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实验学校施继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糖 类.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2 练习题.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苏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1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10.2 立方根.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酸的组成:“H+酸根” 常见的酸根离子有Cl-、SO42-、CO32-、NO3-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单元2 溶液的组成 第1课时.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O C O 二氧化碳.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临海外国语学校 冯丽雅.
第二节 原子.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同学们好! 欢迎步入神奇而又充满乐趣的化学殿堂,让我和同学们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吧!
元素化合物复习.
第二节 铁和铁的化合物.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 【固体】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一、钠的重要化合物.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氧化还原反应.
第九章第四、五节 物态变化. 物态的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汽化 液化 凝固 熔化 凝华 升华 物质具有三种状态,称 为物态。不同物态之间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铝的重要化合物 桑植一中高一年级化学组.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专题四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16讲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厦大附中 欧昌友.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19 铜、银、锌、镉、汞 一、实验目的 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了解铜、锌、镉、汞的配合物的形成和性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实验学校施继红

你能说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吗?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和物质的溶解性 下雨、木柴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瀑布落下、电灯发光、冰山消融、水的电解 。

上述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讨论 自然界中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思考: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物理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 上述的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500℃以下 1300℃以上 1000℃ 钢铁生锈 冰山消融

请看以下几种变化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颜色:白色 无色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钢铁生锈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温度从低到高 电热丝升温 颜色:灰黑 红或 白 亮度:变亮了 发出白光 木炭燃烧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请看以下几种变化 无 无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变化 物理 冰山消融 变化 化学 有新物质 钢铁生锈 变化 铁锈生成 物理 电热丝升温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物理 变化 无 冰山消融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化学 变化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钢铁生锈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温度从低到高 物理 变化 电热丝升温 无 颜色:灰黑 红或白 亮度:变亮了 发出白光 有新物质 二氧化碳生成 化学 变化 木炭燃烧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A、把铁块磨成铁粉 B、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C、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D、铜锭抽成铜丝 E、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F、煤的燃烧 G、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①空气液化 ②铜器生绿锈 ③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酒精挥发 ⑤火药爆炸 ⑥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⑥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度、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 想一想,在以上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下面8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特性还是物理特性 物质的特性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颜色 气味 酸碱性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液体的沸点 可燃性 酸碱性 可燃性 物质的溶解性 a a b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思考:物质变化的证据有哪些? Pb(NO3)2+ 2KI = PbI2↓+ 2KNO3 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①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 Pb(NO3)2+ 2KI = PbI2↓+ 2KNO3 无 色 溶 液 黄色 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②绿叶的变化 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③钢铁的熔化 温度的变化、状态发生变化 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④冰山消融 形状发生变化 ⑤铁丝的形变 ⑥水的电解 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气体产生 物质变化的证据: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 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观察形状、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  5、实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观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现象,进行分析: 有颜色变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有沉淀产生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状态变化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化学变化 3 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

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吸收水分、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等。 小结 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用途: 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三、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实验探究: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现象: 用途: 反应后液体显紫红色 利用硫酸铜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思考】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 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小结 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再见

教后记: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1、 硫酸铜晶体的颜色变化及其应用要向学生讲清楚 2、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观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溶液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 4、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化。(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有何应用? 5、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十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