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 吐 一、概述 定义: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的食物、痰涎和水液等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呕- 吐- 干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奔豚气病脉症治第八 —— 肝郁气逆. 原文: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 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川芎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根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 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Advertisements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胃 痛 针灸学内科病证 针灸学内科病证. 一、概 念 针灸学内科病证 — 胃痛 3 胃 痛 胃痛, 又称胃脘痛, 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 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 又称 作 “ 心痛 ” 、 “ 胃心痛 ” 等。本病与 “ 真心痛 ” 有本质 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第一节 妊娠恶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妊娠恶阻鉴别诊断、其它 疗法。 熟悉:妊娠恶阻的定义、病因病 机、预防与调摄。 掌握:妊娠恶阻的中医的辨证论 治、西医诊断及西医治疗。
脏腑兼证 脏腑兼证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中医教研室 黄泽辉. 1 .心肺气虚:心肺两脏气虚表现的 证候。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病理分析 禀赋不足 年高体弱 年高体弱 证候分析: 证候分析: v 心悸 宗气不足,鼓动无力。 v 咳喘,气短,声音低怯,动则尤甚.
伤寒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 2006 年 2 月. (三)寒热错杂痞证 1. 半夏泻心汤证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 虽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 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 主之。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和 解 剂.
气机升降理论在脾胃病中的 应用进展 王洪京 滕州市中医医院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针灸学内科病证 胃 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头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 谢 炜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妊娠恶阻.
恶阻 目的要求: 掌握 恶阻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 恶阻的病因病机。.
恶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妇 科 教 研 室 陶莉莉.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和 解 剂.
经方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 临床应用 滕州市中医医院 王洪京.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辽宁中医药大学 郑洪新 教授.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内科。脾胃.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内科学“九五”教材 头 痛 概述 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类证鉴别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要点 分型论治 转归、预防与调护.
46、 痹 证.
痞 满.
经行感冒.
胃 痛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附] 吐酸.
月经不调.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概 述 定义:凡以涌吐药为主组成,具有涌吐痰涎、宿食、 毒物等作用,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等疾 患的方剂,称为涌吐剂。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子 肿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胡卫.
七、结胸证.
胁痛 中 医 内 科 梁丽娟.
呃 逆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第六节 辨腑病证候.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林昌松.
呕 吐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郭淑云.
呕吐哕下利病脉 证治第十七.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阴亏虚.
胁痛 胃脘痛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猩红热.
名师垂教 呕恶、吐涎沫、头痛.
泄泻.
呃 逆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积 滞 附属医院中医科 赵丽华.
消 食 剂.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腹 痛 陈良金.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呕 吐 一、概述 定义: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的食物、痰涎和水液等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呕- 吐- 干呕- 呕 吐 一、概述 定义: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的食物、痰涎和水液等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呕- 吐- 干呕- 呕吐是一种症状,是一种反射动作,一般不能自行控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历史沿革 1、《内经》 ①病因与外感六淫有关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之发,民病呕逆” “少阴司天之政——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 “厥阴司天,风淫所胜——食则呕” “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

②病因与饮食停滞有关 《素问·脉解》:“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③呕吐与脾有关 《素问·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④呕吐可由肝胆之气犯胃而成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 《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

2、张仲景 ①方剂 吴茱萸汤 半夏干姜散 大黄干草汤 大半夏、小半夏汤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 ②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金匮要略·黄疸病》:“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3、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呕吐哕逆》,共载方27首,绝大多数为呕吐而设。并记载了灸法止呕。 “吐逆呕不得食,灸心输百壮。” “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 “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4、宋·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呕吐可由“寒热饮食血气”等不同原因引起。 严用和《重订严氏寄生方·呕吐翻胃噎膈门·呕吐论治》:“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忧思伤感,宿寒在胃,中脘伏痰,胃受邪热,瘀血停蓄,亦能令人呕吐。” 5、金元 刘完素 胃热 火性炎上 凉膈散 张洁古 针对三焦辨治

6、明·张景岳以寒热虚实评呕吐 《景岳全书·呕吐》:“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所谓邪者,或暴伤寒凉,或因胃火上冲,或因肝气内逆,或以痰饮水气聚于胸中,或以表邪传里,聚于少阳阳明之间,皆有呕吐,此皆呕之实邪也。所谓虚者,或其本无内伤,又无外感,而常为呕吐者,此既无邪,必胃虚也。” 又曰:“呕家虽有火证详列后条,然凡呕吐者,多以寒邪犯胃,此胃寒者十居八九,内热者十止一二,而外感之呕,则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凉等药。”

7、清·程钟龄 《医学心悟·呕吐哕》提出命门火衰致呕,用八味丸,灌肠通腑法,温补肾阳法治呕。

三、范围 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

四、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风、寒、暑、湿、热及秽浊之气 2、饮食不节 暴 过 误(滞) 3、情志失调 郁怒 思虑 4、体虚久病 先天 后天

(二)病机 1、外邪客胃,内扰胃腑→胃气上逆 寒呕 邪的性质、体质不同、胃气盛衰 热呕 可伴表证,头身痛楚,胸脘满闷 2、饮食停滞,浊气上逆 3、脾运失司,痰饮内停 素体脾虚或饮食伤脾

4、肝气不疏,横逆犯胃 ①木克土 ②脾虚(水谷停留)+ 气恼→食随气逆 《证治要决·呕吐》:“气呕因盛怒中饮食而然。” 5、脾阳不振,胃阴不足(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1、2易治。3、4易反复,较难治。 总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五、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①辨证虚实 实证——诱因、起病、病程、呕吐物量及气味、伴随症状。 虚症——同上。 注意虚实夹杂。

②辨呕吐之物 呕吐酸腐难闻,食积 呕吐黄水苦水,胆热犯胃 呕吐酸水绿水,肝热犯胃 呕吐浊唾涎沫,痰饮中阻 呕吐清水,胃虚或虫积 吐少量粘沫,胃阴不足 ③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类证鉴别 ①呕吐与反胃 共同点:病位是胃,病机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均有呕吐 区别: ②呕吐与噎嗝 共同点:呕吐 区别:进食顺畅与否、病情、病程、预后 ③呕吐与呃逆 呃逆有声无物 呕吐有声有物

3、治疗原则 和胃降逆 ①实邪宜散,注重开结和降 ②虚呕宜补,注重温通柔润

六、分型论治 实证 1、外邪犯胃 主症特点:突发呕吐,脘腹满闷 风寒: 风热: 暑湿: 治法:疏邪和中,降逆止呕 方药:

2、饮食停滞 主症特点: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 3、肝气犯胃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气郁化火+

4、痰饮内阻 主症特点: 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 痰浊蒙蔽清阳: 痰郁化热:

虚症 1、脾胃虚寒 主症特点: 治法: 方药:理中丸 脾胃气虚+ 脾胃阳虚+

2、胃阴不足 主症特点: 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