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光的干涉 习 题 课 主讲人 谌晓洪/杜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
精品课程《解析几何》 第三章 平面与空间直线.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解析几何 4.1.2圆的一般方程 邵东一中高1数学组 林真武.
圆复习.
§5 迈克耳孙干涉仪 美国物理学家。1852 年12月19日出生于普鲁士斯特雷诺(现属波兰),后随父母移居美国,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曾任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长;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和伦敦皇家学会会员,1931年5月9日在帕萨迪纳逝世。 Michelson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光速的精密测量,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是光速测定的国际中心人物。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在研究光谱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一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实 验 装 置 p 波程差.
本章主要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研究光的波动性。
波动光学 内容提要.
UNIVERSITY PHYSICS 3.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塞曼效应实验中关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 标准具的几个问题 刘浪
§5 分振幅法双光束干涉 一、相干光束和光程差 二、等厚条纹 三、等倾条纹.
第三节 分振幅干涉 等倾干涉 薄膜干涉 等厚干涉 山东农业大学应用物理系.
第二篇 光学 第十五章 光的衍射.
等厚干涉现象的研究 ——设计性实验(三) •实验基本要求 •主要实验内容 •仪器简介 •实验注意事项 •思考题.
第一章 光的干涉 Interference of light.
迈克耳孙(A.A.Michelson )1852—1931 迈克耳孙在工作 美籍德国人 因创造精密光学仪 器,用以进行光谱
14 波动光学.
第 20 章 光的干涉和衍射 (Interference & diffraction of light)
课时45 光的波动性.
实验十三 双棱镜干涉 南京农业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小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光 学 光学总复习 主要内容 几何光学(h ~0, l~0) 光波与物质的电磁相互作用 电磁性 波动光学 ( h ~0, l≠0 ) 横波性
光的干涉 干涉基础 干涉分类 干涉现象 干涉条件 分波面干涉 分振幅干涉 薄膜干涉 杨氏双缝 洛埃镜 菲涅耳双镜 劈尖 牛顿环 迈克尔逊仪
第14章 波动光学基础 北极光.
光的波动性 2018/11/22.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 光学实验.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实验4-8 等厚干涉的应用 制作:于国萍.
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六安皋城中学:付军. 15.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六安皋城中学:付军.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3.1 习 题(第三章)
看一看,想一想.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专题二: 利用向量解决 平行与垂直问题.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一、驻波的产生 1、现象.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2 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迈克尔逊干涉仪 主讲人:洪佩龙 大家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使用,以及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来测量光波长。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1).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实验4.14 光的干涉--- 牛顿环、劈尖 常州工学院 物理实验中心.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位似.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光的干涉 习 题 课 主讲人 谌晓洪/杜泉

本章主要内容 1.光波的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成立的条件:光的独立传播定律成立 光波的叠加可分为: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2.相干条件 对于两列光波的叠加: 非相干叠加: △=0 相干叠加: △≠0 (1)频率相同; (2)具有固定的初相位差; 相干叠加: △≠0 2.相干条件 (1)频率相同; (2)具有固定的初相位差; (3)振动方向相同或具有相同的振动分量

能产生明显干涉现象的补充条件: 3.双光场干涉的光强分布公式 (1) 两列光波之间的振幅不能相差太大; (2) 两列光波的光程差不能相差太大 (光程差应小于相干长度)。 3.双光场干涉的光强分布公式 或

或 或 当 或 时 , (1)当 =2K 或 = K时,相干加强,产生明条纹; 或产生光强极大值。  为两列光波间的相位差: (1)当 =2K 或 = K时,相干加强,产生明条纹; 或产生光强极大值。 或 (2)当  =(2K+1) 或  = (2K+1)/2时, 相干减弱,产生暗条纹; 或产生光强极小值。 或 当 或 时 ,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影响干涉条纹可见度的主要因素: (1)两相干光束振幅之比; (2)光源的宽度; (3)光源的单色性。

4.波阵面分割法一类的干涉 实验装置主要有(1)杨氏双缝实验;(2)劳埃德镜实验;(3)菲涅耳双棱镜;(4)菲涅耳双面镜;等等 要求光源点、缝的单色光源。 光程差,明、暗条纹的位置,条纹间距分别为: 对于劳埃德镜实验注意由于大角掠射引入的附加光程差。

5.振幅分割法一类的干涉-薄膜干涉 点光源照射-产生非定域干涉 面光源照射-产生定域干涉(等倾干涉或等厚干涉) 光程差公式: 介质膜干涉一类习题的解题基本思路: (1)首先明确哪两束光是相干光; (2)找出有效光程差=  1+  2 ; (3)根据干涉加强、相消的条件列出方程求解。

6.干涉条纹的变化和移动 (1) 干涉场中某一固定点P的光程差,每增加或减少一个波长,就有一个条纹移过该点,故有: (2)对于等倾干涉,膜厚d0增加时,膜厚每增加 在环中心就有一个圆环冒出,向级次低的方向移动条纹。即有: (3)对于等厚干涉,平行光垂直照射,当膜厚d0增加时等厚条纹向干涉级次低的方向移动,当膜厚减小时,等厚条纹向干涉级次高的方向移动。膜厚每改变 ,干涉条纹就增加或减少一个。

7.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与时间相干性 (1)空间相干性 光源的临界宽度为: 光源的相干距离为: 光源的相干孔径角为: 光源的空间相干性是指由于光源具有一定的宽度,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光源的临界宽度为: 为了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光源的宽度应限制在临界宽度的四分之一,即 光源的相干距离为: 光源的相干孔径角为:

两列光波能产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等于波列的长度。 (2)时间相干性 是指由于光源的非单色性引起干涉条纹可见度的下降。 普通光源不是严格的单色光,是由于原子或分子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每次发出光波波列的长度是有限的。 两列光波能产生干涉的最大光程差等于波列的长度。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两光波能产生的最大干涉级次为:

习 题 选 讲 1. 菲涅耳双面镜的夹角为20角分,缝光源离双面镜交线10厘米,接收屏幕与光源的双像连线平行,屏幕距离双镜交线210厘米,光波波长600纳米,试求 (1)屏幕上干涉条纹的间距; (2) 屏幕上可以看到几个干涉条纹? (3)如果光源到两镜交线的距离增大一倍,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 (4)如果光源与两镜交线距离不变,只是在横向有一小的位移x,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 (5)如果使屏幕上干涉条纹可见度不为零,缝光源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解:(1)双面镜夹角 角分 弧度, 毫米, 毫米, 屏幕上条纹间距为 : mm (2)屏幕上干涉区宽度为 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条数为  L1 解:(1)双面镜夹角 角分 弧度, 毫米, 毫米, 屏幕上条纹间距为 : mm (2)屏幕上干涉区宽度为  L1 S S1 S2 d  L2 X 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条数为

分子中 ,条纹间距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干涉区干涉条纹数增加一 倍. 条。 (3)由于 ,当L1增加一倍时,条纹间距为 分子中 ,条纹间距将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干涉区干涉条纹数增加一 倍. 条。 x S1  L1 S s S1 S2 S2 d  L2 S X (4)如图所示,当光源S移动s时,双像也作相应地移动,双像S1、S2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屏幕交点O(原点,零级干涉条纹处)在屏幕上移动x.由几何关系,

由于光源的移动是横向的,移动时L1、L2和都不变,因此条纹间距不变,屏幕上干涉图样只作平移,移动的距离为 (5)设光源宽度为b,边缘光源点在屏幕上的干涉图样彼此错开x,当x与干涉条纹的宽度x一样大时,干涉条纹会因非相干叠加而消失,干涉也就消失.就是说,当 时,干涉消失.此时有

是光源的极限宽度, 可见度不为零. 2. 把一个直径32毫米、焦距1米的薄凸透镜沿中心切开后左右拉开1米的距离。一个=500nm的点光源位于上半个透镜左方1米处。问在下半个透镜的右方10米处的屏上可看到什么形状的条纹?共可见几条条纹?

当=K时产生同一级明条纹,因此 ,条纹是以P0为圆心的半园形条纹。最大级次为 Q Q P x 解:考察屏上任一点P的光程差=下-上 上=QQ + QP0 下 = QQ +QP  = QP-QP0=  x2/2L 当=K时产生同一级明条纹,因此 ,条纹是以P0为圆心的半园形条纹。最大级次为 故可见32+1=33条明条纹。

解:设直径40mm的范围内在平板玻璃上见N1个条纹,在凹面上N2个条纹。则 3. 将两块曲率半径相同的平凸透镜凸面向下,分别放在一块平凹透镜的凹面上和一块平板玻璃上,以波长为500nm的光垂直照射,发现在直径40mm的范围内所见的干涉条纹数目相差20条,求凹面的曲率半径。 R d2 d1 r 40 解:设直径40mm的范围内在平板玻璃上见N1个条纹,在凹面上N2个条纹。则 1=2d1+/2=N1, 2=2(d1-d2)+/2=N2

1-2=2d1-2(d1-d2)=2d2=(N1 -N2) =20 设平凹透镜的凹面曲率半径为R,由 R2=r2+(R-d2)2,得 r2 = 2Rd2, 因而 答:平凹透镜的凹面曲率半径为40米。

条纹清晰时有:2d1=K11=(K1+1)2, 模糊时:2d=K1=(K+1/2) 2 4. 钠灯中含有589.6nm和589.0nm两条强度相近的谱线,问以钠灯照射迈克耳逊干涉仪,调节M1时,条纹为什么会出现清晰-模糊-清晰的周期变化?一个周期中,条纹一共移动了多少条?M1移动了多少距离? 解:由于1和2强度相近,颜色几乎相同,故当1与 2的极大值重叠时,条纹清晰,而当1的极大值与2的极小值重叠时,条纹模糊不清,甚至条纹消失。 条纹清晰时有:2d1=K11=(K1+1)2, 模糊时:2d=K1=(K+1/2) 2 条纹再次清晰时:2d2=K21=(K2+2)2

答:一个周期中,条纹一共移动了983条;M1移动了0.289mm的距离。 由上式可得 所以 答:一个周期中,条纹一共移动了983条;M1移动了0.289mm的距离。

5. (南开大学99年考研试题)用水银蓝光( =435.8纳米)扩展光源照明迈克耳孙干涉仪,在视场中获得整20个干涉圆条纹.现在使M1远离M2,使d逐渐加大,由视场中心冒出500个条 纹后,视场内等倾圆条纹变为40个.试求此干涉装置的视场角、开始时的间距d1和最后的间距d2. d M1 M2 i2 解:如图,M1是圆形反射镜,M2是圆形反射镜M2的像,二者等效为空气膜面.它们对观察透镜中心的张角2i2是视场角.当M1和M2的起始间距为d1时,对于视场中心和边缘,分别有

间距由d1增加到d2的过程中,冒出500个条纹,则此时对中心和边缘有 已知=435.8纳米,解上面四方程,可得

解:由干涉条纹产生的条件,及明条纹的位置公式 6. 若杨氏实验中光源是一张透明红纸包着的白炽灯,红纸透过的波长范围为600nm –800nm,若两缝间距为0.1mm,观察屏离缝1m,问在屏上可看到条纹的范围有多宽?共可看到多少条条纹?若用一个=10nm的虑光片代替红纸,则可看到的条纹的范围有多宽? 解:由干涉条纹产生的条件,及明条纹的位置公式 对于红纸: 则可看到条纹的范围为22.45=4.9cm

干涉条纹的最大干涉级次为: 故可见条纹的级次为0,1,2,3共7条 对于虑光片: 则可看到条纹的范围为249=98cm

解:如图所示,两列电磁波到达探测器的几何光程差1为AB-CB的长度。 7. 在湖面上方h=0.5米处放一探测器,一射电星体发出波长为21厘米的电磁波,当射电星体从地面渐渐升起的时,探测器探测到极大值。求第一个极大值出现时,射电星体和地面的夹角,如图所示。(99年北工大考研题)  探测器 A B C 解:如图所示,两列电磁波到达探测器的几何光程差1为AB-CB的长度。 1=AB-CB =AB-ABsin(90-2) =2hsin

一般情况下,角非常小,电磁波在湖面上反射时,将会产生半波损失,引入一个附加光程差。2=/2 则两列光波到达探测器的总光程差为: =1+2=2hsin+/2 由产生极大值的条件有: =1+2=2hsin+/2=K 第一个极大值时K=1,所以 sin=/4h=21/4*50=0.105, =62

8. 以波长为0.6m的单色光照射,在垂直方向的反射光中观察牛顿环,设平凸透镜和平板玻璃接触处的空气层间隔为150nm,问: (1) 牛顿环中心是亮斑还是暗斑? (2)第 6个亮环所对应的空气层的厚度为多少? (3)若用白光照射,则可见光中哪些波长的极大值恰 好落在上述厚度的位置上? 解:由题可知,i1=0,=0.6m=600nm,n=1, h0=150nm

(1)在中央接触处,空气膜的厚度为h0的光程为: =2 h0+/2=2×150+600/2=600nm=1× 恰为波长的整数倍,所以应为一亮斑。 (2) 第6个亮环的干涉级次K=7(圆心为亮斑,K=1) =2 h+/2=7,所以h=(7-1/2)×0.6/2=1.95m

(3)在h=1.95m的位置上有 2 h+/2=K,所以 当K=6, 7, 8, 9, 10时,相应的波长为 1=709nm,2=600nm,3=520nm,4=459nm,5=410nm 这五种波长均在可见光范围内,其不同级次的亮环恰好落在厚度为1.95m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