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一部分B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是长寿细胞),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四、常见的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I 型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种属和不同个体中差异 很大。临床上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可以 是全身性的或局部性的。 ( 一 )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 I 型变态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组危急症候群。 发病通常在接触变应原数分钟内出现症状,表现为气急、
Advertisements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整理至簡體版,作者不可考。內容為 參加國際健康會議所發表的心得。. 人應該活多久 有人告訴我五六十歲就差不多了。 我在醫院工作四十年了,絕大部分病死的人是 很痛苦的。 我在美國遇見張學良,一進門見到他就大吃ㄧ驚, 他眼不花,耳不聾,很多人問他:少帥,您怎 麼能活這麼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的久,是他們活的太短了。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是免疫系统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免疫细胞 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所出现的临床上以反复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
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 一、固有免疫系统及组成 ( 重点介绍固有免疫细胞 ) 二、固有免疫的识别机制 三、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1 97 年度新住民子女教育研討會 九十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柯伯儒 [1] 詹雅琄 [2] [1] [2] [1] [1]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主任 [2] [2]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教師 有效提升國小新住民子女 語文學習的策略.
語文教學分享心得 組員: B 蘇品綺 B 張慈真 B 陳怡君 B 蕭美玲 B 王雅萍 B 蔡佳珍.
固有免疫 本科免疫学 powerpoint 讲稿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本 章 小 结本 章 小 结.
第四章. 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 单核 ⁄ 巨噬细胞 粒细胞 肥大细胞 NK 细胞 树突状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第六章章 补 体 系 统 complement system 主讲 孟学平 教授 淮海工学院生物技术系.
環保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從選購產品方面 家庭廢棄物的處理 住家的節約能源方面. 環保問題社會病態行為 社會功利主義過盛,疏忽善盡設備的責任; 缺乏惜福愛物的觀念,以自我為重心,任 意破壞使用資源; 「家」的觀念過度狹隘,只顧裝修生活的 表面,缺乏公同經營人類共有的家 — 地球 的概念; 無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以金錢的謀取為目.
縮短公共工程工期之 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1. 簡報大綱 壹、前言 貳、招標決標策略及作法 参、適用案件類型 肆 、 結語 2.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保健的三个里程碑 平衡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状态.
兽医应用免疫学 ——兽医专业重要基础课 黄青云 唐满华 谢安新 编制
第14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宿建德江 內容探究 問題討論 語文小詞典 絕句淺說 借代修辭 (補充說明借代法) 延伸閱讀 應用練習 (二)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母親的教誨 胡適 投影片設計:邱芳芸、謝瑞珍.
细胞因子、黏附分子、CD抗原.
工 业 产 品 设 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狭义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
第五章银行负债业务 孙小平 经济教研室.
建设工程保险制度案例分析 班级:建工134 学号: 姓名:韩秀昆.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山东师大附中 侯新磊.
肠道杆菌有哪些种类以及它们的共同特性?为什么容易产生耐药性?
如何生动形象地 写人记事.
目录 圣荷西介绍 交易产品介绍 开户流程介绍 壹 、 贰 、 叁 、.
小组工作实训课(1) 第 教案 04.
免疫系统 陈保国 学号
II-1 Chap12 免疫系统之免疫分子.
Chap13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第12课时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考 点 聚 焦 考 题 探 究 考 点 拓 展 1.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掌握自身免疫病的特征;
不为追"星"所累 (三) 第四课 青春故事 授课人:商城县汪桥一中王启学.
T 细胞之路 作者:谢志宙 王晓飞 焦丁兴 刘盼 蔡束垚 世上本没有路,过的细胞多了也就成了路。 ——团队语录.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 答细胞: B淋巴细胞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
第十七章 免疫耐受.
共刺激分子 ——(B7/CD28家族成员).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教育部人事處 專門委員 賴 俊 男 中華民國99年10月22日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T淋巴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王 辉.
第十六章 适应性免疫:B淋巴细胞 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 是一个包括接受信号刺激、转导信 号、细胞内酶活化,基因转录表达及细 胞扩增等在内的复杂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 与 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Immunoglobulin,Ig.
教育部人事處 專門委員 兼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 執行秘書 賴 俊 男 中華民國99年7月13日
细胞粘附分子.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and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Antibody Molecules, Their Genes and B Cell Development
第十一章 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
第十二章 免疫耐受.
第十四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Immunotolerance and Immunoregulation)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三章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基因表达.
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的产生 T、B淋巴细胞的发育
B淋巴细胞介导的 体液免疫应答 1/17/2019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 Ig).
Immune Regulation Xiao Jian.
第十九章 免疫学概论 授课教师:房志家.
第三章 免疫分子.
保险法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宫明霞 赵云凤 许金哲 陈莹 胡睿轩.
T细胞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并在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学 (Immunology) 郭敏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 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B lymphocyte)简称B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鸟类法氏囊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分化成熟而来。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一部分B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它们是长寿细胞),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

B 细 胞 形 态

第一节 B淋巴细胞表面的分子及其作用 B淋巴细胞 ICAM-1 CR1 FcR LFA-1 MHC分子 丝裂原的膜结合分子 B7 CD40 BCR复合体 CD19-CD21-CD81-CD225 CD72

(一)BCR复合体 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CR (mIg) 意义:B细胞的主要标志,成熟B 细胞主要表达mIgM和mIgD 1.组成 结构特点:各含一个ITAM结构 Igα(CD79a) Igβ(CD79b) 传导BCR同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为主要信号传导分子) 参与mIg合成后的转运和表达。 功能

BCR Igα/Igβ

(二)辅助受体 CD19/CD21/CD81/CD225 (1)B细胞辅助受体: CD19,CD21(CR2), CD81(TAPA-1),CD225 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补体系统活化  C3d片段  与Ag结合  同CD21和BCR结合  辅助受体与BCR桥联  增强BCR识别抗原产生的信号。 (2)功能 B细胞重要标志,表达于前B细胞到成熟B细胞各发育阶段。

The B cell co-receptor CD225 CD21 (C3d receptor) CD19 CD81 (TAPA-1) Iga Igb The B cell co-receptor CD225

CD225

(二)辅助受体 CD72 — C型凝集素超家族成员 (1)分布:各分化阶段B细胞(除浆细 胞)。 (2)生物学功能 — 双向调节 ①自身交联,抑制第一信号的刺激; ②同CD100结合,增强第一信号的作用。

(三)协同刺激分子 1.CD40—TNF受体家族成员 (1)分布: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2)生物学功能 ①同CD40L(活化T细胞)结合  促B细胞对TD-Ag应答; ②诱导Ig同种型的类别转换; ③同BCR交叉连接,再通过与T细胞直接接触维持生发中心B细胞的存活。

Y B Th 1. TCR 2. CD4 3.CD40 L CD40 MHCII

(三)协同刺激分子 2.B7分子 (1)组成:B7.1(CD80),B7.2(CD86) 配体是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 活化T细胞表面的CD152(CTLA-4)。 与CD28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使T 细胞活化。 (2)分布:成熟B细胞 — 初始B细胞低表达; 活化B细胞高表达。 (3)功能:高水平表达B7分子的B细胞是有效 抗原提呈细胞。

(三)协同刺激分子 3.CD27 与T细胞表面的CD70相互作用,在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中起作用。 4.CD70 与CD45RA+CD4+T细胞表面的CD27相互作用,诱导CD45RA+CD4+T细胞分化成调节性T细胞,抑制抗体产生。 5.其他黏附分子:ICAM-1(CD154)、LFA-1 (CD11a/CD18)等

(四)丝裂原膜分子 表达多种能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如LPS受体,结合LPS可活化静息B细胞

(五)其他表面分子 1.补体受体 (1)组成:CR1(CD35)和CR2(CD21) (2)功能: ① CR1+C3b(或C4b、iC3b) 调节B细胞 的活化增殖。 B细胞协同受体组成分子 与iC3b、C3d和C3dg结合促 进B细胞活化 EB病毒的受体 ② CR2

2.Fc受体 (1)组成:主要为FcγRⅡ-B1分子,含一个ITIM(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y motifs)基序。 (2)功能:FcγRⅡ-B1+IgG抗体(可溶性的)结合,抑制初始B细胞对抗原应答的活化。 3.CD22 (1)分布:B细胞。 (2)功能:与唾液酸聚糖分子(如CD45RO、CD75)结合,介导B-M、B-T、 B-B细胞间相互作用。 4.CD20 (1)分布:B细胞前体细胞及成熟B细胞。 (2)功能:在B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第二节 B细胞亚群 B1 细胞 B2 细胞 依据CD5的表达分: 按对抗原应答所处状态的不同分: 外周B细胞 初始B细胞:naïve B cell 活化B细胞 activated B cell 记忆B细胞 memory B cell 按对抗原应答所处状态的不同分:

B1细胞与B2细胞的比较 性质 B-1 B-2 初次产生时间 胎儿期 出生后 更新方式 自我更新 由骨髓产生 自发性Ig的产生 高 低 特异性 多反应性 单特异性,尤其在免疫后 分泌的Ig同种型 IgM>IgG IgG>IgM 体细胞突变 低/无 对碳水化合物Ag应答 是 可能 对蛋白质Ag应答 参与免疫 固有免疫 适应性免疫

第三节 B细胞的功能 产生抗体: 中和作用 调理作用 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ADCC效应 被动免疫 提呈抗原: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