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Advertisements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郁 证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张琳琪. 概 述概 述 【定义】 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 致,以心情抑郁、情绪满闷、胁肋 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 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 病证。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脏腑兼证 脏腑兼证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1 .心肺气虚:心肺两脏气虚表现的 证候。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年高体弱 年高体弱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v 心悸 宗气不足,鼓动无力。 v 咳喘,气短,声音低怯,动则尤甚.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常用中成药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常用中成药 “ 汤者荡也 ” 、 “ 丸者缓也 ” 。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 剂型有丸、散、膏、丹、酒、露、锭 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冲剂、 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 一 ) 八纲辨证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ith Eight Principles.
第 10 节 安神方.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 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统称安神 剂。 概念 实证 : 惊恐狂躁 虚证 : 心悸失眠 适应范围 病因 1. 外受惊恐 2. 心肝火盛 3. 忧思太过 -- 损伤心脾 耗伤气血 心神失养 — 属虚。 扰乱心神 — 属实。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刘轲 肥 胖肥 胖. 肥胖 一、概述 二、病因病机 三、诊查要点 四、辨证论治 五、预防调护 六、结语.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内科辅导. 肾系.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郁证 主要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 痛, 或精神恍惚,易怒喜哭, 或咽中如有物梗塞。 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等
内伤发热.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不寐 中医内科学.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第十四节 安神药 定义:凡以宁心安神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适应证:
胁 痛.
不 寐 内科教研室 周迎春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东平县中医院妇产科—闫密桃.
第六章 心肝病证 第四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更年期综合症 概 述 更年期 指妇女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生育功能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三个阶段。一般从45岁左右开始,持续10~15年。 主要生理特点:  1.月经变化:通常有三种类型:月经突然停止;月经延迟,经量减少,逐渐停止;月经不规则。  2.生育功能:性生活能力、全身各器官机能逐渐减退。
心 痛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心 悸 内科教研室 周迎春
第四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教学目标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 病理及鉴别诊断。 熟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 掌握: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
老年性痴呆.
46、 痹 证.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王 付 制 作.
第二十一章 安 神 药.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经 前 期 综 合 征 1、熟悉经前期综合征的定义、诊断、辨证 要点及辨证论治 2、了解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西医病因、发病机制。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经行感冒.
第十四章 安神药.
安神药 一、含义:以宁心安神为主要功效, 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叫安神药。 二、功效:宁心安神。 三、分类:重镇安神,养心安神。
月经不调.
便秘.
气血同病辩证.
汗 证.
名师垂教 不寐.
安 神 剂.
心悸 概述 是指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常伴有气短、胸闷、眩晕、失眠、脉律失常等症。或阵发性或持续性。
失眠 第五节 失眠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常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证。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乳衄.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阴亏虚.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第七章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教研室.
内伤发热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利水渗湿药.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概 述】    一、定义 不寐又称 “失眠” ,即失去正常的睡眠;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轻者——人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 后不能再寐 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 生活、学习和健康。

二、文献摘要 2.病因: 1、病名: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 【概 述】 二、文献摘要 1、病名: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认为是邪气客于脏卫阳,不能入阴所得。 2.病因: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3.治疗: 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

【概 述】 三、范围 神经官能症 更年期综合征 慢性消化不良 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症 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l.饮食不节 2.情志失常 3.劳逸失调 4.病后体虚

二、病机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病机关键 病性及转归 痰 火 瘀 虚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病因病机】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二、病机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病机关键 病性及转归 痰 火 瘀 虚 阴虚不能纳阳 阳盛不得入于阴 阳盛阴衰 阴阳失交 心神失养 邪扰心神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一、诊断依据 1.主证: 2.兼证: 3.病史: 4.理化 检查: 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 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 后不寐,连续3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宁、多梦等症。 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病后,体虚等病史。 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器质性病变。 1.主证: 2.兼证: 3.病史: 4.理化 检查:

二、病证鉴别 特 点 程 度 不寐 单纯失眠 持续、严重 一时性失眠 受情志、环境、生理因素等影响 暂时 生理性少寐 它病痛苦

三、 相关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 (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 【诊查要点 】 三、 相关检查 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 (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 (每夜不足6.5小时);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 (每夜超过30分钟)。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辨病位 病机 临床特点 虚证 实证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邪热扰心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辨病位   病机 临床特点 虚证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 为体质瘦弱,面色无华,神疲懒言,心悸健忘 实证 邪热扰心 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溲赤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实证:泻其有余——疏肝泻火,清化痰热, 消导和中; 【辨证论治 】 二、  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实证:泻其有余——疏肝泻火,清化痰热, 消导和中; 虚证: 补其不足——益气养血,健脾补肝 益肾。 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 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一)、肝火扰心证 (二)、痰热扰心证 (三)、心脾两虚证 (四)、心肾不交证 (五)、心胆气虚证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预防调护 】 1、 重视精神调摄 2、 讲究睡眠卫生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结 语 临床特征: 病 因: 病 机: 病 位: 病 性: 治 则: 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 【结语 】 结 语 临床特征: 病 因: 病 机: 病 位: 病 性: 治 则: 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 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 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不入阴 主要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 有虚有实,且虚多实少。 实证——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虚证——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胆气虚, 实证——治当清肝泻火,清化痰热,佐以宁心安神; 虚证——补益心脾,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益气 镇惊,佐以养心安神。

不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1、治疗不寐应掌握三个要领: ① 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② 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 【临证备要】 1、治疗不寐应掌握三个要领: ①  注意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 ②  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施以安神镇静。 ③ 注意精神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临证备要】 2、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长期顽固性不寐,临床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伴有心烦,舌质偏暗,有瘀点者,依据古训“顽疾多瘀血”的观点,可从瘀论治,选用血府逐瘀汤,药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化瘀,柴胡、枳壳理气疏肝,地龙、路路通活络宁神,生地养阴清心,共起活血化瘀,通络宁神之功。

不寐辨证论治简表(1) 肝火扰心 痰热扰心 心脾两虚 证型 主症 兼症 舌 脉 治 法 方 药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辨证论治 】 不寐辨证论治简表(1) 证型 主症 兼症 舌 脉 治 法 方 药 肝火扰心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 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 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 口苦,头重,目眩,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心脾两虚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 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

不寐辨证论治简表(2) 证型 主症 兼证 舌 脉 治法 方 药 心肾不交 心胆气虚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 【辨证论治 】 不寐辨证论治简表(2) 证型 主症 兼证 舌 脉 治法 方 药 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心胆气虚 虚烦不寐,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 气短自汗,倦怠乏力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谢谢大家!

病因: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概 述】 病因: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 明·戴元礼《证治要诀·虚损门》又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 清代《冯氏锦囊·卷十二》亦提出“壮年人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老年人阴气衰弱,则睡轻微易知”。说明不寐的病因与肾阴盛衰及阳虚有关。

【概 述】 治疗: 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曰阴虚,血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之;一曰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曰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涎丹;一曰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神曲、山楂之类。大端虽五,虚实寒热,互有不齐,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景岳全书·不寐》在治疗上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病因 (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酿生痰热 痰热上扰 胃失和降 暴怒伤肝五志过极喜笑无度暴受惊恐 情志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病因 (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食不节 损伤脾胃 酿生痰热 痰热上扰 胃失和降 暴怒伤肝五志过极喜笑无度暴受惊恐 情志失常 脏腑功能失调 邪扰心神 不寐 劳逸失调 劳倦思虑太过伤脾 气血生化乏源 心神失养 心血不足,心失所养 病后体虚 心神不宁 阴阳亏虚,心肾不交

病性及转归 横逆犯脾 脾胃虚弱 虚证 肝郁化火 肝肾阴亏 实证 心火炽盛 日久失治 癫狂 痰火内扰 心虚胆怯 心脾两虚 脾失健运 食滞内停 【病因病机】 病性及转归 横逆犯脾 脾胃虚弱 虚证 肝郁化火 肝肾阴亏 实证 心火炽盛 日久失治 癫狂 痰火内扰 心虚胆怯 心脾两虚 脾失健运 食滞内停 虚实夹杂 虚证 阴虚火旺 淤血阻于心脉 久病入络

2、辨病位 病位主要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相关。 肝火内扰——急躁易怒而不寐 胃腑宿食痰热内盛——脘闷苔腻而不寐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心悸,头晕健忘而不寐, 脾虚不运,心神失养——面色少华,肢倦神疲而不 寐心烦不寐 心胆气虚——触事易惊

1.肝火扰心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 【辨证论治 】 1.肝火扰心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 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心烦不寐, 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 【辨证论治 】 2.痰热扰心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心烦不寐, 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口苦,头重,目眩 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 【辨证论治 】 3.心脾两虚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 心悸健忘,神疲食少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 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心烦不寐,心悸多梦 【辨证论治 】 4.心肾不交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心烦不寐,心悸多梦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步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虚烦不寐 【辨证论治 】 5.心胆气虚证 主证: 兼证: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及加减: 虚烦不寐 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 气短自汗,倦怠乏力 舌淡,脉弦细 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肝火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加 减: 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肝火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 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 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柴胡——疏畅肝胆之气; 甘草——和中; 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镇心安神。 加 减: 胸闷胁胀,善太息者——香附、郁金、佛手、 绿萼梅以疏肝解郁。 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躁怒,大便秘结者—— 可用当归龙荟丸。

痰热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健脾化痰,理气和胃; 黄连、竹茹——清心降火化痰; 痰热扰心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健脾化痰,理气和胃; 黄连、竹茹——清心降火化痰; 龙齿、珍珠母、磁石——镇惊安神。 加 减: 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 半夏秫米汤和胃健脾,交通阴阳,和胃降气; 饮食停滞,胃中不和,嗳腐吞酸,脘腹胀痛—— 神曲、焦山楂、莱菔子以消导和中。

心脾两虚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黄芪——补气生血; 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 心脾两虚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黄芪——补气生血; 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 木香——行气舒脾。 加 减: 心血不足较甚者——熟地、芍药、阿胶以养心血; 不寐较重者——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柏子仁养心安神; 或生龙骨、生牡蛎、琥珀末以镇静安神; 兼见脘闷纳呆,苔腻——重用白术、苍术、半夏、陈皮、 茯苓、厚朴以健脾燥湿,理气化痰。 若产后虚烦不寐,或老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者,多属气血不足,亦可用本方。

心肾不交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 用 药: 加 减: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泽泻、茯苓、丹皮——健脾渗湿,清泄相火; 心肾不交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 用 药: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泽泻、茯苓、丹皮——健脾渗湿,清泄相火; 黄连——清心降火; 肉桂——引火归原。 加 减: 心阴不足为主者——天王孙心丹以滋阴养血, 补心安神; 心烦不寐,彻夜不眠——朱砂(研末,0.6克,另吞)、 磁石、龙骨、龙齿重镇安神。

心胆气虚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甘草——益心胆之气; 加 减: 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化痰宁心, 镇惊安神; 心胆气虚证 常用药及加减 常用药:人参、茯苓、甘草——益心胆之气; 茯神、远志、龙齿、石菖蒲——化痰宁心, 镇惊安神; 川芎、酸枣仁——调血养心; 知母——清热除烦。 加 减: 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重用人参、白芍、 当归、黄芪以补养肝血; 肝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者—— 柴胡、陈皮、山药、白术以疏肝健脾; 心悸甚,惊惕不安者——生龙骨、生牡蛎、 朱砂以重镇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