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 友 病 Hemophilia.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病 因  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  寄生虫感染  病毒感染  食物因素  鱼、虾、蟹、鸡、蛋、牛奶等  药物因素  其它因素.
Advertisements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 黄晓明 陈嘉林. 人的止血机制 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Blood_clot.swf.
1 出血性疾病 Disorders of Hemostasis 2 3 第一节 概述 l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人体的止血、 凝血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临床上 皮肤、粘膜、内脏的自发性出血 或轻微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组疾 病。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 浙二医院血液内科. 概 述 定义: 由于止血机制 ( 包括血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纤溶功能和抗凝等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 出血不止,称为出血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 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出血性疾病概论. 目 录 定义 正常止血、凝血机制 分类 诊断 治疗 定 义 由于止血机制(包括血 管、血小板、凝血因子 ) 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 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称 为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的护理 毛燕. 定义  血友病( Hemophilia ),是一组由于血液中 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 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 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 病甲、血友病乙和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 别连锁隐性遗传,其遗传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上, 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后者为常染色.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血细胞生理  血液凝固  血型于输血.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骨 髓 干 细 胞 ↓ 白系祖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定向白系祖细胞 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 ↓(生成、释放)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血友病 hemophilia.
出凝血监测 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小儿血友病 制作者:王安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血液科 徐建民.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临床医学五年制 实验诊断学 艾 清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实验诊断 血栓与止血检验.
第一节 临床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张义侠.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出血性疾病.
Coagulation and anticoagulation imbalance
血栓与止血检测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总资金流向 资金流出: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所有品种主力合约持仓资金变化情况
第三节 伴性遗传.
凝血与凝血异常疾病.
第二节、血友病 甲型血友病 乙型血友病 丙型血友病.
认识血友病 血液科 刘玉霞.
血 友 病 (hemophilia)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肿瘤中心血液科 高素君.
甲型血友病.
课题:血友病的前世今生 授课人 田莹 通州区潞河中学.
凝血機轉 a指的是酵素的active type(活化態) 12 (表面因子) 7 (促凝血酶原激酶原) (3,因子 III) 11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友病 (hemophilia)
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第十六章 临床遗传 Clinic genetics.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遗传物质 由于 改变引起的人类疾病.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家長日 學校名稱 日期.
基因信息的传递.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血 友 病 Hemophilia

定义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 ① 血友病甲,即因子Ⅷ (又称抗血友病球蛋白,AHG)缺乏症; ② 血友病乙,即因子Ⅸ (又称血浆凝血活酶成分)缺乏症; ③ 血友病丙,即因子Ⅺ (又称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缺乏症。 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以血友病甲较为常见,血友病乙次之,血友病丙罕见。 共同特点:终生在轻微损伤后发生长时间出血。

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友病甲和乙 为Ⅹ-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血友病丙 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性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或传递疾病。

因子Ⅷ、Ⅸ、Ⅺ缺乏均可使凝血过程的第一阶段中的凝血 活酶生成减少,引起血液凝固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因子 Ⅷ 是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它与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非共价形式结合成复合物存在于血浆中。 因子Ⅸ 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在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因子Ⅺ 肝内合成,在体外储存时其活性稳定,故给本病患者输适量储存血浆即可补充因子Ⅺ。

临床表现 出血症状是本组疾病的主要表现,终身于轻微损伤或小手术后有长时间出血的倾向,但血友病丙的出血症状一般较轻。 1.皮肤、粘膜出血 由于皮下组织、口腔、齿龈粘膜易于受伤,为出血好发部位。幼儿亦常见于头部碰撞后出血和血肿。 2.关节积血 是血友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髋、肘、肩关节等处。 3.肌肉出血和血肿 4.创伤或手术后出血 5.其他部位的出血

此外,血肿压迫神经可导致受压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障碍和肌肉萎缩;口咽或颈部血肿可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局部血管受压可引起组织坏死。 血友病乙的出血症状与血友病甲相似,绝大多数患者为轻型。因此,本病的出血症状大多较轻。 血友病丙较为少见,杂合子患儿无出血症状,只有纯合子者才有出血倾向。

实验室检查 1.血友病甲、乙和丙实验室检查的共同特点是: ①凝血时间延长(轻型者正常); ②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④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 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 正常。

2.当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异常时,为了进一步鉴别三种血友病,可作纠正试验。 血友病甲、乙、丙纠正试验 患者血浆加入 血友病甲 血友病乙 血友病丙 正常血浆 纠正 纠正 纠正 正常血清 不能纠正 纠正 纠正 经硫酸钡吸附正常人血浆 纠正 不能纠正 纠正

3.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血友病患者基因突变位点和形式,并可于产前进行胎儿基因诊断。  测定因子Ⅷ :C、因子Ⅸ:C的活性,对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有确诊意义。根据其活性水平的高低,将血友病甲或血友病乙分为重型(<1%)、中型(1%~5 % )、轻型(>5%~25%)及亚临床型(>25%~45%) 4种临床类型。 3.基因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血友病患者基因突变位点和形式,并可于产前进行胎儿基因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出血症状和家族史,即可考虑为血友病,进一步确诊须作有关实验室检查。 血友病须与血管性血友病鉴别,后者出血时间延长、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血小板粘附率降低、血小板对瑞斯托霉素无凝集反应、血浆Ⅷ :C减少或正常、血浆vWF减少或缺乏。

治 疗 1.预防出血 自由养成安静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外伤出血,尽可能避免肌肉注射。 治 疗 1.预防出血 自由养成安静生活习惯,以减少和避免外伤出血,尽可能避免肌肉注射。 2.局部止血 对表面创伤、鼻或口腔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或用纤维蛋白泡沫、明胶海绵沾组织凝血活酶或凝血酶敷于伤口处。早期关节出血者,宜卧床休息,并用夹板固定肢体,放于功能位置,亦可用局部冷敷,并用弹力绷带缠扎。关节出血停止、肿痛消失时,可作适当体疗,以防止关节畸形。严重关节畸形可用手术矫形治疗。

3.替代疗法 目的是将患者所缺乏的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 因子Ⅷ 和因子Ⅸ制剂 冷沉淀物 凝血酶原复合物 输血浆或新鲜全血

②活化因子Ⅶ (Ⅶ a)或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 ③大剂量丙种蛋白静脉输注; ④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⑤用链球菌蛋白A吸附抗体。    约15%血友病甲患者经反复因子Ⅷ 替代治疗后,出现抗因子Ⅷ抗体。这种患者治疗方法是: ①增加因子Ⅷ 剂量达原剂量一倍以上; ②活化因子Ⅶ (Ⅶ a)或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 ③大剂量丙种蛋白静脉输注; ④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⑤用链球菌蛋白A吸附抗体。

4.药物治疗 ⑴ 1-脱氧-8-精氨酸加压素(DDAVP) ⑵ 性激素 5.基因治疗 正在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前期验证。

预 防 根据本组疾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患者家族成员进行筛查,以确定可能的其他患者携带者,通过遗传咨询,使他们了解遗传规律。运用现代诊断技术对家族中的孕妇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如确定胎儿为血友病,可及时终止妊娠。

在医生指导下,对血友病患儿进行有计划的家庭治疗非常重要,尤其适合我国国情。除病情不稳定和3岁以下婴幼儿外,其他患者均可家庭治疗。 对于重症患儿,亦可采取预防性治疗以预防血肿形成关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