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dvertisements

薄一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讲: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上篇).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理论.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 党章总纲明确指出: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什么是共产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小平,您好.
复习提问: 1.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专题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西亭中学高一政治备课组.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素质教育部 思政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专题六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国情国策和社会责任教育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概论
邓小平理论.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模块三 专题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政治经济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 六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革命与建设理论教研室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 张晓风教授 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科部.
读名言 品理想 理想是一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俄)托尔斯泰.
专 题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基本理论的形成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二框 党的基本路线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 --- 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要坚持党的领导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人:孔利娜 孙小燕 蔡 玲.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倒计时.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e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和邓小平对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特定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马克思没有对社会主义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作出判断。列宁最早提出了发展阶段这一问题,但只是区分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发达形式的社会主义”。 60年代初期,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阶段,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准确把握中国国情,逐步作出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e

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全面地、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马恩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隆法庭上 过渡时期 e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 列宁在回答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时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现实国情: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 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十五大又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十六大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十七大又一次强调这一点。 e

国 情 构成要素 民族构成及传统 阶 级状 况 国 际环 境 历 史特 点 文 化教 育 人 口因 素 政 治制 度 自 然资 源 国 情 构成要素 自 然资 源 经 济制 度 地 理状 况 生产力 发展水平 民族构成及传统 e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 “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 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自己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误解 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能够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很清楚的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坚持和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反却犯了“急性病”。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邓小平、陈云在登山途中休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汲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吸取了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急躁冒进、超越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 大跃进时期的共产主义食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1987年出席中共十三大 时年83岁

二、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阐明社会的发展程度(质和量)。 e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还不清楚,对社会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还不清楚,对社会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 e

十五大总结初级阶段的九个特征,其中第一条指的是总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十五大总结初级阶段的九个特征,其中第一条指的是总特征。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中国人均GDP上升幅度图 注:2005年美国人均GDP为37610美元

3.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e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邓小平曾说我国社会主义还“不够格”。“不够格”主要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也表现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所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技术基础,并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出改革。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

第二节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民” 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需要” 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e

党的八大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 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八大会场

改革开放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他说:“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邓小平1979年在理论务虚会上

党的决议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印发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本 陈云、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左起)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休息厅交谈

二、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并且将其概括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丰富了基本路线的内容。 e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论述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987年,邓小平在十三大会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最主要内容,是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优良传统和根本立足点。 e

e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一个中心,两基本点”,尤其要注意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十六大以后,新的一届党中央领导人民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e

一百年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长久之计。 e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政策作出了新概括,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十七大丰富了基本纲领,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四方面的建设构成党在初级阶段的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条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的目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的目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 ,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最低纲领。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延安泥塑王”王文海创作雕像--《奔向共产主义》

第三节 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e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新中国诞生以后,党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党的第二代集体对发展战略的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思考如何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研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问题。 邓小平访问日本乘坐新干线时说:“快,就像催人跑一样,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

小康概念的诞生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将20世纪最后20年划分为两步(两个1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 1979年12月6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访,向邓小平提问:“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沉默一会儿之后,说出了两个字——“小康”。 e

小康的理论源渊 小康社会的描述: 首先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 《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其次出自西汉《礼记·礼运》(戴圣):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为“小康”。

中央文件对“小康”的诠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表述 1980年1月,邓小平把到上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10年,初步提出分“两步走”达到“小康水平”的战略设想。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全面系统地表述了中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

1980——1990,国民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翻,人均5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 第一步: 80年代 1980——1990,国民总产值比1980年翻一翻,人均5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 90年代 1991——2000,国民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翻,人均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21世纪中叶 2001——2049,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e

“三步走”发展战略得到党的确认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的第三步又具体化,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三个阶段性目标(新三步走)。 2001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建党100年(2021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到建国100年(2049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e

富强 小康 温饱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示 (4000$/人) (800-1000$/人) (3200$/人) 2000 2050 1990 1980 2010 2020 e

温饱 基本实现现代化 比较富裕 小康 战略目标 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战略步骤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中叶 e

温饱 小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全面小康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比2000年翻两番 比2000年翻一番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 人均GNP4000$ 全面小康 温饱 小康 2049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的小康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以下方面改观:经济上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政治上民主完善,法制完备;文化上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生态上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各国富裕程度划分标准 单位:美元  1.2005年世界141个国家和地区,低收入国家有18个;中低收入国家55个;中高收入国家32个;高收入国家36个。卢森堡43940$。 2.我国2003年人均GDP为1090 $ 。2008年3200 $ ,2009年3650 $,占世界比重达到9.5%。 世界银行1999年关于各国富裕程度划分标准

中国GDP成长趋势和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具体数据(09) 粮食总产10616亿斤,棉花总产710万吨(↓10%),油料、肉类、水果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钢产量:粗钢5.66亿吨,精钢1.4亿吨,总7亿吨(占40%);汽车1379万辆,彩电8898万台 空运世界第二;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世界第一

世界各地发展状况的直观表达

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 发展很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就业是当前民生的主要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外出打工的人群,像滚滚的洪流,势不可当。中国人以其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本性,顽强而执着地在城市的缝隙里扎根。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和利用这一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 e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健康等几个方面。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发展提出五个方面的更高要求: 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权益和公平正义。 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