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季 芳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性 传 播 疾 病 课时安排: 2 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 梅毒的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治疗 方法 熟悉: 淋病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 现、诊断、防治原则及治疗方法.
Advertisement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早 产 Preterm Labour. 前 言 定义: 28 周 ≤ 孕周< 37 周 发生率: 5%~15% 逐年上升:与多胎妊娠增加、对产科并发症的干预增加、 超声准确估计孕龄等有关。 早产儿的并发症: 孕周越小,出生体重越低,预后越差。
第十六章. Infectious Diseases 性传播疾病 概念 —— 各种感染微生物通过性接触 而传播的一类疾病,并在社会上有重要 的流行病学意义。
性 传 播 疾 病 (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徐向荣 2015 年 5 月 27 日.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护理系 向罗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 ) 是一种常见的自身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概述】 ITP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月经过多。 湖南中医药高专护理系 妊娠合并 ITP.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性病知多少. 經由性行為傳染的疾病,稱為性傳染病, 又稱性病。 性病的傳染途徑 : 性行為 血液傳染 母子垂直傳染 性病的病原體:細菌、病毒.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STD STD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
先天性梅毒 Irina Tabidze, MD, MPH and Thad Zajdowicz, MD, MPH STD/HIV Division Chicago Dept of Public Health.
淋 病 gonorrhea. 一、定 义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 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包括 眼、咽、直肠、盆腔和播散性淋 球菌感染。
孕期感染性疾病的 防治 锦江区妇幼保健院 屈莉.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 1 、乙型肝炎病毒感 染 2 、人免疫缺陷病毒 感染 3 、梅毒感染 4 、人乳头瘤病毒感 染 5 、 TORCH 感染.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第二十四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 根据表面糖蛋白 G 的不同可分为 4 个血清 型。 2. 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碱、乙醚灭活。
阴道炎妇女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熟知常见阴道炎的种类。 2 、能准确对阴道炎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3 、能及时正确采取护理措施。 4 、能正确进行阴道炎专科护理操作。 5 、能对阴道炎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妊娠合并糖尿病. 定义: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 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 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 为糖尿病。 妊娠合并糖尿病.
性传播疾病与婚育意见 补充材料.
早产 Preterm labour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妇产科感染相关问题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 张家文.
第十一章 第26节 梅毒(syphilis) 2009年6月6日星期六.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性传播疾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男科.
概念: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细胞内寄生,有独特生活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宫颈HPV感染 及其它宫颈感染 卫生部生殖道感染继续教育. 宫颈HPV感染 及其它宫颈感染 卫生部生殖道感染继续教育.
第十章 妊娠合并症.
常见性传播疾病预防控制 西城区疾控中心性艾科 孙晓云 电话: 副主任医师.
性病诊断标准和报病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 梁新国.
性传播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李久宏.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梅毒血清学 筛查结果的解释 检验科.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五章 性生理卫生.
性病诊断标准和报病要求 锡林郭勒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冀 昌 龙.
病例:女,40岁,阴道分泌物增多,伴 腰酸,偶有性生活后出血2年。检查外阴 正常,宫颈肥大,Ⅲ度糜烂,接触出血。
肺结核.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ther viruses Rabies virus (狂犬病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人乳头瘤病毒)
HIV母婴阻断的处理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曲广第.
第二十一章 衣原体 要求掌握:   1、衣原体的概念   2、沙眼衣原体亚种和所致疾病   3、衣原体的独特繁殖周期.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生殖器衣原体感染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特点与治疗策略.
淋 病 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研室.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性傳染病問答比賽.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宫颈HPV感染 及其它宫颈感染 卫生部生殖道感染继续教育.
病毒感染与免疫.
急性宫颈炎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 罗明燕.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宫颈癌与你我 药品检验组 顾霞 2015年12月11日.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易勤 博士 Tel: 性传播疾病 易勤 博士 Tel: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季 芳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性传播性疾病 指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传染的一组传染病。 我国需传报的有8种 淋病、艾滋病、梅毒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性病性肉芽肿、生殖器疱疹

梅毒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传染源:梅毒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为性行为传播,少数通过间接感染或血液 患早期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也可发生生殖道传播

对胎儿、婴幼儿的影响 患一、二期的孕妇传染性最强,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娩出先天梅毒儿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胎儿感染率几乎100% 早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80% 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胎儿的感染率30% 晚期潜伏梅毒胎儿的感染率10%

梅毒的胎盘病理 胎盘大而苍白 光镜下见粗大、苍白的杵状绒毛,间质增生,间质中血管呈内膜炎及周围炎改变,狭窄的血管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形成“袖套”现象。

诊断 病原体检查:硬下疳部位的分泌物见到螺旋体 梅毒血清学检查 常规筛查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玻片试验) 若筛查阳性,应做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

治疗 原则: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性伴侣接受检查和治疗。 孕妇早期梅毒 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注×10-15日;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15日

治疗 孕妇晚期梅毒:首选青霉素:普青80万U,1次/日,肌注×20日;苄星青霉素240万,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3次;红霉素500mg,4次/日,口服×30日 先天梅毒 脑脊液异常者:普青5万U/(kg.d),肌注×10-15日 脑脊液正常者:苄星青霉素肌注1次;红霉素7.7-12.5mg/(kg.d),4次/日×30日

治愈标准 临床治愈 损害消退,症状消失 血清学治愈 抗梅毒治疗2年内 梅毒血清学试验转阴 脑脊液检查阴性

随访 随访时间:2-3年 间隔时间:3-6月 随访内容:临床及血清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淋病 由革兰染色阴性的淋病奈氏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性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交经粘膜感染。 对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有亲和力。

对妊娠、分娩及胎婴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淋菌性宫颈炎可导致感染性流产于人流后感染;妊娠晚期早产、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综合症、滞产、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对胎儿的威胁为早产和宫内感染,易发生胎窘、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等 新生儿经孕妇产道时,易患新生儿淋菌结膜炎、肺炎,甚至淋菌败血症

诊断 尿道口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显微镜下见多核白细胞内有多个革兰阴性双球菌,可为初步诊断 分泌物的淋菌培养是诊断淋病的金标准

治疗 原则:尽早彻底治疗,用药及时、足量、规则。 首选头孢曲松钠1g(或大观霉素2g),1次/日,肌注,同时口服红霉素500mg,4次/日,×7-10日。 禁用喹诺酮类药。 性伴侣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尖锐湿疣

病因 病原体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以HPV6、HPV11型为主 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复制需分化好的鳞状上皮 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临床特征 潜伏期3周-8月 好发部位为外阴、大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宫颈、肛门周围 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有瘙痒、烧灼痛见疣状突起,粉红、暗红或污灰色,表面湿润 妊娠后病灶生长迅速,可以阻塞产道;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

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 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绝大多数在分娩时经过产道感染,可引起幼儿喉乳头瘤

诊断依据 临床典型症状 细胞学检查:光镜下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 阴道镜检查:细胞及血管的特征性变化 病理学检查: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到HPV-Ag PCR方法检测到HPVDNA

处理 妊娠36周前,病灶小且少者可局部用药,若病灶大者可行冷冻、电灼、激光治疗 妊娠近足月者,若病灶局限在外阴,可冷冻手术治疗,仍可经阴道分娩;若病灶广泛存在于外阴、阴道和宫颈时,应择期剖宫产结束分娩。

治愈标准 瘤体消失,预后好,治愈率高,但易复发。治愈后反复复发者应活检排除恶变。

巨细胞病毒感染 特征性病变为感染细胞增大,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分别出现嗜酸性和嗜碱性包涵体。 巨细胞病毒可因妊娠而被激活。 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传播途径 宫内感染:尤以妊娠最初3个月感染率最高 产道感染 出生后感染

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可发生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 若存活,约有10%新生儿出现低体重、黄疸、紫癜、肝脾肿大、智力障碍、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小头症等 多数患儿出生后数小时至数周内死亡,幸存者多有智力低下、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远期后遗症

诊断 病原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

处理 妊娠早期确诊者应立即人流 妊娠晚期感染者无需特殊处理,可阴道分娩 乳汁中若有巨细胞病毒,应停止哺乳。

生殖器疱疹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 病原体90%为HSV-II

分型 初感染的急性型 再活化的诱发型 主要通过性交传播 潜伏期2-7日,突然发病,自觉外阴剧痛,检查见外阴多发性、左右对称的表浅溃疡,周围表皮形成疱疹,约10后进入恢复期,病灶结痂、干燥,病程4周或更长 再活化的诱发型 症状较轻,病程短,一般一周左右消退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20周前感染者,流产率达34% 妊娠20周后感染者,胎儿发生低体重儿多,也可发生早产 经产道感染的新生儿,病变常为全身扩散,新生儿病死率达70%以上。幸存者多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诊断 确诊的依据 病毒分离 检测病毒包涵体 免疫荧光法 酶免法检测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中特异IgG、IgM

治疗 原则: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增殖和控制疾病感染。 阿昔洛韦200mg,5-6次/日,×5-7日 软产道由疱疹病变的产妇分娩时行剖宫产。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病原体:沙眼衣原体 感染的高危因素 开始性生活年龄小 多性伴侣 低文化程度 不用阻隔式避孕 患沙眼及重度宫颈糜烂

对妊娠、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孕妇可出现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 新生儿主要通过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产道而被感染。最常侵犯结膜,并可扩展到鼻咽部,主要表现为眼结膜炎与肺炎。

诊断 分离衣原体 衣原体抗原检测法:最常用的为直接免疫荧光法 衣原体抗体检测法:测血清衣原体IgG、IgM

治疗 治疗孕妇:红霉素500mg口服,4次/日×7日;或250mg,4次/日×14日 治疗新生儿:局部用1%硝酸银液滴眼;红霉素全身治疗,50mg/(kg.d),分4次口服×14日,以防沙眼衣原体肺炎的发生。

妊娠合并艾滋病 为免疫缺陷性疾病,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途径 孕妇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与HIV感染者有性关系 用污染的针头、注射器 用过污染的血制品 孕妇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本人吸毒 性伴侣已证实感染HIV 多性伴侣,如妓女、卖淫者 有其他性传播疾病,尤其有溃疡性病灶

母婴之间的传播方式 宫内感染:HIV可经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在出生前已在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HIV感染的产妇,其阴道、宫颈分泌物及羊水、血液中均有HIV,胎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被感染。 产后感染:HIV感染的产妇乳汁中常可检测出HIV-DNA,通过母乳喂养可将病毒传给婴儿。

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HIV感染者,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尖锐湿疣、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增加。这可能主要与孕妇免疫状态低下有关。

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弓形虫病 病原体:刚地弓形虫 母儿影响:妊娠并发症增加,新生儿窒息。 临床表现:视网膜脉络膜炎、脑内钙化 脑积水 诊断:弓形虫IgG、IgM意义 治疗:乙酰螺旋霉素

谢 谢 季 芳 副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