣的問題:高品質或 低品質托兒對嬰孩的影響?

許多研究浮現一個輪廓:處於高品質托嬰中心的孩子通常都安全依附父母及照顧者 低品質托兒所內的孩子─可能都陷入危機 提供家庭服務的工作人員協助家長選擇、安排高品質的托兒機構

獨立自主 生命的第二年,幼兒的社會行為有了驚人的轉變 Erikson認為兒童一旦信任成人,知道成人會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就會樂意離開安全的父母和家人去冒

學步兒此時希望和自己感情連結的成人切分開來,成為獨立的個體,因這樣的獨立需求掙扎,他們常會堅持己見,與成人的掌控起衝突,表現負面情緒 根據Erikson的看法,這些困難但必需的行為可用人類遭遇的第二種情緒衝突解釋:獨立自主或羞愧懷疑

根據Erikson的說法,情緒健康的學步兒,逐漸學得自主性─一種個體感,與父母有所區別的獨特感 有學者認為,思考與行為的自主性是日後學習和發展最重要的特質

兒童如何變得獨立自主? Erikson認為應創造兒童可獨立思考、行動的環境,培養自主性,他建議父母鼓勵兒童自我肯定,避免嚴厲責罵兒童的自主行為

自主性的文化差異 不同文化、性別的學步兒,此時的行為非常多樣化,事實上,有些學者認為Erikson描述的自主性並不正確 某些文化或信仰影響兒童獨立自主的程度 寶寶的性別也影響成人是否鼓勵他們 獨立自主

先天氣質 「先天氣質」──每個人的發展過程中可觀察到的基本傾向 嬰兒生而具備這種會影響他們日後社會人際關係與情緒健康的氣質 研究嬰兒的學者已區辨出幾組先天氣質,簡述於表9-2

表9-2 嬰兒的先天氣質

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即是率先研究嬰兒先天氣質的學者,在著名的長期研究中,他們發現初生嬰兒的人格特質可歸類成三種類型 : 易養育 難養 慢熟

早期的情緒 嬰兒早期的情緒會形塑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同樣的,關係也會塑造嬰兒的情緒 圖9-2說明幾種嬰兒表情 學者研究這些表情及其發展,猜測寶寶的感受。他們也研擬記錄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特定情感出現的年齡

圖9-2 為了解人類早期情緒的發展, 學者區分並研究嬰兒的臉部表情 圖9-2 為了解人類早期情緒的發展, 學者區分並研究嬰兒的臉部表情

家長在教導嬰兒情緒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們透過誇張的臉部表情或聲調,示範不同的情緒狀態 十個月大之前,他們已能區分看來相似但代表極不相同情緒的臉部表情

視覺不是嬰兒用來注意父母情緒唯一線索 有研究發現,在沒有臉部表情的狀況下,觸覺可有效溝通興奮的感覺或安撫三至六個月的寶寶 其他研究則發現聲音在傳遞感情上, 扮演重要的角色

嬰兒依賴成人的表情引導自己的感情 有一個研究,假如媽媽出現鼓勵的表情,就可說服嬰兒跨越一個視覺懸崖 這是所謂的「社會參照」過程,寶寶參考成人的情緒反應,決定自己的感覺

兒童學會和表達的情緒,可能是受到依附的影響。不安全依附的嬰兒較早、也最常表達害怕、痛苦和生氣 嬰兒情緒發展的一個大方向是控制並減低緊張感的能力,尤其是負面的緊張感,學者稱之為情緒調節

有研究發現,有能力藉由專注方式控制自己情緒的嬰兒,學前時期的社交能力較佳 有高度負面情緒的嬰兒,若能控制好專注力,日後的社交能力也會比較好 學者認為,因專注而減低負面情緒的能力,可保護兒童日後不至於被生命中 的負面事件淹沒

情緒和文化 文化會不會影響早期情感的表達呢?跨文化研究的學者認為,人類的基本情緒是相通的,可透過相似的臉部表情表達 各文化不同之處可能在表達特定情緒的時間和地點

Hale-Benson警告服務兒童及家庭的專家,應考量工作對象的情感和文化取向,不要堅持兒童或家長公開表露情感 情感外露,並不適用於每個文化 家庭服務員或老師也不應否定兒童以符合文化的方式表達情感

嬰兒的人際關係與自我中心 嬰兒有一個特質會影響社會關係,稱為自我中心 幼兒的思考方式─無法考量其他人的觀點

調整教室:有特殊需求嬰幼兒 的社會與情緒發展 托嬰中心的照顧者可調整教室內的互動,支持這些陷入危機的孩子 下列這些是人們發覺可有效促進各式身心障礙嬰幼兒社會和情緒發展的策略:

有愛心、充滿回應的照顧 安靜、安全、一致的環境 與同儕進行正向互動 示範正向情感以及社會互動

實地應用研究 關鍵概念一: 各文化的嬰兒都會發展出信任感,和生命中的重要成人形成依附關係:父母、照顧者、親戚、鄰居和同儕 受虐兒或被忽視的孩子,若沒和其他人形成安全依附,會產生不信任感,可能會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應用一: 照顧者和家長與嬰兒互動時,應充滿關愛 溫暖的身體接觸、微笑,以及親近寶寶,都有助於嬰兒與成人形成依附

應用二: 照顧者和家長應該注意並回應嬰兒的哭泣以及啜泣 嬰兒會依附那些對自己的需求適度回應、可預測又有趣的成人

應用三: 照顧者必須對文化敏感,展現溫暖與回應 在某些文化中,溫暖的身體接觸不算常態,父母對哭泣有不同的反應 照顧者和嬰兒間的互動,必須符合 嬰兒本身的文化經驗

關鍵概念二: 在生命的第二年,已經和成人形成安全依附的幼兒,會開始努力找尋自主性。他們會希望成為和父母分離的個體 不過,孩子是否會完全獨立,則取決於文化,某些家庭鼓勵依賴,不鼓勵個人主義

應用一: 照顧者和家長應了解並欣賞某些嬰幼兒想獨立的需求,容忍他們的堅持,以及有時出現的負面行為,成人賦予某種限度的自由、選擇權,對許多這個年紀的孩子而言,非常重要

應用二: 照顧者須了解父母鼓勵兒童依賴的理由 歷史經驗、住家附近的立即性危險,或家人必須團結一致以面對逆境的需求等,都可能導致父母不鼓勵嬰幼兒獨立 照顧者不應將培養全體兒童自主性 作為保育的目標

關鍵概念三: 嬰兒的社會關係也受到與生俱來的氣質影響,有些嬰兒遺傳到難養的氣質,有些則屬於易養育型,學者還區分出大膽、膽怯、慢熟等先天氣質 某些先天氣質的變數可歸因至不同的文化傳統以及親職型態

應用一: 照顧者和家長必須明白遺傳在決定某些嬰兒基本先天氣質上的角色 心懷罪惡感的家長需要協助,幫助他們明白負面或較緊張的先天氣質不是因他們教養方式不良,是嬰兒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

應用二: 照顧者和家長必須接受並欣賞嬰兒與生俱來的特質,例如:教養或養育難養型的孩子時,成人可能需要大量耐心以及堅忍不拔的毅力

關鍵概念四: 嬰兒後天習得一些情緒、表情和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多與家人互動有助於嬰兒的情緒發展,例如:父母悲傷或驚訝的表情可協助嬰兒區分這些情感

應用一: 照顧者和家長可用臉部表情和姿勢傳遞情感給嬰兒,多和嬰兒進行近距離、臉對臉的互動,表現出驚訝、快樂或困惑

應用二: 嬰兒有危險時,照顧者和家長可利用臉部表情和姿勢表示注意或小心 幼兒走近忙碌的大街,或在攀爬架上爬得太高時,面露明顯的憂慮,可傳遞有危險的訊息給孩子

關鍵概念五: 自我中心─不能完全了解別人看法─是嬰兒期影響社會關係的認知特色之一,嬰兒傾向於認為世界以自己為中心。不過,自我中心似乎並沒有阻礙幼兒彼此間的仁慈和分享 嬰兒社會關係的特色,迷人地混合 著自我中心和同情心

應用一: 照顧者和家長應該了解自我中心是嬰兒的認知特色,不是人格缺點,忍耐孩子自我中心的行為,不要試圖堅持他們進行合作式互動

應用二: 成人不應因為嬰幼兒的自我中心而不教他們利他 照顧者和家長應該示範或促進仁慈和分享,經過鼓勵,即使非常自我中心的嬰兒也會表現出這些行為

關鍵概念六: 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也常和照顧者形成依附,並學會早期的社會能力 不過,家長和照顧者可能需要調整自己和某些寶寶的互動,促進他們社會和情緒的健康成長

應用一: 照顧者應提供溫暖、回應度高的照顧,快速回應孩子的不舒服,主動抱緊、擁抱寶寶、在大腿上彈跳或其他的身體遊戲,尤其需要為有特殊需求的寶寶設計安全、舒適、可預測的環境

應用二: 照顧者應促進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和一般孩子間的高品質互動,鼓勵孩子多多觀摩並和同儕說話,多進行關懷性的身體接觸,以促進他們的正向社會發展

應用三: 照顧者和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互動時,應運用非常明顯的臉部表情、語言和正向的社會行為 示範正向的情感、分享、溫暖的觸摸、豐富的語言,都可幫助有特殊需求的嬰幼兒學會正向的情緒和社會技能

嬰兒期的社會情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