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 希 雍 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
生平及著作 缪希雍,字仲淳。明代江苏常熟人。人称“神医安道全”。 著作: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记载临证心得、验案及效方。 《神农本草经疏》药物学巨著,后人将其与《本草纲目》并论。
缪仲淳“脾阴”思想的时代背景 李东垣“益气升阳”脾胃内伤学说; 朱丹溪 “脾土之阴受伤 遂成膨胀 ”; 朱丹溪 “脾土之阴受伤 遂成膨胀 ”; 缪仲淳“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之有益于脾也。”
缪仲淳“脾阴”学术思想: 保护胃气 善补脾阴 脾胃分治
一、保护胃气 治则 “益阴宜忌苦寒,益阳宜防泄,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甘平柔润 常用药物:人参、茯苓、山药、扁豆、莲肉、苡仁、芡实等 资生丸、肥儿丸
二、善补脾阴 分“脾气虚”和“脾阴虚” (《神农本草经疏》) “脾阴不足之候” 脾虚中满、饮食不进、食不能消、夜剧昼静,劳倦伤脾发热,健忘、肢萎、产后失眠腿痛等
三、脾胃分治 胃虚 甘平、甘淡、甘酸 多用人参、扁豆、山药、茯苓、石斛、白芍等 脾虚 甘温 佐以辛香、酸平 胃虚 甘平、甘淡、甘酸 多用人参、扁豆、山药、茯苓、石斛、白芍等 脾虚 甘温 佐以辛香、酸平 多用人参、白术、大枣、黄芪、砂仁、蔻仁、酸枣仁、藿香、木瓜等 叶天士 对后世的影响 唐容川
叶天士:“脾喜刚燥,胃喜柔润” “胃为阳明之大,非阴柔不肯协和” “胃易燥” 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白芍、甘草、茯苓、山药、扁豆、莲肉、木瓜
唐容川:“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乃不化也。” “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 “调治脾胃,须分阴阳” “补脾阴以开胃进食为先” “甘寒益胃阴,甘淡实脾阴”
“脾阴”学说的源流 内经 叶天士 张仲景 唐容川 朱丹溪 秦皇士 源 流 王纶 张锡纯 源 流 缪仲淳 承上启下
医案例举 一、缪仲淳案 顾鸣六乃朗,禀赋素弱,年数岁,患脾虚症,饮食绝不沾唇,父母强之,终日不满稀粥半盂,形体倍削,鸣六深以为忧。予为之疏一丸方,以人参为君,茯苓、山药、橘红、白芍药、莲肉、扁豆为佐,更定一加味集灵膏相间服之。百日后,饮食顿加,半年肌体丰满。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治病全在活法,不宜拘滞。(《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三》)
二、李东垣案 白文举年六十二岁,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予谓:大黄、牵牛虽除湿热,而不能走经络,下咽不入肝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盖标实不去,本虚愈甚。加之适当暑雨之际,素有黄疸之人,所以增剧也。此当肺胃肺之本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清神益气汤:茯苓、升麻,以上各二分,泽泻、苍术、防风,以上各三分,生姜五分,青皮一分,橘皮、生甘草、白芍药、白术,以上各二分,人参七分,黄檗一分,麦冬二分,五味子三分。(《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
三、叶天士案 例一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予清补。 麦冬、生扁豆、玉竹、生甘草、桑叶、大沙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例一 钱 胃虚少纳,土不生金,音低气馁。当予清补。 麦冬、生扁豆、玉竹、生甘草、桑叶、大沙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例二 王 数年病伤不复,不饥不纳,九窍不和,都属胃病。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既是补,甘濡润,胃气下行,则有效验。 麦冬、火麻仁、水炙黑小甘草、生白芍,临服入青甘蔗浆一杯(《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例三 潘 不饥不食,假寐惊跳,心营热入,胃汁全亏。调摄十日可愈。 鲜生地、麦冬、知母、竹叶心、火麻仁、银花(《临证指南医案·不食》)
例四 郑 脉濡无力,唇赤舌干,微眩,不饥不饱。此天暖气泄,而烦劳再伤阳气。夫卫外之阳,内应乎胃,胃既逆,则不纳不饥矣。 炒麦冬、木瓜、乌梅肉、川石斛、大麦仁(《临证指南医案·不食》) 例五 苏 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扰,厥阳徒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己,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 乌梅肉、人参、鲜生地、阿胶、麦冬汁、生白芍(《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
脾阴虚、胃阴虚的鉴别 病因: 共同点:都与饮食有关。 脾阴—多起于精神内伤,五志化火,阴精暗耗。 胃阴—多由热病伤津等引起。
症状:二者关系密切,病理变化常互相影响,相兼出现,但亦有区别。 脾阴—多表现为味觉障碍,以口淡无味,口唇干燥或口腔糜烂、食欲减退、大便秘结等症状。 胃阴—口渴善饥或饥不欲食,思饮等症状。
治疗: 脾阴—育阴和营,健脾养阴。 可选用:石斛、山药、莲肉、玉竹等 方剂:地黄饮子、沈氏玉泉丸。 胃阴—清热和胃,养阴生津 可选用:沙参、麦冬、葛根、生地等 方剂:养胃汤、增液汤、玉女煎。