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XX啤酒营销及广告策略.
Advertisements

說 劍 《莊子‧雜篇》─ 第 一 組 賴泊錞 謝孟儒 張維真 羅苡芸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考前点题班 张京.
成功八步 成功一定有方法 失败一定有原因 银河系统.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效果 1、控制:50%以上 有权决定对方财务和经营.
中小学教育网课程推荐网络课程 小学:剑桥少儿英语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强化提高班 人大附中同步课程
8月1日后全国营改增我们怎么办? 营改增新政策深度解析 得法网财税讲师 樊剑英.
2011级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 第三篇 中国地理 第一章 中国地理概况 第五节 河流和湖泊.
温 度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开尔文(K) 单位 常用单位:摄氏度(℃) 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如何提昇兒童語言及學習能力.
2011年10月31日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日子,世界在10月31日迎来第70亿人口。当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 ?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1) 弘文中学九年级 陈锡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试说明≫ 对本能力点的要求是:“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次D”。.
初级会计实务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主讲人:杨菠.
06学年度工作意见 2006年8月30日.
中考阅读 复习备考交流 西安铁一中分校 向连吾.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 第2章.
危害辨識、分析講解及實作演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成本会计(补修)期末复习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
二综防火设计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 248.
高二数学 选修2-1(理) 四种命题的关系 湖南省汉寿县第三中学 制作人:艾镇南.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1.2.2 充要条件.
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体系: 命题 常用逻辑性用语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基本逻辑连结词 量词.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2.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3.等量公理 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例題1 例題2 例題3
栖霞区初三“千人培优”空中课堂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王 涵 2015年12月27日.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发现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问题: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为什么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高考专项复习 之 ——病句辨析与修改.
“08高考化学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的命题和教学对策研究”
中考语文积累 永宁县教研室 步正军 2015.9.
一、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控制元件分类 1、按用途分类 根据控制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下几类: 方向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3) 流量控制阀
项目九 猪的一般饲养管理.
第1节 光的干涉 (第2课时).
1.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即Ab∶aB∶AB∶ab=4∶4∶1∶1,这个生物如自交,其后代中出现显性纯合体的几率是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小学数学知识讲座 应用题.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学习案   合作探究案 课后练习案.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自主学习案   合作探究案 课后练习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 5.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希望工程”义演 枣庄市第三十四中学 曹馨.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认识正比例的量 执教者:朱勤.
倒装句之其他句式.
海洋存亡 匹夫有责 ——让我们都来做环保小卫士 XX小学三(3)班.
XX信托 ·天鑫 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扬州广陵
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西安高新一中 郭小平
体育选项课件 健美操理论课 任课教师:黄明礼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三角形的邊角關係 大綱:三角形邊的不等關係 三角形邊角關係 樞紐定理 背景知識:不等式 顧震宇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綱: AAA 性質 SAS 性質 SSS 性質 顧震宇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 22 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1 .近代变法救国主张的失败教训: “师夷之长技以制 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变法维新等的失败,使孙中山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次函数复习 x y.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1.2.2 充要条件.
第1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及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误 解 分 析.
圓周 認識圓 圓的認識 圓面積.
7.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1).
大綱:整數的加法 整數的減法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考卷檢討 ( C )下圖是求a、b、c三正數最小公倍數的過程,已 知 a、b兩數和比c小4,則a+b+c之值為何? (A)36  (B)40 
大綱: 母子相似性質 內、外分比性質 重點複習 顧震宇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6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南海中学数学组 周福隽.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13.2 物质波 不确定关系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 + ?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长 频率
知识点5---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 1. 最大线性无关组的定义 2. 向量组秩的定义及求法 向量组的秩和对应矩阵秩的关系 3.
畢氏定理(百牛大祭)的故事 張美玲 製作 資料來源:探索數學的故事(凡異出版社).
幂的乘方.
我们探究学习 成果 直线的 倾斜角与斜率.
102年人事預算編列說明 邁向頂尖大學辦公室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

知识网络 常用逻辑用语 命题及其关系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四种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量词 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 含有一个量词的否定 或 且 非或 并集 交集 补集 运算

1.1.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 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假命题. 命题的形式:“若P, 则q” 也可写成 “如果P,那么q” 的形式 也可写成 “只要P,就有q” 的形式 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结论. 记做:

原命题: 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否命题: 若 p 则 q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二、 四 种 命 题 一个符号 二、 四 种 命 题 条件P的否定,记作“P”。读作“非P”。 原命题: 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否命题: 若 p 则 q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结论1:要写出一个命题的另外三个命题关键是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即把原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 的是否命题。 结论2:(1)“或”的否定为“且”, (2)“且”的否定为“或”, (3)“都”的否定为“不都”。

三、四种命题之间的 关系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互为 逆否 若p则q 若q则p 互逆 互否 互否 若﹁p则﹁q 若﹁q则﹁p 互为 逆否 否命题 若﹁p则﹁q 逆否命题 若﹁q则﹁p 互逆

四、命题真假性判断 结论: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1) 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2) 若其逆命题为真,则其否命题一定为真。但其原命题、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结论: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2)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

反证法 反证法的一般步骤: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 设结论的反面成立; 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反设 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归谬 (3) 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 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 结论

充要条件

如果命题“若p则q”为真,则记作p q(或q p)。

从集合角度理解: p q,相当于P q , 即 P q 或 P、q

判别充要条件问题的 6 判别步骤: 7 判别技巧: ① 认清条件和结论。 ② 考察p q和q p的真假。 ① 可先简化命题。 ② 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③ 将命题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后再判断。

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定义: 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p与q互为充要条件 (也可以说成”p与q等价”)

各种条件的可能情况 1、充分且必要条件 2、充分非必要条件 3、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A B且B A,则A是B的 2)若A B且B A,则A是B的 4)A B且B A,则A是B的 2、从逻辑推理关系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A B且B A,则A是B的 充分非必要条件 2)若A B且B A,则A是B的 必要非充分条件 3)若A B且B A,则A是B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A B且B A,则A是B的 充分且必要条件

1)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2) 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3、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一般情况下若条件甲为x∈A,条件乙为x∈B 1)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充分非必要条件 2) 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必要非充分条件 3)若A B且B A,则甲是乙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A=B ,则甲是乙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注意点 1.在判断条件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它们能否互相推出,切不可不加判断以单向推出代替双向推出. 2.搞清 ①A是B的充分条件与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②A是B的必要条件与A是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注意几种方法的灵活使用:    定义法、集合法、逆否命题法

2:填写“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1)sinA>sinB是A>B的___________条件。 2)在ΔABC中,sinA>sinB是 A>B的 ________条件。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 充要条件 注、定义法(图形分析)

3、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ac>bc B. a/c>b/c C. a+c>b+c D. ac2>bc2 D 4.关于x的不等式:|x|+|x-1|>m的 解集为R的充要条件是( ) (A)m<0 (B)m≤0 (C)m<1 (D)m≤1 C

练习2、 B 注、集合法 A 1、设集合M={x|x>2},N={x|x<3},那么”x∈M或x∈N”是“x∈M∩N”的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 B 注、集合法 2、a∈R,|a|<3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a<3 B.|a|<2 C.a2<9 D.0<a<2 A

那么┐p是┐q的_______________. 练习3、 1.已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那么┐p是┐q的_______________. 充分不必要条件 注、等价法(转化为逆否命题) 2:若┐A是┐B的充要条件,┐C是┐B的充 要条件,则A为C的( )条件   A.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不必要 D不充分不必要 A

练习4、 A A 集合法与转化法 1.已知P:|2x-3|>1;q:1/(x2+x-6)>0, 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2、已知p:|x+1|>2,q:x2<5x-6, 则非p是非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A 集合法与转化法

我们再来看几个复杂的命题: (1)10可以被2或5整除.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3)0.5非整数. “或”,“且”, “非”称为逻辑联结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复合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称为简单命题. 复合命题有以下三种形式: (1)P且q. (2)P或q. (3)非p.

1.3.1 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规定:当p,q都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全真为真,有假即假. p q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当p,q两个命题中有一个是真命题时, 是真命题;当p,q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 是假命题.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p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读作”非p”或”p的否定” 若p是真命题,则 必是假命题;若p是假命题,则 必是真命题.

“非”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 正面 = > 是 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 任意的 所有的 否定 ≠ ≤ 不是 不都是 至少有两个 没有一个 某个 某些

1.4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 ”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 常见的全称量词还有: “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对一切”,”对每一个”,”任给”,”所有的”等.

符号 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读作”对任意x属于M,有p(x)成立”.

1.4.2 存在量词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上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 常见的存在量词还有”有些””有一个””有的””对某个”等.

特称命题”存在M中的一个x,使p(x)成 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读做”存在一个x,使p(x)成立”.

1.4.3 含有一个量词 的命题的否定

从命题形式上看,这三个全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特称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全称命题p: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从命题形式上看,这三个特称命题的否定都变成了全称命题. 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 它的否定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