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三备课组( 2011 届)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细胞的代谢 第二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Advertisements

营养午餐食谱 孙思萌、苗语宸制作. 营养说明 主食:饭团 主菜:南瓜炖鱼豆腐 副菜:西红柿鸡蛋 副菜:橄榄粉条 汤:大米粥 饭后水果:西瓜.
南昌市第一中学 吴贞. 什么叫扩散? 物质分子由高浓度区域往低浓度区域 移动,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就叫扩散。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由扩散 特征: 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自由扩散 如:水、氧气、二氧化 碳、甘油、乙醇等。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1 2 教学重点 看懂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空间 结构图。 各种晶体微粒组成、作用力、熔点硬度比较 由晶体结构图写物质的化学式 利用已知晶体结构图形进行相似结构的类推.
第一节细胞膜 关键问题: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
楊 富 強 法 官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鳳山庭庭長 國家文官學院法院講座
蛋白质与维生素.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⑴利尿药; ⑵脱水药。.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小游戏:填数 __.
水 肿.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主题3 生命的结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几乎都在细胞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章 地壳及物质组成 第一节 地壳 第二节 矿物 第三节 岩石 1.
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胞吸水和失水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高一生物组.
土肥专业统计工作总结和 2013年工作安排 全国农技中心土肥技术处 孟远夺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课题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执教: 镇江市第二中学 范晶晶.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水的专题.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第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实验五 细胞膜的通透性 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 观察细胞膜的通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了解膜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问:图中∠α与∠β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小节水员自然科普课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H2O HgO CO2 O2 都含有氧原子 质子数都是8 汞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 碳原子和氧原子 氧原子 氧化汞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 第二节 授课者 厦门三中 武永红 高一(7)班.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認識電解質— 阿瑞尼士的電解質解離說.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ATP SLYTYZJAM.
生物的水分代谢 水组成了生物体体重的60%-95% slytyz.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 ① H表示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 ② 2H表示2个氢原子。
药物的跨膜转运.
4.2 证明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四课时.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第 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讨论: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由于单位体积内,清水中的水分子数量多,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少,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由烧杯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由漏斗通过半透膜进入烧杯的水分子数量。 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半透膜的特点是孔隙较小,小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大分子不能

渗透作用 水相对含量高的一侧 H2O 水相对含量低的一侧 溶液浓度低的一侧 溶液浓度高的一侧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转移(顺相对含量的梯度)的现象叫做 渗透作用 这个装置叫做渗透装置

2、漏斗内的液面是否会无限升高? 不会,当漏斗内的液面逐渐升高,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量逐渐增多,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分子逐渐相等,水分子的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漏斗内液面不再上升。 此时还发生 渗透作用吗?

3、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不会,因为纱布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过,因而不会液面升高。 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要有半透膜

4、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液面不会上升,因为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进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与从漏斗中渗出的水分子数量相同。 渗透作用的发生条件: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小结 渗透作用的定义 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转移的现象 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1)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

细胞置于清水中吸水涨破 ? 渗透作用

二、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A B C 细胞吸水膨胀 细胞失水皱缩 水分进出平衡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的浓度 水分进出平衡

小结 1、动物细胞吸水失水的过程是渗透作用,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内浓度时,细胞吸水 3、其它动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和原理与红细胞的是一样的

思考与讨论 1、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吗 ? 不可以,因为血红蛋白是大分子,不能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红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一般差值越大,吸水或失水越多。

与生活联系 你吃比较咸的食物时,例如你吃腌制的咸菜,连续嗑带盐的瓜子等,你的口腔和唇的粘膜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三、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对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没有影响? 细胞壁 (全透性) 细胞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液泡膜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 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 将植物细胞浸润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再将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设计 方案 设计实验 预期结果 进行实验 (按预定方案进行实验) 分析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 (总结,写实验报告并适当交流)

进行实验 材料用具: 刀片,镊子,滴管,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紫色洋葱鳞片叶 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清水 方法步骤: 1、制作临时装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处表皮细胞中 3、引流法,滴入蔗糖溶液,低倍镜下观察 4、引流法,滴入清水,低倍镜下观察 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 15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及原因

? 实验结果: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中央液 泡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细胞 大小 蔗糖 溶液 清水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 不变 变小     中央液 泡大小 原生质层 的位置 细胞 大小 蔗糖 溶液 清水 原生质层脱离细胞壁 基本 不变 ? 变小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原生质层恢复原来位置 基本 不变

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及原因 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 成熟的植物活细胞,有细胞壁,有液泡,最好有颜色,有 利于观察 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思考:1、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吗? 2、如果换成8%NaCl或者5%KNO3,会出现什么现象? 会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一开始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来细胞膜因吸收钠离子,氯离子而使外界溶液浓度降低出现自动复原。

思考与讨论 1、如果滴加的是0.5g/ml的蔗糖溶液,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导致植物细胞严重失水而死亡,重新滴加清水也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如果质壁分离时间过长也会使细胞死亡) 注意: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液泡大,颜色深) 蔗糖溶液的浓度 分离的时间 2、如果没有细胞壁,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只发生渗透作用,像红细胞一样的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0 Mg2+ Ca2+ Si4+ 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1、水稻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Si4+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2、对于番茄培养液来说是怎样的呢? 0 Mg2+ Ca2+ Si4+ 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2、对于番茄培养液来说是怎样的呢? 在番茄的培养液中, Ca2+、Mg2+的浓度下降,而Si4+的浓度升高,证明番茄吸收的Ca2+、Mg2+比Si4+多。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一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初始浓度 水稻 番茄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一样 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不一样 0 Mg2+ Ca2+ Si4+ 离子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水稻 番茄 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不一样 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不一样 植物吸收离子和吸收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 过程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二 同种微生物对不同种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不同微生物对同种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几种微生物体内的矿物质含量 28.16 48.55 米曲菌 38.66 51.00 酵母菌 2.41 4.93 圆褐固氮菌 12.95 33.99 大肠杆菌 K2O P2O5 微生物 同种微生物对不同种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不同微生物对同种矿物质的吸收不同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实例三 血液中碘的浓度 250mg/L I- 20 —25倍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 20 —25倍 血液中碘的浓度 250mg/L I-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取碘的能力 水分子的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顺浓度梯度)的,其他物质呢? 有些物质(如碘)的跨膜运输是逆相对含量梯度(逆浓度梯度)运输的。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什么特点? 细胞对于物质的吸收有选择性,这种选择具有普遍性

总结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结论: 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 ★ 半透膜是不是选择透过性膜?

五、渗透作用原理的运用 (1)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况 死或活细胞依据 (2)判断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将待测细胞放置于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溶液中,测细胞液的浓度 (3)农业生产中的水肥管理 肥料过多,烧苗现象 (4)生活中杀菌、防腐、腌制食品 盐度过高使细菌失水过多而死亡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原生质层包括 这几部分(填标号),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2)若将细胞a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入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 ( ) A、a→b→c→b→a B、 a→b→a→c C、a→b→c D、a→c→b→a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3)若将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O.5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再放人清水中,则细胞的变化是 ( )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处于三种生理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4)图c所处的生理状态是 。 (5)图中各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

1、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 D B C

D 2、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3、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A、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 B、水分子通过细胞膜 C、K+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通过细胞膜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